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煤晾幹了。一大早張守三人把蜂窩煤都裝上車,火爐也帶上,到了坊市,找了塊還算大的地方,吩咐劉三劉思如此這般準備完東西,支攤開賣了。
什麽?不能隨便占道,會被官府攆?你錯了,北宋時小販占道經營那是一景啊,官府屢禁不止,甚至宋太祖趙匡胤的鑾駕都曾因小販檔道進退不得。到得如今,官府也妥協了,設了個“侵街房廊錢”,隻要不是完全堵住街道,基本上街道司收了錢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攤位前不一會就圍滿了人,沒見過這樣的稀罕物啊:後麵是一輛車,裝滿了蜂窩煤,擺的頗有藝術性,錯落有致的壘了老高,看起來甚是惹眼。
前麵是個小姑娘拿個奇怪的火爐子在做飯,用的就是車上的蜂窩煤。小姑娘燒了水,蒸了米,熬了湯,煮了菜,整個做下來兩個煤球都沒用到,看起來還能再燒鍋水。
車旁還豎著個看板,上寫著,“新品蜂窩煤五文一個,買十送一!”“火爐城外李家窯有售,數量有限,價格優惠!”這字還是求個先生寫的,三個人兩個不識字,剩下那個不會寫繁體字......
除此之外,還有個俊俏的小郎君,在為眾人解惑,“爐子啊,在城外李家窯購的......不貴,我買的這爐子才兩文錢......這蜂窩煤很是耐用的,每日做飯兩三個足矣,比買柴劃算,冬日裏還能用來烤火......不用每次都重新引火,看到這閥門沒,不做飯時關了閥子留個小縫即可,很是省炭......”
“要燒盡了?再放個煤球上去啊......放上去的也燒盡了?那就像我這樣,把最下麵的煤球取出扔掉就是,你娃是死腦筋啊?......”
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心動,於是就有人出了城去買爐子。等那人真的兩文錢買迴來爐子,又提了句這爐子啊據說每日隻賣二十個,手快有手慢無的時候,更多的人坐不住了......
一個下午,拉來的蜂窩煤就賣掉了一小半,大多是買了爐子的人買走的。還有一部分是有人覺得這個蜂窩煤比煤餅也貴不到哪去,我拿去直接放灶台裏燒不也成麽,然後就買上幾個拿迴去試試。但是大部分人並沒有被買十送一的噱頭吸引,都是買上幾個迴去燒燒看,並沒有多買。爐子便宜,拿來燒柴煮飯看來也是可行的,蜂窩煤挺貴的,買多了萬一不好使不是虧了?
迴到家,租來的院子裏已經擺滿了新打出來的蜂窩煤。上午擺上攤張守就叮囑了劉三去繼續買煤拉土了,如今院子裏全是劉三下午新打的。
算了下錢,賣了將近四百文,扣去買煤錢,張守給了兩兄妹一人一百文,剩下的自己留著了。張守覺得錢不多,但是劉三劉思已經樂壞了,活不累,賺錢卻比抗包一天來的都多,這麽幹下去自己豈不是可以不用種田了,也來做個城裏人快活下......
第二天,還是老一套,張守負責賣弄口才,劉思負責做飯演示,劉三繼續幹苦力......
今日生意明顯好了很多。先有昨日的迴頭客,迴家用了後覺得滿意,今日裏一個個都找來了,每人都至少是十個、二十個的買,多買有送呢。還有來打聽火鉗的,因為迴家發覺用木棍夾蜂窩煤有點難......
新客戶也來了,“郎君,那做爐子的端得心黑,昨日還賣兩文呢,今日裏就漲到四文。”
到得午後,再有人來買,發現空地上插著個木牌,上麵寫著,“售罄!”
不是張守不想賣,是一共就做了不到五百個蜂窩煤,新做的還沒幹,沒貨了......
偷得浮生半日閑,張守帶著劉思上街溜達去了。本來喊了劉三的,不過這小子幹活正起勁呢,喊不動。
到得第三日,張守起來晚了,結果剛把車拉到地方,唿啦就圍上來一群人,“郎君,那黑心窯頭,賺錢沒夠,今日又漲價了,如今已是六文一個爐子了。說來也怪哩,他這越是漲價吧,賣的卻越發快了......”
“且容他再得意兩天吧。俺可是聽坊裏泥瓦張說了,那爐子他也做得。今日沒買到,明日俺去泥瓦張處四文買來,看那窯頭賣給誰去!”
“如今城裏都在傳揚呢,說郎君賣蜂窩煤,把別人家的火爐給賣沒了......”
