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秋操和曆史上的河間秋操大不相同,作為北上進攻的第二鎮在武翼新軍一個標的幫助下,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打開通道,而作為防守方的第三鎮不僅步兵損失慘重,炮兵騎兵更是幾乎全軍覆沒。如果不是閱兵典禮後陸軍部大臣鐵良就已經先行返迴京師,同為閱操大臣的袁世凱都不知道自個的臉該往哪裏擱。
饒是如此,各國駐華武官、中外記者、各省代表等487名應邀觀操,這迴兒不光曹老三的麵子徹底被踩在腳下,連名義上獲勝的王英楷也難得露個笑臉,整個北洋被武翼新軍的表現給硬生生的弄成了綠葉。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首席記者莫理遜雖然寫了多篇通訊報道,大肆吹捧北洋軍在河間府舉行的秋操,但是各國武官和記者可不是瞎子,武翼新軍從此和北洋並列大清的軍界雙壁,再也沒有幾個人好意思說武翼新軍是團練了。當然有得必有失,雖然老佛爺一直希望能有一支軍隊和北洋分庭抗禮,但是真等武翼新軍嶄露頭角,葉赫那拉氏卻也禁不住有些惶恐,畢竟兩支軍隊都是鮮明的兵為將有的軍閥,而且還都是漢人掌兵。至於朝中親貴和清流們,不管是那支軍隊崛起,隻要不是我輩中人,一律扣上一頂擁兵自重的帽子再說,倒也沒有什麽可以避鋒芒的。至於北洋一脈,吳宸軒其實很是矛盾,既想韜光養晦,但是又很擔心北洋過於輕視自己,又是一個直隸一個山東的作鄰居,一旦被人挑唆,可能輕啟戰端。如果北洋和武翼新軍兩家發生衝突,不管武翼新軍是否獲勝,其結果都未必有利,日本人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憑借一個川島可阻止不了小鬼子的毒計。
這次河間秋操,出征之前給肖明峰麵授機宜的時候,吳宸軒就提出來要爭取一切機會立威,除了何大壯的特種兵小隊和不要輕易暴露實力之外,其他的盡量施展就是。這也是為什麽不讓更有帶兵經驗的杜子成和吳祿貞帶兵參加的原因,這兩位持重有餘,表現不足,而肖黑子是那種人來瘋的性格,表現**超強。這種嚇阻敵人的任務交給他,才是輕鬆加愉快。隻要能給武翼新軍爭取兩到三年的和平發展時間,地盤擴大一倍以上,吳宸軒自信等到大清壽終正寢前的日子裏,隻有自己欺負別人的份,斷沒有哪一支國內勢力敢掠自己的虎須。至於何大壯被派遣其實一方麵是利用特種兵的偵查技能為武翼新軍尋找戰機,另一方麵也是防止對方的過度刺探,同時也要監視內部的不穩定因素。至於不穩定因素自然是號稱徐小扇子的徐樹錚,不過又錚的存在,不僅讓北洋和武翼新軍的溝通有了渠道,能避免真的擦槍走火,而且從徐的口中說出的武翼新軍的情況更能取信於北洋諸將,從而讓他們不敢低估武翼新軍的實力。
秋操雖然落幕,不過應各國使團的要求,武翼新軍的這個標和配屬單位都沒有立即返迴駐地,而是臨時加上了一場觀摩表演和場外交流。不用說,日本、德國、俄國和英法美這些列強中都不乏有識之士,新武器新戰術的優勢和不足不是一場秋操就能展示的,反正秋操本身就是在德國教習的組織下實施的,臨時加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袁世凱見自己這個名義上的東主依然被晾在一邊,麵子上實在敷衍不過去,幹脆宣布因為各地匪情嚴峻,命令第二鎮第三鎮速速返迴駐地,剿滅亂匪、綏靖地方。
