http://..org/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十功名塵與土,上次是因為孤軍無援,才無奈退守,這次勝利在望,隻消一往無前,便能一酬壯誌,一雪靖康恥,一滅往昔恨。桌邊的十一道金牌遞發的班師詔令他陷入了是戰是退的掙紮之中。
他是嶽飛,字鵬舉。如今乃當朝太尉,升任宣撫使,加太保,貴為三軍元帥。朱仙鎮外嶽家軍營主帥帳篷中,嶽飛來到一麵銅鏡前,慢慢褪去衣衫,他背上刻著的“盡忠報國”四字出現在鏡麵之上,嶽母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
“報,京城傳來急詔……”帳外傳來小校急切的稟報。嶽飛抖動衣衫,將褪去的衣服一一整理好,傳喚小校進來之後,又一封催促他退兵返京的急詔到了他的手中。盡管他將目前的形勢厲害上書朝廷,可換來的卻是十二道催促他返京的金牌詔書,這顯示了朝廷和談的決心。
向來隻聽說過敗而求和的,何時有過勝而求和的先例?恥辱,天大的恥辱?隻是在這個君臣父子,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他又能做些什麽?嶽飛明白自己與高宗皇帝,早在是否迎迴先帝以及建言早立太子時便生了嫌隙。與秦檜代表的求和一脈更是形同水火。
他若是繼續抗令不遵,就算是能直搗黃龍,恐怕也會被安上個藐視上令,領兵叛國的帽子。真到那時候,豈不是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朝堂之上,一聲令下,又還有何人能夠繼續跟隨?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嶽飛歎息一聲,就要走出帳外,下令班師迴朝。隻是昨夜的夢境在他的腦海清晰起來,一段話在他的耳畔嘹亮起來。
“何為忠?盡心於人曰忠。竭力行事、盡其職責曰忠。忠於君主乃一時之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為萬世之忠。盡忠報國,百姓流離,國家破滅,又何來保家衛國,盡忠之說?君王受奸臣蒙蔽,一時糊塗,難道你也要跟著糊塗?難道這就是你母親病危不在其旁,母親身死不守其孝,一直心心念念的盡忠報國嗎?難道……”
嶽飛從床頭拿起三張紙符,他一直以為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這三張紙符隻是有人跟自己開的玩笑。可這時候他恍然過來,嶽家軍一向紀錄嚴明,還沒有誰能無聲無息進入自己的帥帳之中,那麽這紙符出現得就有些蹊蹺,難道夢境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第十二道金牌如約而至,難道夢境中的道人說“朱仙鎮中誅仙劫。”難道也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這倒是我嶽鵬舉一個人的事情,不會牽連更多的無辜之人。“嶽飛喃喃自語,仿佛下了某種決定,將其中一張符籙拍在了他的身上,竟是十分熟練,仿佛自己會使用一般。
這張符籙似乎能讓他具備看穿未來的雙眼,嶽飛看到自己被十二道金牌詔令逼迫迴京,期間百姓苦苦哀求,也沒能留下大軍。而金人元帥完顏兀術整軍再來,將已經收複的失地再次攻占,當自己再次領兵,已再無如今的天賜良機,最終自己被當做和談的籌碼,被誣而死。他更看到大宋朝廷從此由盛而衰……
嶽飛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錚錚鐵骨竟會落淚,他亦是看到死後,沉冤得雪,得以封王,更是享受萬世不滅的榮耀,他並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在乎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國家,在乎的是那些對他擁戴至極的袍澤兄弟,以及百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他不要渾渾噩噩的活著,最後含冤而死,嶽飛不由想到昔日與高宗君臣相宜的情景,如今卻是信任不再,這遠近親疏果然是最遭猜疑。隻是在剛才看到的情景裏,他明明看到了高宗的後悔,他明明看到高宗交代下代君王替自己平反。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又會是什麽樣的結局?看到以後的榮耀,嶽飛覺得似乎這樣死了也值得。隻是這算是盡忠嗎?盡心於人曰忠。竭力行事、盡其職責曰忠。明知結局而不改變不算盡心,明有餘力而不為不算竭力,明明身在其位而奪不迴失去的領土、保護不了國家的百姓,這算是什麽盡忠報國?
