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射進鬥室,透過玻璃窗撒下一片暖意,好久沒睡這麽舒爽了,最近睡覺時總是被凍的縮成一團我大大伸個懶腰,坐了起來。
“蘇有友,睡爽了吧?”馬自在適時的走了進來:”我的安神咒效果不錯吧”?
“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咒,不過實話講,確實睡的舒爽。”我答道。
“那是自然,我的水平豈能沒有效果?”馬老頭倨傲的倚在門側向我招了招手:“跟我來下,一會授你紙牒。”
我跟在他的身後:“紙牒是什麽?用紙做的蝴蝶?”我疑惑的發問。
馬老頭現在已經適應了我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重就輕直接迴答問題本質。這就好比禪宗的核心理法:不著文字,直指人心。
“度牒你應該聽說過,在過去,那是由官府發給出家人的證明文件,最早稱為文移,後改稱為度牒”,馬老頭頓了一下說:官府這麽做,一是方便出家人明確身份,二是為了控製出家人的數量。而我所說的紙牒,就相當於中國人家族裏的族譜,我派稱之為紙牒,其上記載著我派的傳承”。
說話間,已行至馬老頭的臥室,他從箱底翻一個紅布包,紅布包裏是油紙包,他小心翼翼的展開油紙,裏麵露出一摞黃紙,那摞黃紙的側麵以線繩封裝形成了書卷,看起來古舊異常。
馬自在手捧那黃紙書卷,雙手托舉的將其請至書案,焚上三支香,將那黃色書卷供奉在香前,轉頭嚴肅的對我說到:“你跪下!”
我收起懶散的性子,跪坐於案前,垂首聽馬自在焚香禱告:“各位仙祖在上,第九十八代入室弟子馬自在叩首,今有蘇有友,胸有正氣,又機敏善辯,符合我玄機流收錄條件,鑒於其年歲已二十有三,雖脈輪齊正,屍狗魄覺醒,但年紀已大,故,修習玄流已晚,今天隻能將其錄入為我玄機流第九十九代的機流外支弟子,望其能從機流入手,窺得我派精髓,再拜叩首,得佑仙祖。”
拜過後,馬老頭來到香案前,取過毛筆,沾取些和好的朱砂,將我的名字寫在了那黃色書卷中的一頁:來,你來按個手印並寫下生辰八字。
我嘭的站了起來,大聲叫到:“馬老頭,我不幹了?”
“為啥?”馬自在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的看著我。
“我激溜了!”我接著吼道。
“沒錯啊,給你錄入的就是機流!”馬自在更加疑惑不解了。
“激溜,是激溜,不是機流”我聲竭力斯的叫到:“就是生氣了的意思。”
“哦?說來聽聽”馬老頭歪著頭,饒有興趣的看著我。
“我不了解玄機流的情況,隻是聽你介紹了它的由來,你忽悠我簽署了契約,又說給我錄入紙牒,結果呢,卻錄入為機流外支弟子,說好的玄機流玄學和機謀並修呢?怎麽隻給我個機流的身份?莫不是你馬老頭也是個金庸迷吧?,你這不是赤裸裸的抄襲華山派劍宗氣宗的橋段嗎?”我激光槍一般的語速噴了出去。
“錄入了機流也罷,那外支弟子又是什麽情況?如你所說,玄機流本身就是不被錄入《諸真宗派總簿》的外五流之一,各門派本身就說他不入流,我這外支弟子,豈不是不入流中的不入流?我千裏迢迢來青島討生活,跟著你,豈不淪為下乘中的下乘?”我氣喘哼哼的盤坐地上,歪著頭不去看他。
“哈哈哈”馬老頭卻笑了起來:“還有嗎?有什麽不滿意的一次性說出來!”
