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段還真下的去手啊。”船到了上海,吳宸軒攜準夫人王子衿到十裏洋場暫作休憩,擇日入京,看著眼前的電報,吳宸軒滿意的笑著“這下子項城兄不會再死心塌地的給人當槍使了吧。”


    “恐怕北洋上下都寒了心,誰還替這個朝廷賣命啊。”張紹增現在已經是浙東編練使,總兵銜的大員,手下記名的將士就有萬餘也算是東南的一大勢力,但是他手裏的基層官兵都是棗林軍校的畢業生,加上輪訓製度,可以說官兵心思都在武翼新軍一邊。武器彈藥更是來自山東軍械的供給,7.62的口徑可不是現在從市麵上隨便能買得到的。軍餉更來自於江浙商會的讚助和當地士紳的籌措,吳宸軒一句話就能讓張紹增糧彈兩缺、軍心全無,張紹增也不是什麽有野心的軍閥,他能在士官學校畢業不到五年的時間就爬上*將軍的寶座,手下更是萬餘精兵強將,早已經是躊躇滿誌,隻希望能在吳宸軒麾下再建功勳。“這下子咱們是不是考慮一下向北向西擴張。”


    “我看可以,但是動作要輕柔,不要出現大動作。擴張的主要方向是西麵,重點要鞏固六府的地盤和臨近地區,向西到浙贛邊界一帶,我會讓情調處和統調處來配合你的行動。在城鎮要依托商會,交好鄉紳,穩定地方,對於鄉村則建立保甲,擴張後備兵員,嚴防會黨和革命勢力的滲透。”


    “好的,我會按照總座指示行事,如果會黨和革命勢力打入新軍,我該如何處理?”


    “會黨的人堅決清除,就當成亂黨交給清廷處置。”吳宸軒毫不猶豫,作出指示“至於革命黨的人嗎,發現了就禮送出境,若是革命黨不識時務的話,交給情調處處置。”


    “是,總座。那北麵怎麽辦?”


    “派出一部分兵力警戒太湖方向即可,今後長江方向可能不素淨。你們就不要攙和了。在六?合安慶方向,我會讓蘇北的藍天蔚向南發展,找機會打通交通線。另外控製好寧波港,保持海上交通線的暢通。”


    “總座,我擔心您此次進京會不會有什麽風險。要不我們在浙東造點聲勢出來,也好..”


    “敬輿的好意我心領了,此次進京是朝廷和我們的一次妥協,我的姿態做出來了,朝廷如果不打算全國大亂,他們是要對我的安全負責任的。一句話,你們在外掌住兵權,我在京城穩如泰山。政治敬輿還是不要摻乎了,搞好軍事就是對我的最大幫助,我先謝謝敬輿了。”


    “總座,何出此言。”張紹增趕忙站起身來“總座知遇之恩,敬輿沒齒難忘。總座將上萬虎賁交與敬輿,錢糧器械一應俱全。敬輿若不能為明公練出一支鐵血精銳,如何能對得起總座。總座但請放心,翼鎮上下皆翹首北望,明公但有召喚,我翼鎮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曉得,曉得。”吳宸軒趕忙扶住就要下拜的張紹增,“敬輿,這裏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你行事沉穩,遇事不慌,將浙東交與你手我很放心。有事及時通過電台聯係我,另外要多和人傑兄商議,人傑兄才幹勝我數倍,又多有急智,你要多和人傑兄溝通才是。”


    “謹遵總座教諭。”張紹增起身敬禮,然後對著坐在一邊一直沒有吭聲的張南江也敬了個禮,“還請人傑兄多多提點小弟。”


    張南江扶著拐杖艱難的站起身來,“我說你吳大官人火急火燎的招我迴鄉,感情是早已經安排好了工作給我。也罷,就當是為鄉梓做做善事,免得幾年後戰火焚城。”


    “人傑兄坐鎮,江浙無憂矣。”吳宸軒大笑道


    “少來這些三國的腔調,整點真格的才是。”張南江整天在山東接待各方豪傑,處理內外交道,這方言習慣都被傳染了不少。


    “人傑兄,放心吧。江浙商會理事會裏有了你張家的一席之地,山東那邊的標準紡織廠也和張家聯營,整個膠東加上日後的東三省都是你的專售範圍。”吳宸軒當然明白張南江的意思,本來想讓馬兒跑就一定要先把好料準備齊整,空頭支票誰跟你玩啊。吳宸軒見窗外王子衿正在拉琴,不禁技癢,反正事情也交代完成了,不妨多陪陪嬌妻。張南江和張紹增也知機的告退了。


    “人傑兄,你這是?”離開了山東商會在上海的會館,推著張南江的輪椅上了馬車,在車上張紹增忍不住問道。


    “敬輿兄,你是不是覺得我張某人見利忘義,是個十足的見錢眼開的小人?”


