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冊損毀的事兒,可愁壞了一眾先生們。
“為什麽不統一出題考試?”顧嫣然問道。
其中一位先生解釋道。“府長有所不知,這些學子進府的時候學識程度就有高有低,自然考試的時候就會根據他們的學識程度來針對性的出題,如果統一出題考試,總會讓一些學子覺得不公平。”
顧嫣然心底有些不悅。“進府時學識程度不一,那怎麽不見你們按學子的學識程度給他們各自分派不同的教導先生?”按學識高低出題,這不是有意將學子也分了個高低麽?
“咱們其實有過這個設想,不過最終沒能得意實現。”
“說著是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學子眾多,可能夠教導他們的先生隻有寥寥數人,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是啊。”
“根本從一開始就錯了!”顧嫣然口下不留情麵。“作為師者,本該將學子一視同仁,可你們卻以入學時的學識高低來評定學生!假如我入學時就已在學識、技藝方麵有所小成,進入學府後懶散度日,每次考試隨便考考就通過了,你們該如何評定我的學習成果?是進步?還是止步不前?你們如何分辨?”
顧嫣然的一番話,在座的先生們下意識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再假如,我是剛入學的學生,剛入學時我一無所知,可我擁有過人的學習天賦,並且勤奮努力,一年所學比其他人四年所學更多,你們又該如何評定我的學習成果?就隻是進步嗎?”顧嫣然又舉了例子問道。
這一次,在座的先生們直接愣在了當場,甚至齊齊反思起來。
顧嫣然端坐著,沒有給先生們反思的時間,而是繼續道。“學子們雖然入學時的學識程度不一,可他們有腦子能學,有眼睛能看,有雙手能練。身為師者要做的,就是將自身覺得有必要、有意義的學識統一傳授們,並在他們有疑問、有困難的時候給予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至於他們能學以致用到什麽地步,無關天意,無關旁人,皆看自身心性。”
顧嫣然的推心置腹,使在座的先生們猶如醍醐灌頂般清明了幾分。
“……被一個小丫頭說教,有點兒氣,不是氣她,而是氣我自己不如她。”
“我也一樣。”
“教書育人了這麽多年,所做、所想卻還比不上一個剛剛及笄的小丫頭。”
“怪不得,怪不得國師大人會認命顧府長來擔任代理府長,原來他看得比我們透徹。”
“那這次的考試……統一出題麽?”
“統一吧,咱們錯了這麽多年,可不能再繼續錯下去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話說的忒應景。”
“平日裏咱們總將這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掛在嘴上,到了該實際行動的時候可不能拉稀擺帶啊。”
“那肯定啊!”
顧嫣然適時插話。“各位先生應該都記得自己這半年間所教授的內容吧?”
“記得,記得,我這半年在教《浮世錄》,剛教到第三冊。”
“我也記得,這半年我的是《夜禹古事》上篇,第一話到第二十七話。”
“我教了四局殘棋。”
“我教了六局常規棋。”
“我是教了些畫藝的勾勒技巧和暈染技巧,還有一些畫龍點睛之筆。”
宮裕一道。“琴藝這邊,我教了簡單的指法和跳弦,並教了七首曲譜。”
“很好。”顧嫣然點了點頭。“既然都記得自己交過什麽,起碼出題範圍可以明確了。不過切記,出題不能隻出半年內所教授的這些,還得加一些之前學過的知識作為考點,檢驗他們是真的將你們教過的那些留存於心,還是隻為了應付半年一次的考試才臨時抱佛腳。”
“好主意!”
“就這麽辦,我迴去翻翻之前教的書集。”
“不過考試前,咱們得先將臨時改規的事兒告訴學子們吧?”
“多此一舉,直接考不就行了。”
“不妥不妥,學子們都還以為這次考試也是循著往例針對性出題,這臨時改規,怎麽也得提前知會一聲吧?”
