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座,您是不是再考慮一下?畢竟軍方的做法有些太過火了,這對於我國的國際形象損害很大。”陸征祥做了十年的外長,一向是風度翩翩的敦厚長者的風範(西園寺表示嗤之以鼻。),還很少見到他如此疾言厲色,特別他麵對的是實際上的中國最高統治者吳宸軒吳副總統。
“陸總長,請你慎言。”楊士海中將的臉色鐵青,他的身後魏禮煌和殷承宗幾乎都要青筋暴跳了,如果不是他的雙手壓住兩人,現在的陸征祥怕已經和兩人的拳頭親密接觸了。
“陸總長,我理解您的難處,但是請您也理解我們軍人的原則。麵對如此慘無人道的禽獸,我們絕不能待之以寬仁。身為國之爪牙,我國防軍就是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此事一切責任,老夫=一肩承擔。”坐在總座上手的段芝泉段總參的話,讓陸征祥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腦子裏都是如何善後的思量。他已經明白這件事再無挽迴的機會了。
“下麵我們談談第三期輪戰的部署,各部門有什麽意見,議一議吧。”吳宸軒像是沒有聽見這番爭論的似的,不過他從段祺瑞的手裏接過了那封請示是否當眾處決日本戰俘的電報,毫不猶豫的掏出來自己的鋼筆,在段芝泉的名字上麵一筆一劃的簽下了吳宸軒三個大字。各位將領交換了一下眼神,老大還是向著咱們國防軍和航空隊的。張南江微笑著,在桌子底下卻各自踢了鄒容和陳天華的腳一下,兩人歎了一口氣,不禁閉上了剛剛要開口的嘴唇。
半小時後的洛東江前線,一輛軍車開到了一片寬闊的河灘上,幾名工兵從車上抗下木料在河邊迅速搭起了一個門框型的架子。對岸的日軍第二師團的士兵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看著在河灘上還有被關押在一起的幾名日軍戰俘,他們很知趣的沒有開炮,對方似乎不是想要渡河的樣子,否則也不用押著戰俘大白天的在河灘上搭架子。鬧不清對岸的國防軍搞什麽玄虛的日軍匯報後,果不其然得到的是上級:“加強警戒,不得輕舉妄動”的指令,日軍都在戰壕裏觀察對麵的國防軍,看看他們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等十分鍾後架子搭好了,國防軍把幾個被綁著手腳的日軍戰俘麵向日軍陣地帶到架子下麵,不過並非像是日軍想的那樣要吊死他們,而是把他們的雙手捆結實了用繩子拉起來,一個個像是吊鹹魚一樣掛在架子上,每人腳下還掛著一塊大石頭,除了被懸掛在那裏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舉動。他們並不知道的是,國防軍的陣地上,一群各國記者正在一個觀察哨裏看著河灘上的一切。等一切都就緒了,那些工兵上了汽車,一溜煙的撤離河灘。茫然的不僅僅是被掛在架子上示眾的日軍戰俘,還有各國記者和對岸的第二師團的官兵們。
“看,那個不是向井中尉嗎?”一名少尉大喊道,很快一個個日軍戰俘被對岸的日軍第二師團的官兵認出來了,他們都是第二師團的軍官,軍銜也都是中尉,不過這又說明什麽?
