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鍾皇後盛裝出行,自然也用上了她的九鳳玉輦,這輛車雕工華麗造型精美,車頂華蓋更是鑲嵌了二十四顆寶石,陽光之下便可見七彩光華環繞周身,史書上說起李璟窮奢極奢不是沒有道理,單單這一輛九鳳玉輦價值就在千兩黃金之上,亦可見他對鍾皇後的看重。
除卻外形的華美炫目之外,在李從嘉眼中母後的這輛座駕就是此時手工業的巔峰體現,無論是車身的布置構造還是頂端二十四顆寶石排列造成的光學效果都是巧奪天工!也許現代的能工巧匠們並不懂得後世的那些科學原理,可他們已經將之運用在自己的成果之中,倘若放在自己那個年代,這輛車就是超豪華加最高等級限量版。
從毓秀宮到養心殿並沒有多少的距離,不過半柱香功夫大殿已然在目,而離著頗遠便能聽見其中傳出的聲音,顯然是有人在高聲說話,聽得李從嘉不由皺起了眉頭,這可是皇宮,以往養心殿他也沒少來,父皇在時朝臣議政哪裏有人敢於這般喧嘩?當真是群龍無首。
坐在車中的鍾皇後與隨行的內臣們並聽不清大殿內到底在說些什麽,李從嘉此時卻是聽得一清二楚,內中最大的兩個聲音來自威國公宋齊丘與燕王李景遂,原因則是吳王李弘冀。自己的大皇兄竟然在此時玩了一招金蟬脫殼,現在是抱病不出,至於在哪兒抱病威國公卻是隻字不提,燕王言中則是要派禦醫前往探望。後者隻說不用。
難道李弘冀昨夜已經出城?李從嘉腦海之中立刻閃過這個念頭,想想也是大有可能,什麽都可以重來可生命隻有一次。一旦李弘冀可以迴到軍中他就立刻擁有了與燕王分庭抗禮的實力,到時候李璟一旦駕崩他說不得還能聯合楚王及各地節度使來個興兵勤王,而燕王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朝堂之上的爭鬥現在看起來是愈演愈烈了。
“皇後鳳架到!”要說後宮這些太監裏聲音最為洪亮中氣十足的就數張公公,李從嘉是一直懷疑這個父皇身邊的紅人是有武藝在身的,隻不過自己看不出來,上次問起王耀飛他給出的答案是要麽這位公公不會武功。一旦會就是高深莫測,此時李從嘉更加傾向於後者,這一聲聲震大殿。內中的聲音立刻安靜下來,再無嘈雜之狀。
鍾皇後步下鳳輦在張公公的攙扶之下走入大殿,李從嘉則在側後緊緊跟隨,皇後進門前並不言語隻是目視李景遂。初始燕王尚且能坦然相對。可時間一長視線竟然有些閃躲,畢竟這是當今天子的正位皇後,當年協助登位亦有功勞,一來是久居人下,二來當鍾皇後展露威嚴的時候的確是氣勢逼人不遜男兒,這一點李從嘉早已體會過了。
“參見皇後。”此時李景遂威國公太師鍾雲以及大殿上的群臣都是躬身施禮,李從嘉則是又向側麵快行了幾步,心中暗道母後端的是好氣勢。以前隻在電視劇裏看過女皇的風采,如今絕不輸之!
“上一次見到國公不過半月。國公乃我大唐之柱石,老當益壯耳聰目明,怎麽才短短半月就糊塗了?這是何處?議政之所在,你們一個個皇室親王,兩朝老臣,一品大員,在殿上如此喧嘩視陛下視皇家規矩為何物?”鍾皇後玉手微抬,首先開言對威國公言道,剛開始還是誇讚之詞可語音一變就是急轉直下,說道最後更是聲色俱厲!
“娘娘說的是,老臣這兩日偶感風寒的確有些頭暈目眩,請娘娘見諒。”宋齊丘又再躬身一禮言道,雖還是砌詞解釋但後來之言就明明是在認錯了,對這個大唐老臣而言這亦是十分難見的情景,試問敢於私自修改詔書後來皇帝還不治罪的人該是如何的飛揚跋扈?