“我也覺得要提前知會一聲,現在這些孩子都被家裏慣壞了,要是咱們悶不吭聲改了考試規矩,指不定他們得鬧出什麽幺蛾子呢。”
宮裕一頷首。“理應知會。”
“提前告知考試改規一事,但考試範圍保密。”顧嫣然給出決定。
“是,府長。”
“好的,府長。”
“府長您怎麽說,我等便怎麽做。”
“都聽府長的。”
席昆頓感欣慰地看著這一幕。“……”墨守成規多年,終於迎來新的局麵,尚衡學府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
……
議事結束後。
宮裕一提出要送顧嫣然。“我送你。”
“好啊。”顧嫣然欣然同意。
宮裕一、顧嫣然走在前方,淩媌則離了差不多三步遠的位置跟在後麵。
“最近……還好麽?”宮裕一的口氣有些僵硬,但不難聽出其中的關心與掛念。
顧嫣然笑著道。“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該玩就玩,好的不得了。”
宮裕一。“……”突然覺得自己惦記她是否安好的這段時光都喂了狗。
“你呢?”顧嫣然反問著宮裕一。“你過得如何?”
宮裕一麵無表情,且語調平平道。“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該玩就玩。”
“噗嗤。”顧嫣然忍不住笑出了聲。“哈哈哈,明明是同樣的話,怎麽從你嘴裏說出來就那麽奇怪呢?”
“聽說你辦了個盛大體麵的及笄禮。”宮裕一硬邦邦的轉了話題。
顧嫣然神色微斂。“是啊,又盛大,又體麵。”
宮裕一看出了顧嫣然的心情。“為什麽不開心?”
“非我所想,亦非我所願,自然不開心。”顧嫣然難得的跟宮裕一傾訴起來。“……我,本不想辦及笄禮的。”
宮裕一想伸手摸摸顧嫣然的頭,但並無立場,隻能握拳於身側。
“人生在世,總會有許多不稱心意之事,忍忍就過了。”宮裕一這麽安慰道。
顧嫣然看著宮裕一,打趣著道。“裕裕,這麽久不見,你還是那麽不會安慰人呢。”
“……當我沒說!”宮裕一氣得拂袖。
“為什麽不統一出題考試?”顧嫣然問道。
其中一位先生解釋道。“府長有所不知,這些學子進府的時候學識程度就有高有低,自然考試的時候就會根據他們的學識程度來針對性的出題,如果統一出題考試,總會讓一些學子覺得不公平。”
顧嫣然心底有些不悅。“進府時學識程度不一,那怎麽不見你們按學子的學識程度給他們各自分派不同的教導先生?”按學識高低出題,這不是有意將學子也分了個高低麽?
“咱們其實有過這個設想,不過最終沒能得意實現。”
“說著是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學子眾多,可能夠教導他們的先生隻有寥寥數人,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是啊。”
“根本從一開始就錯了!”顧嫣然口下不留情麵。“作為師者,本該將學子一視同仁,可你們卻以入學時的學識高低來評定學生!假如我入學時就已在學識、技藝方麵有所小成,進入學府後懶散度日,每次考試隨便考考就通過了,你們該如何評定我的學習成果?是進步?還是止步不前?你們如何分辨?”
顧嫣然的一番話,在座的先生們下意識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再假如,我是剛入學的學生,剛入學時我一無所知,可我擁有過人的學習天賦,並且勤奮努力,一年所學比其他人四年所學更多,你們又該如何評定我的學習成果?就隻是進步嗎?”顧嫣然又舉了例子問道。
這一次,在座的先生們直接愣在了當場,甚至齊齊反思起來。
顧嫣然端坐著,沒有給先生們反思的時間,而是繼續道。“學子們雖然入學時的學識程度不一,可他們有腦子能學,有眼睛能看,有雙手能練。身為師者要做的,就是將自身覺得有必要、有意義的學識統一傳授們,並在他們有疑問、有困難的時候給予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至於他們能學以致用到什麽地步,無關天意,無關旁人,皆看自身心性。”
顧嫣然的推心置腹,使在座的先生們猶如醍醐灌頂般清明了幾分。
“……被一個小丫頭說教,有點兒氣,不是氣她,而是氣我自己不如她。”
“我也一樣。”
“教書育人了這麽多年,所做、所想卻還比不上一個剛剛及笄的小丫頭。”
“怪不得,怪不得國師大人會認命顧府長來擔任代理府長,原來他看得比我們透徹。”
“那這次的考試……統一出題麽?”
