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蘭和女保鏢在島上四處溜達。


    杜南和一幫老頭老太太在那裏聊家常。


    自從大學畢業,胖子基本上也就春節會迴島上,不過春節的時候,因為村裏人全都迴來了,所以顯得異常喜慶,根本感覺不到現在的冷清。


    此刻島上是真冷清,全都是老頭老太太,要不然就是六歲以下的小孩,六歲以上到五十歲以下的人卻一個都沒有。


    “六爺爺。”杜南衝著一個七十多歲,光頭,穿著藍布中山裝的老頭說道:“你幫我琢磨一下,我如果想要在這裏投資,搞個什麽東西能夠讓叔伯堂兄他們迴來?在家門口能夠賺錢,何必到外麵去?外麵的錢也不是那麽好賺的,房租、水、電、煤氣一大堆,花銷絕對不低。”


    被他叫六爺爺的老頭就是村長,和杜南的爺爺是堂兄弟。


    老頭撓了撓頭,然後看了看左右。


    老太太們全都自覺自願地站在外圍,裏麵一圈都是老頭。


    “難道搞養殖?養什麽?”


    “咱們這裏有點尷尬,周圍這片說是海,又不是海,說是河,又不是河,如果再往東一些倒好了,那邊海水養殖搞得很紅火。”


    “是啊,前兩年咱們找到市裏麵,市裏麵請了專家來會診,結果也沒想出什麽對策來。”


    一群老頭子議論紛紛。


    很明顯,他們不是沒想過辦法,而是沒有辦法。


    “怎麽沒有優勢?咱們大恆島最大的優勢是離市裏麵近,離岸邊隻有十幾公裏,離開魔都也隻有三十公裏,這就是最大的優勢啊!”杜南來這裏之前就已經想好了。


    “這有什麽用?”村長並不看好。


    “離得近就是最大的好處,咱們做不了海水養殖,但是弄一個海水池,把批發來的東西養上幾天應該沒問題吧?從這裏到岸邊隻有十幾公裏,開快艇幾分鍾就到,而咱們大恆島靠近西區,不像另外幾座島全都在東麵,那邊還有一個北港,幾家就搶一個碼頭區,我承認碼頭區確實很大,很繁榮,想吃海鮮的人全都奔那邊去,但是那邊的房價,租金也跟著起來了,吃的東西都不便宜,咱們在西區也搞一個海鮮街,你們覺得能不能賺錢?”杜南是想好了過來的。


    他甚至都用不著自己動腦筋,有人工智能在,稍微查一下,就可以知道未來幾年市裏麵的規劃,然後跟著規劃走就行了。


    一幫老頭麵麵相覷,他們還真沒想過。


    “應該沒這麽簡單吧?要不人家專家會想不到?”一個老頭問道。


    “這要本錢的,而且有風險,是貸款?還是自籌資金?如果貸款的話,萬一咱們島上沒有擅長經營的人,生意沒做起來怎麽辦?”杜南問道。


    “對啊!哪個專家願意砸自己的牌子?”村長大爺一拍大腿。


    “這得多少錢啊?”一個老頭看著左右。


    “我不懂養殖,但是琢磨著,反正沒必要搞大,弄幾個小池子,應該花不了幾個錢,至於搞一條海鮮街,也用不著弄得規模很大,盤下七八家鋪子,另外弄十幾個燒烤攤,也就齊活了,咱也用不著跑市中心去,就在大橋底下,車來車往的地方找一條街就不錯了,最好靠海邊,這樣卸貨也方便……”杜南說著自己的想法。


    他來的時候算過,現如今島上也就不到兩百戶人家,按照一家五口來算,頂多一千多人,再去掉老人和孩子,另外去掉那些在外麵混得還算不錯,未必願意迴來的人,再加上小孩在念書,沒可能迴來的人,恐怕連三百個人都不到。


    如果真搞臨時養殖的話,少說要二三十人,負責運輸又用掉十個人,十幾個燒烤攤,每個攤子至少五個人,那就已經六十多個了,店鋪用的人更多,稍微上點規模就至少要十幾個人,這樣一來又是一百多人解決了。再算上進貨、檢驗、財務核算、市場營銷,差不多又是十幾個人。


    另外也不是人人都必須上班的,那三百個人裏麵至少有一半是女人,除了一部分女人可以當服務員,大部分女人其實都是在家待著。


    “對了,六爺爺,我記得島上還有一個防空洞呢!那玩意兒廢棄了可惜,咱們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啊!”杜南真正的目地其實是這個。


    那個防空洞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地方之一,筆直一條,差不多有四五百米,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


    他不是要造槍嗎?


    那玩意兒肯定是要測試的。


    沒有什麽地方比那個防空洞更合適的了。


    “怎麽利用?”老頭眼睛一亮。


    “當冰庫啊,一方麵咱們可以用來冷凍自己的東西,另外一方麵也可以租出去,現在外麵冰庫的租金很高的。”杜南說道。


    “對啊,咱們怎麽沒想到呢?”