宋齊丘這麽一表態那邊兵部尚書韓熙載,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等人包括鍾皇後的親兄鍾雲在內都是連連言己有錯,最後燕王李景遂亦不得不稍稍低頭,鍾皇後所言的一切都在正理之上,當今皇上李璟還在了,你們真當他駕崩了嗎?敢於如此沒有規矩成法?
李從嘉一邊看的是暗暗點頭,母親不愧是個極有見識的女子,他並不以身份壓人,且上來就說宋齊丘其中也是大有學問,看上去是疾顏令色的說威國公其實卻是指桑罵槐!皇家的規矩連皇家之人自己都不看在眼中還能指望外人若何?而老國公很顯然也是聞弦歌而知雅意,你別說朝堂上有時也需要裝傻充愣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地位與聲望,威國公可以倚老賣老你換個旁人試試,說不得就是推出午門!而鍾皇後拿他開刀亦是立威之舉,國公都服了別人還有什麽理由?
若是換了不是眼下的這種情形,怕就是鍾皇後也絕不會對宋齊丘如此,但現在她們可以說是一條戰線上的,娘娘是吳王的親娘,絕不會幫著皇太弟欺負自己的兒子的。此處鍾皇後清楚,威國公也是明鏡一般,皇後的威儀越重對他們這一方的幫助就會更為有利,可以說從進殿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的數十息時間,但李從嘉已能學到很多。
皇後娘娘一出場便是震懾群臣,這威勢是盡顯無疑了,倘若換了李璟此時見老國公態度如此端正說不得就要出言撫慰幾句,但鍾皇後卻不能這麽作,她畢竟不是皇上,幾句軟話一說剛才造成的威壓就會被消減許多,那該如何打破微妙的氣氛呢?自要有人配合。
“娘娘息怒,王爺國公與諸位大人也是心憂國事一時失儀,請皇後上座。”兵部尚書韓熙載此時出言就是給了皇後這個台階。
鍾皇後也不言語逕自向前,那邊張公公早就為她端來了一張木椅放在龍座的台階之下。這個禮儀是不能不顧的,那個位置隻有一人可坐,便是此時還臥病在床的李璟。除非有人想要取而代之。便是鍾皇後真的臨朝稱製也會是垂簾聽政,安坐龍椅亦是不可。
從進殿的那一刻李從嘉就一直在細心觀察,其實方才韓熙載出言之時太師鍾雲也有進言之狀,隻是看見兵部尚書出動他才停下,打破這個僵局是一定會有人作的,但他畢竟是皇後的親兄,如此一來頗有一唱一和之嫌。讓韓熙載為此才是名正言順,絕不會落人話柄。
而就在韓熙載出言之後,工部尚書與吏部尚書的臉上似有後悔之色一閃而過也被李從嘉捕捉到了。看來自己剛才理解母後如此為之是指桑罵槐加上殺雞儆猴一舉兩得卻還是看得輕了。此時能站出來說這句話的人隱藏的概念就是表明立場,韓熙載不僅請皇後上座作為主持,更在言中提到失儀,便是坐實了方才養心殿之中的爭論大家都有不是之處。也算是借了皇後的威勢。他的態度一句話便表露無遺。
“方才各位應該也說的累了,張公公,給各位大人看坐,再上些好茶,本宮要好好聽聽這議論的到底是什麽?從嘉,來我身邊。”鍾皇後坐下之後表情並無任何的緩和,便是讓張公公看座上茶亦是語音冰寒,這裏不是勤政殿。李璟不再皇後如此並不算壞了規矩。
李從嘉聞言來到母後身側垂手侍立,現在他也能看出兵部尚書韓熙載、工部尚書與吏部尚書多半不是燕王那邊的人。當然也並非說他們就是威國公一係,而是以李璟的旨意為根本的,須知今日鍾皇後出現在這裏相對於李景遂而言是有著諸多有利條件的。吳王李弘冀一係會配合她,老臣一係也會配合她,這可能就是她會如此的原因。
