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已經不管身旁的男子前一刻還拚了命地跟自己廝殺,現在又不知道在激動什麽,他的眼裏隻有龍傾,看著對方如破布般躺在髒亂的地上,人都要嚇傻了!
最後還是張浩反應過來,伸手替龍傾把了把脈,無語地看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著龍傾哭的男人,好心提醒道:“別哭了,她隻是睡著了!你再搖就要把她搖吐了!”
被他一提醒,魏延連忙收起眼淚幫龍傾把脈,果然脈搏強壯,氣息平穩,正如藍衣人所說,龍傾隻是睡著了!隻是龍傾為什麽會在深更半夜獨自來到將軍府,她到底在找什麽?又為什麽會暈倒在這書房裏?一連串的問題纏繞著魏延的腦袋。
“你是何人?怎麽跟雲兒在一起?”張浩沒想到時隔十年還能見到心心念念的雲兒,高興地同時又十分好奇兩人的關係,見魏延如珍寶似得將龍傾雲緊緊抱在懷裏,張浩知道兩人的關係絕對不簡單。
魏延確定龍傾沒事後,這才安下心來,見一旁的藍衣人直盯盯地瞧著自己懷裏的龍傾,還口口聲聲叫她“雲兒”,難道是認識龍傾的人?
想到這魏延忍不住戒備起來,龍傾的家人早已在十年前就已經死光了,如今認識她的隻有敵人,一想到眼前人會對龍傾不利,魏延立即警惕地擋在龍傾麵前。
“你怎麽會認識龍傾的,你問我是誰,那你又是她什麽人?”
張浩見這間書房實在太暗,隨手點燃火折子,這才看清對方的臉,也更加確定龍傾就是自己心心念念了十年的表妹!隻是魏延一臉兇狠的模樣似乎有些誤會,張浩連忙解釋道:“這位壯士別誤會,我也是將軍府的人,而且是龍傾雲的表哥,真沒想到居然能在這裏見到你們,我以為這輩子再也無緣和雲兒相見了!”張浩一直叫龍傾雲的本名,他並不知道龍傾隱姓埋名的事。
魏延一聽對方居然自稱是龍傾的表哥,那豈不是跟龍傾有婚約的那個人?他居然沒死?一想到這,魏延立馬緊張起來,說話都有些不利落,“你、你說你是龍傾的表哥?你有什麽證據證明你的身份?龍家人早已在十年前被滿門抄斬,你也屬於龍家人,你當年是怎麽逃出來的?”
張浩見魏延一副老母雞護著小雞仔的模樣,就知道魏延誤會自己是來跟他搶雲兒的了,為了讓他放下戒心,張浩隻好將自己的一切和盤托出,“當年我雖然生活在龍家,但是由於我是龍家的遠房親戚,又跟太師的長子十分要好,當時事出突然,太師為了不讓我受到牽連,單獨將我叫到家裏,將我灌醉,等我次日醒來趕到龍家時,龍家早已無一活口!而皇上還在到處捉拿叛黨,心如死灰之下我隻好苟活於太師府,可以說太師便是我的再生父母,如果沒有他便沒有我的今天!”張浩想起當時的場景,一時十分傷感,將軍待自己有恩,就像自己的親身父親一樣教他習武射箭,並請先生教他讀書寫字,最後終於不負眾望考了個舉人,隻是無奈造化弄人,他還沒有好好報答將軍便遭遇如此噩耗,十年過去,想到當時的那一幕自己還是十分傷悲。
魏延見他不像說假話騙自己的樣子,忍不住問道:“那你當初為什麽不進宮救龍傾於虎口?卻在太師府享受你的好日子!”
張浩沒想到魏延會這麽問,一時奇怪道:“什麽,皇宮?雲兒什麽時候待在皇宮裏?我一直以為她也遇了害,我根本不知道雲兒去了皇宮?”
張浩似乎對當年的事一無所知,一臉震驚的模樣不像是裝出來的,難道老皇帝對這件事進行了封鎖?也對,如此不堪入目的事,他怎麽會讓別人知道,尤其張浩職位低微還是龍家的人,更不會讓他知道。
“所以你就攀上了太師這棵大樹,至此衣食無憂?”雖然知道張浩也許並不了解當年的事,但是龍傾受了那麽多的苦,他卻安然無恙,魏延怎麽想怎麽心裏不是滋味,說話也忍不住陰陽怪氣起來。
“這、”張浩以為魏延知道了他做了太師東床快婿的事,頓時滿臉臊得通紅,囁嚅道:“對不起,因為當初太師冒著生命危險救我,我不能不報他的恩情,所以我才娶了他的女兒為妻……”張浩越說越小聲,頭都要低到脖子裏。
“什麽?你居然做了太師的東床快婿?你還是不是人,龍家遭遇了那麽大的事你居然還能醉臥美人懷,你對得起龍傾嗎?”魏延大聲責罵,雖然心裏因為他成了婚而高興不已,但是嘴上仍不饒過他。
“我……”張浩說不出話來,他的確背棄了誓約,但是那是他以為龍傾已經去世才萬般無奈之下娶了太師的女兒,如果知道她還活著,他是絕對不會答應這門婚事的。
視線下移,待看到龍傾緊緊抱在懷中的紫紅色的盒子時,張浩頓時一驚,叫道:“傳國玉璽怎麽會在雲兒的手上?雲兒是從什麽地方找出來的?”
