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庫爾斯克戰役中,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的莫德爾上將的第9集團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該集團軍共有21個德國師和3個匈牙利師,33.5萬人,其中有6個坦克師,共有590輛坦克,424門火炮。


    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德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集團軍,9.6萬人,他們在這個攻勢中,將起輔助作用,主要任務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軍間的聯係。


    在突出部南部是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包括霍特將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下轄第52步兵軍、第48裝甲軍和第2黨衛裝甲軍共22.4萬人,925輛坦克,704門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擁有10個師,12.6萬人,344輛坦克和25門火炮。


    此外,還有約20個師部署在上述各突擊集團的翼側。第4、第6航空隊的航空兵負責支援陸軍。這樣德軍的進攻總兵力達到9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1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輛,飛機2050架。德軍為這次進攻還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費迪南重型突擊炮”(sturmg/2)以及“胡蜂”等自行火炮,以及“福克沃爾夫190a”(fw-190a)式戰鬥機和“漢克爾129(he-129)”式攻擊機。算得上下了重注的德軍,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戰果,這主要是紅俄方麵也做了充分準備。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對著德中央集團軍群方向的是羅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麵軍,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團軍以及第2坦克集團軍,總兵力達71.1萬人,1.1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78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由於紅俄軍認為強大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會擔當此次德軍的主攻,紅俄軍在這個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強的,朱可夫元帥也親自在此坐鎮指揮。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麵對德南方集團軍群的是瓦圖京的沃羅涅日方麵軍,下轄第6、第7近衛集團軍、第40、第38、第69集團軍、第1坦克集團軍以及步兵第35軍,總兵力62.5萬人,8,718門大炮和迫擊炮,1,70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且在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後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麵軍,它的任務是兩個方麵軍形勢吃緊時,向它們提供增援,而一旦庫爾斯克防線被德軍突破,它將成為最後一道防線,而當紅俄軍轉入反攻時,它將是一支生力軍。該方麵軍轄近衛第4、第5集團軍、第27、第47、第53集團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近衛第3、第5、第7騎兵軍、近衛第4坦克軍、近衛第1、第3機械化軍。總兵力為57.3萬人,8,510門大炮和迫擊炮,1,63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根據中國社會調查部的一份有關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秘密文件,一些專家認為,對這場戰鬥的描述並不準確。這份資料顯示,首先,第2裝甲軍並非像史料所記載的那樣擁有700餘輛坦克,即使是在戰役開始之前,第2裝甲軍有211輛具備完全戰鬥力的坦克。其次,在戰鬥中,第2裝甲軍的確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損失少。根據一份德軍太初二十二年7月13日的內部統計,第2裝甲軍在這場戰鬥後尚有163輛可以戰鬥的坦克,損失了48輛。這同紅俄軍第5裝甲軍的損失比起來要小得多。另據情報,紅俄第5裝甲軍在12日的戰鬥後需要大修的坦克隻有350輛。盡管書中並沒有記載紅俄軍損失的坦克數量,但這一數字已足以證明,紅俄軍在這場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些紅俄時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這樣的文字:“第5坦克集團軍在這次遭遇戰中損失約1500輛坦克。”


    根據這些解密的材料,史學家們對那場發生在55年前的戰鬥進行了重新描述:黨衛軍第2裝甲軍元首近衛師的陣地附近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坦克馬達轟鳴聲,這表明,正有一支紅俄軍裝甲部隊向這裏進發。早晨5點鍾左右,數百輛紅俄軍坦克出現在陣地前沿,這些坦克多為蘇t-34坦克和t-70坦克,分成40至50組鋪天蓋地向德軍陣地衝來,坦克上還運載著步兵。見此情景,德軍立即投入了戰鬥。頓時,火炮、穿甲彈在雙方陣地中爆炸,硝煙籠罩了整個大地。戰鬥一開始,紅俄軍t-34坦克就徑直殺向敵陣。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徑火炮在遠距離無法擊中德軍坦克,因此,大量紅俄軍坦克在接近敵人之前就已經被德“虎”式坦克擊毀。戰鬥結束後,戰場上紅俄軍坦克的殘骸數以百計,蘇181坦克團在戰鬥中全體陣亡。


    如果情景的確如此,那麽有關歐洲東線作戰的曆史應該重新撰寫,戰鬥也將不像傳統觀點所認為的是整個戰役的分水嶺,更不是德軍南線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實上,戰鬥後,德軍依然擁有較強的作戰實力,並在以後幾天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包圍了紅俄軍的幾個步兵陣地,占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德軍最終在南線放棄進攻,全軍撤退的呢?專家們認為,導致德軍率先撤出戰場的原因恰恰是德軍已經無力支撐之後的反擊作戰,從而把這場戰爭拖入無謂的消耗戰中。