隨著張公公命人端來座椅場麵一時間又是陷入了冷場,沒有人敢先坐,朝堂之上座椅的座次與先後都是大有講究的,比方說燕王和威國公還站著你一個尚書先坐了成何體統?而此時在殿上最應該先坐的還得說是威國公宋齊丘,一來他位高權重,二來年紀最長。
不過老國公此時還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近乎入定的模樣,根本沒有半點入座的意思,李從嘉明知不可能可看上去老國公還是像睡了過去。仔細一想宋齊丘此舉絕不是在針對鍾皇後,而正是對麵的李景遂,同時也在抬高母後的位置,全殿皆站隻有皇後一人坐著很是顯眼。薑還是老的辣,到底是見識過無數風雨的老臣,手段爐火純青。
再看鍾皇後,很是愜意的拿起了案幾上的香茶輕輕吹拂起來,動作優雅儀態萬方,隻不過速度卻要比平時至少慢上兩三拍,雙眼也是很仔細的看著茶碗之中的碧綠色茶水,似乎其中有著什麽稀奇物事。如此應該就是對於宋齊丘此舉的最好迴應了,你們愛站就站著吧,本宮是絕對不會勸你們坐下的,時間越長皇後的威望樹立的越多。
“早間一直議事直到此時,既然皇後賜坐老國公還是先請吧。”大約靜靜的過了半盞茶時間,刑部尚書崔山方才出言道,果然還是請威國公先行入座,隻不過這番言語怎麽聽都缺乏底氣。
“多謝崔尚書好意,老夫不累,身為兩朝老臣竟然還一時不差有損陛下威儀,實在心中慚愧,就該好好站著思過,你等欲坐自管坐便是。”宋齊丘看上去頭都沒抬眼也沒睜,聲音更像是哼出來的。
“這……”倘若威國公單單隻說不累倒還罷了,崔山說不得會再度出言相勸,可偏偏宋齊丘口中重提方才之事還說到了皇後,這一下問題的性質就變了,變成了誰要坐下就是不思己過,如此崔山怎能不三緘其口,心中卻是暗罵老狐狸,方才的樣子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嗬嗬,這位老國公還真是人老成精了。”聽了宋齊丘的口氣可能還會有人以為他在和皇後置氣,不可否認威國公也的確有著這個資格,可以眼下的形勢他怎麽會如此呢?真正的目的還在於李景遂,你不是主事的嗎?如今皇後一來你坐都不敢坐還有什麽可耀武揚威的?站就站吧,了不起老夫迴家之後再好好的躺上一天。李從嘉一旁見了是心中暗笑,宋齊丘這一手可算是把借勢用到了極致。
從剛才崔山的出言就能看出他就算不是燕王的心腹可也與之極為相近,沒看韓尚書他們也都是直挺挺的站著不發一言嗎?崔山看不出來?那就是太小看這些一品大員的智慧了,他是不得不如此,與鍾皇後一樣,燕王也是需要人來表態的,他亦能從中看清。
崔山不支聲了,其它人的嘴就閉得更緊,刑部尚書、一品大員都在威國公麵前吃了個暗虧自己掂量掂量能有多大份量?況且此時出言還定會被皇後記住,那可不是什麽好事,不就是站嗎?那就比比耐力吧,反正肯定有人會先忍不住的,自己絕不做出頭的櫞子。
如此一來僵局又再持續下去,雖然也是陪站的李從嘉看得卻是津津有味,他尤其關注的就是燕王李景遂,此時皇太弟的麵上還是一片沉靜之色,那份養氣功夫倒是不錯,不過在淮王眼中他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反擊時機,就算不和鍾皇後硬頂卻也該對韓熙載的話做出迴應,否則那失儀的說法一旦被落實此時再如何反駁也會顯得強詞奪理。