“傳國玉璽?”魏延以為張浩想轉移話題,待聽到他所說的話時,頓時引起了他的注意,低頭一看,果然看見龍傾的懷裏緊緊抱著一個盒子。
“傳國玉璽自前朝便已丟失,傳說是秦始皇用無價之寶和氏璧雕琢而成,本來是想傳給自己的後世子孫的,卻沒想到秦國隻傳到第二世便滅亡了,之後這塊玉璽一直被漢朝所有,一代一代傳到了今日;隻是由於前朝皇帝昏庸無度,殘暴不仁,激起民怨,諸侯紛紛起義,自立為王,而傳國玉璽便在這混亂中失去了蹤影,沒想到居然被龍傾找到了!”張浩的聲音中帶著興奮。
“你怎麽肯定這就是傳國玉璽?你連盒子都沒打開。”
張浩見魏延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在他的眼皮底下將紫紅色的盒子打開,一塊晶瑩剔透得玉石便呈現了出來:“我當然知道這是傳國玉璽,因為我見過它!”
“你見過它?在哪裏?”魏延雙眼一眯,眼中充滿懷疑,右手重新握住七星寶劍,張浩一有異動他便出其不意,一招製敵!他始終不相信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認親的男人。
“我在將軍的書桌上見過它,當時是一個小兵敬獻給他的,我也在場。”張浩本來還很高興地說著玉璽,不知道為什麽,神情突然變得傷感起來。
“怎麽了?”魏延看著他變臉似的神情,十分不解。
張浩似乎想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躊躇了半晌才道:“正是因為這傳國玉璽,才給了老皇帝滿門抄斬龍家的理由,這個東西根本是龍家的催命符!”
“原來如此!”魏延終於知道張浩提起傳國玉璽為什麽這麽高興,又為什麽這麽傷感了。傳國玉璽曆來都是皇帝擁有,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龍將軍得了傳國玉璽卻不上繳,難怪楚皇會以為他有不軌之心,想要殺了他!隻是有一事他十分不解,“當初龍將軍得到傳國玉璽為什麽不立即敬獻給皇上,而自己留著呢?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裏推嗎?”
“你以為我家將軍沒想過交給皇上?隻是在他還沒來得及上交之時,楚皇便以謀反定了他的罪!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楚皇根本是忌憚將軍手裏的兵權,找借口殺他罷了,就算沒有傳國玉璽,還有更多的理由,龍將軍全家難逃一死!”張浩將當年的事娓娓道來。
魏延聽他這麽說,終於放開手裏的寶劍,“那麽剛剛你說的那兩個黑衣人極有可能是跟著龍傾的腳步來搶傳國玉璽的?”
“很有可能!我這十年經常會迴來看他們,每逢清明也會燒點紙錢,時常發現將軍府有被人翻動的痕跡,應該是他們在找傳國玉璽!”張浩十分篤定。
魏延這才想起來為什麽他和龍傾一直被人跟蹤,還有人傷害龍傾,原來都是為了這個東西!傳國玉璽已經害了這麽多無辜的人,居然還有人找它,真是殺人不見血的東西!魏延想到這,拿起龍傾手裏的傳國玉璽,奮力扔了出去,仿佛在扔垃圾!
“一統天下靠的是文治武功,不是這塊爛石頭,如果一塊石頭也能統一天下的話,還要人幹什麽!”
張浩見他扔了別人打破頭也想搶到的至寶,心裏沒來由地佩服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為!
扔了傳國玉璽,魏延又去探了探龍傾的鼻息,見她睡得很沉,輕輕叫了叫她也沒有一點反應,抬頭見張浩沒有一點要走的意思,魏延隻得道:“你現在跟在太師身後做事,不是還在為楚皇效力,他們可是殺你全家之人,你怎麽待得下去?”