三浦參謀長正在前線視察,聞訊趕到現場,舉起手裏的望遠鏡,驚詫了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什麽,額頭的冷汗立刻就開始往外滲了,幾位參謀對參謀長的變化非常詫異。
“快,快,派人搶灘,搶迴他們,對,讓這個中隊的中隊長親自帶隊,不惜代價的搶迴來。立即、馬上出擊,這是命令。”語無倫次的三浦參謀長,不過底下的參謀還是傳達了命令。亂糟糟的日軍陣地上一個中隊正在望前麵運動,他們抬著一些用門板釘成的小船,平時都是用來夜間偷襲用的,在大白天裏用這個搶灘,簡直是花樣作死。不過參謀長的死命令讓這個中隊的中隊長和士兵不敢有任何遲疑。不過他們還沒到第一道戰壕,對岸的喇叭聲響起來。
“中國國防軍通告、中國國防軍通告:鑒於日本軍隊於6月7日殘忍虐殺我已經向日軍投降並解除武裝的飛行員,這一罔顧戰爭公約、踐踏人類良知,毫無人性、慘絕人寰的暴行是對人類正義和公知的公然蔑視和肆無忌憚的挑釁,中國國防軍對於這樣的禽獸行徑絕不容忍,絕不寬待。今日在此對等處決十名第二師團的中尉級別戰俘以示懲戒,如你軍再有殘虐戰俘,屠害平民之暴行,我軍將十倍百倍膺懲這類禽獸,勿謂言之不預。”等這份通告用漢語、英語、韓語、日語通讀一遍之後,那些被吊著的日軍戰俘開始瘋狂的扭動身體,雖然知道中國人不是在虛言恐嚇,不過他們並沒有看到危險來自何處。
“啊”在一聲驚唿之後,就在記者們待的觀察哨的側麵,一個地堡的射擊口被打開了,一根又粗又長的機槍槍管伸了出來,那是“火蛇”,12.7毫米的重機槍。對岸正在架起炮隊鏡觀察的三浦少將也看到了這一幕,他的目鏡裏能清楚的看到三個地堡裏黑洞洞的機槍口。“晚了。”他痛苦的閉上眼睛,此刻,那個中隊還在亂石灘上匍匐前進。“發信號,取消搶灘,讓三中隊立即撤迴。”旁邊的參謀剛剛下去傳令,對岸的機槍吼叫起來。
“通通通。”沉悶的機槍聲,讓眾位記者大驚失色,就在腳下似乎還有兩挺重機槍在開火。“呃,噗。”一名剛剛還慶幸自己站到觀察口的記者,直接就把今天的午餐噴湧而出,一股酸臭味彌漫開來。這時候他們才明白為什麽剛剛進觀察哨的時候,國防軍的軍官好心的給每個人一個大紙袋子。架子上兩邊的四個日本軍官算是好運氣,被機槍的火舌舔過,攔腰打斷,被劇烈的震動打得上半身在蕩秋千,下水灑了一地。下半身則被石頭拽著倒在地麵上。不一會就沒了聲息。機槍暫時停歇了一下,似乎讓那幾個剩餘的日軍戰俘好好體驗一下死亡前的美好時光,讓他們可以再思考一次人生。“通通通”機槍很快就再次響起了,一個接一個的日軍中尉被攔腰打斷,等一分鍾後,架子上隻有九具半截的屍體和一名已經嚇得大小便失禁的日軍中尉滴滴答答的排泄著,嚎叫著。五分鍾,漫長的五分鍾後,又是一挺重機槍的火舌掃過,那名日軍中尉如願以償的和其他人一樣減肥一多半,在午後熾烈的陽光下,十具殘屍讓兩岸的軍人和記者都感到了巨龍那吞天滅地的憤怒和從心底裏滲透出來的寒意。
第二天國內外的報紙上那十具屍體在陽光下飄蕩的照片幾乎成了頭版的不二之選,與之相媲美的是那張日軍的第二師團一名中尉拄著軍刀站在一具被竹竿穿過的飛行員屍體下麵的照片。雖然很多歐美人士對這種殘虐的行為表示了極端憤慨,不過中國國防軍的新聞發言人還是非常直白的表示,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中國國防軍不能承諾是否會做出類似的報複行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日本軍隊和他們裏麵那些禽獸不如的人渣的所作所為,國防軍雖然無法挽救每一位被俘官兵的生命,但是可以保證沒有人可以虐殺國防軍官兵而逃脫懲罰,這種代價也絕非他們可以承受的。
