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雖然王德孚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舞台上的古典戲劇表演上,但他卻沒有冷落身旁的美人,反而見縫插針地在古典戲劇表演的精彩處找梁婧繼續閑聊,就好像是已經將梁婧當成了一個熟悉的朋友。
說真的,王德孚自始至終表現出來的輕鬆閑適,極大地降低了原本梁婧對他的戒心,甚至還覺得,和這個男人相處起來,就好像和她的那位閨蜜秦和儀一樣。
人終究是害怕孤獨的生物,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或許不一定是因為愛情,而是寂寞。
王德孚的出現,對梁婧來說,簡直就是恰到好處,她對王德孚的欣賞,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否則她也不可能寫出那麽多對王德孚文章的“閱讀理解”,隻不過她就是不想在王德孚麵前表現得太明顯而已,總覺得這實在太令人羞恥。
梁婧依舊比較冷淡地迴應王德孚,似乎是愛理不理的樣子,可實際上她每次都理了!
像王德孚這種臉皮厚的家夥,隻要對方沒有表現出對他直接性的厭惡,他完全可以淡定正常地與對方互動,因為他對美人都有很大的耐心,人家長得漂亮,又有才華,高冷傲嬌一些又如何,這本就是美人們的特權。
梁婧的注意力終於漸漸轉移到了舞台上的表演上,說實在的,她對於古典戲劇這種表演並不是很感冒,畢竟她太年輕,和王德孚同歲,這樣年紀的人,大多都更加喜歡電影。
電影這種娛樂方式毫無疑問更加時髦,也更加接地氣,就好像現實中真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一般,但古典戲劇卻不一樣,唱戲有時候真的太假了。
但必須得承認,在娛樂不是很發達的時代,古典戲劇這種表演,依舊有它的競爭力,隻要看進去了,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
梁婧一邊冷淡地迴應著王德孚,一邊卻慢慢覺得,這部《西廂記》還確實挺有趣的,尤其是那個飾演紅娘的演員,可以說完全將這個角色的討喜之處,演繹得淋漓盡致!
梁婧這個時候,忽然想到了關於《西廂記》背後的八卦緋聞,傳聞中王德孚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是為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還就是古典戲劇演員,她的名字甚至都被眾多媒體爆了出來,那就是梅小玉。
媒體這樣搞緋聞,顯然也不是完全胡扯,那是很有根據,其中最大的根據,當然就是王德孚之前在某古典戲劇評論雜誌上,發表過的隨筆觀後感,這篇文裏就沒有掩飾他對梅小玉的欣賞,另外還搞出了一段天秀的古文,直接讓一幫質疑新銳作家王德孚古文素養的家夥,銷聲匿跡,不知道該如何再尋找角度去懷疑他。
作為對王德孚作品非常關注的梁婧,當然也看過那樣一篇隨筆,自然就明白了這緋聞的根源,現在她就忽然特別好奇,想要詢問王德孚這個當事人,是不是真的為了一個唱戲的,而創作了《西廂記》。
隻可惜她每次想開口時,話語卻卡在了喉嚨口,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說,才能表達出對這個問題的不在意,沒錯,這就是梁婧,明明特想尋根究底一番,偏偏又不想讓王德孚覺得她有多在乎。
梁婧顯然覺得,詢問王德孚的緋聞,就好像顯得她對王德孚有意思一樣,但這怎麽可能呢,她隻是欣賞王德孚的作品而已,才不會喜歡他這個人,如果她有一天喜歡上這個男人,那她就跳河!