“哼,還給我錄入紙牒,你看那一摞紙吧,黃不拉幾的紙張,說錄入黃牒還差不多!”叭拉叭拉一頓後,我又開始了胡說八道。
馬自在本來平靜的聽我發牢騷,聽到此處,見我竟然把紙牒稱為黃牒,忠於怒不可遏了,嘿,想必這老學究也知道黃牒是個什麽玩意。
“你,你竟然如此侮辱仙祖,你個蘇小子,真是活膩歪了.....”馬老頭氣的吹胡子瞪眼,在香案上雙手亂抓,看樣子是想抓東西砸我。可香案上隻有一供碗插著三支香和那錄有玄機流門派弟子姓名的紙牒。馬自在也真是被我氣糊塗了,居然抓起香案上的紙牒就朝我砸了過來。
我見馬自在暴怒如此,有些驚呆了,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定力超人,胸有城府的人。所以,竟愣的忘記了躲避。
那紙牒不偏不倚的砸在了我的頭上,啪的一聲掉落於地。須臾之間,我倆都呆在當場,卻又同時驚叫失聲。
“哎呀,好疼啊,馬老頭,你來真的啊,”我摸著腦門,埋怨的問道。
“罪過啊,罪過啊”,馬老頭心疼得直抖落雙手,急急的奔了過來,顫悠悠的俯身撿起了紙牒。哪知,那紙牒的繩編,經過悠久歲月,早已腐化不堪,經過這麽一折騰,竟斷裂為數段,書寫著曆代門徒的紙牒,就這麽散落了一地,其中一頁紙上寫著:九十九代機流外支弟子:蘇有友。看這頁紙,墨跡尤未幹。
馬自在哆嗦的收拾著這些紙牒,邊收拾邊祈求仙祖的原諒:各位前輩仙祖,弟子馬自在有罪啊,竟然讓仙祖紙牒被個臭小子弄得七零八落,請仙祖原諒我不敬之罪啊....”。
“馬老頭,明明是你把這本黃牒扔出來的,怎麽能說是我把它弄得七零八落?”我指著地上的若幹紙牒,向馬老頭問道。
“你還說這是黃牒?”馬老頭吼迴了我。“咦,這是什麽?”馬老頭拿著其中一頁紙牒,疑惑的翻過來轉過去的看個不停。
我探過頭去,好奇的問道:“有啥新發現?”,馬老頭捏著其中的兩頁紙牒:“這兩頁紙牒的右側明顯厚於其他紙牒,可能是,過去的書籍,繩編裝訂於右側,翻書也是從左向右翻,這增厚處正處於需繩編裝訂的右側,故這麽多年來也不曾被人發現。從這厚度看,其內必有玄機。”
“嘿,咱們不是玄機流嗎?玄機流當然要有玄機。”我討好的笑道。
馬老頭聽我如此說,不禁啞然失笑,現在已顧不上責備我了,全神貫注的盯著手裏的兩頁紙牒,陷入了沉思。
我湊過身影,隻見那兩頁紙牒上分別寫著:二代玄機入室弟子張埱,二代玄機入室弟子鄭鎰。
“這倆人是何許人?”我好奇的問道。
“哦,你說他倆?”馬自在見我發問,解釋道:“道濟祖師有三子一女,其中,長子張均,官至大理卿,後事於安祿山。次子張垍,妻子為寧親公主,他拜駙馬都尉。三子張埱,曾任給事中,後被貶為宜春郡司馬。女婿鄭鎰,隻是不入流的九品小官”。
玄機門的二代弟子就隻有張埱和鄭鎰,他們的紙牒中到底藏有什麽玄機呢?
“蘇有友,睡爽了吧?”馬自在適時的走了進來:”我的安神咒效果不錯吧”?
“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咒,不過實話講,確實睡的舒爽。”我答道。
“那是自然,我的水平豈能沒有效果?”馬老頭倨傲的倚在門側向我招了招手:“跟我來下,一會授你紙牒。”
我跟在他的身後:“紙牒是什麽?用紙做的蝴蝶?”我疑惑的發問。
馬老頭現在已經適應了我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重就輕直接迴答問題本質。這就好比禪宗的核心理法:不著文字,直指人心。
“度牒你應該聽說過,在過去,那是由官府發給出家人的證明文件,最早稱為文移,後改稱為度牒”,馬老頭頓了一下說:官府這麽做,一是方便出家人明確身份,二是為了控製出家人的數量。而我所說的紙牒,就相當於中國人家族裏的族譜,我派稱之為紙牒,其上記載著我派的傳承”。
說話間,已行至馬老頭的臥室,他從箱底翻一個紅布包,紅布包裏是油紙包,他小心翼翼的展開油紙,裏麵露出一摞黃紙,那摞黃紙的側麵以線繩封裝形成了書卷,看起來古舊異常。
馬自在手捧那黃紙書卷,雙手托舉的將其請至書案,焚上三支香,將那黃色書卷供奉在香前,轉頭嚴肅的對我說到:“你跪下!”
我收起懶散的性子,跪坐於案前,垂首聽馬自在焚香禱告:“各位仙祖在上,第九十八代入室弟子馬自在叩首,今有蘇有友,胸有正氣,又機敏善辯,符合我玄機流收錄條件,鑒於其年歲已二十有三,雖脈輪齊正,屍狗魄覺醒,但年紀已大,故,修習玄流已晚,今天隻能將其錄入為我玄機流第九十九代的機流外支弟子,望其能從機流入手,窺得我派精髓,再拜叩首,得佑仙祖。”
拜過後,馬老頭來到香案前,取過毛筆,沾取些和好的朱砂,將我的名字寫在了那黃色書卷中的一頁:來,你來按個手印並寫下生辰八字。
我嘭的站了起來,大聲叫到:“馬老頭,我不幹了?”
