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沿著海岸線,一路橫推,一直打到了北方四島。


    然後才折返。


    這一次,艦隊沒有南下,而是直接西渡,進入渤海,在天津登陸,而後再迴到北京。


    此時,崇禎離開北京,已經足足有大半個月了。


    此行,不但平亂鄭家,而且收迴了澳門、台灣,掃平了日本。


    當崇禎迴到北京,在朝堂之上公布此事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傻眼了,瞠目結舌。


    誰能想到,崇禎隻不過是出去了幾天,就幹了這麽多事情?還滅了一個國家。


    很快,這則消息,也通過邸報傳遍了天下。


    如今的邸報,是官方喉舌,專門宣傳此類的消息,宣揚崇禎的豐功偉績。


    當世人看到邸報的消息之後,全國都沸騰了。


    對於澳門大家不在意、對於荷蘭紅毛鬼,大家也不熟悉。但是,對於日本,對於那些常年在東南沿海劫掠的倭寇。大家可是痛恨無比。


    當年,戚將軍苦戰多年,也僅僅是短暫的打退了倭寇而已。後來沒過多久,倭寇又卷土重來。


    可以說,倭寇就是一塊蘚疾,無法根治。每年,死在倭寇手中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被搶走的金銀財物更是不計其數。


    若不是倭寇無法久戰,隻能搶掠一波就退走。倭寇對大明的威脅,絕對不會比滿清韃子弱。


    而現在,連整個倭國都被滅了,以後都不可能再出現倭寇了。


    這叫世人怎麽能不高興?


    東南沿海地區,更是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


    原本,身處南方沒有遭受過韃子屈辱的他們,對崇禎這位皇帝並不是很崇拜的他們,但此時也是家家戶戶都供起了長生位。


    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崇禎並不知曉。此時的他,正在北京,大肆的擴招海軍,訓練海軍。


    不要以為北方人都不通水性,海軍必須從南方招收。在北方,渤海地區有不計其數的打魚為甚的漁民。這些人,可是常年四季跟大海打交道,對海洋的熟悉程度,不比東南沿海的老水手差。


    自從軍隊改革之後,當兵就成了人人羨慕的身份。以前這些漁民不少都想參軍,但是大多數都不符合條件,這讓他們對那些內陸當兵的人可羨慕的不得了。可現在他們的機會來了。招收海軍,誰能比得上他們?


    一時間,整個沿海都刮起了參軍的風潮。


    很快,大明海軍,就招收到了數萬人。


    這些人,常年生活在海上和海洋打交道,根本就不用培訓海洋知識。


    隻需要,訓練他們的戰鬥能力就行。


    所以,大明海軍的成軍速度非常快。


    這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崇禎從係統中,兌換了不少軍訓的法子。


    甚至,有時候,崇禎親自上陣訓練示範。


    尤其是軍艦的操作、這是必須要教會手下人的事情。畢竟,崇禎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跟隨著海軍去遠洋打仗。身為皇帝,治理國家才是他的工作。


    讓崇禎感到欣慰的是,鄭森果然是個人才,狠下功夫,最快的速度掌握了軍艦的操作。


    崇禎信守諾言,將“日出號”交給鄭森管理。


    “日出號”就是第一艘軍艦,已經是戰功赫赫。


    除此之外,還有兩艘滅掉日本之後,係統獎勵的軍艦,分別被取名為“明月號”“勝利號”。


    有日月當空,逢戰必勝的意思。


    這三艘軍艦,“日出號”交給鄭森,“勝利號”交給了紅娘子。本來,是想把明月號交給紅娘子,但是,紅娘子嫌棄太娘了,非要勝利號。


    崇禎十七年,七月一日,“日出號”和“勝利號”率領戰船三百艘,共計一萬海軍,三千神機營南下,通過南海,進入印度洋,橫掃印度,兵發歐洲。


    而明月號,則交給了一個名叫俞忠明的將領。此人,是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後代,官至副總兵,精通海戰忠心耿耿。崇禎派遣他率領一百條戰船北上,通過白令海峽,前往美洲。


    “凡是有日出月落之地,必要插上我大明的旗幟!”這是出行前,崇禎對俞忠明的命令。


    ……


    給海軍送行之後,崇禎終於開始著手國內的事情。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闖賊。


    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早就是秋後的螞蚱,隻剩下幾個蝦兵蟹將躲在山裏。一直在打遊擊,鬧得也有些頭疼。


    崇禎下令,隻取賊酋之首,其他人既往不咎。


    沒過兩天,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腦袋,就被叛軍主動送到了官府。


    就此,大明內亂輕鬆被平定。


    然後,崇禎下令,推廣改良的種子。


    全國境內,南方,全部種植雜交水稻。北方種子玉米、馬鈴薯、番薯等高產作物。


    一開始,百姓多多少少還有些抵觸。畢竟,是沒見過的東西,誰知道產量怎麽樣?


    不過,崇禎收迴了各路藩王的地盤,又清算了達官貴人,鄉紳土豪的田地。天下的土地,已經百分之八九十都歸為了國有。


    除卻那些分給了有戰功的士兵之外,還剩下有六七成。


    這些國有土地,全部都是崇禎自己的,想種什麽就種什麽。而那些依靠戰功獲得田地的士兵,早就把崇禎當做了神明一般,崇禎說什麽就是什麽,崇禎要種什麽,他們就跟著種什麽。連皇帝都種番薯,難不成,皇帝還能讓自己吃虧?


    這樣一來,大明的土地,八九成都按照崇禎的想法,種上了高產作物。


    而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是一些保守的鄉紳土豪,他們原本就怨恨崇禎收刮了他們的田地,更不會按照要求去種,反而和往常一樣。


    結果,等到秋收之時。那些種植了良種的田地,全都豐收,畝產一千多斤,而那些鄉紳土豪的田地,畝產不過三百多斤。這個時候,這些鄉紳土豪才悔不當初。而那些,聽從官方政策的老百姓,全都豐收,過了個好年。


    半年之後,前往美洲的明月號折返,帶迴來大量的黃金寶石財富。他們,一路走到了南美洲,確實按照崇禎所說,把大明的旗幟,擦遍了每一個角落。


    一年之後,遠征歐洲的艦隊折返,他們,不但打下了歐洲,而且還一路打到了非洲好望角。


    從此,世界臣服。凡是有日出月落的地方,全都插滿了大明的旗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諸天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本拙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本拙計並收藏我是諸天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