結果讓梁婧怎麽都沒想到的是,王德孚居然主動提起了梅小玉,他見梁婧的目光停留在了舞台上梅小玉飾演得活靈活現的紅娘身上,便微笑地說道:“梁女士也覺得這位梅小玉演得很棒?當初我在看她的首演時,就覺得她的表演特有靈氣,如今這《西廂記》在魔都的首演有她,肯定會大獲成功的。”
王德孚在提到梅小玉時,語氣沒有任何的不自然,就好像他和梅小玉之間不存在任何曖昧一樣,似乎隻有純粹的欣賞。
有些女孩會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第六感,梁婧就是這樣的女孩,她現在聽到王德孚主動提起梅小玉,沒有任何避諱的意思,居然覺得王德孚特別光明磊落,否則像王德孚這樣一看就情商頗高的男人,怎麽可能傻到在一個女孩麵前提起另外一個女孩呢?
雖然梁婧相信了自己的第六感,但她的行動上又恰恰相反,她這一次的迴應,總算沒有之前那樣冷淡了,她這樣意味深長地說道:“原來飾演紅娘的就是你那篇文章中強烈稱讚的梅小玉啊,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寫得可真好,也難怪那麽多媒體都在編你和她的故事,嗬嗬,可能也不是故事吧,畢竟你們也很配呢,才子佳人……”
王德孚聽到梁婧這麽說,就好像是沒有聽出她話中的弦外之音一樣,隻是淡笑道:“其實我還是蠻喜歡‘風流名士’這樣的人設的,因為我本來就對美人們沒有任何抵抗力,就像我覺得現在能夠坐在你的身邊,就非常開心,如果表演結束之後,媒體們再編一編我和你的故事,我一定會津津有味地看完的,他們肯定又會吹噓這麽風流的我,又拿下了魔都文壇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梁婧聽到王德孚這麽說,給了他一個好像很生氣的白眼,但是眼神深處,卻有掩藏不住的羞赧,然後繼續撇過臉去,用後腦勺麵對王德孚,好像再也不想和這個家夥說話了。
沒辦法,王德孚的這番話,說得實在太有水準了,既是在為他的某些緋聞辯解,同時又狠狠地吹了梁婧一波,這可以說讓本來就通過第六感,相信王德孚和梅小玉之間什麽的她,更加相信這人了。
現實中的梁婧還是太單純了、太好騙了,和她書中的女角色簡直完全相反,正如她的內心與行動總是矛盾一樣。
說真的,王德孚自始至終表現出來的輕鬆閑適,極大地降低了原本梁婧對他的戒心,甚至還覺得,和這個男人相處起來,就好像和她的那位閨蜜秦和儀一樣。
人終究是害怕孤獨的生物,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或許不一定是因為愛情,而是寂寞。
王德孚的出現,對梁婧來說,簡直就是恰到好處,她對王德孚的欣賞,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否則她也不可能寫出那麽多對王德孚文章的“閱讀理解”,隻不過她就是不想在王德孚麵前表現得太明顯而已,總覺得這實在太令人羞恥。
梁婧依舊比較冷淡地迴應王德孚,似乎是愛理不理的樣子,可實際上她每次都理了!
像王德孚這種臉皮厚的家夥,隻要對方沒有表現出對他直接性的厭惡,他完全可以淡定正常地與對方互動,因為他對美人都有很大的耐心,人家長得漂亮,又有才華,高冷傲嬌一些又如何,這本就是美人們的特權。
梁婧的注意力終於漸漸轉移到了舞台上的表演上,說實在的,她對於古典戲劇這種表演並不是很感冒,畢竟她太年輕,和王德孚同歲,這樣年紀的人,大多都更加喜歡電影。
電影這種娛樂方式毫無疑問更加時髦,也更加接地氣,就好像現實中真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一般,但古典戲劇卻不一樣,唱戲有時候真的太假了。
但必須得承認,在娛樂不是很發達的時代,古典戲劇這種表演,依舊有它的競爭力,隻要看進去了,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
梁婧一邊冷淡地迴應著王德孚,一邊卻慢慢覺得,這部《西廂記》還確實挺有趣的,尤其是那個飾演紅娘的演員,可以說完全將這個角色的討喜之處,演繹得淋漓盡致!