直隸河南的匪情如何不得而知,不過最大的亂黨喬大炮正在全力支持的泰州起義實際上已經煙消雲散了。現在的泰州城裏已經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不過陶成章和幾十號革命青年被關押在府衙的地牢裏,而那些青幫子弟則被關押在城門附近的城隍廟裏。現在人心思定,百姓們不管是革命黨當權還是大清國主政,日子總歸是太平的好。不過也有人不希望這種太平日子過下去,比如當了革命叛徒的童虎臣童營座,若是吳宸軒要陰他,隻需要一句話,他就得陪著被自己出賣的革命同誌一起被梟首。所以這些日子自覺的已經沒什麽可以出賣的童虎臣坐臥不寧,生怕被吳大人給一勺燴了。前日裏去知府衙門請示,是否把被抓獲的亂黨一起梟首報捷,卻被武翼新軍的衛兵擋了駕,天知道是不是吳大人已經對自己動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心思了。
這一日童虎臣再也靠不住了,把李錦請到運河邊的酒樓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狠狠心拍出五百兩的銀票,懇求錦鯉兄弟給指點迷津。
“李兄弟啊,哥哥我這幾日來思前想後,總覺得不踏實,你是大人身邊的近臣,對吳大人的心思自然比哥哥了然。還請老弟給哥哥我指條明路。哥哥在這裏謝過了。”童虎臣說著就要離席下拜,李錦身手敏捷的給架住了。
“哥哥說的哪裏話,小弟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小參謀。俗話說得好,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李錦當然明白這位童大人折節下交的用意,不過和自己任務也不衝突,所以樂的虛與委蛇“哥哥不妨說說你的想法,小弟幫著參謀一下還是在行的,反正我本來就是機要參謀。”
“老哥我主要是擔心朝廷裏的袞袞諸公不肯放過哥哥我以前做的錯事,本打算討要些亂黨來殺頭,以表我忠於朝廷的心意,奈何難以見到吳大人當麵剖白心跡。”
“這事情我倒是明白一些,這些亂黨中可能藏有亂黨的重要頭目,吳大人自然要順藤摸瓜,當然不會讓你胡亂砍了交差。不過老哥的想法也不差,終須斬殺一些亂黨才能彰顯我朝的鎮反決心,也對朝廷是個交代。”
“正是如此,要不我們搜捕些幫著對抗大軍的刁民來?”童虎臣情急之下就打算殺良冒功,反正在大清國這也是武官升官發財染紅頂子的不二法門。
“對了,那些漕船怎麽還停在河道上?”錦鯉沒有迴答他的試探,反而走到窗前看著運河上往來的商船。
“呃,船工倒是有,大多在岸上看著船。不過船東大多是青幫子弟,還沒審理過,不敢隨意放掉,過幾日自然就處理清楚了。”
“嗯,大軍過後,糧食軍火運輸都要用船,暫時征用這些船應應急,不知道童大人是否做的了主?”
“征用?好,其實也不必征用,這些船本來就是給亂黨送軍火糧食的,按律抄沒也不為過。再說那些船東都是青幫,在城隍廟壓著呢,還有人敢說半個不字?”童虎臣突然眼前一亮,對著李錦一拱手“哈哈,李錦兄弟,多謝你指點迷津,老哥我欠你個大人情,以後有什麽吩咐,老哥我定然不會推辭。”
“唉,老哥言重了,再說我隻是想為大軍糧草轉運獻計獻策而已。至於這鎮壓亂黨的功勞,自然是大人您居功至偉了。”兩個賤人相視大笑,把門外的兩名衛兵嚇了一個哆嗦,心裏卻對這位李參謀敬佩有加,心說這位大概今後就是咱們的二當家了,斷不能惹他,不然“小白臉子,沒有好心眼子”,自己的小命要緊啊。
第二天夜裏果然出了大事,上百名被囚禁的青幫子弟不知道得到哪位大俠的搭救,居然衝出城隍廟,企圖翻城逃脫,還好童虎臣童大人巡查時發現及時,調動一個隊的自強軍在甕城裏把亂黨團團圍住,不由分說一陣亂槍打過。這一夜,周邊兩三家旅店喂馬的大鍘刀都被大兵給強借了去,在甕城裏綺麗哢嚓的忙活了半宿,第二天還鍘刀時,旅店主人赫然發現,上好鋼口的鍘刀都卷了刃,而且血腥氣揮之不去,要不是天氣變涼,隻怕蒼蠅都要吹響集結號了。