同一天,判官團三韓分部宣布他們對昨日發生在水原的日本平民看管營被襲事件負責。昨日上午他們綁架三十名三韓國防軍士兵,突破了日本平民看管營的防線,然後將被單獨關押的三百名參加過日軍平民挺身隊,手上有三韓百姓和光複軍鮮血的青壯年男子用步槍和燃燒*瓶殺死,然後把他們的人頭砍下來,帶到三韓百姓被集中殺害的東平洞的山坡上用竹竿挑著插在三韓百姓的合葬墓地前,以示祭奠。組織此事的金允在當日晚間向三韓國防軍駐軍部隊自首,並讓手下釋放了被綁架的三韓國防軍。三韓國防軍原來是三韓*光複軍改編而來的,所以很多記者都私下裏懷疑這事情恐怕是三韓國防軍私自做的,而金允在這麽一個家小都死在日本人手裏,無牽無掛的單身漢正是頂罪的最佳人選。雖然這是一種無端猜忌,但是三韓漢城法院後來宣布因綁架罪、搶奪槍支罪、妨害公務罪判處金允在十年有期徒刑的結果讓大家似乎都明白了點什麽。日本方麵更是有苦難言,畢竟他們明白自己的平民百姓也在激憤之下殺死了百十名在日本工作的三韓人和三名被擊落的中國飛行員,一旦這些都被翻出來,恐怕在三韓的日軍戰俘和日本平民俘虜一個也活不了。不過日本政府還是在各地宣布為了盡早換迴被俘的日軍官兵和平民,希望各地民眾和軍隊能把被俘的飛行員或者三韓人交給政府處理,不要濫用私刑。天皇也被形勢所迫發出了詔書,號召日本國民要秉持仁義禮智信勇的信條,克製自己的情緒,遵從政府的號召。
終於在駐中日雙方英國大使的協調下,中日政府達成了默契,互相保證不再出現類似事件,衝突期間保證戰俘的人身尊嚴和生命安全,並且在戰後盡快遣返戰俘和平民。這場被英國泰晤士報稱為“這場二十世紀發生在東北亞的三韓戰爭,卻像是一場秉持著十六世紀血腥信條的野蠻戰爭。”才算是告一段落。
“陸總長,請你慎言。”楊士海中將的臉色鐵青,他的身後魏禮煌和殷承宗幾乎都要青筋暴跳了,如果不是他的雙手壓住兩人,現在的陸征祥怕已經和兩人的拳頭親密接觸了。
“陸總長,我理解您的難處,但是請您也理解我們軍人的原則。麵對如此慘無人道的禽獸,我們絕不能待之以寬仁。身為國之爪牙,我國防軍就是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此事一切責任,老夫=一肩承擔。”坐在總座上手的段芝泉段總參的話,讓陸征祥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腦子裏都是如何善後的思量。他已經明白這件事再無挽迴的機會了。
“下麵我們談談第三期輪戰的部署,各部門有什麽意見,議一議吧。”吳宸軒像是沒有聽見這番爭論的似的,不過他從段祺瑞的手裏接過了那封請示是否當眾處決日本戰俘的電報,毫不猶豫的掏出來自己的鋼筆,在段芝泉的名字上麵一筆一劃的簽下了吳宸軒三個大字。各位將領交換了一下眼神,老大還是向著咱們國防軍和航空隊的。張南江微笑著,在桌子底下卻各自踢了鄒容和陳天華的腳一下,兩人歎了一口氣,不禁閉上了剛剛要開口的嘴唇。
半小時後的洛東江前線,一輛軍車開到了一片寬闊的河灘上,幾名工兵從車上抗下木料在河邊迅速搭起了一個門框型的架子。對岸的日軍第二師團的士兵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看著在河灘上還有被關押在一起的幾名日軍戰俘,他們很知趣的沒有開炮,對方似乎不是想要渡河的樣子,否則也不用押著戰俘大白天的在河灘上搭架子。鬧不清對岸的國防軍搞什麽玄虛的日軍匯報後,果不其然得到的是上級:“加強警戒,不得輕舉妄動”的指令,日軍都在戰壕裏觀察對麵的國防軍,看看他們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等十分鍾後架子搭好了,國防軍把幾個被綁著手腳的日軍戰俘麵向日軍陣地帶到架子下麵,不過並非像是日軍想的那樣要吊死他們,而是把他們的雙手捆結實了用繩子拉起來,一個個像是吊鹹魚一樣掛在架子上,每人腳下還掛著一塊大石頭,除了被懸掛在那裏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舉動。他們並不知道的是,國防軍的陣地上,一群各國記者正在一個觀察哨裏看著河灘上的一切。等一切都就緒了,那些工兵上了汽車,一溜煙的撤離河灘。茫然的不僅僅是被掛在架子上示眾的日軍戰俘,還有各國記者和對岸的第二師團的官兵們。
“看,那個不是向井中尉嗎?”一名少尉大喊道,很快一個個日軍戰俘被對岸的日軍第二師團的官兵認出來了,他們都是第二師團的軍官,軍銜也都是中尉,不過這又說明什麽?