“不知郎君可曾娶妻,老身巷子裏於都頭家有個閨女,年方二八,小腳細腰如花嬌......”
....................
今日拉來兩車蜂窩煤,到得傍晚時分,隻剩下半車,很多人都是先買了煤球等爐子。這就是北宋的城市居民,他們不僅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更有不俗的消費能力。
劉思如今和張守已經沒有那麽生分了,“張哥,為啥你每日隻讓賣二十個爐子?爐子多了咱的蜂窩煤也能多賣哩。”
“這你就不懂了吧。咱們賣的呀,就是個話題。有人做了叫蜂窩煤的新物事,大家夥都在搶著用,以致李家窯的火爐都被買光了。這話題多好,大家一聽就都想來瞧瞧用用咱這蜂窩煤。”
“而且這火爐十分簡陋,明眼人看下就能學會,蜂窩煤如今卻隻有咱能做,你且瞧著吧,這幾日你哥做多少蜂窩煤就能賣掉多少的。”
“哦......那你讓賣爐子的見天漲價又是為啥哩?啊......,我知道哩,先是兩文賣,那些個貪便宜的就都想買,然後漲價了,又是個話題,對不對呀張哥?”
“孺子可教也!”沒想到劉均成這個倔老頭,居然生了個這麽聰明的丫頭。
“那為啥火鉗咱不這樣賣哩?”
“你自個想去吧!等你什麽時候弄明白了,張哥就幫你開個店做掌櫃,哈哈。”
...........................
這幾日,張守他們的生意越發好了。買賣是好了,人手卻有點捉襟見肘,靠劉三一個人一天撐死打三車煤,這也就莊稼漢子吃得了苦,換張守上去半個小時就徹底蔫了。張守就尋摸著去雇人吧,這還沒走呢就有人撞上來了......
劉均成來了。這倔老頭幾天來在家自己做飯,老慘了,每噸吃的不是糊的就是焦的,終於受不了,找到府城來了。
張守讓老頭留下幫忙,起初老頭並不樂意,人還想迴去侍弄莊稼呢,一家人都進了城做工,莊稼就沒人管了。劉三就拿起自己這些天掙的銅錢,老大一袋子呢,咚的一聲扔在了老頭麵前,老頭默默的捋起了袖子:莊稼地裏如今也就是拔拔稗子,少拔幾根沒啥大不了的......
什麽?不能隨便占道,會被官府攆?你錯了,北宋時小販占道經營那是一景啊,官府屢禁不止,甚至宋太祖趙匡胤的鑾駕都曾因小販檔道進退不得。到得如今,官府也妥協了,設了個“侵街房廊錢”,隻要不是完全堵住街道,基本上街道司收了錢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攤位前不一會就圍滿了人,沒見過這樣的稀罕物啊:後麵是一輛車,裝滿了蜂窩煤,擺的頗有藝術性,錯落有致的壘了老高,看起來甚是惹眼。
前麵是個小姑娘拿個奇怪的火爐子在做飯,用的就是車上的蜂窩煤。小姑娘燒了水,蒸了米,熬了湯,煮了菜,整個做下來兩個煤球都沒用到,看起來還能再燒鍋水。
車旁還豎著個看板,上寫著,“新品蜂窩煤五文一個,買十送一!”“火爐城外李家窯有售,數量有限,價格優惠!”這字還是求個先生寫的,三個人兩個不識字,剩下那個不會寫繁體字......
除此之外,還有個俊俏的小郎君,在為眾人解惑,“爐子啊,在城外李家窯購的......不貴,我買的這爐子才兩文錢......這蜂窩煤很是耐用的,每日做飯兩三個足矣,比買柴劃算,冬日裏還能用來烤火......不用每次都重新引火,看到這閥門沒,不做飯時關了閥子留個小縫即可,很是省炭......”
“要燒盡了?再放個煤球上去啊......放上去的也燒盡了?那就像我這樣,把最下麵的煤球取出扔掉就是,你娃是死腦筋啊?......”
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心動,於是就有人出了城去買爐子。等那人真的兩文錢買迴來爐子,又提了句這爐子啊據說每日隻賣二十個,手快有手慢無的時候,更多的人坐不住了......
一個下午,拉來的蜂窩煤就賣掉了一小半,大多是買了爐子的人買走的。還有一部分是有人覺得這個蜂窩煤比煤餅也貴不到哪去,我拿去直接放灶台裏燒不也成麽,然後就買上幾個拿迴去試試。但是大部分人並沒有被買十送一的噱頭吸引,都是買上幾個迴去燒燒看,並沒有多買。爐子便宜,拿來燒柴煮飯看來也是可行的,蜂窩煤挺貴的,買多了萬一不好使不是虧了?
