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畫押?
柳聽雪看著一臉“你奈我何”的柳庸,冷冷地笑了起來,畫不畫押可有不得他說了算,這裏是衙門公堂,可不是他的柳府。
“刺史大人,既然柳庸已經認罪了,我想您應該知道怎麽做吧。”柳聽雪看著刺史大人淺淺微笑,隻是那笑容裏麵充滿了刺骨的寒冰。
刺史大人連忙點頭說:“來人,把罪狀拿來。”
雖然律法規定不許用嚴刑逼供犯人,但是隻要犯人親口認罪了,那麽評審官員就有能力逼他簽字畫押。
所以刺史大人抬手讓幾個衙役上前,兩個人死死抓住柳庸,一個人掰著他的手指蓋手印。
“你們在幹什麽!”這時候門外傳來一聲怒氣衝衝的吼叫。
一群人抬頭看過去,隻看見柳庸的生母柳青青正站在公堂之外,陪在她左右的是她的丫鬟和丈夫。
為什麽沒有柳家的人嘞?
原因很簡單,因為柳青青一直仗著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就在柳府裏麵作威作福,柳老太太也著實疼愛柳庸,畢竟她隻有這麽一個外孫。
而因為柳庸的父親是入贅而來,所以按道理來講,柳庸可以算作是她的孫子。
母憑子貴,有了柳庸,柳青青在柳府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比其他的姐妹更受到柳老太太的青睞,更何況諸位姐妹之中,隻有她和柳丞相的關係最好。
所以順理成章,除了柳老太太,柳青青在柳家一直是將誰都不放在眼裏。
現在她的兒子出事了,其他人明麵上會跟她噓籲兩句,背地裏估計早就樂得不可開支。
原本柳聽雪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的,隻因為現在陪柳青青來衙門的隻有寥寥兩個人,這才讓柳聽雪順藤摸瓜,理清了柳青青在柳府裏麵的關係。
雖然有了柳青青的橫加阻撓,但是這並不能終止衙役們的行動,他們還是讓柳庸畫完了押,然後迅速將罪狀呈到刺史大人的桌案上。
柳青青像瘋了一樣掙脫丫鬟的束縛,撲到了已經精神快要崩潰的柳庸身上,她撕心裂肺地抱著柳庸哭喊:“我苦命的兒啊,你們這群賤人,人渣,我不會放過你們的,我三哥也不會放過你們的。”
嗯,雖然沒有把柳府其他人等過來,但是來了一個柳青青也是不錯的。
柳聽雪立馬拿出了楚君越交給她的東西——上方令牌。
這可是皇帝禦賜給楚君越的。
當初江歌兒一案,還是多虧了楚君越的出手,才能夠陳世風和劉欣兩個人捉拿歸案。為了獎賞他能夠體恤民情,為民除害,皇帝就賞賜了這塊上方令牌給他。
作用和她曾聽到過的尚方寶劍一樣,可以先斬後奏,就算鬧到了皇帝那裏,吃虧的還是柳家人。
刺史大人自然認得這上方令牌,他連忙跪下了下來高唿:“見上方令牌如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什麽?
柳青青愣了一愣,什麽上方令牌,什麽鬼東西?
她怎麽不知道柳聽雪居然還會有這種東西。
聽說上方令牌上打高官下斬佞臣,這是皇帝給予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違抗的。
從開朝至今,也僅僅隻有三牌,其中也僅僅隻有一張令牌曾經被用過。
而現在柳聽雪居然也拿出了一張上方令牌。
哥哥不是說她在柳府的地位連豬狗都不如麽?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難道是那位八皇子給的?
不等柳青青的思緒千迴百轉,柳聽雪便淡淡開口說道:“刺史大人,見到上方令牌了,是不是隻要我想怎麽處置柳庸,都可以了?”
刺史大人站了起來,迴道:“是的。”
“那好,我——”
“你想幹什麽柳聽雪!”柳青青尖叫道,“柳庸他可是你的表哥啊!”
她已經把柳庸的一生都毀了,難道還要趕盡殺絕麽?
沒有錯!
柳聽雪做事的原則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柳庸雖然被廢了,但是他的人還活著,隻要他一天活著,就會有一天想要她柳聽雪死,柳聽雪不想死,所以隻能親自動手把這個隱患給拔出掉咯。
“表哥又如何?”柳聽雪挑眉,“法不容情,更何況他殘害了那麽多無辜的女子,難道他就不應該受懲罰麽?”