“大帥出來了。”有人喊道。是的,嶽飛從帥帳走了出來。他的手中拿著金牌詔書:“這是陛下頒發的第十二道詔書,命大軍即刻班師,令我迴臨安朝見。”“什麽,大勝在望,怎能就此放棄,大帥不可啊!”“大帥,我等返迴,收複的這些領地恐將不保啊!”“大帥,請三思啊!”“大帥,我軍前來,百姓倒履相迎,糧草、人力紛紛支持,我等一走,致百姓何顧啊?”“大帥……”
一眾將士炸開了鍋,嶽家軍紀錄嚴明,一旦下了決定,便不會更改,這一刻紛紛建言,他們知道此刻不說,一旦大帥發話,就隻能聽令而為了。這時亦有百姓聽聞嶽家軍要班師迴朝的消息前來哭訴,求嶽家軍留下。
嶽飛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雙手虛按,等大家安靜下來,開口便道:“牛皋何在?”一名濃眉大眼的漢子出列,嶽飛讓他將監軍安頓下去,其實是變相禁錮。監軍的眼裏竟然露出一抹罕見的解脫。
抉擇最是為難,一旦下定決心,後麵的就容易多了。三軍整頓,連夜出發,嶽飛派人斬斷了一切後路,他不想再接到第十三道金牌詔書,知道大帥不準備退兵,全軍上下士氣大振,他們並不擔心違抗皇命的後果,他們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們相信他們的大帥能將後麵的麻煩解決好。
朱仙鎮的百姓原本聽說朝廷要將大軍召迴去,十分擔心,幾近絕望。如今得到大軍將要乘勝追擊的消息,對嶽家軍更為支持,凡是拿得動武器的男人紛紛報名從軍,凡是拿得出的糧食,寧願自己不吃也要支援給嶽家軍,更有俠士豪客聽聞消息蜂湧而來。一時間嶽家軍聲威大震。
高宗皇帝聽到嶽家軍抗令不遵的消息很是憤怒,在秦檜等一幹奸臣的慫恿下,又是連下幾道金牌詔書,隻是都石沉大海,氣急之下,更是將嶽飛的家人禁錮起來。關於嶽飛謀反的言論慢慢的散布出來,隻是相信的聊聊無幾。
接下來半年時間,不斷有大捷傳迴朝廷,朱仙鎮大捷,嶽家軍各路兵馬會師河北,河北大捷,接著是河東大捷,隻是一直不見嶽家軍的蹤影。接連大捷讓秦檜一派開始坐立不安,開始有意隱瞞大捷情況,可高宗畢竟是皇帝,這樣的消息哪裏隱瞞得住,隻是故作不知罷了,既然沒有想象中金兵攻來的情況,對於朝廷的求和言論,他也開始打起太極來。
燕雲大捷,完顏兀術身死,高宗終於坐不住了,收複燕雲可是幾代皇帝的心願啊。他想的不再是如何治罪嶽飛,而是嶽家軍大勝歸來如何安撫。首先這嶽飛的家人得放出來,安撫好,當然這要嶽家軍迴來的黑鍋不能自己背,那麽這秦檜之流就乖乖進大獄吧。
嶽飛在朱仙鎮中差點身亡,完顏兀術請來巫師擺下大陣,並且詛咒他,幸好他身上的一張符籙替他擋了這一劫,朱仙鎮中誅仙劫,過了這朱仙鎮果然是否極泰來,連連大捷,河北會師之後,更是連連收複河東、燕雲。更是挾勝利之威一舉攻入金國都城。金國皇帝自殺身亡,金國太後與太子被俘,送往臨安都城。
大宋人總算揚眉吐氣了一迴,連強大的金國也倒在了大宋的鐵蹄之下。大宋之人,無論士農工商皆是彈冠相慶。高宗皇帝似乎忘了當初嶽飛違抗詔令的事情,反而以妖言惑軍的罪名將秦檜一派數十人貶為庶民。
嶽飛自然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待大宋朝堂穩定,便掛印而去,高宗自是不許,可是自從嶽飛離開朝堂便不知所蹤,隻留下一本兵書,一份盡忠報國的家訓。高宗派人久尋不到,遺憾的同時也鬆了口氣,接受了民間的傳說嶽飛功德圓滿,飛升而去。他便封嶽飛為王,並賜號武穆。
嶽飛離開之後,根據自己的領兵心得,整理成一本兵書留了下來,對於何為忠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將此列為家訓,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無愧於心方為忠,他身上僅有的一道符文亮了起來,接著他便化著一道流光破空而去。
我是怎麽了?這是哪裏?我是誰?宋國,金國,我是嶽鵬舉…不,我是趙義。趙義混亂的頭腦清晰起來,他感知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忽然發現自己的丹田不僅有玉符,圍繞玉符的還多了一個符文,隻是不等他驚訝,玉符射出一道白光,他便再次陷入混沌之中……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十功名塵與土,上次是因為孤軍無援,才無奈退守,這次勝利在望,隻消一往無前,便能一酬壯誌,一雪靖康恥,一滅往昔恨。桌邊的十一道金牌遞發的班師詔令他陷入了是戰是退的掙紮之中。