“不是的,我嶽父雖然身為楚國太師,但是他是為四王爺效力的,也就是攝政王,如今楚國朝局分為兩派,以皇上為首的保守派,和以攝政王為首的改革派,我和太師都是為攝政王做事,攝政王十分反對將龍家定為罪人,一直找機會要給龍家平反,但是由於此事錯綜複雜,先皇又死於非命,這件事才被擱置下來。”
最後還是張浩反應過來,伸手替龍傾把了把脈,無語地看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著龍傾哭的男人,好心提醒道:“別哭了,她隻是睡著了!你再搖就要把她搖吐了!”
被他一提醒,魏延連忙收起眼淚幫龍傾把脈,果然脈搏強壯,氣息平穩,正如藍衣人所說,龍傾隻是睡著了!隻是龍傾為什麽會在深更半夜獨自來到將軍府,她到底在找什麽?又為什麽會暈倒在這書房裏?一連串的問題纏繞著魏延的腦袋。
“你是何人?怎麽跟雲兒在一起?”張浩沒想到時隔十年還能見到心心念念的雲兒,高興地同時又十分好奇兩人的關係,見魏延如珍寶似得將龍傾雲緊緊抱在懷裏,張浩知道兩人的關係絕對不簡單。
魏延確定龍傾沒事後,這才安下心來,見一旁的藍衣人直盯盯地瞧著自己懷裏的龍傾,還口口聲聲叫她“雲兒”,難道是認識龍傾的人?
想到這魏延忍不住戒備起來,龍傾的家人早已在十年前就已經死光了,如今認識她的隻有敵人,一想到眼前人會對龍傾不利,魏延立即警惕地擋在龍傾麵前。
“你怎麽會認識龍傾的,你問我是誰,那你又是她什麽人?”
張浩見這間書房實在太暗,隨手點燃火折子,這才看清對方的臉,也更加確定龍傾就是自己心心念念了十年的表妹!隻是魏延一臉兇狠的模樣似乎有些誤會,張浩連忙解釋道:“這位壯士別誤會,我也是將軍府的人,而且是龍傾雲的表哥,真沒想到居然能在這裏見到你們,我以為這輩子再也無緣和雲兒相見了!”張浩一直叫龍傾雲的本名,他並不知道龍傾隱姓埋名的事。
魏延一聽對方居然自稱是龍傾的表哥,那豈不是跟龍傾有婚約的那個人?他居然沒死?一想到這,魏延立馬緊張起來,說話都有些不利落,“你、你說你是龍傾的表哥?你有什麽證據證明你的身份?龍家人早已在十年前被滿門抄斬,你也屬於龍家人,你當年是怎麽逃出來的?”
張浩見魏延一副老母雞護著小雞仔的模樣,就知道魏延誤會自己是來跟他搶雲兒的了,為了讓他放下戒心,張浩隻好將自己的一切和盤托出,“當年我雖然生活在龍家,但是由於我是龍家的遠房親戚,又跟太師的長子十分要好,當時事出突然,太師為了不讓我受到牽連,單獨將我叫到家裏,將我灌醉,等我次日醒來趕到龍家時,龍家早已無一活口!而皇上還在到處捉拿叛黨,心如死灰之下我隻好苟活於太師府,可以說太師便是我的再生父母,如果沒有他便沒有我的今天!”張浩想起當時的場景,一時十分傷感,將軍待自己有恩,就像自己的親身父親一樣教他習武射箭,並請先生教他讀書寫字,最後終於不負眾望考了個舉人,隻是無奈造化弄人,他還沒有好好報答將軍便遭遇如此噩耗,十年過去,想到當時的那一幕自己還是十分傷悲。
魏延見他不像說假話騙自己的樣子,忍不住問道:“那你當初為什麽不進宮救龍傾於虎口?卻在太師府享受你的好日子!”
張浩沒想到魏延會這麽問,一時奇怪道:“什麽,皇宮?雲兒什麽時候待在皇宮裏?我一直以為她也遇了害,我根本不知道雲兒去了皇宮?”
張浩似乎對當年的事一無所知,一臉震驚的模樣不像是裝出來的,難道老皇帝對這件事進行了封鎖?也對,如此不堪入目的事,他怎麽會讓別人知道,尤其張浩職位低微還是龍家的人,更不會讓他知道。
“所以你就攀上了太師這棵大樹,至此衣食無憂?”雖然知道張浩也許並不了解當年的事,但是龍傾受了那麽多的苦,他卻安然無恙,魏延怎麽想怎麽心裏不是滋味,說話也忍不住陰陽怪氣起來。
“這、”張浩以為魏延知道了他做了太師東床快婿的事,頓時滿臉臊得通紅,囁嚅道:“對不起,因為當初太師冒著生命危險救我,我不能不報他的恩情,所以我才娶了他的女兒為妻……”張浩越說越小聲,頭都要低到脖子裏。
“什麽?你居然做了太師的東床快婿?你還是不是人,龍家遭遇了那麽大的事你居然還能醉臥美人懷,你對得起龍傾嗎?”魏延大聲責罵,雖然心裏因為他成了婚而高興不已,但是嘴上仍不饒過他。
“我……”張浩說不出話來,他的確背棄了誓約,但是那是他以為龍傾已經去世才萬般無奈之下娶了太師的女兒,如果知道她還活著,他是絕對不會答應這門婚事的。
視線下移,待看到龍傾緊緊抱在懷中的紫紅色的盒子時,張浩頓時一驚,叫道:“傳國玉璽怎麽會在雲兒的手上?雲兒是從什麽地方找出來的?”