    “有了冰庫,咱們就可以便宜的時候買進,貴的時候賣出,什麽蒜你狠,豆你玩,不就是這麽搞起來的嗎?”


    “咱們這裏還有一個方便條件呢!這裏的電費便宜,市裏麵有補貼的。”


    一幫老頭的興致被杜南給勾引了起來,腦子也變得一下子好使起來。


    ………………


    又有船來了,那是一艘兩百噸的小貨輪,上麵整整齊齊地碼著四個被切開了的集裝箱。


    村裏麵的老頭老太太此刻全都跑到碼頭上看熱鬧來了。他們誰都弄不明白,運這些集裝箱過來是幹什麽?


    船靠了岸,先下來的是一輛樣子有些奇怪的拖車。


    這輛拖車沒有駕駛室,就一張椅子和一個方向盤,方向盤上有一個撥杆,控製著前進後退,不過這輛拖車卻有一個長長的車架,長度有十二米,偏偏車輪還很小,也就中號平底鍋那麽大,不過輪子很多,總共十對。


    這東西就像是一隻大蜈蚣一樣趴在碼頭上。


    一個個集裝箱被吊了上去。


    “你選的地方在哪兒?”小胡子問道。


    “在島的另一頭。”杜南早就選好了地方,他並不打算和村裏人住得太近,要不然三姑六婆整天來串門,他肯定會感到厭煩,另外島的另一頭風景也確實更好,因為那邊沒人住,植被沒有被破壞。


    從碼頭到島的另一頭是沒路的,好在那輛拖車什麽都不挑,隻要不是什麽懸崖峭壁,它都可以上去。


    “小南瓜,沒必要吧?幹嘛躲得那麽遠?”村長大爺有點不樂意了。


    “您不懂,等到房子造好,您就明白了。”杜南也不多解釋。


    “你直接說,怕咱們騷擾到你和你老婆的兩人世界就得了。”旁邊一個老頭嗬嗬一樂。


    “我現在不說,到時候你們看。”杜南仍舊不解釋,突然他拍了拍開車的工人,緊接著往前一指:“就那片懸崖邊上。”


    杜南說的懸崖,其實是一個陡坡,頂上有一片平地,周圍全都是灌木,大大小小的灌木,有些灌木甚至已經長到一人多高,感覺就像是樹一樣。


    “底下是什麽?石頭?”小胡子問道,他得問明白。


    “外側是石頭,花崗岩的山骨,絕對不會坍塌,裏麵是泥地,要不然那些灌木不可能長得這麽茂盛。”杜南說道。


    “地方是你選的,將來出事我可不負責任。”小胡子把醜話先說在了前麵。


    “放心,我兜著呢!”杜南根本不含糊。


    “那行,大夥兒全都下來,幹活了。”小胡子大聲喊道。


    ………………


    挖土機開始挖地,中間要挖出一個方形的坑來,這個坑用不著太大,也就半米深,這地方畢竟是海島,用集裝箱改造的房子又不可能打地基,不埋下去的話,一陣台風過來,說不定會出事。


    這邊在挖坑,那邊在往下放集裝箱,一個個往下放,頭尾相連,這些集裝箱靠裏麵的一側全都打通了,甚至連窗框都裝好了,隻是玻璃還沒上去,靠外的一側也有窗戶,從頭到底貫通的窗戶,同樣也是窗框裝好,但是玻璃沒上去。這圈窗戶的高度在彎腰可以看到的位置,隻有巴掌寬的一條縫,裏麵還上了百葉窗。當初小胡子說這玩意兒是射擊孔,簡直是太貼切了。


    所有的集裝箱全都放了下去,最終連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迴形,互相連接的地方有鎖扣,所以四個集裝箱是鎖死的,更有人拿著點焊槍在那裏焊接,這玩意兒不但要鎖死,還要焊死。另外幾個人進入到裏麵在往連接的縫隙處打膠,這是為了防止滲漏,另外也是為了防止蛇蟲進入。還有一群人在往正中央的院子裏麵鋪塑料布,這同樣也是為了不讓蛇蟲進入。


    “這是什麽?四合院?”村長大爺看不明白了。


    “為什麽沒門?這房子也太稀奇古怪了吧?進出得走樓梯,爬房頂。”另外一個老頭在那裏嘀咕:“還有你這窗戶,從頭到底一根,還那麽扁。”


    “現在的後生就是喜歡稀奇古怪的東西,說實話,住在大鐵箱子裏麵能舒服嗎?鐵這東西根本不保溫啊!夏天得熱死,冬天得冷死,好在咱們島上冬暖夏涼,勉強過得去。”又有一個老頭在旁邊發議論。


    “小南瓜,你在白浪費錢,迴頭你還是在村裏找一幢房子吧!你又是給咱們出謀劃策,又是投資,咱不要你的錢。”一個同樣七十多歲,身材矮胖的小老頭在旁邊發話了。


    這位是村支書,身份還在杜南的堂爺爺之上。


    “謝了,支書爺爺,不過用不著,完工之後你們就知道了。”杜南很有自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輪,命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晶並收藏時輪,命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