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長咳了半天之後,看著麵前已經消失的石片,一臉的茫然:“我們這是怎麽了?那個石片的人物畫哪裏去了,難道剛才是幻覺?”
孫集福撫著胸口:“我們莫不是遇到了鬼打牆?可鬼打牆隻會使人團團繞,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卻會曆曆在目,斷不會產生讓我們一段間失去外界感知的情況,而且肺部伴有嗆入灰塵的異物感。”
陸小雅盯著我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已經平複如常的四眼狗複欣,目光連閃,想說什麽又咽了迴去。估計他看出了端倪,畢竟拜火教的血之記憶傳承,使得她知識廣博,她沒有直接說出來,使我悄悄心安,隻要她能夠控製得了血之記憶傳承造成的性格切邊,以她的知識豐富度,確會是我強大的助力。
“我們不要想那麽多了,也許是天策府那幫人設定的迷魂陣呢,你們看複欣,它的鼻子一直在前探的嗅著。”頓地孫瞥了我一眼,岔開話題,邊說邊搖動著裝有李仙兒和黃誌宗的自封袋。
“是啊,”我生怕陳道長和孫集福繼續刨根問底的深挖下去,趕緊附和著頓地孫:“你們看,那消失了的石片的後麵,露出了山洞,”
月牙從雲層內鑽出,一片皎潔的月光灑了下來,我盯著灌木叢後麵,糾正了下我的說法:“嗯,那是個山縫。”
現在看去,那個山縫上窄下寬,下麵有半人高的銳角三角形一樣的洞口,洞口上側如被刀劈過一般,一道裂紋斜斜向上延伸開去。縫隙間三三兩兩的卡滿了山頂滾落的碎石。
“我說這裏怎麽人跡罕至呢,這簡直就是個危洞啊,誰敢跑這探險,一旦縫隙內的落石掉落下來,那可是要命的事。”陳道長看著縫隙內的落石說道。
他的話心剛落,轟隆隆一陣響聲,一塊落石滾了下來,落到縫隙下的洞內,山縫攏音,使得落石的聲音分外驚人。
“聽這聲音,我看,這裏才應該叫做神仙打鼓嘛,也不知這裏與軍潭山的神仙打鼓是否有關係?”我在心裏暗自琢磨著。
“還在磨蹭什麽?怎麽還不出發,再晚下去,嶗山雷擊木可就被別人搶先得手了!”石中天在我心理催促道:“就是這個獅子窟,你打聽的那幾個人就是順這進去的。”
我心理默默應聲,嘴上卻衝著陸小雅說道:“師妹”,您血之記憶的傳承,是否有關於此地的信息,這裏是個什麽所在?”
陸小雅額頭上的五芒星連閃,停留在右平角那個冷漠高知的性格上:“這裏,本地人稱之為獅子窋,傳說中,裏麵可是鬧鬼的所在。”
得了,我要的就是這句話,既然黃玉牒石中天說這是獅子窟,我料得血之記憶的陸小雅也應當知道,故意這麽說,來引出獅子窟這個地名來,這樣我在提及這個地方,一切就顯得順其自然,免得我直接提出獅子窟,引發陳道長和孫集福的懷疑。
我讓陸小雅放下四眼狗,那小狗盯著黑洞洞的入口,陣陣陰風和寒意透出,小狗隻是衝內汪汪叫個不停,卻不敢當先鑽入。
“看來李仙兒他們就是順此進去了,雖然大家各有目的,但大家能有幸走到一起共處一事,這就是緣分。我們還是需要精誠團結,共度危險。”
說著話,我掏出背囊的相應裝備,戴上照明頭盔,穩了穩腰間的道隱刀和拜火教贈於的手槍,束緊腰帶,轉身急忙忙當先而行:“既然這裏本地人稱之為獅子窟,想必是個相當危險的所在,正所謂明知山有獅,偏向獅山行,此時還不出發,等待何時。”
陳道長和孫集福等人,見我已經動身,便不再糾結剛才石片人的事情,權且當做天策府人等設置的障眼法,也忙忙跟在我身後,先後進入了獅子窟。
初進洞內時,需要躬身屈膝勉強前行,行進不過兩三米,卻越來越細窄,隻好將背囊摘了下來,推在前方,側身往前蹭,我打開照明頭盔上的頭燈,發現地上和兩壁上都有明顯的拖痕,洞窟內土壤潮濕,雖然碎石居多,但也可以恍惚看出人蹬踩過的腳印。
空間狹小的使我轉不過頭,我對著身後的眾人說道:“從混跡上來看,這裏明顯近期有多人進入過,既然他們能進去,我們應該也可以,不用擔心此路不通。”