他是嶽飛,字鵬舉。如今乃當朝太尉,升任宣撫使,加太保,貴為三軍元帥。朱仙鎮外嶽家軍營主帥帳篷中,嶽飛來到一麵銅鏡前,慢慢褪去衣衫,他背上刻著的“盡忠報國”四字出現在鏡麵之上,嶽母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
“報,京城傳來急詔……”帳外傳來小校急切的稟報。嶽飛抖動衣衫,將褪去的衣服一一整理好,傳喚小校進來之後,又一封催促他退兵返京的急詔到了他的手中。盡管他將目前的形勢厲害上書朝廷,可換來的卻是十二道催促他返京的金牌詔書,這顯示了朝廷和談的決心。
向來隻聽說過敗而求和的,何時有過勝而求和的先例?恥辱,天大的恥辱?隻是在這個君臣父子,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他又能做些什麽?嶽飛明白自己與高宗皇帝,早在是否迎迴先帝以及建言早立太子時便生了嫌隙。與秦檜代表的求和一脈更是形同水火。
他若是繼續抗令不遵,就算是能直搗黃龍,恐怕也會被安上個藐視上令,領兵叛國的帽子。真到那時候,豈不是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朝堂之上,一聲令下,又還有何人能夠繼續跟隨?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嶽飛歎息一聲,就要走出帳外,下令班師迴朝。隻是昨夜的夢境在他的腦海清晰起來,一段話在他的耳畔嘹亮起來。
“何為忠?盡心於人曰忠。竭力行事、盡其職責曰忠。忠於君主乃一時之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為萬世之忠。盡忠報國,百姓流離,國家破滅,又何來保家衛國,盡忠之說?君王受奸臣蒙蔽,一時糊塗,難道你也要跟著糊塗?難道這就是你母親病危不在其旁,母親身死不守其孝,一直心心念念的盡忠報國嗎?難道……”
嶽飛從床頭拿起三張紙符,他一直以為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這三張紙符隻是有人跟自己開的玩笑。可這時候他恍然過來,嶽家軍一向紀錄嚴明,還沒有誰能無聲無息進入自己的帥帳之中,那麽這紙符出現得就有些蹊蹺,難道夢境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第十二道金牌如約而至,難道夢境中的道人說“朱仙鎮中誅仙劫。”難道也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這倒是我嶽鵬舉一個人的事情,不會牽連更多的無辜之人。“嶽飛喃喃自語,仿佛下了某種決定,將其中一張符籙拍在了他的身上,竟是十分熟練,仿佛自己會使用一般。
這張符籙似乎能讓他具備看穿未來的雙眼,嶽飛看到自己被十二道金牌詔令逼迫迴京,期間百姓苦苦哀求,也沒能留下大軍。而金人元帥完顏兀術整軍再來,將已經收複的失地再次攻占,當自己再次領兵,已再無如今的天賜良機,最終自己被當做和談的籌碼,被誣而死。他更看到大宋朝廷從此由盛而衰……
嶽飛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錚錚鐵骨竟會落淚,他亦是看到死後,沉冤得雪,得以封王,更是享受萬世不滅的榮耀,他並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在乎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國家,在乎的是那些對他擁戴至極的袍澤兄弟,以及百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他不要渾渾噩噩的活著,最後含冤而死,嶽飛不由想到昔日與高宗君臣相宜的情景,如今卻是信任不再,這遠近親疏果然是最遭猜疑。隻是在剛才看到的情景裏,他明明看到了高宗的後悔,他明明看到高宗交代下代君王替自己平反。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又會是什麽樣的結局?看到以後的榮耀,嶽飛覺得似乎這樣死了也值得。隻是這算是盡忠嗎?盡心於人曰忠。竭力行事、盡其職責曰忠。明知結局而不改變不算盡心,明有餘力而不為不算竭力,明明身在其位而奪不迴失去的領土、保護不了國家的百姓,這算是什麽盡忠報國?