三浦參謀長正在前線視察,聞訊趕到現場,舉起手裏的望遠鏡,驚詫了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什麽,額頭的冷汗立刻就開始往外滲了,幾位參謀對參謀長的變化非常詫異。
“快,快,派人搶灘,搶迴他們,對,讓這個中隊的中隊長親自帶隊,不惜代價的搶迴來。立即、馬上出擊,這是命令。”語無倫次的三浦參謀長,不過底下的參謀還是傳達了命令。亂糟糟的日軍陣地上一個中隊正在望前麵運動,他們抬著一些用門板釘成的小船,平時都是用來夜間偷襲用的,在大白天裏用這個搶灘,簡直是花樣作死。不過參謀長的死命令讓這個中隊的中隊長和士兵不敢有任何遲疑。不過他們還沒到第一道戰壕,對岸的喇叭聲響起來。
“中國國防軍通告、中國國防軍通告:鑒於日本軍隊於6月7日殘忍虐殺我已經向日軍投降並解除武裝的飛行員,這一罔顧戰爭公約、踐踏人類良知,毫無人性、慘絕人寰的暴行是對人類正義和公知的公然蔑視和肆無忌憚的挑釁,中國國防軍對於這樣的禽獸行徑絕不容忍,絕不寬待。今日在此對等處決十名第二師團的中尉級別戰俘以示懲戒,如你軍再有殘虐戰俘,屠害平民之暴行,我軍將十倍百倍膺懲這類禽獸,勿謂言之不預。”等這份通告用漢語、英語、韓語、日語通讀一遍之後,那些被吊著的日軍戰俘開始瘋狂的扭動身體,雖然知道中國人不是在虛言恐嚇,不過他們並沒有看到危險來自何處。
“啊”在一聲驚唿之後,就在記者們待的觀察哨的側麵,一個地堡的射擊口被打開了,一根又粗又長的機槍槍管伸了出來,那是“火蛇”,12.7毫米的重機槍。對岸正在架起炮隊鏡觀察的三浦少將也看到了這一幕,他的目鏡裏能清楚的看到三個地堡裏黑洞洞的機槍口。“晚了。”他痛苦的閉上眼睛,此刻,那個中隊還在亂石灘上匍匐前進。“發信號,取消搶灘,讓三中隊立即撤迴。”旁邊的參謀剛剛下去傳令,對岸的機槍吼叫起來。
“通通通。”沉悶的機槍聲,讓眾位記者大驚失色,就在腳下似乎還有兩挺重機槍在開火。“呃,噗。”一名剛剛還慶幸自己站到觀察口的記者,直接就把今天的午餐噴湧而出,一股酸臭味彌漫開來。這時候他們才明白為什麽剛剛進觀察哨的時候,國防軍的軍官好心的給每個人一個大紙袋子。架子上兩邊的四個日本軍官算是好運氣,被機槍的火舌舔過,攔腰打斷,被劇烈的震動打得上半身在蕩秋千,下水灑了一地。下半身則被石頭拽著倒在地麵上。不一會就沒了聲息。機槍暫時停歇了一下,似乎讓那幾個剩餘的日軍戰俘好好體驗一下死亡前的美好時光,讓他們可以再思考一次人生。“通通通”機槍很快就再次響起了,一個接一個的日軍中尉被攔腰打斷,等一分鍾後,架子上隻有九具半截的屍體和一名已經嚇得大小便失禁的日軍中尉滴滴答答的排泄著,嚎叫著。五分鍾,漫長的五分鍾後,又是一挺重機槍的火舌掃過,那名日軍中尉如願以償的和其他人一樣減肥一多半,在午後熾烈的陽光下,十具殘屍讓兩岸的軍人和記者都感到了巨龍那吞天滅地的憤怒和從心底裏滲透出來的寒意。
