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麵上,微風吹起塵沙,天色昏沉沉,看樣子又要下雨了,和以往不一樣,今天的天氣卻是多出了些許肅殺的寒意。
天色昏沉,風聲漸起,不一會兒,夾帶著早春寒的雨滴便稀稀拉拉的落了下來,水汽騰騰,煙霧彌漫,街麵上再也看不到一人。
闖賊打到了北京城外,如今的北京城已經是風雨飄搖,入夜之後,街麵上已經是人跡罕見,這個時候,隨意在大街上行走,很可能便會被城防軍關入大牢。
幾道人影,借著夜色和雨幕的遮掩,行走於街道黑暗的角落,迅速的接近著城北的一座府邸。
這座府邸占地上千畝,乃是赫赫有名的嘉定伯府。
嘉定伯,姓周名奎,乃是當今天子的老丈人。
可以說,崇禎待周奎不薄,封周奎為嘉定伯,任職兵馬司,“賜第於蘇州葑門”,擁有大量田產房宅,甚至長期供養了一支歌伎團。
可是,在兩日前,崇禎讓滿朝文武捐款打仗,文武百官皆以囊中羞澀推脫。崇禎本想讓周奎起個帶頭作用,便派太監徐高通知周奎,讓他帶頭捐10萬兩銀子。
崇禎想,周奎是國丈,與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與共。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周奎一聽就哭得如喪考妣,說什麽“老臣安得多金?”,還說家裏窮得隻能買發黴的米吃,一口咬定隻能捐1萬兩。崇禎是個心軟的人,減少到2萬。眼見躲不過去,周奎便進宮向女兒求援。周皇後立即拿出五千銀子,勸父親要深明大義,為大臣們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誰知,周奎卻做出更奇葩之事,竟然雁過拔毛,隻捐出3000兩,自己還乘機扣下2000兩。
後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國丈周奎,禁不住嚴刑拷打,被闖軍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
《明史外戚列傳》:“周奎,蘇州人,莊烈帝周皇後父也。....,奎居外戚中,碌碌而已。李自成逼京師,帝遣內侍徐高密諭奎倡勳戚輸餉,奎堅謝無有。高憤泣曰:“後父如此,國事去矣....及自成陷京師,掠其家得金數萬計,人以是笑奎之愚雲。”
崇禎本以為自己老丈人確實清廉沒有錢,可從係統中兌換明史,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氣極反笑,眼淚都出來了。連自己的老丈人都是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崇禎本是個心軟的人,如果不是從係統那裏得到了大明的結局,看到了明史,恐怕,也很難下定決心,清洗滿朝文武。
但是,明史中所記載的東西,實在是讓崇禎憤怒到了極點。想要大明不亡,就必須從這群蛀蟲嘴裏把財富榨出來,這些可都是大明的民脂民膏。
這一次,崇禎要清洗的可不隻是文武百官,還有皇親國戚。國丈就是第一個開刀的對象。崇禎要以此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決心。
嘉定伯府中,燈火通明,依稀傳出歌舞之聲。
嘉定伯似乎並未受到打仗的影響,依然日夜笙歌,樂在其中。
“古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今有國丈尋歡夜笙歌,隻字不提錢與糧。連陛下都節衣縮食,連皇後娘娘都穿補丁衣服,這群混賬卻夜夜笙歌,尋歡作樂!”
“這些王公貴勳,清流大臣,哪個不是富得流油?尋歡作樂,找名妓一杯酒就是幾千兩銀子,前日皇帝陛下號召捐款,這群王八蛋卻連幾百兩銀子都拿不出。”
“你們瞧瞧,咱們國丈府門口可是貼了告示,為了響應陛下捐款,願把府邸以五百兩賤價出售!早知道老子攢了一輩子的那五百兩就不捐了,把國丈府買下來,也能天天聽小曲了。”
“這群王八蛋不要落到老子手裏。老子這麽久沒動刑,手早就癢的不行了!”
“嗬嗬……”
幾人低笑起來,語氣充滿了嘲諷。
“好了,廢話少說!等會有你們施展手段的時候!”
一道聲音從幾人身後傳來,旋即,一道人影出現。正是駱養性。
“參見指揮使大人!”
