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的天氣稍微迴升一些,龔明身體也好了一點,能夠下床散步了。因為今天要迴玉州,所以龔明穿著大棉襖來送他。走時噓寒問暖的全部交代一遍,帶著呂池的黑槍營,出山城往東北而去。
路上白茫茫的一片,到處都是雪,也看不到路在哪裏。帶著一群人也懶得找路,就這麽往東北走,反正方向對就行。騎著馬走在前麵,呂池也騎著馬跟在他身後。
路上,呂池問“大人,咱們為何一定要迴玉州呢?在山城不是一樣嗎?”
笑了笑“嗬嗬!不一樣的,在山城不行,必須要迴玉州,有些事情隻有在玉州才能辦,山城辦不了。”
呂池很是好奇,到底啥事一定要在玉州才能辦?看呂池表情就明白呂池很想知道。隻能少少透漏一點,這事關係到咱們玉州的人口問題,得想辦法從永州弄些人口來玉州才行。呂池是更奇怪了,為啥山城就不能弄人口了?山城離內地還近些。沒有對呂池細說,山城弄不了人口那還用解釋嗎?蜀州和玉州雖說隔個巴州。但巴州也算是鎮西侯的傳統勢力範圍,要是從巴州弄人來玉州,保不準要得罪鎮西侯。現在的鎮西侯,可是說造反就能造反的人物,他玉州這點兵力還不夠給鎮西侯打牙祭的。
玉州城就不一樣了,靠近永州。永州是北方軍的天下,北方軍可不會管永州百姓的去留。所以隻能從永州騙點人過來,永州人口兩百多萬,哪怕隻是騙點零頭,也足夠玉州目前發展所用。呂池又問他,有啥辦法能讓永州的百姓遷到玉州來。對呂池說辦法還是有一些,至於效果怎麽樣還不知道。呂池看他不說話著實有些憋的難受,卻又不敢繼續問,也就跟著一起沉默。
…
慢悠悠的走了兩天多,終於看見玉州城了。一群人進城後,直奔軍營而去。其實他不去軍營的話也沒地方可去,玉州城裏既沒有宅院,也沒有軍事部。原本第一次到玉州城的時候,楊開是要給他找個宅院的,不過被他拒絕了。現在想想,還是蠻後悔,畢竟連個軍事部都還沒有呢。召開軍事會議的話,不可能都在營地吧?拒絕都已經拒絕了後悔也沒用,好在目前還沒有戰事。坐在椅子上,思考著如何從永州騙些人口時,常雄進來了“隊長,又在瞎想啥呢?”說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我在想有什麽辦法,能從永州弄些百姓來玉州定居,可思來想去卻不知道用啥辦法。”
常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開口道“這有啥好想的?直接告訴永州百姓,北遼要跟大魏開戰了。反正都是騙,還有啥好想的啊?”
想想,是啊!反正都是騙。再說現在的北方軍跟北遼確實也有些緊張。打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啥時候打罷了。這麽說的話也不算騙人,不過永州百姓離開永州,就一定會來玉州嗎?有辦法騙他們遷走,可又有啥辦法能騙他們往玉州遷呢?
思考一會對常雄道“明天你去軍中挑些精明的兄弟,讓他們從四臨偷偷進入永州內地。在民間大肆宣傳北方軍要與北遼開戰的消息,和我玉州軍大敗西遼16萬大軍。記著,不要大張旗鼓,悄悄宣傳就好。”
“哦!還有呢?”
笑笑繼續道,“過個半個月,你在讓他們宣傳,就說玉州兩年後要建新城。凡在玉州居住兩年以上的新居民,到時候新城建好,都會有一套免費的新房入住。新居民定居玉州免稅三年,農閑還可去山城開礦賺取工錢。而且玉州政府免費提供三餐。”
常雄納悶了,隻是這樣嗎?那中原可比關外好多了,估計能來玉州的也不會有多少人。他卻跟常雄說,永州也屬於關外,隔個十幾二十年就要跟北遼幹一場。其實永州很多百姓日子也不好過,就算去中原,日子也不一定就比在關外好過。中原在繁華,跟他們又沒有關係,所以能來多少就多少。哪怕能騙來個三分之一,那也有幾十萬人口。沒辦法,死道友不死貧道,囑咐常雄明天就去辦。
……
拐騙人口的計劃,都擬定好讓常雄去辦了,現在的他又在幹嘛呢?