    “不敢,先生大才,此中必有深意。”


    “什麽深意啊,王翦李靖的故技,不足掛齒。”張南江歎了口氣,“敬輿兄,你是軍人,不妨建功立業,反正上麵還有段總參和五大金剛,怎麽樣也輪不到你頭上。我就不同,張家,嗬嗬,若是個小門小戶的也就罷了。敬輿兄隻需記得不要給南潯張家任何特殊照顧就算是幫了老哥我了,我在此先行謝過了。”


    “這個…”張紹增還第一次聽說有人拒絕給自家開綠燈的,剛才明明是個索財納賄的小人行徑,這迴兒卻成了一派清廉大夫的模樣,張紹增摸不著頭腦。“好的,謹遵先生吩咐。”


    “木秀於林而根基龐大,絕非善緣。”張南江見張紹增為人方正,忠厚誠懇,也不禁多說了一句“張將軍多讀讀曾文正公的文章自然會有所心得。”


    等到了地方,張南江被他的管家推進門,張紹增在轉身上車的一瞬間聽到了若有若無的一個歎息“君心難測啊。”


    張紹增搖搖頭,上了馬車,直奔軍營而去,可惜的是張南江和其他人一樣並沒用看到張紹增臉上一閃而過的雞賊一笑。


    清廷其實從庚子年後就開始了新的一輪變革改製,光緒二十六年八月,清政府下諭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九月命令各省仿北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棗林軍校也是趁機轉正為山東武備學堂的,不過大家熟悉了棗林軍校的叫法,一直以來也沒改口而已);次日就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至此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鋪開。


    為了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劃,清政府於光緒二十八年底設立練兵處,任慶親王奕劻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襄同辦理。練兵處的實權為袁世凱所掌握。清政府還令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為各省領導編練“新軍”的機構。光緒二十九年九月,練兵處、兵部奏準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頒布了《陸軍學堂辦法》。次年也就是吳宸軒等憲政考察大臣們出洋的時候,清政府改兵部為陸軍部,將練兵處並入其中,鐵良為尚書,統一指揮全國“新軍”,當然他能指揮的不過是陸軍部站崗放哨的那幾百名衛兵而已。到了今年年八月,陸軍部製定了全國編練“新軍”36鎮的龐大計劃,擬於2—5年內,除近畿4鎮(含北洋最初的三個鎮)、山東3鎮(不算武翼新軍中鎮,因為這是編練成為禁衛軍的底子)外,其他各省各編練1—2鎮。但是直至清朝覆亡,隻編成14鎮和18個混成協又4標及禁衛軍1鎮,約26萬人。武翼新軍控製的山東、蘇北、浙東當然都編練了新軍,武翼新軍的前、左、右三鎮名正言順的成為大清新式陸軍的一員,當然軍餉什麽的就是浮雲了,每年能撥下來十來萬兩銀子就算燒高香了,還不夠一個鎮半年的人吃馬嚼的。


    此外,清廷還設立商部,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接著,頒布了一係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如:欽定大清商法、商會章程、鐵路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礦務章程、公司注冊章程、試辦銀行章程等。這些章程規定,允許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工商企業,鼓勵組織商會團體。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繁榮。


    去年,度支部頒布《清理財政明定辦法六項》,負責統一各中央地方衙門收支、統籌外債借還、考核各省銀號以及規定對各省越時造報財政之懲處。


    由度支大臣載澤兼任督辦鹽政大臣,統理全國鹽政行政用人之權履行。而在現代財政預算的組成上,今年福州道禦史趙炳麟奏請中央製定全國預算。最終,清廷於三年後首次編製第一次全國預算,當然清廷也沒有機會再編製下一年的預算了,那也不是他的責任了,因為下一年正是辛亥清廷關張大吉的年頭。


    在政治上,此時的政權機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清末新政前,清政府基本上還是封建的政權機構。在清末新政期間,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光緒三十一年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以及設立商部、練兵處、巡警部、學部等;還表現在當年11月重新更定官製,除內閣、軍機處仍舊外,新設立或改名稱的有:外務部、學部、民政部、度支部、陸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海軍部、軍諮府、資政院、審計院。到此,清政權雖然仍是半新半舊的,但這畢竟是清朝政權機構邁入近代時期的開始。而吳宸軒吳大官人也就榮幸的成為剛剛開業的大清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的首任ceo。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和平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靈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靈者並收藏非和平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