“為啥?”馬自在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的看著我。
“我激溜了!”我接著吼道。
“沒錯啊,給你錄入的就是機流!”馬自在更加疑惑不解了。
“激溜,是激溜,不是機流”我聲竭力斯的叫到:“就是生氣了的意思。”
“哦?說來聽聽”馬老頭歪著頭,饒有興趣的看著我。
“我不了解玄機流的情況,隻是聽你介紹了它的由來,你忽悠我簽署了契約,又說給我錄入紙牒,結果呢,卻錄入為機流外支弟子,說好的玄機流玄學和機謀並修呢?怎麽隻給我個機流的身份?莫不是你馬老頭也是個金庸迷吧?,你這不是赤裸裸的抄襲華山派劍宗氣宗的橋段嗎?”我激光槍一般的語速噴了出去。
“錄入了機流也罷,那外支弟子又是什麽情況?如你所說,玄機流本身就是不被錄入《諸真宗派總簿》的外五流之一,各門派本身就說他不入流,我這外支弟子,豈不是不入流中的不入流?我千裏迢迢來青島討生活,跟著你,豈不淪為下乘中的下乘?”我氣喘哼哼的盤坐地上,歪著頭不去看他。
“哈哈哈”馬老頭卻笑了起來:“還有嗎?有什麽不滿意的一次性說出來!”
“哼,還給我錄入紙牒,你看那一摞紙吧,黃不拉幾的紙張,說錄入黃牒還差不多!”叭拉叭拉一頓後,我又開始了胡說八道。
馬自在本來平靜的聽我發牢騷,聽到此處,見我竟然把紙牒稱為黃牒,忠於怒不可遏了,嘿,想必這老學究也知道黃牒是個什麽玩意。
“你,你竟然如此侮辱仙祖,你個蘇小子,真是活膩歪了.....”馬老頭氣的吹胡子瞪眼,在香案上雙手亂抓,看樣子是想抓東西砸我。可香案上隻有一供碗插著三支香和那錄有玄機流門派弟子姓名的紙牒。馬自在也真是被我氣糊塗了,居然抓起香案上的紙牒就朝我砸了過來。
我見馬自在暴怒如此,有些驚呆了,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定力超人,胸有城府的人。所以,竟愣的忘記了躲避。
那紙牒不偏不倚的砸在了我的頭上,啪的一聲掉落於地。須臾之間,我倆都呆在當場,卻又同時驚叫失聲。
“哎呀,好疼啊,馬老頭,你來真的啊,”我摸著腦門,埋怨的問道。
“罪過啊,罪過啊”,馬老頭心疼得直抖落雙手,急急的奔了過來,顫悠悠的俯身撿起了紙牒。哪知,那紙牒的繩編,經過悠久歲月,早已腐化不堪,經過這麽一折騰,竟斷裂為數段,書寫著曆代門徒的紙牒,就這麽散落了一地,其中一頁紙上寫著:九十九代機流外支弟子:蘇有友。看這頁紙,墨跡尤未幹。
馬自在哆嗦的收拾著這些紙牒,邊收拾邊祈求仙祖的原諒:各位前輩仙祖,弟子馬自在有罪啊,竟然讓仙祖紙牒被個臭小子弄得七零八落,請仙祖原諒我不敬之罪啊....”。
“馬老頭,明明是你把這本黃牒扔出來的,怎麽能說是我把它弄得七零八落?”我指著地上的若幹紙牒,向馬老頭問道。
“你還說這是黃牒?”馬老頭吼迴了我。“咦,這是什麽?”馬老頭拿著其中一頁紙牒,疑惑的翻過來轉過去的看個不停。
我探過頭去,好奇的問道:“有啥新發現?”,馬老頭捏著其中的兩頁紙牒:“這兩頁紙牒的右側明顯厚於其他紙牒,可能是,過去的書籍,繩編裝訂於右側,翻書也是從左向右翻,這增厚處正處於需繩編裝訂的右側,故這麽多年來也不曾被人發現。從這厚度看,其內必有玄機。”
“嘿,咱們不是玄機流嗎?玄機流當然要有玄機。”我討好的笑道。
馬老頭聽我如此說,不禁啞然失笑,現在已顧不上責備我了,全神貫注的盯著手裏的兩頁紙牒,陷入了沉思。
我湊過身影,隻見那兩頁紙牒上分別寫著:二代玄機入室弟子張埱,二代玄機入室弟子鄭鎰。
“這倆人是何許人?”我好奇的問道。
“哦,你說他倆?”馬自在見我發問,解釋道:“道濟祖師有三子一女,其中,長子張均,官至大理卿,後事於安祿山。次子張垍,妻子為寧親公主,他拜駙馬都尉。三子張埱,曾任給事中,後被貶為宜春郡司馬。女婿鄭鎰,隻是不入流的九品小官”。
玄機門的二代弟子就隻有張埱和鄭鎰,他們的紙牒中到底藏有什麽玄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