不過想到這一層李從嘉也更是佩服母後今天的決斷,擺出全副架勢前來養心殿就是要打皇太弟一個措手不及,倘若被對方有了準備形勢當還不會如此,而且她對宋齊丘韓熙載等人的立場肯定是有所預判的,威國公會知道借皇後的勢,母後又豈能不知?今日這朝堂之上是格外的精彩,像是在看一出大戲一般,不過倘若僵局繼續下去李從嘉相信母後也一定有辦法將之打破,該立的威也足夠了。(未完待續。)
除卻外形的華美炫目之外,在李從嘉眼中母後的這輛座駕就是此時手工業的巔峰體現,無論是車身的布置構造還是頂端二十四顆寶石排列造成的光學效果都是巧奪天工!也許現代的能工巧匠們並不懂得後世的那些科學原理,可他們已經將之運用在自己的成果之中,倘若放在自己那個年代,這輛車就是超豪華加最高等級限量版。
從毓秀宮到養心殿並沒有多少的距離,不過半柱香功夫大殿已然在目,而離著頗遠便能聽見其中傳出的聲音,顯然是有人在高聲說話,聽得李從嘉不由皺起了眉頭,這可是皇宮,以往養心殿他也沒少來,父皇在時朝臣議政哪裏有人敢於這般喧嘩?當真是群龍無首。
坐在車中的鍾皇後與隨行的內臣們並聽不清大殿內到底在說些什麽,李從嘉此時卻是聽得一清二楚,內中最大的兩個聲音來自威國公宋齊丘與燕王李景遂,原因則是吳王李弘冀。自己的大皇兄竟然在此時玩了一招金蟬脫殼,現在是抱病不出,至於在哪兒抱病威國公卻是隻字不提,燕王言中則是要派禦醫前往探望。後者隻說不用。
難道李弘冀昨夜已經出城?李從嘉腦海之中立刻閃過這個念頭,想想也是大有可能,什麽都可以重來可生命隻有一次。一旦李弘冀可以迴到軍中他就立刻擁有了與燕王分庭抗禮的實力,到時候李璟一旦駕崩他說不得還能聯合楚王及各地節度使來個興兵勤王,而燕王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朝堂之上的爭鬥現在看起來是愈演愈烈了。
“皇後鳳架到!”要說後宮這些太監裏聲音最為洪亮中氣十足的就數張公公,李從嘉是一直懷疑這個父皇身邊的紅人是有武藝在身的,隻不過自己看不出來,上次問起王耀飛他給出的答案是要麽這位公公不會武功。一旦會就是高深莫測,此時李從嘉更加傾向於後者,這一聲聲震大殿。內中的聲音立刻安靜下來,再無嘈雜之狀。
鍾皇後步下鳳輦在張公公的攙扶之下走入大殿,李從嘉則在側後緊緊跟隨,皇後進門前並不言語隻是目視李景遂。初始燕王尚且能坦然相對。可時間一長視線竟然有些閃躲,畢竟這是當今天子的正位皇後,當年協助登位亦有功勞,一來是久居人下,二來當鍾皇後展露威嚴的時候的確是氣勢逼人不遜男兒,這一點李從嘉早已體會過了。
“參見皇後。”此時李景遂威國公太師鍾雲以及大殿上的群臣都是躬身施禮,李從嘉則是又向側麵快行了幾步,心中暗道母後端的是好氣勢。以前隻在電視劇裏看過女皇的風采,如今絕不輸之!
“上一次見到國公不過半月。國公乃我大唐之柱石,老當益壯耳聰目明,怎麽才短短半月就糊塗了?這是何處?議政之所在,你們一個個皇室親王,兩朝老臣,一品大員,在殿上如此喧嘩視陛下視皇家規矩為何物?”鍾皇後玉手微抬,首先開言對威國公言道,剛開始還是誇讚之詞可語音一變就是急轉直下,說道最後更是聲色俱厲!
“娘娘說的是,老臣這兩日偶感風寒的確有些頭暈目眩,請娘娘見諒。”宋齊丘又再躬身一禮言道,雖還是砌詞解釋但後來之言就明明是在認錯了,對這個大唐老臣而言這亦是十分難見的情景,試問敢於私自修改詔書後來皇帝還不治罪的人該是如何的飛揚跋扈?