“傳國玉璽?”魏延以為張浩想轉移話題,待聽到他所說的話時,頓時引起了他的注意,低頭一看,果然看見龍傾的懷裏緊緊抱著一個盒子。
“傳國玉璽自前朝便已丟失,傳說是秦始皇用無價之寶和氏璧雕琢而成,本來是想傳給自己的後世子孫的,卻沒想到秦國隻傳到第二世便滅亡了,之後這塊玉璽一直被漢朝所有,一代一代傳到了今日;隻是由於前朝皇帝昏庸無度,殘暴不仁,激起民怨,諸侯紛紛起義,自立為王,而傳國玉璽便在這混亂中失去了蹤影,沒想到居然被龍傾找到了!”張浩的聲音中帶著興奮。
“你怎麽肯定這就是傳國玉璽?你連盒子都沒打開。”
張浩見魏延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在他的眼皮底下將紫紅色的盒子打開,一塊晶瑩剔透得玉石便呈現了出來:“我當然知道這是傳國玉璽,因為我見過它!”
“你見過它?在哪裏?”魏延雙眼一眯,眼中充滿懷疑,右手重新握住七星寶劍,張浩一有異動他便出其不意,一招製敵!他始終不相信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認親的男人。
“我在將軍的書桌上見過它,當時是一個小兵敬獻給他的,我也在場。”張浩本來還很高興地說著玉璽,不知道為什麽,神情突然變得傷感起來。
“怎麽了?”魏延看著他變臉似的神情,十分不解。
張浩似乎想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躊躇了半晌才道:“正是因為這傳國玉璽,才給了老皇帝滿門抄斬龍家的理由,這個東西根本是龍家的催命符!”
“原來如此!”魏延終於知道張浩提起傳國玉璽為什麽這麽高興,又為什麽這麽傷感了。傳國玉璽曆來都是皇帝擁有,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龍將軍得了傳國玉璽卻不上繳,難怪楚皇會以為他有不軌之心,想要殺了他!隻是有一事他十分不解,“當初龍將軍得到傳國玉璽為什麽不立即敬獻給皇上,而自己留著呢?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裏推嗎?”
“你以為我家將軍沒想過交給皇上?隻是在他還沒來得及上交之時,楚皇便以謀反定了他的罪!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楚皇根本是忌憚將軍手裏的兵權,找借口殺他罷了,就算沒有傳國玉璽,還有更多的理由,龍將軍全家難逃一死!”張浩將當年的事娓娓道來。
魏延聽他這麽說,終於放開手裏的寶劍,“那麽剛剛你說的那兩個黑衣人極有可能是跟著龍傾的腳步來搶傳國玉璽的?”
“很有可能!我這十年經常會迴來看他們,每逢清明也會燒點紙錢,時常發現將軍府有被人翻動的痕跡,應該是他們在找傳國玉璽!”張浩十分篤定。
魏延這才想起來為什麽他和龍傾一直被人跟蹤,還有人傷害龍傾,原來都是為了這個東西!傳國玉璽已經害了這麽多無辜的人,居然還有人找它,真是殺人不見血的東西!魏延想到這,拿起龍傾手裏的傳國玉璽,奮力扔了出去,仿佛在扔垃圾!
“一統天下靠的是文治武功,不是這塊爛石頭,如果一塊石頭也能統一天下的話,還要人幹什麽!”
張浩見他扔了別人打破頭也想搶到的至寶,心裏沒來由地佩服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為!
扔了傳國玉璽,魏延又去探了探龍傾的鼻息,見她睡得很沉,輕輕叫了叫她也沒有一點反應,抬頭見張浩沒有一點要走的意思,魏延隻得道:“你現在跟在太師身後做事,不是還在為楚皇效力,他們可是殺你全家之人,你怎麽待得下去?”
“不是的,我嶽父雖然身為楚國太師,但是他是為四王爺效力的,也就是攝政王,如今楚國朝局分為兩派,以皇上為首的保守派,和以攝政王為首的改革派,我和太師都是為攝政王做事,攝政王十分反對將龍家定為罪人,一直找機會要給龍家平反,但是由於此事錯綜複雜,先皇又死於非命,這件事才被擱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