寫了一封信,讓人從永州繞道送去中原。他自己這些天,卻是去了玉州城的紡織製造局。是和楊開一起去的,他不認識人隻能找楊開來當中間人。去紡織製造局隻為一件事——軍服,對,就是士兵的軍服。他要在紡織製造局*了一批軍服,找紡織製造局的主事人談了談,價格問題以及用料問題。具體小細節都沒有作計較,對紡織製造局提的唯一一個條件——新軍服必須要好看,穿起來必須要帥。製造局的人很是鬱悶,好看有啥用?又不能擋刀槍箭弩,而且甲胃往外麵一套,再好看也看不到了啊。他可沒想那麽複雜,就是要新軍服好看,士兵穿起來帥。以後甲胃的打造也不會隻注重防禦,各個細節方麵,到時候都會讓人注意。當初穿著黑槍營軍服,醜的他都要哭了,可不想以後的士兵在步他的後塵。
從製造局迴來後就準備著手練兵了,把黑槍營和常雄手底下的騎兵,全部帶到沙城周邊各個校場。又通知了餘坤、張鶴、楚二狗,命他們三人輪流駐守,沒輪到駐守的,必須帶著所有士兵趕去校場訓練。
至於訓練方麵,他在沙穀大戰的時候,就發現鎮西軍步兵有很大的弊端。隻知道怎麽殺人,卻不知道怎麽躲避。他當初可差點就被西遼人一刀砍了,身上那道兩掌長的傷疤,可是時時刻刻在給他警醒著。當初刺向敵人,而敵人卻用戰刀直接擋開,那時他就發現己方這個最大的弊端。所以現在他對各部練兵的要求就是,一:提高士兵體能(一場*似得逃亡,把他和手下人累怕了)。二:注重集體群戰配合(不是常雄拉他一把,他可就被人一刀劈了)。三:注重士兵個體作戰(他刺向敵人卻被敵人躲開,而敵人砍向他,他卻不知如何躲避)。這三個訓練要素,都是他拿命換來的經驗,所以他必須改變以前所有的弊端訓練方法。
所謂提高士兵體能訓練:長跑、負重、忍饑挨餓以及忍冷熱天氣之類。
群體群戰配合:交替、協助、互保以及臨場治療。
個體作戰:主要練習單個士兵自身格鬥搏擊訓練,以及各類兵器使用和殺敵躲避。單體作戰,要求殺敵隻求一擊必殺不求花哨,能刺絕不砍,能射絕不刺,敵人攻擊時知道如何格擋以及躲避。
這幾天,主要練兵大綱,都已和各部主將說過了,各部主將都覺得太過於繁雜,但他就是這一個堅持。
隻要精兵不要數量,人海戰術不適合現在的玉州,更不適合他的性格,不能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要讓他的士兵,以後不管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都能頂住壓力。不管在什麽樣的群戰下,都能傷亡最低化。不管什麽樣的追殺下,一對一,甚至一對二、對三,他的士兵都能把敵人反殺,逃脫出去。所以這三條練兵大綱,他是勢在必行,也是為以後的強兵路線奠定基礎。
……
騎兵營的編製目前達到了一萬人,早已超過原有編製。他打算對騎兵實行軍改,騎兵和步兵不同,五千人的騎兵,用到刀口上能堪比兩萬步兵還多。一個營團的騎兵為五千,目前有十萬匹戰馬,隻要人口到位,有了資金,他會把這十萬騎兵全部編滿。現在玉州人口太少,沒有那麽多的兵源,目前隻能先編製這一萬騎兵。對騎兵的軍改,他也有個大致的方案,決定把騎兵營團的編製砍掉。以後騎兵的最大輸出單位改為一萬人,最小輸出單位改為一千人。這樣能把騎兵優勢最大化的利用。意思是,執行的任務若是用不到五千人,隻能用到兩三千人就足夠,如果還是采用營團編製,那派出去執行任務的就是五千人。軍改以後派出去的就不一樣了,比如這個任務我要用到三千騎兵,那麽我就可以直接調派三個千人單位。所以要把營團砍掉,直接以旅團作為騎兵最大輸出單位,以後旅團之下直接就是督尉。第一個騎兵旅名號都想好了,就叫——鋒芒。他希望這第一個騎兵旅能像尖刀一樣刺破一切敵人。(後來的鋒芒騎兵團前身)
對於騎兵的訓練,他了解不多。他隻會用騎兵就是不會練騎兵,沒辦法,隻能騎兵先下馬跟著步兵一起訓練。
……
滿身大汗的從校場走上高台,一屁股坐在高台上嘴裏嘟噥著“這麽累,訓練任務會不會讓士兵感覺到壓力太大了?也許分段式訓練更好些吧?這個禮拜練這個,下個禮拜練那個,不會讓士兵感到枯燥乏味。”
讓衛兵端了杯茶,抿一口,抬起頭看向中原方向,自語道“也不知道那丫混蛋啥時候能來?媽的,老子都把騎兵給你準備好了,你丫還不過來給我練兵。”
此時在江南蘇州的一個小酒館裏,一個青年正喝著酒,猛然打個噴嚏。用手撓了撓頭,嘀咕著“誰特麽的又在背後罵我?……哎呀!我擦嘞!女神哎!”青年連忙擦擦嘴,起身就往酒館外跑去。
路上白茫茫的一片,到處都是雪,也看不到路在哪裏。帶著一群人也懶得找路,就這麽往東北走,反正方向對就行。騎著馬走在前麵,呂池也騎著馬跟在他身後。
路上,呂池問“大人,咱們為何一定要迴玉州呢?在山城不是一樣嗎?”