我使勁往前蠕動著身上,繼續爬行幾米後,發現空間逐漸寬鬆,原來,這獅子窟的內部構造,如同個橫置的沙漏一般,初始入口可容人通過,中間有一段是細小的頸部,如狗洞般勉強使人鑽入,經過細小的頸部後,空間逐步擴大,看樣子,獅子窟內部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內有拱門、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各種帶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凸起柱型,撐起了整個獅子窟的內部空間,使整個空間如同迷宮一般。
大家陸續進來後,直起身形,清理了下身上的塵土,為了節省電量,將一行五人安排為陳道長在前,開啟頭燈,我和陸小雅居中,孫集福和遁地孫在後,遁地孫從背囊裏掏出個小巧的馬燈,馬燈下端有一油皿,螺絲蓋封閉,油不滴漏。上端有兩個鐵蓋,分層有空隙,便於出氣。中間是一塊玻璃罩。遁地孫順著空隙為馬燈點上了火:“這個東西可以檢測洞窟內的空氣質量,避免出氣通風量不足或者存在有毒氣體導致中毒現象。”
這時,走在最前的陳道長突然停下腳步,他的麵前是一個巨大的石蘑菇狀的柱型結構,順著石蘑菇柱兩側,分別有兩列腳印分開而去兩個方向,陳道長為難的用頭燈照了照被石蘑菇分為兩側的行進道路,為難的問道:“我們走哪邊?還是,我們也要分開探尋?”
頓地孫走過來,將裝有李仙兒和黃誌宗的自封袋放到複欣的鼻子下,通過陸小雅的輔助,確認了下,左側路線帶有李仙兒的氣息,右側路線帶有黃誌宗的氣息。
“看來,天策府和關中黃家在這裏分道揚鑣了,”我撓了撓頭:“他們雙方,一方有金爐圖譜,另一方知曉嶗山雷擊木用法和來曆,本為合則兩利的事情,為何分開行進?理由我們姑且不去猜測,大家看看,他們哪一方尋得嶗山雷擊木的機會大些?我們就走哪一方,畢竟決策是要建立在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嘛。”
孫集福撫著胸口:“我們莫不是遇到了鬼打牆?可鬼打牆隻會使人團團繞,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卻會曆曆在目,斷不會產生讓我們一段間失去外界感知的情況,而且肺部伴有嗆入灰塵的異物感。”
陸小雅盯著我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已經平複如常的四眼狗複欣,目光連閃,想說什麽又咽了迴去。估計他看出了端倪,畢竟拜火教的血之記憶傳承,使得她知識廣博,她沒有直接說出來,使我悄悄心安,隻要她能夠控製得了血之記憶傳承造成的性格切邊,以她的知識豐富度,確會是我強大的助力。
“我們不要想那麽多了,也許是天策府那幫人設定的迷魂陣呢,你們看複欣,它的鼻子一直在前探的嗅著。”頓地孫瞥了我一眼,岔開話題,邊說邊搖動著裝有李仙兒和黃誌宗的自封袋。
“是啊,”我生怕陳道長和孫集福繼續刨根問底的深挖下去,趕緊附和著頓地孫:“你們看,那消失了的石片的後麵,露出了山洞,”
月牙從雲層內鑽出,一片皎潔的月光灑了下來,我盯著灌木叢後麵,糾正了下我的說法:“嗯,那是個山縫。”
現在看去,那個山縫上窄下寬,下麵有半人高的銳角三角形一樣的洞口,洞口上側如被刀劈過一般,一道裂紋斜斜向上延伸開去。縫隙間三三兩兩的卡滿了山頂滾落的碎石。
“我說這裏怎麽人跡罕至呢,這簡直就是個危洞啊,誰敢跑這探險,一旦縫隙內的落石掉落下來,那可是要命的事。”陳道長看著縫隙內的落石說道。
他的話心剛落,轟隆隆一陣響聲,一塊落石滾了下來,落到縫隙下的洞內,山縫攏音,使得落石的聲音分外驚人。
“聽這聲音,我看,這裏才應該叫做神仙打鼓嘛,也不知這裏與軍潭山的神仙打鼓是否有關係?”我在心裏暗自琢磨著。
“還在磨蹭什麽?怎麽還不出發,再晚下去,嶗山雷擊木可就被別人搶先得手了!”石中天在我心理催促道:“就是這個獅子窟,你打聽的那幾個人就是順這進去的。”
我心理默默應聲,嘴上卻衝著陸小雅說道:“師妹”,您血之記憶的傳承,是否有關於此地的信息,這裏是個什麽所在?”