第二天國內外的報紙上那十具屍體在陽光下飄蕩的照片幾乎成了頭版的不二之選,與之相媲美的是那張日軍的第二師團一名中尉拄著軍刀站在一具被竹竿穿過的飛行員屍體下麵的照片。雖然很多歐美人士對這種殘虐的行為表示了極端憤慨,不過中國國防軍的新聞發言人還是非常直白的表示,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中國國防軍不能承諾是否會做出類似的報複行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日本軍隊和他們裏麵那些禽獸不如的人渣的所作所為,國防軍雖然無法挽救每一位被俘官兵的生命,但是可以保證沒有人可以虐殺國防軍官兵而逃脫懲罰,這種代價也絕非他們可以承受的。
同一天,判官團三韓分部宣布他們對昨日發生在水原的日本平民看管營被襲事件負責。昨日上午他們綁架三十名三韓國防軍士兵,突破了日本平民看管營的防線,然後將被單獨關押的三百名參加過日軍平民挺身隊,手上有三韓百姓和光複軍鮮血的青壯年男子用步槍和燃燒*瓶殺死,然後把他們的人頭砍下來,帶到三韓百姓被集中殺害的東平洞的山坡上用竹竿挑著插在三韓百姓的合葬墓地前,以示祭奠。組織此事的金允在當日晚間向三韓國防軍駐軍部隊自首,並讓手下釋放了被綁架的三韓國防軍。三韓國防軍原來是三韓*光複軍改編而來的,所以很多記者都私下裏懷疑這事情恐怕是三韓國防軍私自做的,而金允在這麽一個家小都死在日本人手裏,無牽無掛的單身漢正是頂罪的最佳人選。雖然這是一種無端猜忌,但是三韓漢城法院後來宣布因綁架罪、搶奪槍支罪、妨害公務罪判處金允在十年有期徒刑的結果讓大家似乎都明白了點什麽。日本方麵更是有苦難言,畢竟他們明白自己的平民百姓也在激憤之下殺死了百十名在日本工作的三韓人和三名被擊落的中國飛行員,一旦這些都被翻出來,恐怕在三韓的日軍戰俘和日本平民俘虜一個也活不了。不過日本政府還是在各地宣布為了盡早換迴被俘的日軍官兵和平民,希望各地民眾和軍隊能把被俘的飛行員或者三韓人交給政府處理,不要濫用私刑。天皇也被形勢所迫發出了詔書,號召日本國民要秉持仁義禮智信勇的信條,克製自己的情緒,遵從政府的號召。
終於在駐中日雙方英國大使的協調下,中日政府達成了默契,互相保證不再出現類似事件,衝突期間保證戰俘的人身尊嚴和生命安全,並且在戰後盡快遣返戰俘和平民。這場被英國泰晤士報稱為“這場二十世紀發生在東北亞的三韓戰爭,卻像是一場秉持著十六世紀血腥信條的野蠻戰爭。”才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