宋齊丘這麽一表態那邊兵部尚書韓熙載,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等人包括鍾皇後的親兄鍾雲在內都是連連言己有錯,最後燕王李景遂亦不得不稍稍低頭,鍾皇後所言的一切都在正理之上,當今皇上李璟還在了,你們真當他駕崩了嗎?敢於如此沒有規矩成法?
李從嘉一邊看的是暗暗點頭,母親不愧是個極有見識的女子,他並不以身份壓人,且上來就說宋齊丘其中也是大有學問,看上去是疾顏令色的說威國公其實卻是指桑罵槐!皇家的規矩連皇家之人自己都不看在眼中還能指望外人若何?而老國公很顯然也是聞弦歌而知雅意,你別說朝堂上有時也需要裝傻充愣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地位與聲望,威國公可以倚老賣老你換個旁人試試,說不得就是推出午門!而鍾皇後拿他開刀亦是立威之舉,國公都服了別人還有什麽理由?
若是換了不是眼下的這種情形,怕就是鍾皇後也絕不會對宋齊丘如此,但現在她們可以說是一條戰線上的,娘娘是吳王的親娘,絕不會幫著皇太弟欺負自己的兒子的。此處鍾皇後清楚,威國公也是明鏡一般,皇後的威儀越重對他們這一方的幫助就會更為有利,可以說從進殿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的數十息時間,但李從嘉已能學到很多。
皇後娘娘一出場便是震懾群臣,這威勢是盡顯無疑了,倘若換了李璟此時見老國公態度如此端正說不得就要出言撫慰幾句,但鍾皇後卻不能這麽作,她畢竟不是皇上,幾句軟話一說剛才造成的威壓就會被消減許多,那該如何打破微妙的氣氛呢?自要有人配合。
“娘娘息怒,王爺國公與諸位大人也是心憂國事一時失儀,請皇後上座。”兵部尚書韓熙載此時出言就是給了皇後這個台階。
鍾皇後也不言語逕自向前,那邊張公公早就為她端來了一張木椅放在龍座的台階之下。這個禮儀是不能不顧的,那個位置隻有一人可坐,便是此時還臥病在床的李璟。除非有人想要取而代之。便是鍾皇後真的臨朝稱製也會是垂簾聽政,安坐龍椅亦是不可。
從進殿的那一刻李從嘉就一直在細心觀察,其實方才韓熙載出言之時太師鍾雲也有進言之狀,隻是看見兵部尚書出動他才停下,打破這個僵局是一定會有人作的,但他畢竟是皇後的親兄,如此一來頗有一唱一和之嫌。讓韓熙載為此才是名正言順,絕不會落人話柄。
而就在韓熙載出言之後,工部尚書與吏部尚書的臉上似有後悔之色一閃而過也被李從嘉捕捉到了。看來自己剛才理解母後如此為之是指桑罵槐加上殺雞儆猴一舉兩得卻還是看得輕了。此時能站出來說這句話的人隱藏的概念就是表明立場,韓熙載不僅請皇後上座作為主持,更在言中提到失儀,便是坐實了方才養心殿之中的爭論大家都有不是之處。也算是借了皇後的威勢。他的態度一句話便表露無遺。
“方才各位應該也說的累了,張公公,給各位大人看坐,再上些好茶,本宮要好好聽聽這議論的到底是什麽?從嘉,來我身邊。”鍾皇後坐下之後表情並無任何的緩和,便是讓張公公看座上茶亦是語音冰寒,這裏不是勤政殿。李璟不再皇後如此並不算壞了規矩。
李從嘉聞言來到母後身側垂手侍立,現在他也能看出兵部尚書韓熙載、工部尚書與吏部尚書多半不是燕王那邊的人。當然也並非說他們就是威國公一係,而是以李璟的旨意為根本的,須知今日鍾皇後出現在這裏相對於李景遂而言是有著諸多有利條件的。吳王李弘冀一係會配合她,老臣一係也會配合她,這可能就是她會如此的原因。
隨著張公公命人端來座椅場麵一時間又是陷入了冷場,沒有人敢先坐,朝堂之上座椅的座次與先後都是大有講究的,比方說燕王和威國公還站著你一個尚書先坐了成何體統?而此時在殿上最應該先坐的還得說是威國公宋齊丘,一來他位高權重,二來年紀最長。