迴到家,租來的院子裏已經擺滿了新打出來的蜂窩煤。上午擺上攤張守就叮囑了劉三去繼續買煤拉土了,如今院子裏全是劉三下午新打的。
算了下錢,賣了將近四百文,扣去買煤錢,張守給了兩兄妹一人一百文,剩下的自己留著了。張守覺得錢不多,但是劉三劉思已經樂壞了,活不累,賺錢卻比抗包一天來的都多,這麽幹下去自己豈不是可以不用種田了,也來做個城裏人快活下......
第二天,還是老一套,張守負責賣弄口才,劉思負責做飯演示,劉三繼續幹苦力......
今日生意明顯好了很多。先有昨日的迴頭客,迴家用了後覺得滿意,今日裏一個個都找來了,每人都至少是十個、二十個的買,多買有送呢。還有來打聽火鉗的,因為迴家發覺用木棍夾蜂窩煤有點難......
新客戶也來了,“郎君,那做爐子的端得心黑,昨日還賣兩文呢,今日裏就漲到四文。”
到得午後,再有人來買,發現空地上插著個木牌,上麵寫著,“售罄!”
不是張守不想賣,是一共就做了不到五百個蜂窩煤,新做的還沒幹,沒貨了......
偷得浮生半日閑,張守帶著劉思上街溜達去了。本來喊了劉三的,不過這小子幹活正起勁呢,喊不動。
到得第三日,張守起來晚了,結果剛把車拉到地方,唿啦就圍上來一群人,“郎君,那黑心窯頭,賺錢沒夠,今日又漲價了,如今已是六文一個爐子了。說來也怪哩,他這越是漲價吧,賣的卻越發快了......”
“且容他再得意兩天吧。俺可是聽坊裏泥瓦張說了,那爐子他也做得。今日沒買到,明日俺去泥瓦張處四文買來,看那窯頭賣給誰去!”
“如今城裏都在傳揚呢,說郎君賣蜂窩煤,把別人家的火爐給賣沒了......”
“不知郎君可曾娶妻,老身巷子裏於都頭家有個閨女,年方二八,小腳細腰如花嬌......”
....................
今日拉來兩車蜂窩煤,到得傍晚時分,隻剩下半車,很多人都是先買了煤球等爐子。這就是北宋的城市居民,他們不僅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更有不俗的消費能力。
劉思如今和張守已經沒有那麽生分了,“張哥,為啥你每日隻讓賣二十個爐子?爐子多了咱的蜂窩煤也能多賣哩。”
“這你就不懂了吧。咱們賣的呀,就是個話題。有人做了叫蜂窩煤的新物事,大家夥都在搶著用,以致李家窯的火爐都被買光了。這話題多好,大家一聽就都想來瞧瞧用用咱這蜂窩煤。”
“而且這火爐十分簡陋,明眼人看下就能學會,蜂窩煤如今卻隻有咱能做,你且瞧著吧,這幾日你哥做多少蜂窩煤就能賣掉多少的。”
“哦......那你讓賣爐子的見天漲價又是為啥哩?啊......,我知道哩,先是兩文賣,那些個貪便宜的就都想買,然後漲價了,又是個話題,對不對呀張哥?”
“孺子可教也!”沒想到劉均成這個倔老頭,居然生了個這麽聰明的丫頭。
“那為啥火鉗咱不這樣賣哩?”
“你自個想去吧!等你什麽時候弄明白了,張哥就幫你開個店做掌櫃,哈哈。”
...........................
這幾日,張守他們的生意越發好了。買賣是好了,人手卻有點捉襟見肘,靠劉三一個人一天撐死打三車煤,這也就莊稼漢子吃得了苦,換張守上去半個小時就徹底蔫了。張守就尋摸著去雇人吧,這還沒走呢就有人撞上來了......
劉均成來了。這倔老頭幾天來在家自己做飯,老慘了,每噸吃的不是糊的就是焦的,終於受不了,找到府城來了。
張守讓老頭留下幫忙,起初老頭並不樂意,人還想迴去侍弄莊稼呢,一家人都進了城做工,莊稼就沒人管了。劉三就拿起自己這些天掙的銅錢,老大一袋子呢,咚的一聲扔在了老頭麵前,老頭默默的捋起了袖子:莊稼地裏如今也就是拔拔稗子,少拔幾根沒啥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