天剛蒙蒙亮,四裏八鄉來泰州趕集的農人也驚訝的發現,雖然沒有聽到有什麽紅差,但是城門口居然吊了百十顆新鮮出爐的亂黨首級,一個個呲牙咧嘴、死不瞑目的。曝屍三日之後,這些首級自然都會被知府衙門的差人裝進石灰壇子送到京師報功請賞。
忙活了一夜的童虎臣童大人神清氣爽,邀請李錦兄弟一起迴到自己在城裏的住處,打算安排婢女服侍好自家兄弟,然後和三房的再來點閨中密戲。一挑簾子,大馬金刀的坐在太師椅上的居然是被自己出賣的兩名隊官和伍師古那個白麵書生。到底是新軍出身的武官,童虎臣自知不妙,抽身就要往迴退,奈何他快後麵的人更快,一柄軍*刺的劍刃已經從前胸透了出來。童虎臣嘴裏咕咚咕咚的吐著血,仰麵朝天的躺在台階上,看著昨天和他一起談笑風生的李錦老弟放開軍*刺的手柄,跨過他的屍體和伍師古他們一起商談如何將隊伍拉出泰州的事情,全然把他當成了死人。
“吳大人手下的密探是革命黨?那吳大人也是革命黨嗎?可是革命黨如何又要打革命黨呢?”可惜這些問題隻有他童大人帶到陰曹地府去細細揣摩了。
三天之後,京師接到泰州急報,叛亂的自強軍一標,不僅降而複叛,還殺死了童虎臣等忠義之士,並且趁著武翼新軍下鄉清剿亂黨殘餘的時機離開泰州城,從此這支起義軍在以伍師古為首的革命黨人率領下縱橫兩淮,裹挾百姓,屠戮鹽商、劫掠資財,將富庶的兩淮變成了烽火連天的戰亂之地。為了剿滅此股頑匪,武翼新軍也得繼續駐軍兩淮,專注剿匪,但苦於軍費不足,懇請朝廷速速劃撥軍費為要。
饒是如此,各國駐華武官、中外記者、各省代表等487名應邀觀操,這迴兒不光曹老三的麵子徹底被踩在腳下,連名義上獲勝的王英楷也難得露個笑臉,整個北洋被武翼新軍的表現給硬生生的弄成了綠葉。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首席記者莫理遜雖然寫了多篇通訊報道,大肆吹捧北洋軍在河間府舉行的秋操,但是各國武官和記者可不是瞎子,武翼新軍從此和北洋並列大清的軍界雙壁,再也沒有幾個人好意思說武翼新軍是團練了。當然有得必有失,雖然老佛爺一直希望能有一支軍隊和北洋分庭抗禮,但是真等武翼新軍嶄露頭角,葉赫那拉氏卻也禁不住有些惶恐,畢竟兩支軍隊都是鮮明的兵為將有的軍閥,而且還都是漢人掌兵。至於朝中親貴和清流們,不管是那支軍隊崛起,隻要不是我輩中人,一律扣上一頂擁兵自重的帽子再說,倒也沒有什麽可以避鋒芒的。至於北洋一脈,吳宸軒其實很是矛盾,既想韜光養晦,但是又很擔心北洋過於輕視自己,又是一個直隸一個山東的作鄰居,一旦被人挑唆,可能輕啟戰端。如果北洋和武翼新軍兩家發生衝突,不管武翼新軍是否獲勝,其結果都未必有利,日本人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憑借一個川島可阻止不了小鬼子的毒計。
這次河間秋操,出征之前給肖明峰麵授機宜的時候,吳宸軒就提出來要爭取一切機會立威,除了何大壯的特種兵小隊和不要輕易暴露實力之外,其他的盡量施展就是。這也是為什麽不讓更有帶兵經驗的杜子成和吳祿貞帶兵參加的原因,這兩位持重有餘,表現不足,而肖黑子是那種人來瘋的性格,表現**超強。這種嚇阻敵人的任務交給他,才是輕鬆加愉快。隻要能給武翼新軍爭取兩到三年的和平發展時間,地盤擴大一倍以上,吳宸軒自信等到大清壽終正寢前的日子裏,隻有自己欺負別人的份,斷沒有哪一支國內勢力敢掠自己的虎須。至於何大壯被派遣其實一方麵是利用特種兵的偵查技能為武翼新軍尋找戰機,另一方麵也是防止對方的過度刺探,同時也要監視內部的不穩定因素。至於不穩定因素自然是號稱徐小扇子的徐樹錚,不過又錚的存在,不僅讓北洋和武翼新軍的溝通有了渠道,能避免真的擦槍走火,而且從徐的口中說出的武翼新軍的情況更能取信於北洋諸將,從而讓他們不敢低估武翼新軍的實力。
