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注:九月(作者本人)昨日突發神經性智障,導致上一章發的文隻有一半,現在已經補上。在追看的朋友麻煩重新翻一下上一章,以免與這章對接不上。新看的朋友請自動過濾這一段……
~~~~~~~~~~~~~~~
秦軍中的各營夥夫都已經準備妥當,陸續來到南城糧倉處,隻是下在一刻,皆是呆在了這裏:這幫無恥之人,平日裏的懶散我們都勉強忍受了,隻要自己勤快些,也不至於誤了軍中飯點。
但是今天他們也實在太過分!這都五更天了,這裏竟然一個人都沒有!別說讓他們給搬糧了,現在連船都沒有準備,總不能讓我們一袋袋的扛迴去吧!
夥夫在軍中的地位實在太低,所以平日裏他們無不是小心謹慎,事事以和氣為主。之前這裏的糧草看守每日懶散誤時,他們也多是選擇忍氣吞聲,不敢頂撞。
哪知這樣委屈遷就,換來的確實今天這副景象!
夥夫雖是品級低人一等,但畢竟也是活生生的人,這脾氣總還是有的。此時的他們,無不是在跳腳怒罵,各種汙言穢語也是層出不窮,把他們平日裏白白遭受的謾罵也都在此時全部倒了出來。
遠處巡夜的秦兵有些沒有看懂,之前這些看守不幹活的時候,這些夥夫一個個的連個屁都不放,現在他們好不容易勤快起來了,這怎麽又開始罵起來了?
隻不過一直這樣罵罵咧咧實在不像話,幾名巡夜過來問了一通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場“誤會”。
一巡夜秦兵笑著開口道:“行了,都別在這瞎嚷嚷了,你們這幫夥夫也不先找我們問個明白。那些看守早在一個時辰前就動手搬糧了,現在應該正在給每個營裏送著呢,人家好不容易勤苦一次,你們倒好,這還敢罵上了。哈哈哈……”
此話一出,眾夥夫皆是一驚,下意識的停下了嘴。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半晌之後,才有一夥夫有些疑問的問道:“你剛剛說他們正在給營中送糧,但是我們都沒有看到啊,否則也不會有這個誤會了。”
“他們剛過去不久,應該也就差不多兩刻鍾多點,應該是與你們錯開了。”那巡夜秦兵如此迴道,隻是心中開始納悶,錯過一兩個有可能,但是和所有的夥夫都錯過的話,那實在是有些不太可能。
果然,其他的夥夫也在質疑:“我們又不是一起來的,都是一個個分開來的,按說不可能一個都沒有碰到他們啊。”
又有一人道:“已經過去了兩個刻鍾,怎麽說在那營中也得有點動靜,現在怎麽什麽都沒有看到,也什麽也都沒有聽到。”
巡夜秦兵終於意識到了不對,他們腦中一直迴想著那胡都尉的話:“等會兒到營前時,都熄了火,然後手下輕點,動靜小點,別吵著將士們休息”。
在當時還以為他是在約束部下,讓他們不要打擾到正在熟睡的將士。
但是通過剛才夥夫們的一番言語,再加上周圍的情況,確實如他們所說,一點聲音也沒有,甚至有些靜的可怕。
那二十多艘糧船,到底去哪了?
幾名巡夜的秦兵不由得望向前方的護城河,依舊是漆黑一片,不見絲毫火光。
對麵的襄陽城,也是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看不到一點城牆輪廓。
等等!
那襄陽城上,明明應該有火光的!
那裏每天都會有晉兵巡夜,也自己這些人一樣,牆上的火把也會一直亮到天明。
為何現在卻是滅著的?
巡夜秦兵的額頭上有絲絲冷汗慢慢滲出,心中漸漸慌亂起來,他們已經意識到了一種可能,隻是現在誰也不敢率先說出。
在眾多夥夫依舊疑惑的眼神中,他們放聲高喊:“胡都尉!你們在哪裏!”