不過老國公此時還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近乎入定的模樣,根本沒有半點入座的意思,李從嘉明知不可能可看上去老國公還是像睡了過去。仔細一想宋齊丘此舉絕不是在針對鍾皇後,而正是對麵的李景遂,同時也在抬高母後的位置,全殿皆站隻有皇後一人坐著很是顯眼。薑還是老的辣,到底是見識過無數風雨的老臣,手段爐火純青。
再看鍾皇後,很是愜意的拿起了案幾上的香茶輕輕吹拂起來,動作優雅儀態萬方,隻不過速度卻要比平時至少慢上兩三拍,雙眼也是很仔細的看著茶碗之中的碧綠色茶水,似乎其中有著什麽稀奇物事。如此應該就是對於宋齊丘此舉的最好迴應了,你們愛站就站著吧,本宮是絕對不會勸你們坐下的,時間越長皇後的威望樹立的越多。
“早間一直議事直到此時,既然皇後賜坐老國公還是先請吧。”大約靜靜的過了半盞茶時間,刑部尚書崔山方才出言道,果然還是請威國公先行入座,隻不過這番言語怎麽聽都缺乏底氣。
“多謝崔尚書好意,老夫不累,身為兩朝老臣竟然還一時不差有損陛下威儀,實在心中慚愧,就該好好站著思過,你等欲坐自管坐便是。”宋齊丘看上去頭都沒抬眼也沒睜,聲音更像是哼出來的。
“這……”倘若威國公單單隻說不累倒還罷了,崔山說不得會再度出言相勸,可偏偏宋齊丘口中重提方才之事還說到了皇後,這一下問題的性質就變了,變成了誰要坐下就是不思己過,如此崔山怎能不三緘其口,心中卻是暗罵老狐狸,方才的樣子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嗬嗬,這位老國公還真是人老成精了。”聽了宋齊丘的口氣可能還會有人以為他在和皇後置氣,不可否認威國公也的確有著這個資格,可以眼下的形勢他怎麽會如此呢?真正的目的還在於李景遂,你不是主事的嗎?如今皇後一來你坐都不敢坐還有什麽可耀武揚威的?站就站吧,了不起老夫迴家之後再好好的躺上一天。李從嘉一旁見了是心中暗笑,宋齊丘這一手可算是把借勢用到了極致。
從剛才崔山的出言就能看出他就算不是燕王的心腹可也與之極為相近,沒看韓尚書他們也都是直挺挺的站著不發一言嗎?崔山看不出來?那就是太小看這些一品大員的智慧了,他是不得不如此,與鍾皇後一樣,燕王也是需要人來表態的,他亦能從中看清。
崔山不支聲了,其它人的嘴就閉得更緊,刑部尚書、一品大員都在威國公麵前吃了個暗虧自己掂量掂量能有多大份量?況且此時出言還定會被皇後記住,那可不是什麽好事,不就是站嗎?那就比比耐力吧,反正肯定有人會先忍不住的,自己絕不做出頭的櫞子。
如此一來僵局又再持續下去,雖然也是陪站的李從嘉看得卻是津津有味,他尤其關注的就是燕王李景遂,此時皇太弟的麵上還是一片沉靜之色,那份養氣功夫倒是不錯,不過在淮王眼中他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反擊時機,就算不和鍾皇後硬頂卻也該對韓熙載的話做出迴應,否則那失儀的說法一旦被落實此時再如何反駁也會顯得強詞奪理。
不過想到這一層李從嘉也更是佩服母後今天的決斷,擺出全副架勢前來養心殿就是要打皇太弟一個措手不及,倘若被對方有了準備形勢當還不會如此,而且她對宋齊丘韓熙載等人的立場肯定是有所預判的,威國公會知道借皇後的勢,母後又豈能不知?今日這朝堂之上是格外的精彩,像是在看一出大戲一般,不過倘若僵局繼續下去李從嘉相信母後也一定有辦法將之打破,該立的威也足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