這幾人原來都是錦衣衛的好手,是駱養性的親信。駱養性被關進天牢之後,他們也被新指揮使給排擠了,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麵幫駱養性奔走,想要救駱養性出來。
這樣的人,駱養性手下有不少,剛才已經趁著夜色全部撒出去了。隻等駱養性一聲令下,便會動手。
而駱養性來到這裏,也是因為周奎的身份不一般,他持崇禎聖旨而來,要拿周奎開刀,打響今晚的第一槍。
“走吧,咱們去見見國丈。”
駱養性冷笑,率先而去,其他人緊跟其後。
到了門前,門房早就驚醒過來,正想問話,一個錦衣衛已經上前,一刀將其拍暈了過去。
幾人大大咧咧的推門進去,沒有遇到半點阻攔。
他們身為錦衣衛,對整個北京城都熟門熟路,這些官員的家比自己家還熟。
一行人走過了幾個庭院,已經來到了後花園。出了周奎,竟然還有幾個大臣,禮部尚書、大學生都在。大明有律,外戚不得參與朝政,可周奎卻明目張膽的宴請朝中大臣,可以說是肆無忌憚了。
花園前麵搭著戲台,一群名伶正在唱戲,唱的是劉備托孤白帝城的故事。
隻是,不知道,周奎這群老家夥,是把自己當做了諸葛亮,還是想讓崇禎托孤呢?
“媽的,外麵的將士苦不堪言,這群王八蛋卻在這裏飲酒作樂。”其中一個脾氣暴躁的當即怒罵,一腳踢飛一張椅子,砸上了戲台,嚇得一群戲子花容失色。
“哪個混賬?”周奎大怒。
另外幾位大臣麵露不悅之色轉過頭來,看到來人,皆是一愣,旋即麵色變得驚疑不定起來。
“駱養性!”其中一人更是忍不住驚唿,麵色駭然,看來當年也是在駱養性手中吃過虧的人。
駱養性嗬嗬一笑,不緊不慢的走上前,從一個侍女手中的托盤上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略帶陶醉道:“真是好酒啊。至少也是三五十年的陳釀,這壇子酒恐怕也要上千兩銀子吧。眼下,陛下都節衣縮食,諸位大人卻美酒美人相伴,良心不會愧疚嗎?”
天色昏沉,風聲漸起,不一會兒,夾帶著早春寒的雨滴便稀稀拉拉的落了下來,水汽騰騰,煙霧彌漫,街麵上再也看不到一人。
闖賊打到了北京城外,如今的北京城已經是風雨飄搖,入夜之後,街麵上已經是人跡罕見,這個時候,隨意在大街上行走,很可能便會被城防軍關入大牢。
幾道人影,借著夜色和雨幕的遮掩,行走於街道黑暗的角落,迅速的接近著城北的一座府邸。
這座府邸占地上千畝,乃是赫赫有名的嘉定伯府。
嘉定伯,姓周名奎,乃是當今天子的老丈人。
可以說,崇禎待周奎不薄,封周奎為嘉定伯,任職兵馬司,“賜第於蘇州葑門”,擁有大量田產房宅,甚至長期供養了一支歌伎團。
可是,在兩日前,崇禎讓滿朝文武捐款打仗,文武百官皆以囊中羞澀推脫。崇禎本想讓周奎起個帶頭作用,便派太監徐高通知周奎,讓他帶頭捐10萬兩銀子。
崇禎想,周奎是國丈,與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與共。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周奎一聽就哭得如喪考妣,說什麽“老臣安得多金?”,還說家裏窮得隻能買發黴的米吃,一口咬定隻能捐1萬兩。崇禎是個心軟的人,減少到2萬。眼見躲不過去,周奎便進宮向女兒求援。周皇後立即拿出五千銀子,勸父親要深明大義,為大臣們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誰知,周奎卻做出更奇葩之事,竟然雁過拔毛,隻捐出3000兩,自己還乘機扣下2000兩。
後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國丈周奎,禁不住嚴刑拷打,被闖軍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
《明史外戚列傳》:“周奎,蘇州人,莊烈帝周皇後父也。....,奎居外戚中,碌碌而已。李自成逼京師,帝遣內侍徐高密諭奎倡勳戚輸餉,奎堅謝無有。高憤泣曰:“後父如此,國事去矣....及自成陷京師,掠其家得金數萬計,人以是笑奎之愚雲。”
崇禎本以為自己老丈人確實清廉沒有錢,可從係統中兌換明史,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氣極反笑,眼淚都出來了。連自己的老丈人都是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崇禎本是個心軟的人,如果不是從係統那裏得到了大明的結局,看到了明史,恐怕,也很難下定決心,清洗滿朝文武。
但是,明史中所記載的東西,實在是讓崇禎憤怒到了極點。想要大明不亡,就必須從這群蛀蟲嘴裏把財富榨出來,這些可都是大明的民脂民膏。
這一次,崇禎要清洗的可不隻是文武百官,還有皇親國戚。國丈就是第一個開刀的對象。崇禎要以此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決心。
嘉定伯府中,燈火通明,依稀傳出歌舞之聲。
嘉定伯似乎並未受到打仗的影響,依然日夜笙歌,樂在其中。
“古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今有國丈尋歡夜笙歌,隻字不提錢與糧。連陛下都節衣縮食,連皇後娘娘都穿補丁衣服,這群混賬卻夜夜笙歌,尋歡作樂!”