秋操雖然落幕,不過應各國使團的要求,武翼新軍的這個標和配屬單位都沒有立即返迴駐地,而是臨時加上了一場觀摩表演和場外交流。不用說,日本、德國、俄國和英法美這些列強中都不乏有識之士,新武器新戰術的優勢和不足不是一場秋操就能展示的,反正秋操本身就是在德國教習的組織下實施的,臨時加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袁世凱見自己這個名義上的東主依然被晾在一邊,麵子上實在敷衍不過去,幹脆宣布因為各地匪情嚴峻,命令第二鎮第三鎮速速返迴駐地,剿滅亂匪、綏靖地方。
直隸河南的匪情如何不得而知,不過最大的亂黨喬大炮正在全力支持的泰州起義實際上已經煙消雲散了。現在的泰州城裏已經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不過陶成章和幾十號革命青年被關押在府衙的地牢裏,而那些青幫子弟則被關押在城門附近的城隍廟裏。現在人心思定,百姓們不管是革命黨當權還是大清國主政,日子總歸是太平的好。不過也有人不希望這種太平日子過下去,比如當了革命叛徒的童虎臣童營座,若是吳宸軒要陰他,隻需要一句話,他就得陪著被自己出賣的革命同誌一起被梟首。所以這些日子自覺的已經沒什麽可以出賣的童虎臣坐臥不寧,生怕被吳大人給一勺燴了。前日裏去知府衙門請示,是否把被抓獲的亂黨一起梟首報捷,卻被武翼新軍的衛兵擋了駕,天知道是不是吳大人已經對自己動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心思了。
這一日童虎臣再也靠不住了,把李錦請到運河邊的酒樓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狠狠心拍出五百兩的銀票,懇求錦鯉兄弟給指點迷津。
“李兄弟啊,哥哥我這幾日來思前想後,總覺得不踏實,你是大人身邊的近臣,對吳大人的心思自然比哥哥了然。還請老弟給哥哥我指條明路。哥哥在這裏謝過了。”童虎臣說著就要離席下拜,李錦身手敏捷的給架住了。
“哥哥說的哪裏話,小弟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小參謀。俗話說得好,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李錦當然明白這位童大人折節下交的用意,不過和自己任務也不衝突,所以樂的虛與委蛇“哥哥不妨說說你的想法,小弟幫著參謀一下還是在行的,反正我本來就是機要參謀。”
“老哥我主要是擔心朝廷裏的袞袞諸公不肯放過哥哥我以前做的錯事,本打算討要些亂黨來殺頭,以表我忠於朝廷的心意,奈何難以見到吳大人當麵剖白心跡。”
“這事情我倒是明白一些,這些亂黨中可能藏有亂黨的重要頭目,吳大人自然要順藤摸瓜,當然不會讓你胡亂砍了交差。不過老哥的想法也不差,終須斬殺一些亂黨才能彰顯我朝的鎮反決心,也對朝廷是個交代。”
“正是如此,要不我們搜捕些幫著對抗大軍的刁民來?”童虎臣情急之下就打算殺良冒功,反正在大清國這也是武官升官發財染紅頂子的不二法門。
“對了,那些漕船怎麽還停在河道上?”錦鯉沒有迴答他的試探,反而走到窗前看著運河上往來的商船。
“呃,船工倒是有,大多在岸上看著船。不過船東大多是青幫子弟,還沒審理過,不敢隨意放掉,過幾日自然就處理清楚了。”
“嗯,大軍過後,糧食軍火運輸都要用船,暫時征用這些船應應急,不知道童大人是否做的了主?”