再也顧不得這會不會影響到將士們睡覺。
隻是沒有得到絲毫的迴應。
襄陽城中,晉軍大營。
朱序裹著戰袍,兩眼通紅,一副沒有睡好的樣子。
隻是那臉上有些亢奮的表情,足以證明現在的他並沒有因為睡不好而精神不佳。
恰恰相反,現在的他實在太有精神,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激動。
望著眼前的胡都尉以及一袋接著一袋的糧食,朱序此時的表現有點對不起自己的身份。
沒有辦法,雖然說他也是百戰之身,久經沙場,但是兩個多月的擔憂在這一瞬間得到解決,心中的快意可想而知。
“胡都尉,襄陽城目前局勢眾所周知,我雖然對你能雪中送炭甚是感激,但這原因還是要問明白了,為了在如此局勢下,胡都尉還選擇來我晉軍投誠呢?”
朱序望著胡都尉,強迫自己擺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如此問道。
這個原因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知道的清清楚楚。
前些天杜霸的投敵,以及自己對杜霸的擊殺懸賞,無不是一出戲而已。一出由謝離編劇,自己和杜霸出演的一出完美的戲。
這出戲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天,為了眼前的這些糧食。
當然在之前來說,這出戲能夠成功的幾率實在渺茫,畢竟這人世間最難測的就是人心,尤其是慕容垂那如此聰明的人心。雖然謝離的意思是說,這人世間聰明人的內心更容易被測到,但畢竟是對他知之甚少,所做的這一切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對麵的胡都尉撓著頭胡謅道:“迴中郎將,末將胡邕早就對中郎將有所耳聞,並敬仰之極。實不相瞞,胡邕之前不過是在熊耳山劫掠為生,後來秦軍一路破了洛陽,南陽,山上生計很受影響,所以這才帶著手下的人歸入秦軍。這些日子聽到襄陽守軍統帥是中郎將您的時候,胡邕就有此打算了。”
胡邕扯完之後,心中也是納悶,這好端端的,為什麽慕容將軍要讓自己過來投降。
自己是從熊耳山投軍到苻秦的不假,但這都是慕容將軍在事先就安排好的。
在秦軍營中,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樣,明麵上效命於苻秦,實際上卻是聽從於慕容將軍。
這投誠的命令,胡邕是隻是聽命執行,至於原因,慕容將軍說了還好,但要不說的話,他也沒有那個膽子去問。
所以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情況,懂的人問的一本正經,不懂的人迴答的也是一本正經。
朱序聽完之後,不由得道:“如此這般,那可真是天助我朱序,天助我襄陽城。”感慨的同樣一本正經。
~~~~~~~~~~~~~~~
秦軍中的各營夥夫都已經準備妥當,陸續來到南城糧倉處,隻是下在一刻,皆是呆在了這裏:這幫無恥之人,平日裏的懶散我們都勉強忍受了,隻要自己勤快些,也不至於誤了軍中飯點。
但是今天他們也實在太過分!這都五更天了,這裏竟然一個人都沒有!別說讓他們給搬糧了,現在連船都沒有準備,總不能讓我們一袋袋的扛迴去吧!
夥夫在軍中的地位實在太低,所以平日裏他們無不是小心謹慎,事事以和氣為主。之前這裏的糧草看守每日懶散誤時,他們也多是選擇忍氣吞聲,不敢頂撞。
哪知這樣委屈遷就,換來的確實今天這副景象!
夥夫雖是品級低人一等,但畢竟也是活生生的人,這脾氣總還是有的。此時的他們,無不是在跳腳怒罵,各種汙言穢語也是層出不窮,把他們平日裏白白遭受的謾罵也都在此時全部倒了出來。
遠處巡夜的秦兵有些沒有看懂,之前這些看守不幹活的時候,這些夥夫一個個的連個屁都不放,現在他們好不容易勤快起來了,這怎麽又開始罵起來了?