“那些賤人,我兒子能看的上她們是她們的榮幸,要不是我兒子,她們這輩子都睡不到那麽好的床!”
噗——
這是什麽鬼理論,果然跟女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特別是這種護犢子的女人,更是有理說不清。
柳聽雪也不想廢話了,直接冷聲下令:“犯人柳庸,多年來殘害無數無辜女子,如今已經認罪伏法,我柳聽雪今日便用上方令牌來為民除害。青州刺史!”
“臣在。”
“就用柳庸的血,來清洗一下你這公堂之上懸掛的‘懸鏡高堂’吧。”
“……”刺史大人被柳聽雪的話給嚇到了,愣了一愣才迴答說,“是!來人,取狗頭鍘!”
鍘刀是當年知笑皇後命人做出來的東西,模仿的是宋朝時期的鍘刀,一共分為三個等級。
最低等的是狗頭鍘,斬的是平民的腦袋。其次是虎頭鍘,斬的是官員的腦袋。最後是龍頭鍘,斬的是皇親國戚的腦袋。
柳庸雖然是柳府的人,卻到底還是一個平民,隻能用狗頭鍘。
狗頭鍘被抬上來的那一刹那,柳青青真的如同瘋子一樣,想要抱著柳庸離開這個地方。
柳庸是她兒子,唯一的兒子啊!
她怎麽可能能眼睜睜地看著柳庸死在自己的麵前呢!
然而柳青青的想法卻是不實際的,別說她還帶著柳庸,便是她一個人,也輕易出不去這衙門!
衙役蠻橫地將她和柳庸分開來,然後兩個衙役死命鉗製住柳青青,兩個衙役拖著柳庸走向狗頭鍘。
見到了狗頭鍘,柳庸的神智似乎清醒了一些,拚命地撲騰著說:“我不認罪!你們不能殺我,不能殺我,你們——”聲音隨著一道灑在了“懸鏡高堂”牌匾上的血跡戛然而止,柳庸的腦袋像隻皮球一樣滾落在地。
柳聽雪看著一臉“你奈我何”的柳庸,冷冷地笑了起來,畫不畫押可有不得他說了算,這裏是衙門公堂,可不是他的柳府。
“刺史大人,既然柳庸已經認罪了,我想您應該知道怎麽做吧。”柳聽雪看著刺史大人淺淺微笑,隻是那笑容裏麵充滿了刺骨的寒冰。
刺史大人連忙點頭說:“來人,把罪狀拿來。”
雖然律法規定不許用嚴刑逼供犯人,但是隻要犯人親口認罪了,那麽評審官員就有能力逼他簽字畫押。
所以刺史大人抬手讓幾個衙役上前,兩個人死死抓住柳庸,一個人掰著他的手指蓋手印。
“你們在幹什麽!”這時候門外傳來一聲怒氣衝衝的吼叫。
一群人抬頭看過去,隻看見柳庸的生母柳青青正站在公堂之外,陪在她左右的是她的丫鬟和丈夫。
為什麽沒有柳家的人嘞?
原因很簡單,因為柳青青一直仗著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就在柳府裏麵作威作福,柳老太太也著實疼愛柳庸,畢竟她隻有這麽一個外孫。
而因為柳庸的父親是入贅而來,所以按道理來講,柳庸可以算作是她的孫子。
母憑子貴,有了柳庸,柳青青在柳府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比其他的姐妹更受到柳老太太的青睞,更何況諸位姐妹之中,隻有她和柳丞相的關係最好。
所以順理成章,除了柳老太太,柳青青在柳家一直是將誰都不放在眼裏。
現在她的兒子出事了,其他人明麵上會跟她噓籲兩句,背地裏估計早就樂得不可開支。
原本柳聽雪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的,隻因為現在陪柳青青來衙門的隻有寥寥兩個人,這才讓柳聽雪順藤摸瓜,理清了柳青青在柳府裏麵的關係。
雖然有了柳青青的橫加阻撓,但是這並不能終止衙役們的行動,他們還是讓柳庸畫完了押,然後迅速將罪狀呈到刺史大人的桌案上。
柳青青像瘋了一樣掙脫丫鬟的束縛,撲到了已經精神快要崩潰的柳庸身上,她撕心裂肺地抱著柳庸哭喊:“我苦命的兒啊,你們這群賤人,人渣,我不會放過你們的,我三哥也不會放過你們的。”
嗯,雖然沒有把柳府其他人等過來,但是來了一個柳青青也是不錯的。
柳聽雪立馬拿出了楚君越交給她的東西——上方令牌。
這可是皇帝禦賜給楚君越的。
當初江歌兒一案,還是多虧了楚君越的出手,才能夠陳世風和劉欣兩個人捉拿歸案。為了獎賞他能夠體恤民情,為民除害,皇帝就賞賜了這塊上方令牌給他。
作用和她曾聽到過的尚方寶劍一樣,可以先斬後奏,就算鬧到了皇帝那裏,吃虧的還是柳家人。
刺史大人自然認得這上方令牌,他連忙跪下了下來高唿:“見上方令牌如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什麽?