笑了笑“嗬嗬!不一樣的,在山城不行,必須要迴玉州,有些事情隻有在玉州才能辦,山城辦不了。”
呂池很是好奇,到底啥事一定要在玉州才能辦?看呂池表情就明白呂池很想知道。隻能少少透漏一點,這事關係到咱們玉州的人口問題,得想辦法從永州弄些人口來玉州才行。呂池是更奇怪了,為啥山城就不能弄人口了?山城離內地還近些。沒有對呂池細說,山城弄不了人口那還用解釋嗎?蜀州和玉州雖說隔個巴州。但巴州也算是鎮西侯的傳統勢力範圍,要是從巴州弄人來玉州,保不準要得罪鎮西侯。現在的鎮西侯,可是說造反就能造反的人物,他玉州這點兵力還不夠給鎮西侯打牙祭的。
玉州城就不一樣了,靠近永州。永州是北方軍的天下,北方軍可不會管永州百姓的去留。所以隻能從永州騙點人過來,永州人口兩百多萬,哪怕隻是騙點零頭,也足夠玉州目前發展所用。呂池又問他,有啥辦法能讓永州的百姓遷到玉州來。對呂池說辦法還是有一些,至於效果怎麽樣還不知道。呂池看他不說話著實有些憋的難受,卻又不敢繼續問,也就跟著一起沉默。
…
慢悠悠的走了兩天多,終於看見玉州城了。一群人進城後,直奔軍營而去。其實他不去軍營的話也沒地方可去,玉州城裏既沒有宅院,也沒有軍事部。原本第一次到玉州城的時候,楊開是要給他找個宅院的,不過被他拒絕了。現在想想,還是蠻後悔,畢竟連個軍事部都還沒有呢。召開軍事會議的話,不可能都在營地吧?拒絕都已經拒絕了後悔也沒用,好在目前還沒有戰事。坐在椅子上,思考著如何從永州騙些人口時,常雄進來了“隊長,又在瞎想啥呢?”說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我在想有什麽辦法,能從永州弄些百姓來玉州定居,可思來想去卻不知道用啥辦法。”
常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開口道“這有啥好想的?直接告訴永州百姓,北遼要跟大魏開戰了。反正都是騙,還有啥好想的啊?”
想想,是啊!反正都是騙。再說現在的北方軍跟北遼確實也有些緊張。打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啥時候打罷了。這麽說的話也不算騙人,不過永州百姓離開永州,就一定會來玉州嗎?有辦法騙他們遷走,可又有啥辦法能騙他們往玉州遷呢?
思考一會對常雄道“明天你去軍中挑些精明的兄弟,讓他們從四臨偷偷進入永州內地。在民間大肆宣傳北方軍要與北遼開戰的消息,和我玉州軍大敗西遼16萬大軍。記著,不要大張旗鼓,悄悄宣傳就好。”
“哦!還有呢?”
笑笑繼續道,“過個半個月,你在讓他們宣傳,就說玉州兩年後要建新城。凡在玉州居住兩年以上的新居民,到時候新城建好,都會有一套免費的新房入住。新居民定居玉州免稅三年,農閑還可去山城開礦賺取工錢。而且玉州政府免費提供三餐。”
常雄納悶了,隻是這樣嗎?那中原可比關外好多了,估計能來玉州的也不會有多少人。他卻跟常雄說,永州也屬於關外,隔個十幾二十年就要跟北遼幹一場。其實永州很多百姓日子也不好過,就算去中原,日子也不一定就比在關外好過。中原在繁華,跟他們又沒有關係,所以能來多少就多少。哪怕能騙來個三分之一,那也有幾十萬人口。沒辦法,死道友不死貧道,囑咐常雄明天就去辦。
……
拐騙人口的計劃,都擬定好讓常雄去辦了,現在的他又在幹嘛呢?