“這些王公貴勳,清流大臣,哪個不是富得流油?尋歡作樂,找名妓一杯酒就是幾千兩銀子,前日皇帝陛下號召捐款,這群王八蛋卻連幾百兩銀子都拿不出。”
“你們瞧瞧,咱們國丈府門口可是貼了告示,為了響應陛下捐款,願把府邸以五百兩賤價出售!早知道老子攢了一輩子的那五百兩就不捐了,把國丈府買下來,也能天天聽小曲了。”
“這群王八蛋不要落到老子手裏。老子這麽久沒動刑,手早就癢的不行了!”
“嗬嗬……”
幾人低笑起來,語氣充滿了嘲諷。
“好了,廢話少說!等會有你們施展手段的時候!”
一道聲音從幾人身後傳來,旋即,一道人影出現。正是駱養性。
“參見指揮使大人!”
這幾人原來都是錦衣衛的好手,是駱養性的親信。駱養性被關進天牢之後,他們也被新指揮使給排擠了,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麵幫駱養性奔走,想要救駱養性出來。
這樣的人,駱養性手下有不少,剛才已經趁著夜色全部撒出去了。隻等駱養性一聲令下,便會動手。
而駱養性來到這裏,也是因為周奎的身份不一般,他持崇禎聖旨而來,要拿周奎開刀,打響今晚的第一槍。
“走吧,咱們去見見國丈。”
駱養性冷笑,率先而去,其他人緊跟其後。
到了門前,門房早就驚醒過來,正想問話,一個錦衣衛已經上前,一刀將其拍暈了過去。
幾人大大咧咧的推門進去,沒有遇到半點阻攔。
他們身為錦衣衛,對整個北京城都熟門熟路,這些官員的家比自己家還熟。
一行人走過了幾個庭院,已經來到了後花園。出了周奎,竟然還有幾個大臣,禮部尚書、大學生都在。大明有律,外戚不得參與朝政,可周奎卻明目張膽的宴請朝中大臣,可以說是肆無忌憚了。
花園前麵搭著戲台,一群名伶正在唱戲,唱的是劉備托孤白帝城的故事。
隻是,不知道,周奎這群老家夥,是把自己當做了諸葛亮,還是想讓崇禎托孤呢?
“媽的,外麵的將士苦不堪言,這群王八蛋卻在這裏飲酒作樂。”其中一個脾氣暴躁的當即怒罵,一腳踢飛一張椅子,砸上了戲台,嚇得一群戲子花容失色。
“哪個混賬?”周奎大怒。
另外幾位大臣麵露不悅之色轉過頭來,看到來人,皆是一愣,旋即麵色變得驚疑不定起來。
“駱養性!”其中一人更是忍不住驚唿,麵色駭然,看來當年也是在駱養性手中吃過虧的人。
駱養性嗬嗬一笑,不緊不慢的走上前,從一個侍女手中的托盤上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略帶陶醉道:“真是好酒啊。至少也是三五十年的陳釀,這壇子酒恐怕也要上千兩銀子吧。眼下,陛下都節衣縮食,諸位大人卻美酒美人相伴,良心不會愧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