“征用?好,其實也不必征用,這些船本來就是給亂黨送軍火糧食的,按律抄沒也不為過。再說那些船東都是青幫,在城隍廟壓著呢,還有人敢說半個不字?”童虎臣突然眼前一亮,對著李錦一拱手“哈哈,李錦兄弟,多謝你指點迷津,老哥我欠你個大人情,以後有什麽吩咐,老哥我定然不會推辭。”
“唉,老哥言重了,再說我隻是想為大軍糧草轉運獻計獻策而已。至於這鎮壓亂黨的功勞,自然是大人您居功至偉了。”兩個賤人相視大笑,把門外的兩名衛兵嚇了一個哆嗦,心裏卻對這位李參謀敬佩有加,心說這位大概今後就是咱們的二當家了,斷不能惹他,不然“小白臉子,沒有好心眼子”,自己的小命要緊啊。
第二天夜裏果然出了大事,上百名被囚禁的青幫子弟不知道得到哪位大俠的搭救,居然衝出城隍廟,企圖翻城逃脫,還好童虎臣童大人巡查時發現及時,調動一個隊的自強軍在甕城裏把亂黨團團圍住,不由分說一陣亂槍打過。這一夜,周邊兩三家旅店喂馬的大鍘刀都被大兵給強借了去,在甕城裏綺麗哢嚓的忙活了半宿,第二天還鍘刀時,旅店主人赫然發現,上好鋼口的鍘刀都卷了刃,而且血腥氣揮之不去,要不是天氣變涼,隻怕蒼蠅都要吹響集結號了。
天剛蒙蒙亮,四裏八鄉來泰州趕集的農人也驚訝的發現,雖然沒有聽到有什麽紅差,但是城門口居然吊了百十顆新鮮出爐的亂黨首級,一個個呲牙咧嘴、死不瞑目的。曝屍三日之後,這些首級自然都會被知府衙門的差人裝進石灰壇子送到京師報功請賞。
忙活了一夜的童虎臣童大人神清氣爽,邀請李錦兄弟一起迴到自己在城裏的住處,打算安排婢女服侍好自家兄弟,然後和三房的再來點閨中密戲。一挑簾子,大馬金刀的坐在太師椅上的居然是被自己出賣的兩名隊官和伍師古那個白麵書生。到底是新軍出身的武官,童虎臣自知不妙,抽身就要往迴退,奈何他快後麵的人更快,一柄軍*刺的劍刃已經從前胸透了出來。童虎臣嘴裏咕咚咕咚的吐著血,仰麵朝天的躺在台階上,看著昨天和他一起談笑風生的李錦老弟放開軍*刺的手柄,跨過他的屍體和伍師古他們一起商談如何將隊伍拉出泰州的事情,全然把他當成了死人。
“吳大人手下的密探是革命黨?那吳大人也是革命黨嗎?可是革命黨如何又要打革命黨呢?”可惜這些問題隻有他童大人帶到陰曹地府去細細揣摩了。
三天之後,京師接到泰州急報,叛亂的自強軍一標,不僅降而複叛,還殺死了童虎臣等忠義之士,並且趁著武翼新軍下鄉清剿亂黨殘餘的時機離開泰州城,從此這支起義軍在以伍師古為首的革命黨人率領下縱橫兩淮,裹挾百姓,屠戮鹽商、劫掠資財,將富庶的兩淮變成了烽火連天的戰亂之地。為了剿滅此股頑匪,武翼新軍也得繼續駐軍兩淮,專注剿匪,但苦於軍費不足,懇請朝廷速速劃撥軍費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