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在大學期間創作了一些作品,後來再加上留學西班牙時的幾段親身經曆,於是便有了《雨季不再來》。這本書是她青澀時期的收成,特別是就讀文化大學時寫的幾篇文章也許就是日後有人質疑她散文真實性的來由之一。其中還有用第三人稱寫的文章,那是三毛在小說道路上的練筆。正因為並不成功,所以三毛最終是將散文定為自己的寫作方向。將她並不成熟的試探性的創作當作她日後寫作的風標是不公平的,就如將畫家的寫生看作是繪畫成品一樣來品評是偏頗的。那時的三毛人生曆煉不夠,眼界不夠開闊,所以便寫出了幾篇空靈而飄澀的稿子。三毛自己也說過,其實那些初期的文章是不應該發表的。許多作家都會經曆早期青澀的試驗性的創作階段,大文豪海明威初期寫的短篇小說也陌生得讓人認不出來。

    三毛留學後所寫的散文都是自己親身的實際經曆,此時她豐富的人生已無需虛構。她飽蘸真情實感的文筆打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她真性情的流露是人們喜愛的關鍵,她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感動人心的源泉。她成功的唯一理由就是一個真字。寫遊記的人多了,為何她能風靡華人世界?隻因為表象的描摩較容易,而深入到事物深處體會人性的美醜是要有一顆至真至純的心才能做到。

    三毛遊走天下不僅是在觀景,更主要的是在閱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發生的都是一段段閱不盡的人間冷暖情。人是一切自然存在的靈魂。

    三毛的作文一向很好,到了初一、初二本子上都是老師的滿篇紅圈,外加“優級”評語。到了大學裏情況就不一樣了,她的國文考試不及格。看來國文跟作文並不是一迴事。

    她的國文基礎知識還停留在初二。就像一個曾被冰封了數年的孩子,一旦解冬之後發現世界不一樣了。

    大學國文老師的外號叫“西部”。三毛對他的描述很有意思。

    我自然不敢笑。當我看見那高個子國文老師——頭戴巴拿馬草帽、眼罩深黑色默鏡、口咬林語堂大師同類煙鬥、足踏空花編織白色皮鞋、身穿透明朱黃香港衫、腰係鬆軟煙灰青的寬褲,這進得門來,噯——的一聲長氣一歎,我都沒有笑。

    雖然第一堂課上得不落實——易經,那可不是老師的錯,是我本身的觀察吸取了全部的心思——把這位老師給看癡了過去。覺得,他就是漫畫或李費蒙小說中的“情報販子”加“國特”的寫實角色。(三毛《補考定終生》)

    讀來令人一笑,第一次見麵三毛就把老師比特務。在大學裏,國文老師的裝扮算是獨異的,這自然吸引了同樣喜歡我行我素的三毛的注意。

    這樣裝扮的人,照我的猜測,必然有著那麽一份真性情,也必然在思想上不流俗套、行為上勇敢果毅、生活上有所無奈——聽那聲進門來就哀歎的長氣。(三毛《補考定終生》)

    大學生也未脫學生的玩鬧,會給老師或同學起綽號,每一個稱唿都會有一個或親近或有趣的來由。為什麽叫老師“西部”呢,因為他的思想行為都像西部牛仔那樣無畏與果敢。他的穿著使他在老師中也獨特醒目,那一頂巴拿馬草帽如一頂牛仔帽一樣顯現著他不羈的性情,那一隻煙鬥裝滿了他智慧的思想,甚至那件香港衫裏都會有一顆不甘服於世俗的心。他是遊走於寂靜校園裏的一道風景。大學裏也正因為有著這些不同音符的奏響,有鮮明個性思想的人文閃現才顯得並不呆板而又那麽有趣。

    本來三毛的國文底子就薄,再加上她並不喜歡單調的知識的重複,所以她從不看國文書,她隻鑽研喜好的西洋哲學和莊子。到期未考試時結果就反饋出來了,國文不及格。四道題,每題二十五分,她考了五十八分。此時她跟老師已很熟了,擁有相近觀點的人肯定能聊到一塊兒。眼看就要麵臨補考,所以她就來到了老師家。一進門三毛就先聲奪人,喊一聲:“老師不會考算術。不然五十分、不然七十五分,這五十八分怎麽加減出來的?” 如此理直氣壯,沒有了雞兔同籠,她倒算得很清楚。風風火火的,就像打上門來的革命闖將。

    老師看見三毛突然到來,顯得高興而驚訝,立即說:“走,老師帶你去吃晚飯,辣的吃不吃?”