寫了一封信,讓人從永州繞道送去中原。他自己這些天,卻是去了玉州城的紡織製造局。是和楊開一起去的,他不認識人隻能找楊開來當中間人。去紡織製造局隻為一件事——軍服,對,就是士兵的軍服。他要在紡織製造局*了一批軍服,找紡織製造局的主事人談了談,價格問題以及用料問題。具體小細節都沒有作計較,對紡織製造局提的唯一一個條件——新軍服必須要好看,穿起來必須要帥。製造局的人很是鬱悶,好看有啥用?又不能擋刀槍箭弩,而且甲胃往外麵一套,再好看也看不到了啊。他可沒想那麽複雜,就是要新軍服好看,士兵穿起來帥。以後甲胃的打造也不會隻注重防禦,各個細節方麵,到時候都會讓人注意。當初穿著黑槍營軍服,醜的他都要哭了,可不想以後的士兵在步他的後塵。
從製造局迴來後就準備著手練兵了,把黑槍營和常雄手底下的騎兵,全部帶到沙城周邊各個校場。又通知了餘坤、張鶴、楚二狗,命他們三人輪流駐守,沒輪到駐守的,必須帶著所有士兵趕去校場訓練。
至於訓練方麵,他在沙穀大戰的時候,就發現鎮西軍步兵有很大的弊端。隻知道怎麽殺人,卻不知道怎麽躲避。他當初可差點就被西遼人一刀砍了,身上那道兩掌長的傷疤,可是時時刻刻在給他警醒著。當初刺向敵人,而敵人卻用戰刀直接擋開,那時他就發現己方這個最大的弊端。所以現在他對各部練兵的要求就是,一:提高士兵體能(一場*似得逃亡,把他和手下人累怕了)。二:注重集體群戰配合(不是常雄拉他一把,他可就被人一刀劈了)。三:注重士兵個體作戰(他刺向敵人卻被敵人躲開,而敵人砍向他,他卻不知如何躲避)。這三個訓練要素,都是他拿命換來的經驗,所以他必須改變以前所有的弊端訓練方法。
所謂提高士兵體能訓練:長跑、負重、忍饑挨餓以及忍冷熱天氣之類。
群體群戰配合:交替、協助、互保以及臨場治療。
個體作戰:主要練習單個士兵自身格鬥搏擊訓練,以及各類兵器使用和殺敵躲避。單體作戰,要求殺敵隻求一擊必殺不求花哨,能刺絕不砍,能射絕不刺,敵人攻擊時知道如何格擋以及躲避。
這幾天,主要練兵大綱,都已和各部主將說過了,各部主將都覺得太過於繁雜,但他就是這一個堅持。
隻要精兵不要數量,人海戰術不適合現在的玉州,更不適合他的性格,不能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要讓他的士兵,以後不管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都能頂住壓力。不管在什麽樣的群戰下,都能傷亡最低化。不管什麽樣的追殺下,一對一,甚至一對二、對三,他的士兵都能把敵人反殺,逃脫出去。所以這三條練兵大綱,他是勢在必行,也是為以後的強兵路線奠定基礎。
……
騎兵營的編製目前達到了一萬人,早已超過原有編製。他打算對騎兵實行軍改,騎兵和步兵不同,五千人的騎兵,用到刀口上能堪比兩萬步兵還多。一個營團的騎兵為五千,目前有十萬匹戰馬,隻要人口到位,有了資金,他會把這十萬騎兵全部編滿。現在玉州人口太少,沒有那麽多的兵源,目前隻能先編製這一萬騎兵。對騎兵的軍改,他也有個大致的方案,決定把騎兵營團的編製砍掉。以後騎兵的最大輸出單位改為一萬人,最小輸出單位改為一千人。這樣能把騎兵優勢最大化的利用。意思是,執行的任務若是用不到五千人,隻能用到兩三千人就足夠,如果還是采用營團編製,那派出去執行任務的就是五千人。軍改以後派出去的就不一樣了,比如這個任務我要用到三千騎兵,那麽我就可以直接調派三個千人單位。所以要把營團砍掉,直接以旅團作為騎兵最大輸出單位,以後旅團之下直接就是督尉。第一個騎兵旅名號都想好了,就叫——鋒芒。他希望這第一個騎兵旅能像尖刀一樣刺破一切敵人。(後來的鋒芒騎兵團前身)
對於騎兵的訓練,他了解不多。他隻會用騎兵就是不會練騎兵,沒辦法,隻能騎兵先下馬跟著步兵一起訓練。
……
滿身大汗的從校場走上高台,一屁股坐在高台上嘴裏嘟噥著“這麽累,訓練任務會不會讓士兵感覺到壓力太大了?也許分段式訓練更好些吧?這個禮拜練這個,下個禮拜練那個,不會讓士兵感到枯燥乏味。”
讓衛兵端了杯茶,抿一口,抬起頭看向中原方向,自語道“也不知道那丫混蛋啥時候能來?媽的,老子都把騎兵給你準備好了,你丫還不過來給我練兵。”
此時在江南蘇州的一個小酒館裏,一個青年正喝著酒,猛然打個噴嚏。用手撓了撓頭,嘀咕著“誰特麽的又在背後罵我?……哎呀!我擦嘞!女神哎!”青年連忙擦擦嘴,起身就往酒館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