陸小雅額頭上的五芒星連閃,停留在右平角那個冷漠高知的性格上:“這裏,本地人稱之為獅子窋,傳說中,裏麵可是鬧鬼的所在。”
得了,我要的就是這句話,既然黃玉牒石中天說這是獅子窟,我料得血之記憶的陸小雅也應當知道,故意這麽說,來引出獅子窟這個地名來,這樣我在提及這個地方,一切就顯得順其自然,免得我直接提出獅子窟,引發陳道長和孫集福的懷疑。
我讓陸小雅放下四眼狗,那小狗盯著黑洞洞的入口,陣陣陰風和寒意透出,小狗隻是衝內汪汪叫個不停,卻不敢當先鑽入。
“看來李仙兒他們就是順此進去了,雖然大家各有目的,但大家能有幸走到一起共處一事,這就是緣分。我們還是需要精誠團結,共度危險。”
說著話,我掏出背囊的相應裝備,戴上照明頭盔,穩了穩腰間的道隱刀和拜火教贈於的手槍,束緊腰帶,轉身急忙忙當先而行:“既然這裏本地人稱之為獅子窟,想必是個相當危險的所在,正所謂明知山有獅,偏向獅山行,此時還不出發,等待何時。”
陳道長和孫集福等人,見我已經動身,便不再糾結剛才石片人的事情,權且當做天策府人等設置的障眼法,也忙忙跟在我身後,先後進入了獅子窟。
初進洞內時,需要躬身屈膝勉強前行,行進不過兩三米,卻越來越細窄,隻好將背囊摘了下來,推在前方,側身往前蹭,我打開照明頭盔上的頭燈,發現地上和兩壁上都有明顯的拖痕,洞窟內土壤潮濕,雖然碎石居多,但也可以恍惚看出人蹬踩過的腳印。
空間狹小的使我轉不過頭,我對著身後的眾人說道:“從混跡上來看,這裏明顯近期有多人進入過,既然他們能進去,我們應該也可以,不用擔心此路不通。”
我使勁往前蠕動著身上,繼續爬行幾米後,發現空間逐漸寬鬆,原來,這獅子窟的內部構造,如同個橫置的沙漏一般,初始入口可容人通過,中間有一段是細小的頸部,如狗洞般勉強使人鑽入,經過細小的頸部後,空間逐步擴大,看樣子,獅子窟內部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內有拱門、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各種帶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凸起柱型,撐起了整個獅子窟的內部空間,使整個空間如同迷宮一般。
大家陸續進來後,直起身形,清理了下身上的塵土,為了節省電量,將一行五人安排為陳道長在前,開啟頭燈,我和陸小雅居中,孫集福和遁地孫在後,遁地孫從背囊裏掏出個小巧的馬燈,馬燈下端有一油皿,螺絲蓋封閉,油不滴漏。上端有兩個鐵蓋,分層有空隙,便於出氣。中間是一塊玻璃罩。遁地孫順著空隙為馬燈點上了火:“這個東西可以檢測洞窟內的空氣質量,避免出氣通風量不足或者存在有毒氣體導致中毒現象。”
這時,走在最前的陳道長突然停下腳步,他的麵前是一個巨大的石蘑菇狀的柱型結構,順著石蘑菇柱兩側,分別有兩列腳印分開而去兩個方向,陳道長為難的用頭燈照了照被石蘑菇分為兩側的行進道路,為難的問道:“我們走哪邊?還是,我們也要分開探尋?”
頓地孫走過來,將裝有李仙兒和黃誌宗的自封袋放到複欣的鼻子下,通過陸小雅的輔助,確認了下,左側路線帶有李仙兒的氣息,右側路線帶有黃誌宗的氣息。
“看來,天策府和關中黃家在這裏分道揚鑣了,”我撓了撓頭:“他們雙方,一方有金爐圖譜,另一方知曉嶗山雷擊木用法和來曆,本為合則兩利的事情,為何分開行進?理由我們姑且不去猜測,大家看看,他們哪一方尋得嶗山雷擊木的機會大些?我們就走哪一方,畢竟決策是要建立在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