    中國國防軍總參謀部評價德軍的損失約為360,000人陣亡,受傷,失蹤,被俘,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1,030架飛機被擊毀。而相應的紅俄軍方麵一共863,303人陣亡、受傷或被俘(庫爾斯克防禦戰177,847人,奧廖爾進攻戰役429,890人,彼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進攻戰役255,566人),6,79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2,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這樣的損失讓雙方都很難承受,即使沒有中國在東線開戰,俄德兩國也不可能繼續這種高烈度的鏖戰。中國國防軍選擇的開戰時機恰好是紅俄軍隊剛剛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人員裝備損失慘重,而且師老兵疲,主力又遠離東線的時機。三十多萬人的東方麵軍其實不過是二線部隊和一些勞改分子組成的所謂衝鋒營,缺乏重武器,特別是防空火炮和遠程反裝甲火力弱的可憐。別說成建製的裝甲兵,連能用來機動的汽車都很少,唯一不算缺乏的就是3萬多人馬的哥薩克騎兵,但是在正麵戰場上這種古老的兵種無法和中國的空中騎兵對抗。


    從鄂木斯克到納濟瓦耶夫斯克,然後是伊西姆、戈雷什馬諾沃,第12集團軍僅僅用了4天就跨域了700公裏的攻擊距離,沿著西伯利亞鐵路迅速向秋明地區攻擊前進,途中的俄軍防線連開火的機會都不多,隻要是偽裝不到位的都成了空中打擊的靶子,沒有小口徑高射炮的威脅,攻擊直升機更是作為裝甲集群的前鋒使用,往往等中國國防軍第12集團軍的裝甲兵一絲不苟的排成楔形進攻隊形,然後向著敵人的既設陣地衝鋒的時候,能發現的目標多是一些被震得暈暈乎乎,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的紅俄步兵滿世界逛遊。偶爾一兩門37毫米戰防炮都成了“雪豹”坦克的大餐,讓跟在後麵的步兵戰車連開葷的機會都沒有。步兵們更是窩在裝甲輸送車裏,架著衝鋒槍卻找不到幾個能射擊的目標,整個裝甲集群更像是移動的物資迴收公司,外帶客串一把收屍隊的幹活。俄軍在東線僅存的四百多架戰鬥機連升空的機會都沒有,分撒藏在樹林裏山洞裏,最後很多成了中國國防軍的戰利品,導致後來很多中國城市的廣場上都有刷著紅五星的紅俄戰機做景觀。


    8月24日,秋明的槍炮聲平息了下來,僅僅一個十一萬人的b級集團軍,就讓紅俄的東方麵軍損失了二十多個師,十幾萬部隊。最讓紅俄最高統帥部不能接受的還是這個集團軍裏麵有四個外籍摩托化步兵師,而其中戰績最為出色的居然是白俄二代組成的第52摩步師。


    “讓布瓊尼那個老混蛋滾迴來,我不相信三十萬紅俄戰士還消滅不了一萬人的白俄雜碎。他簡直是我們紅俄軍的恥辱,讓鐵木辛哥元帥去替換他,告訴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同誌,無論如何必須堅守葉卡捷琳堡防線,不能讓中國人翻越烏拉爾山脈。”大胡子在他的地下掩體裏咆哮著,朱可夫明白最高統帥的意思,如果讓中國擊穿了烏拉爾防線,德軍一定會全力向南方增兵,突破頓河防線,東西對進,一旦會師就將切斷俄國的南北交通,那紅俄的命運就要讓萬能的上帝來裁決了,顯然眼前這位格魯吉亞大胡子同誌還不打算把這個權利讓渡給上帝他老人家。


    但是臨陣換將真能有奇效嗎?朱可夫對此也不敢肯定,雖然布瓊尼打的偏於保守,基本上是依托防線在節節抵抗,嚴防死守,一副烏龜殼硬任你砸的樣子。但是在朱可夫的印象裏東方麵軍一直與中**隊進行對峙,大小衝突不斷,應該是最了解中國國防軍的軍隊,怎麽會被打的如此周章狼狽?換上自己去,隻怕也就是能挽迴點損失,至於麵對機械化部隊進行分割包圍,將那個白俄師殲滅,這難度絲毫不比幹掉赫斯的難度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和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靈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靈者並收藏非和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