隻不過一直這樣罵罵咧咧實在不像話,幾名巡夜過來問了一通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場“誤會”。
一巡夜秦兵笑著開口道:“行了,都別在這瞎嚷嚷了,你們這幫夥夫也不先找我們問個明白。那些看守早在一個時辰前就動手搬糧了,現在應該正在給每個營裏送著呢,人家好不容易勤苦一次,你們倒好,這還敢罵上了。哈哈哈……”
此話一出,眾夥夫皆是一驚,下意識的停下了嘴。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半晌之後,才有一夥夫有些疑問的問道:“你剛剛說他們正在給營中送糧,但是我們都沒有看到啊,否則也不會有這個誤會了。”
“他們剛過去不久,應該也就差不多兩刻鍾多點,應該是與你們錯開了。”那巡夜秦兵如此迴道,隻是心中開始納悶,錯過一兩個有可能,但是和所有的夥夫都錯過的話,那實在是有些不太可能。
果然,其他的夥夫也在質疑:“我們又不是一起來的,都是一個個分開來的,按說不可能一個都沒有碰到他們啊。”
又有一人道:“已經過去了兩個刻鍾,怎麽說在那營中也得有點動靜,現在怎麽什麽都沒有看到,也什麽也都沒有聽到。”
巡夜秦兵終於意識到了不對,他們腦中一直迴想著那胡都尉的話:“等會兒到營前時,都熄了火,然後手下輕點,動靜小點,別吵著將士們休息”。
在當時還以為他是在約束部下,讓他們不要打擾到正在熟睡的將士。
但是通過剛才夥夫們的一番言語,再加上周圍的情況,確實如他們所說,一點聲音也沒有,甚至有些靜的可怕。
那二十多艘糧船,到底去哪了?
幾名巡夜的秦兵不由得望向前方的護城河,依舊是漆黑一片,不見絲毫火光。
對麵的襄陽城,也是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看不到一點城牆輪廓。
等等!
那襄陽城上,明明應該有火光的!
那裏每天都會有晉兵巡夜,也自己這些人一樣,牆上的火把也會一直亮到天明。
為何現在卻是滅著的?
巡夜秦兵的額頭上有絲絲冷汗慢慢滲出,心中漸漸慌亂起來,他們已經意識到了一種可能,隻是現在誰也不敢率先說出。
在眾多夥夫依舊疑惑的眼神中,他們放聲高喊:“胡都尉!你們在哪裏!”
再也顧不得這會不會影響到將士們睡覺。
隻是沒有得到絲毫的迴應。
襄陽城中,晉軍大營。
朱序裹著戰袍,兩眼通紅,一副沒有睡好的樣子。
隻是那臉上有些亢奮的表情,足以證明現在的他並沒有因為睡不好而精神不佳。
恰恰相反,現在的他實在太有精神,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激動。
望著眼前的胡都尉以及一袋接著一袋的糧食,朱序此時的表現有點對不起自己的身份。
沒有辦法,雖然說他也是百戰之身,久經沙場,但是兩個多月的擔憂在這一瞬間得到解決,心中的快意可想而知。
“胡都尉,襄陽城目前局勢眾所周知,我雖然對你能雪中送炭甚是感激,但這原因還是要問明白了,為了在如此局勢下,胡都尉還選擇來我晉軍投誠呢?”
朱序望著胡都尉,強迫自己擺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如此問道。
這個原因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知道的清清楚楚。
前些天杜霸的投敵,以及自己對杜霸的擊殺懸賞,無不是一出戲而已。一出由謝離編劇,自己和杜霸出演的一出完美的戲。
這出戲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天,為了眼前的這些糧食。
當然在之前來說,這出戲能夠成功的幾率實在渺茫,畢竟這人世間最難測的就是人心,尤其是慕容垂那如此聰明的人心。雖然謝離的意思是說,這人世間聰明人的內心更容易被測到,但畢竟是對他知之甚少,所做的這一切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對麵的胡都尉撓著頭胡謅道:“迴中郎將,末將胡邕早就對中郎將有所耳聞,並敬仰之極。實不相瞞,胡邕之前不過是在熊耳山劫掠為生,後來秦軍一路破了洛陽,南陽,山上生計很受影響,所以這才帶著手下的人歸入秦軍。這些日子聽到襄陽守軍統帥是中郎將您的時候,胡邕就有此打算了。”
胡邕扯完之後,心中也是納悶,這好端端的,為什麽慕容將軍要讓自己過來投降。
自己是從熊耳山投軍到苻秦的不假,但這都是慕容將軍在事先就安排好的。
在秦軍營中,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樣,明麵上效命於苻秦,實際上卻是聽從於慕容將軍。
這投誠的命令,胡邕是隻是聽命執行,至於原因,慕容將軍說了還好,但要不說的話,他也沒有那個膽子去問。
所以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情況,懂的人問的一本正經,不懂的人迴答的也是一本正經。
朱序聽完之後,不由得道:“如此這般,那可真是天助我朱序,天助我襄陽城。”感慨的同樣一本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