梁婧這個時候,忽然想到了關於《西廂記》背後的八卦緋聞,傳聞中王德孚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是為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還就是古典戲劇演員,她的名字甚至都被眾多媒體爆了出來,那就是梅小玉。
媒體這樣搞緋聞,顯然也不是完全胡扯,那是很有根據,其中最大的根據,當然就是王德孚之前在某古典戲劇評論雜誌上,發表過的隨筆觀後感,這篇文裏就沒有掩飾他對梅小玉的欣賞,另外還搞出了一段天秀的古文,直接讓一幫質疑新銳作家王德孚古文素養的家夥,銷聲匿跡,不知道該如何再尋找角度去懷疑他。
作為對王德孚作品非常關注的梁婧,當然也看過那樣一篇隨筆,自然就明白了這緋聞的根源,現在她就忽然特別好奇,想要詢問王德孚這個當事人,是不是真的為了一個唱戲的,而創作了《西廂記》。
隻可惜她每次想開口時,話語卻卡在了喉嚨口,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說,才能表達出對這個問題的不在意,沒錯,這就是梁婧,明明特想尋根究底一番,偏偏又不想讓王德孚覺得她有多在乎。
梁婧顯然覺得,詢問王德孚的緋聞,就好像顯得她對王德孚有意思一樣,但這怎麽可能呢,她隻是欣賞王德孚的作品而已,才不會喜歡他這個人,如果她有一天喜歡上這個男人,那她就跳河!
結果讓梁婧怎麽都沒想到的是,王德孚居然主動提起了梅小玉,他見梁婧的目光停留在了舞台上梅小玉飾演得活靈活現的紅娘身上,便微笑地說道:“梁女士也覺得這位梅小玉演得很棒?當初我在看她的首演時,就覺得她的表演特有靈氣,如今這《西廂記》在魔都的首演有她,肯定會大獲成功的。”
王德孚在提到梅小玉時,語氣沒有任何的不自然,就好像他和梅小玉之間不存在任何曖昧一樣,似乎隻有純粹的欣賞。
有些女孩會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第六感,梁婧就是這樣的女孩,她現在聽到王德孚主動提起梅小玉,沒有任何避諱的意思,居然覺得王德孚特別光明磊落,否則像王德孚這樣一看就情商頗高的男人,怎麽可能傻到在一個女孩麵前提起另外一個女孩呢?
雖然梁婧相信了自己的第六感,但她的行動上又恰恰相反,她這一次的迴應,總算沒有之前那樣冷淡了,她這樣意味深長地說道:“原來飾演紅娘的就是你那篇文章中強烈稱讚的梅小玉啊,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寫得可真好,也難怪那麽多媒體都在編你和她的故事,嗬嗬,可能也不是故事吧,畢竟你們也很配呢,才子佳人……”
王德孚聽到梁婧這麽說,就好像是沒有聽出她話中的弦外之音一樣,隻是淡笑道:“其實我還是蠻喜歡‘風流名士’這樣的人設的,因為我本來就對美人們沒有任何抵抗力,就像我覺得現在能夠坐在你的身邊,就非常開心,如果表演結束之後,媒體們再編一編我和你的故事,我一定會津津有味地看完的,他們肯定又會吹噓這麽風流的我,又拿下了魔都文壇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梁婧聽到王德孚這麽說,給了他一個好像很生氣的白眼,但是眼神深處,卻有掩藏不住的羞赧,然後繼續撇過臉去,用後腦勺麵對王德孚,好像再也不想和這個家夥說話了。
沒辦法,王德孚的這番話,說得實在太有水準了,既是在為他的某些緋聞辯解,同時又狠狠地吹了梁婧一波,這可以說讓本來就通過第六感,相信王德孚和梅小玉之間什麽的她,更加相信這人了。
現實中的梁婧還是太單純了、太好騙了,和她書中的女角色簡直完全相反,正如她的內心與行動總是矛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