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長張濤,出列。【,”一名年輕的上尉在操場上對著一百多名比他小不了幾歲的士兵進行操練,一聲口令,排在隊伍尾端的一名士官趕緊小跑上前,向上尉敬禮。


    “長官,軍士長張濤前來報到,請指示。”


    “軍士長張濤,請將麵前的“連弩”式半自動步槍進行不完全拆解。”


    “是,長官。”張濤二話不說,把麵前桌子上的那支步槍提起來,關保險,卸彈夾,拉機柄,清彈膛,用一顆7.6毫米尖頭彈就很快的把這支步槍拆解成幾大塊。整齊的擺放在桌麵上,在上尉的安排下,以班為單位開始進行觀摩這種新製式*步槍,然後上尉開始一邊組裝,一邊講解。


    ““連弩”式半自動步槍是我軍第三款製式步槍,該槍全槍長1025毫米,不裝彈的情況下全槍重:3.6千克。槍管長521毫米,4條右旋膛線,可采用20發短彈夾和32發長彈夾,另外還有一種是10發裝彈的固定式彈倉。發射7.6x39毫米步槍彈,戰鬥射速35~40發/分,有效射程:4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槍口初速:735米/秒,一般情況下集中火力可殺傷800m內集結之敵人,還可以加掛專用的30毫米榴彈發射器。該槍還配備了折疊式刺錐或外掛分離式多功能單刃刺刀。下麵各班班長到前麵依次領用槍支,進行拆解和保養課程,盡快熟悉這種槍械,一個月後我部將全麵換裝該款步槍。”


    等各班班長領到了槍支後士兵們再也坐不住了,班長們手裏的新步槍成了戰士們目光的焦點:“大牛,這槍真能連發,就跟你的機槍那樣子?”


    “屁,沒聽著宋上尉講的嗎?這是半自動步槍,啥叫半自動,要是一摟火就能把一梭子子彈都打出去,那還不成了輕機槍了。”


    “嗯,那就是勾一下打一發,不過比起拉栓也強的多了,就算20發子彈也能幹挺兩支莫辛納甘,大牛,到時候咱們比比誰幹死的毛子多。”


    “嗯,你找殘廢啊。我這是輕機槍,那是火力支援用的,我打的敵人抬不起頭來你才好一隻隻的把他們踩下來,跟我比,你咋不跟小丁比呢,人家那精確秦弩幹死的毛子都夠一個連了。”陳光心說我這步槍兵跟狙擊手比殺敵數量,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幹脆不搭理大牛,眼睛盯著班長手裏的步槍,好容易輪到他上手,接過“連弩”步槍,一上手就感到確實很輕,比起九斤半的秦弩步槍還輕上兩斤,子彈倒是通用的,拉栓推彈,開保險瞄準,一係列動作走下來,陳光發現這支步槍用著簡直太舒服了,雖然沒有子彈,但是想想一勾手指就是一發子彈,簡直太爽了。


    在中國大地上,一座座軍營裏都在上演著同一幕話劇。很快戰士們還會收到其他的新裝備。比如現在的特種兵司令部內衛部隊的軍營裏,大家把已經跟了自己五年多的管道工衝鋒槍都擦拭的錚明瓦亮,然後一支支的排在轉運木箱裏,填上草袋封了黃油之後,這些武器就要被送進戰略物資儲備庫了,戰士們的眼光早就釘在那一個個墨綠色刷著鷹徽的木箱上,裏麵裝著的是他們的新武器:“衝擊者”式衝鋒槍,這款取材自mp40這款經典的德國衝鋒槍的新槍依然采用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采用自由槍機式,理論射速500發/分鍾,槍口初速:381m/s,表尺射程:200米,全槍長(槍托打開)833mm(槍托折疊)630mm,采用了6條右旋膛線的251mm槍管,膛內鍍鉻處理,槍管壽命能高達三萬發以上。


    “衝擊者”取消槍身上傳統的木製固定槍托、護木組件以及槍管護筒等粗大笨重的結構,主要部件都是鋼片壓製成,連唯一較費工時的木質槍托,也由鋼製折疊式槍托代替。握把等地方采用了工程塑料,加上框架、下機匣和彈夾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所以全槍質量(含32發彈匣)僅僅為3.47kg。全槍沒有複雜的工藝,鋼片壓製的槍身可在一般的工廠的流水線中隨意製造,一般的初級技術工人依靠工具即可製造;機匣的下半部則以重量很輕的鋁材製造。在二戰期間大量裝備的衝鋒武器中,mp40衝鋒槍具有較高的精度。由於後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內的射擊非常精確,在持續射擊中的精度更是無人能比。而之前的“管道工”衝鋒槍在持續射擊的時候是很難控製彈著點分布的,而任何一個國防軍新兵都可以控製住猛烈射擊中的“衝擊者”。在較近距離作戰中提供密集的火力。這主要還是來自於“衝擊者”的設計思路。它的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複進簧裝在三節不同直徑套疊的導管內,導管前端為擊針。射擊時,槍機後坐帶動擊針運動,並壓縮導管內的複進簧,使複進簧平穩運動,降低了射擊者承受的後座力。