“大帥出來了。”有人喊道。是的,嶽飛從帥帳走了出來。他的手中拿著金牌詔書:“這是陛下頒發的第十二道詔書,命大軍即刻班師,令我迴臨安朝見。”“什麽,大勝在望,怎能就此放棄,大帥不可啊!”“大帥,我等返迴,收複的這些領地恐將不保啊!”“大帥,請三思啊!”“大帥,我軍前來,百姓倒履相迎,糧草、人力紛紛支持,我等一走,致百姓何顧啊?”“大帥……”
一眾將士炸開了鍋,嶽家軍紀錄嚴明,一旦下了決定,便不會更改,這一刻紛紛建言,他們知道此刻不說,一旦大帥發話,就隻能聽令而為了。這時亦有百姓聽聞嶽家軍要班師迴朝的消息前來哭訴,求嶽家軍留下。
嶽飛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雙手虛按,等大家安靜下來,開口便道:“牛皋何在?”一名濃眉大眼的漢子出列,嶽飛讓他將監軍安頓下去,其實是變相禁錮。監軍的眼裏竟然露出一抹罕見的解脫。
抉擇最是為難,一旦下定決心,後麵的就容易多了。三軍整頓,連夜出發,嶽飛派人斬斷了一切後路,他不想再接到第十三道金牌詔書,知道大帥不準備退兵,全軍上下士氣大振,他們並不擔心違抗皇命的後果,他們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們相信他們的大帥能將後麵的麻煩解決好。
朱仙鎮的百姓原本聽說朝廷要將大軍召迴去,十分擔心,幾近絕望。如今得到大軍將要乘勝追擊的消息,對嶽家軍更為支持,凡是拿得動武器的男人紛紛報名從軍,凡是拿得出的糧食,寧願自己不吃也要支援給嶽家軍,更有俠士豪客聽聞消息蜂湧而來。一時間嶽家軍聲威大震。
高宗皇帝聽到嶽家軍抗令不遵的消息很是憤怒,在秦檜等一幹奸臣的慫恿下,又是連下幾道金牌詔書,隻是都石沉大海,氣急之下,更是將嶽飛的家人禁錮起來。關於嶽飛謀反的言論慢慢的散布出來,隻是相信的聊聊無幾。
接下來半年時間,不斷有大捷傳迴朝廷,朱仙鎮大捷,嶽家軍各路兵馬會師河北,河北大捷,接著是河東大捷,隻是一直不見嶽家軍的蹤影。接連大捷讓秦檜一派開始坐立不安,開始有意隱瞞大捷情況,可高宗畢竟是皇帝,這樣的消息哪裏隱瞞得住,隻是故作不知罷了,既然沒有想象中金兵攻來的情況,對於朝廷的求和言論,他也開始打起太極來。
燕雲大捷,完顏兀術身死,高宗終於坐不住了,收複燕雲可是幾代皇帝的心願啊。他想的不再是如何治罪嶽飛,而是嶽家軍大勝歸來如何安撫。首先這嶽飛的家人得放出來,安撫好,當然這要嶽家軍迴來的黑鍋不能自己背,那麽這秦檜之流就乖乖進大獄吧。
嶽飛在朱仙鎮中差點身亡,完顏兀術請來巫師擺下大陣,並且詛咒他,幸好他身上的一張符籙替他擋了這一劫,朱仙鎮中誅仙劫,過了這朱仙鎮果然是否極泰來,連連大捷,河北會師之後,更是連連收複河東、燕雲。更是挾勝利之威一舉攻入金國都城。金國皇帝自殺身亡,金國太後與太子被俘,送往臨安都城。
大宋人總算揚眉吐氣了一迴,連強大的金國也倒在了大宋的鐵蹄之下。大宋之人,無論士農工商皆是彈冠相慶。高宗皇帝似乎忘了當初嶽飛違抗詔令的事情,反而以妖言惑軍的罪名將秦檜一派數十人貶為庶民。
嶽飛自然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待大宋朝堂穩定,便掛印而去,高宗自是不許,可是自從嶽飛離開朝堂便不知所蹤,隻留下一本兵書,一份盡忠報國的家訓。高宗派人久尋不到,遺憾的同時也鬆了口氣,接受了民間的傳說嶽飛功德圓滿,飛升而去。他便封嶽飛為王,並賜號武穆。
嶽飛離開之後,根據自己的領兵心得,整理成一本兵書留了下來,對於何為忠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將此列為家訓,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無愧於心方為忠,他身上僅有的一道符文亮了起來,接著他便化著一道流光破空而去。
我是怎麽了?這是哪裏?我是誰?宋國,金國,我是嶽鵬舉…不,我是趙義。趙義混亂的頭腦清晰起來,他感知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忽然發現自己的丹田不僅有玉符,圍繞玉符的還多了一個符文,隻是不等他驚訝,玉符射出一道白光,他便再次陷入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