“統一吧,咱們錯了這麽多年,可不能再繼續錯下去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話說的忒應景。”
“平日裏咱們總將這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掛在嘴上,到了該實際行動的時候可不能拉稀擺帶啊。”
“那肯定啊!”
顧嫣然適時插話。“各位先生應該都記得自己這半年間所教授的內容吧?”
“記得,記得,我這半年在教《浮世錄》,剛教到第三冊。”
“我也記得,這半年我的是《夜禹古事》上篇,第一話到第二十七話。”
“我教了四局殘棋。”
“我教了六局常規棋。”
“我是教了些畫藝的勾勒技巧和暈染技巧,還有一些畫龍點睛之筆。”
宮裕一道。“琴藝這邊,我教了簡單的指法和跳弦,並教了七首曲譜。”
“很好。”顧嫣然點了點頭。“既然都記得自己交過什麽,起碼出題範圍可以明確了。不過切記,出題不能隻出半年內所教授的這些,還得加一些之前學過的知識作為考點,檢驗他們是真的將你們教過的那些留存於心,還是隻為了應付半年一次的考試才臨時抱佛腳。”
“好主意!”
“就這麽辦,我迴去翻翻之前教的書集。”
“不過考試前,咱們得先將臨時改規的事兒告訴學子們吧?”
“多此一舉,直接考不就行了。”
“不妥不妥,學子們都還以為這次考試也是循著往例針對性出題,這臨時改規,怎麽也得提前知會一聲吧?”
“我也覺得要提前知會一聲,現在這些孩子都被家裏慣壞了,要是咱們悶不吭聲改了考試規矩,指不定他們得鬧出什麽幺蛾子呢。”
宮裕一頷首。“理應知會。”
“提前告知考試改規一事,但考試範圍保密。”顧嫣然給出決定。
“是,府長。”
“好的,府長。”
“府長您怎麽說,我等便怎麽做。”
“都聽府長的。”
席昆頓感欣慰地看著這一幕。“……”墨守成規多年,終於迎來新的局麵,尚衡學府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
……
議事結束後。
宮裕一提出要送顧嫣然。“我送你。”
“好啊。”顧嫣然欣然同意。
宮裕一、顧嫣然走在前方,淩媌則離了差不多三步遠的位置跟在後麵。
“最近……還好麽?”宮裕一的口氣有些僵硬,但不難聽出其中的關心與掛念。
顧嫣然笑著道。“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該玩就玩,好的不得了。”
宮裕一。“……”突然覺得自己惦記她是否安好的這段時光都喂了狗。
“你呢?”顧嫣然反問著宮裕一。“你過得如何?”
宮裕一麵無表情,且語調平平道。“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該玩就玩。”
“噗嗤。”顧嫣然忍不住笑出了聲。“哈哈哈,明明是同樣的話,怎麽從你嘴裏說出來就那麽奇怪呢?”
“聽說你辦了個盛大體麵的及笄禮。”宮裕一硬邦邦的轉了話題。
顧嫣然神色微斂。“是啊,又盛大,又體麵。”
宮裕一看出了顧嫣然的心情。“為什麽不開心?”
“非我所想,亦非我所願,自然不開心。”顧嫣然難得的跟宮裕一傾訴起來。“……我,本不想辦及笄禮的。”
宮裕一想伸手摸摸顧嫣然的頭,但並無立場,隻能握拳於身側。
“人生在世,總會有許多不稱心意之事,忍忍就過了。”宮裕一這麽安慰道。
顧嫣然看著宮裕一,打趣著道。“裕裕,這麽久不見,你還是那麽不會安慰人呢。”
“……當我沒說!”宮裕一氣得拂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