    和“連弩”半自動步槍,“衝擊者”衝鋒槍一起裝備部隊的還有“統治者”式通用機槍,它將替代老舊的仿麥德森輕機槍和曾經大量裝備的馬克沁水冷重機槍,除了少量的馬克沁改裝型(風冷)重機槍仍然留在現役之外,“統治者”將會是中國國防軍的主力機槍裝備,采用同樣的7.6毫米口徑,不過機槍彈采用的是加重了彈頭和加長了彈身7.6x57毫米全威力機槍彈。采用了槍管短後坐式原理的通用機槍理論射速可以達到1200-1500發/分,不過這在實際戰爭中並無多大的意義,在《中國國防軍陸軍教導手冊》中,要求“統治者”機槍的射手以500-650發/分的射速點放,雖然它的理論射速為1200發/分,但控製射速對機槍本身來說非常重要,放到不懂機槍的人手裏,可能就會導致槍管壽命大大縮短,所以,訓練有經驗的成熟射手就成為“統治者”機槍入役後的重要內容。供彈方式有50發或300發彈鏈,采用鐵皮彈藥盒來運輸和儲存,全槍長1219毫米,槍管長533毫米,全槍質量(含兩腳架)9.1千克,可采用機械瞄準具或加裝的白光瞄準鏡,有效射程為800米(輕機槍)或1000米(重機槍)。


    輕機槍組由三人組成:觀察員、射手和裝填手,使用易於迅速轉移的兩腳架,攜帶彈藥不多,一般隨班作戰。突擊時,輕機槍組的“統治者”輕機槍能迅速換上75發圓形突擊彈鼓,繼續為班組成員提供火力支援。中型機槍組、重型機槍組則由四五名成員組成,使用三角可調支架,一般不配備突擊彈鼓。不同的是,重機槍組的“統治者”安裝了能保證機槍火力更持久的重型槍管。射手是整個“統治者”機槍組的靈魂,因而隻有擁有堅定意誌的士兵才能擔當,所以部隊裏的機槍射手和副射手是受過了專業訓練的,其熟知通用機槍的性能。不過其他步槍手和彈藥手都要學習如何操控這款通用機槍,所以即使部隊傷亡巨大,也不會出現有機槍而沒有射手的窘況。


    至於“啟明星”式手槍、“獵鹿人”泵動12號霰彈槍這些已經開始裝備部隊的新裝備也在總裝備部的安排下迅速補充到位。更讓基層部隊高興的是“火舌”重機槍的裝備,這款12.7毫米大口徑重機槍采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卡鐵起落式閉鎖結構。射擊時,隨著彈頭沿槍管向前運動,在膛內火藥氣體壓力作用下,槍管和槍機同時後坐。彈頭飛出槍口後,閉鎖卡鐵離開楔閂上的閉鎖支承麵,其兩側的銷軸被定型板上的開鎖斜麵壓下,於是整個閉鎖卡鐵脫離槍機下的閉鎖槽,槍機開鎖。隨後,槍管節套猛*撞內設的鉤形加速子,加速子上端撞擊槍機尾部,加速槍機後坐。該槍設有液壓緩衝機構,槍管和節套後坐時,液壓緩衝器的活塞被推向後,壓縮緩衝器管內的油液,使其從活塞四周的油管內壁之間的縫隙向前逸出,對後坐產生緩衝作用。槍機複進時,槍機尾部的凸起撞擊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迴轉,加速子釋放液壓緩衝器簧,推動槍管和節套複進。閉鎖卡鐵在楔閂上的閉鎖斜麵的作用下強製上抬,進入槍機下的閉鎖槽中,槍機閉鎖。該槍采用單程輸彈、雙程進彈的供彈機構,撥彈杆尾端的導柱卡入槍機頂部的曲線槽內,當槍機做往複運動時,實現供彈動作。該槍采用簡單的片狀準星和立框式表尺,準星和表尺都安置在機匣上。


    該槍發射的12.7x99mmmm口徑槍彈,包括有普通彈、穿甲燃*燒彈、穿甲彈、曳光彈、穿甲曳光彈、穿甲燃燒曳光彈、脫殼穿甲彈、硬心穿甲彈、訓練彈等。發射12.7普通彈時的最大射程可達7.4公裏(4.55英裏),裝在專用三腳架亦有1.8公裏(1.2英裏)的有效射程。“火舌”大口徑重機槍淨重38公斤,其加裝三腳架時全重20公斤(44磅),v字扳機裝在機匣尾部並附有兩個握把,射手可通過閉鎖或開放槍機來調節全自動或半自動發射,拉起高射槍架時可以進行防空射擊,用途廣泛,為了對應不同配備,它更可在短時間內改為機匣右方供彈而無須專用工具,簡直就是連一級直射支援火力的主心骨。


    配合在一戰期間以及逐步換裝的1918式榴彈發射器、1914式60mm迫擊炮、1918式82mm迫擊炮和82mm無後坐力炮,這樣下來全麵換裝後的中國國防軍步兵已經超過了二戰後最精銳的美軍騎1師的裝備水平,在連以下的裝備方麵甚至和朝鮮戰爭時期的美軍也相差無幾。中國的幾大兵工廠一戰後不僅沒有減產轉產,反而加緊生產這些新裝備,總算是在共和十三年的夏天基本上滿足了國防軍野戰部隊的換裝需要,而且還在積極儲備彈藥,為部隊的訓練提供足夠的彈藥保障。國防軍厲兵秣馬,在平和的世界局勢下,那被隱藏的詭波秘瀾再次浮出水麵,一場遠東風暴已經在醞釀中咆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和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靈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靈者並收藏非和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