柳青青愣了一愣,什麽上方令牌,什麽鬼東西?
她怎麽不知道柳聽雪居然還會有這種東西。
聽說上方令牌上打高官下斬佞臣,這是皇帝給予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違抗的。
從開朝至今,也僅僅隻有三牌,其中也僅僅隻有一張令牌曾經被用過。
而現在柳聽雪居然也拿出了一張上方令牌。
哥哥不是說她在柳府的地位連豬狗都不如麽?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難道是那位八皇子給的?
不等柳青青的思緒千迴百轉,柳聽雪便淡淡開口說道:“刺史大人,見到上方令牌了,是不是隻要我想怎麽處置柳庸,都可以了?”
刺史大人站了起來,迴道:“是的。”
“那好,我——”
“你想幹什麽柳聽雪!”柳青青尖叫道,“柳庸他可是你的表哥啊!”
她已經把柳庸的一生都毀了,難道還要趕盡殺絕麽?
沒有錯!
柳聽雪做事的原則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柳庸雖然被廢了,但是他的人還活著,隻要他一天活著,就會有一天想要她柳聽雪死,柳聽雪不想死,所以隻能親自動手把這個隱患給拔出掉咯。
“表哥又如何?”柳聽雪挑眉,“法不容情,更何況他殘害了那麽多無辜的女子,難道他就不應該受懲罰麽?”
“那些賤人,我兒子能看的上她們是她們的榮幸,要不是我兒子,她們這輩子都睡不到那麽好的床!”
噗——
這是什麽鬼理論,果然跟女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特別是這種護犢子的女人,更是有理說不清。
柳聽雪也不想廢話了,直接冷聲下令:“犯人柳庸,多年來殘害無數無辜女子,如今已經認罪伏法,我柳聽雪今日便用上方令牌來為民除害。青州刺史!”
“臣在。”
“就用柳庸的血,來清洗一下你這公堂之上懸掛的‘懸鏡高堂’吧。”
“……”刺史大人被柳聽雪的話給嚇到了,愣了一愣才迴答說,“是!來人,取狗頭鍘!”
鍘刀是當年知笑皇後命人做出來的東西,模仿的是宋朝時期的鍘刀,一共分為三個等級。
最低等的是狗頭鍘,斬的是平民的腦袋。其次是虎頭鍘,斬的是官員的腦袋。最後是龍頭鍘,斬的是皇親國戚的腦袋。
柳庸雖然是柳府的人,卻到底還是一個平民,隻能用狗頭鍘。
狗頭鍘被抬上來的那一刹那,柳青青真的如同瘋子一樣,想要抱著柳庸離開這個地方。
柳庸是她兒子,唯一的兒子啊!
她怎麽可能能眼睜睜地看著柳庸死在自己的麵前呢!
然而柳青青的想法卻是不實際的,別說她還帶著柳庸,便是她一個人,也輕易出不去這衙門!
衙役蠻橫地將她和柳庸分開來,然後兩個衙役死命鉗製住柳青青,兩個衙役拖著柳庸走向狗頭鍘。
見到了狗頭鍘,柳庸的神智似乎清醒了一些,拚命地撲騰著說:“我不認罪!你們不能殺我,不能殺我,你們——”聲音隨著一道灑在了“懸鏡高堂”牌匾上的血跡戛然而止,柳庸的腦袋像隻皮球一樣滾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