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地孫見我完好無損的迴來,拍打了我幾下,高興的說道:“剛聽說你小子在奪寶三關時,臨陣換將,在這些道人中出盡了風頭,搞得玄機門和天策府火並,確實機謀出眾啊。”


    我尷尬的說道:“頓老哥,你莫要捧我了,我有自知之明,我若在場內,不出兩招就得被關二爺或李仙兒掀出場去,所以嘛,何必自取其辱呢。”


    我們正說話間,房門啪的被推開,隆武府的頓地趙、頓地錢、頓地李走了進來,呈品字形圍住了頓地孫。


    “老三,你脫離隆武府,我們兄弟也不阻攔你,可是,請你將揚文匕還給隆武府吧,”頓地趙痛心的說道:“不管你心內對隆武府有何種不滿,可你畢竟出身隆武府,這是抹滅不掉的,你也知道,隆武三匕的威名,是三樣齊聚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難道你要眼看著隆武府因為缺少了揚文匕而沒落嗎?”


    頓地孫初聽頓地如此說,心頭怒起,起身說道:隆武三匕是三樣齊聚可發揮超常威力,可是道者豈能總是倚靠外物輔助?你看看你們,隆武府一眾在此次升爐大會中,在奪寶二關就被淘汰,難道那些進入奪寶三關的道門同仁,都是倚靠門派法寶了嗎?哼,隻能怪你們學藝不精。你看我我身邊的這位蘇小道友。頓地孫衝我一指:“你看他可有攜帶什麽法寶?”


    頓地錢踏出一步:“你有什麽資格說我們?你自己不也是奪寶二關就被淘汰了嗎?大言不慚的侃侃而談,難怪我們族長和長老們容不下你。”


    這話問的頓地孫啞口無言,那頓地孫是為了幫我進入奪寶三關,臨陣反水而導致其所在的組別被淘汰,現在自然不可對隆武府的三位名言,隻能默默背鍋。


    我心中不忍,正要講清當時的事實,來替頓地孫辯駁一番。頓地孫將我一攔:“多說無益,他們隻是想要迴揚文匕而已”。說罷,將揚文匕自腰間抽出,啪的釘在地上:“拿去吧,屬於我的東西,我一定迴去隆武府討迴。”


    頓地錢彎身拔出地上的揚文匕:“你隻是隆武府的叛徒而已,隆武府沒有派人廢你氣海,還讓你保有隆武府道術,已是莫大慈悲了,你還有臉說迴隆武府討迴什麽屬於你的東西?呸!!”說罷,鄙夷的瞥了一眼頓地孫,轉身離開。


    “三哥,我.....”頓地李囁嚅的張了張嘴,看著頓地孫漲紅的臉,喏喏的想說什麽,被頓地錢拉著胳膊拽出了房間。


    “三弟,你多保重吧,好自為之,哎!”頓地趙歎了口氣,搖著頭轉身離去。


    經過這麽一番插曲,我和頓地孫都失去談話的興趣,他沉默的躺在床上各自想著心事,我見頓地孫心情不快,便將頓地孫離開塔下墓場之後發生的諸般事宜,向他一一說明:“真是一路遇貴人,自從師父昏迷後,得頓老哥您的引薦,結識了陳道長等嶗山派一眾,這次在拜火教,陳道長等對我諸般護持,真是讓我頗為感動啊。”


    頓地孫被我勾起了話頭:“陳道長說他們對金爐完全不感興趣,我可並不認同。”


    “哦?”我聽得好奇:“他若是對金爐圖譜有興趣的話,又怎麽會同意我的決定,與劉文昭和張向天換那奪寶三關的資格?”


    “我懷疑他們是故意放長線釣大魚,因為他們知道你是馬三爺的弟子吧,”頓地孫說道:“陳道長說他的目的是嶗山雷擊木,這個應該沒錯,可你知道嶗山雷擊木的原本身份是什麽嗎?”


    “我隻知道,雷擊木是上天雷電所劈開,鬼魂深懼之,是頗有力度的避邪法物。因為雷公電母封殺靈體的信息會殘留在雷擊木上,對靈體極具震懾力,可以做為鎮宅法物。也可以震懾修真有道的動物類仙家,比如您在奪寶二關鬥室內打暈的北馬仙的胡世通,他身邊的那隻黃狼,若有雷擊木在手,黃狼絕不敢靠近”。我把我對雷擊木的理解對頓地孫說道。


    頓地孫點了點頭:“你說的沒錯,民間常用繩穿起一塊雷擊木,戴在小孩手腕上或者掛在脖子上,認為這樣孩子就不會“著東西”,並且好養活,就是這個道理。可那嶗山雷擊木卻不止這麽簡單,它與你玄機門的金爐也就糾葛。”


    “什麽?”這驚訝的叫道:“金爐與嶗山雷擊木能有什麽關係?”


    “我隆武府和天策府、羅織道一樣,在唐時,與皇室糾葛甚深,據我隆武府的宮中人員記載,那張道濟得到金爐之後,得玄宗委托,為皇室煉丹,可他無論用蠟或炭做燃料,均無法使得爐內溫度達標,所以,外丹一直無法練成,直至玄宗死去,黃巢暴動發生,丹藥仍未成型。


    “世人都知道黃巢修習的是嶗山術,黃巢將嶗山雷擊木帶出了嶗山,他也隻以為那嶗山雷擊木是辟邪震煞之物,可張道濟何種人物,在黃巢殺入長安之後,他在黃巢身上的嶗山雷擊木中感知到了雷火,所以,那雷擊木被張道濟私下使手段弄了去,據說,最後練成了外丹,那外丹被玄機門的第三代傳人交給了李克用,李克用才能力克黃巢,使唐朝又得以苟延殘喘了些時日。”


    “雷火?一般雷擊木都是棗木,桃木,柳木之類的,其本質還是木頭啊,木頭中怎麽會有雷火”,我疑惑的問道。


    “並不是木頭中有雷火,而是蘊含了雷火的力量,”頓地孫對我解釋道:“天地間火的種類很多,我們燒菜做飯的凡間之火為人火,天降之火也叫雷火,其餘還有龍火,鬼火等等,其中,當以雷火威力最大,那嶗山雷擊木中蘊含雷火的力量,我估計可以是作為火引存在,可以使燃燒的人火中摻入天火的威力。”頓地孫根據隆武府的記載,抽絲剝繭的對我分析道。


    “作為火引存在,那豈不是早就被燒沒了?”我更加的不懂。


    “火引隻是引而已,像藥引,每次隻用一點,可能起的也是催化劑的作用吧,是否嶗山雷擊木也是這樣,我就不好猜測了”,頓地孫撓了撓頭。


    “若是嶗山雷擊木有這特殊功能,真是有可能現在仍和金爐一起被藏在某地,否則,沒有嶗山雷擊木作為火引,金爐就難以使用,是不是這個道理?”我向頓地孫問道。


    “是這道理!”頓地孫點了點頭:“所以,找到了金爐,估計就找到了嶗山雷擊木。”


    “若真是如此,陳道長裝作對金爐圖譜毫無興趣,這行為就有些可疑了。”我沉吟著,腦子依次閃現出周玄清的和藹,陳道長的護持,孫集福的信任,這嶗山一脈個個一身正氣,卻均對我隱藏其真實本意,到底為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見聞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天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天達並收藏玄機見聞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