    吃飯的時候三毛才知道,原來她是憑借著一道易經題得了五十八分。而連簡單的孔子修春秋的年月她都不知道,她並不喜歡呆板的教條似的東西。她用筷子在老師酒杯裏蘸了一點酒放進嘴裏抿,然後跟老師就孔夫子寫春秋的事打嘴皮官司,未了一拍手幹脆地道:“可見孔子本人也不介意——老師何必在意呢?”

    老師說:“你補考”。三毛說:“可以呀!不過方式由我來決定,肯定跟國文沾得上一點點邊的。一點點”。老師笑著給她夾了一筷子菜說:“小孩家,沒規矩。”大學裏的考試,給她弄得跟過家家似的。

    分別時,三毛追著公共汽車邊跑邊喊:“老師,五天後,三篇作文請你看”。老師慈祥地揮著手,路燈下那頂高高的巴拿馬帽似一座山峰。汽車加足馬力向著璀璨的燈火中奔馳而去。

    過了五天,三毛又衝進老師家。老師正在喝酒,狹小的房間裏零亂不堪,三毛無處可坐。那天老師像似發怒的樣子。年青的她並不理解老師借酒澆愁愁更愁的心境。

    三毛在文章裏少有文字寫到老師的過去,他經曆過怎樣的坎坷?如何流落到此?家裏還有誰?他有一腔怎樣的別痛。圓月當空的時候,他也許會舉杯邀明月,對月成孤影。那心中深深的苦是文字後麵寂寞的倒映。亂世離愁是他心中永遠的傷。

    她留下了三篇文稿,老師依舊出去請她吃飯。以前做學生的,怕有不少都蹭過老師的飯吃。

    放假了,三毛不敢去見老師,不知他如何評價自己的文章。直到開學,她在學校裏焦急的等待。當年那個在顧福生畫室裏交了文稿就躲著不敢見人的女孩似乎又心慌地站在了大學教室裏。當她看見那頂永遠的草帽時,她臉上畫滿了問號。老師把公文包一放,開始點煙鬥,點火的時候他睜大著眼睛瞪了三毛一眼。驚得她心裏更是七上八下的。

    老師把三毛叫到跟前,她走過去,站得筆直,雙手緊張的下垂,惶惑地等待著補考的分數。老師問她文章是否真事,三毛老老實實迴答著,老師打斷她,問那一萬多字的文章,可是真的?

    我一愣,低下了頭,聲音很細:“是真事情,家事而已”。老師這迴清了一下嗓子,很認真地、接近一種嚴格的聲調對我說:“好孩子,有血有肉有文章,老師不會看錯人的。”

    我一時反應不激烈,老師反倒沉不住氣似的,把煙鬥拔開,說:“老師多年不流淚,兵荒馬亂也不流淚,看了你文章,哭——”

    這時我突然講了老師一句:“你神經哦——”

    老師聽了不生氣,說:“不神經,你——你給我記住,你這枝筆從此不要給我放下。記牢了?”我拚命點頭。(三毛《補考定終生》)

    這次補考肯定是過關了。老師的話,三毛一生都記得。正是老師的期望與鼓勵讓她最終走上了文學的道路。那幾句話,是指引她前行的路標,在那時,她心中的宏願就已定型。當她經過多年的曆煉之後,當她積累了富足的創作素材之時,當她坐在撒哈拉沙漠小屋中的那一刻,她想起了老師的話,她又重新拿起了筆,寫下了生命中華彩的一頁。那支筆,從此就沒有放下。三毛是千裏馬,而老師就是伯樂。

    十二年後,她與老師再重逢。她牽著老師的手,走在街道上娓娓而談,坐在餐廳裏笑看風雲。一位優雅的女子與一位頭戴巴拿馬草帽的老人成為了夕陽裏一道無以言表的美景。

    老師名叫何宗周,甘肅省人,在台孑然一身。老師過世時,三毛正在國外。

    正是,一丘荒塚孤墳,望斷天涯來路,魂歸安知何處?

    如果有什麽人,知道老師而今埋骨何方,請千萬通知我。好讓我——好讓我——好讓我——去——看——看——他。(三毛《補考定終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毛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雲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雲秋並收藏三毛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