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江淮一處顯得極為的熱鬧,到處都在流傳著兩件事情,一是泗州府流出的消息,前番那林村屠村之案有了證據,很可能與海州曲家有關,且這江淮第一世家卻很可能是異族之後,反正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第二件則更為令人津津樂道,淮王李從嘉下令整頓淮河河道,且此次不會在民間征收一絲一毫,村民們還可以參加修繕而得到一筆報酬,王爺更是帶頭拿出黃金兩百兩,老百姓哪裏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文告到了各地之後莫不爭相稱頌這淮王的功德。←頂點小說,
兩件事當然都是李從嘉為之,論權謀手段官場心計六皇子和那些老手相比可能還有些嫩,可你要說到炒作消息廣而告之恐怕當今之世也找不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否則製造流言的黃慎對淮王這方麵的才能都是極為佩服,有些手段不要說他不會更是連想都未曾想到。
這栽贓嫁禍之法還是有例可尋,但接下來淮王組織的這一場“君子兼濟天下慈善拍賣大會”就令得很多人跌破眼球了,王爺有言,儒者以民為貴,達則兼濟天下,淮河泛濫每年不知讓多少平民百姓流離失所,更有甚者分食其子,實是人間慘劇!孤絕不欲再見此景,故為此事,還望各界君子傾力助之,集合大家的力量為仁慈善良之舉。
此消息一出,第一個響應的便是鍾瑞年鍾大少爺,以金陵鍾家的名義捐了一百九十九兩黃金,之所以不是二百兩是因為不可超過淮王。隨後趙家趙海、林家林遠誌和鄭家鄭化紛紛響應踴躍捐款。而最為令人矚目的則是金陵城中似韓熙載、馮延巳、高越等名士亦是有所表示。再後包括湖州吳州的知名人士亦是盡皆參與進來,一時間聲勢浩大無比,日前元宗皇帝都親自捐了二百三十兩,轟動四方!
這其中有鍾瑞年交遊廣闊之功,李從嘉的名傳天下之利以及趙海林遠誌鄭化等人的推波助瀾,可更為重要的還是淮王想出的這個點子,那捐款人的姓名和捐助數字都是實實在在寫在各城各村各鄉的險要位置的,對於趙、林、鄭等人而言他們的名字能與淮王及一眾名士同在一榜已經是天大的名聲。區區不到兩百兩的黃金又算得了什麽?於是乎幾乎江淮所有的世家都響應了號召,捐助工作十分順利。似黃慎、徐鉉包括楊秀張弛這樣的官員都對淮王此舉是大加讚賞!
那“君子兼濟天下慈善拍賣大會”乃是淮王李從嘉為了感謝一眾捐款之人為修繕淮河所做的貢獻而發起的一場大會,淮王與不少名士都會獻出他們的作品,而拍賣所得都會用來作為修繕資金。這還不僅僅是一場拍賣大會,汴梁玉觀樓秦玉瑤、方仙兒、劉月娥及金陵清風樓的三大花魁屆時都將到場獻藝,亦是極為吸引人眼球之處。
原本秦玉瑤是要隨著玉觀樓的來人迴汴梁的,而那教習金九在和淮王一番相談之後不但沒有接她迴去反而讓另外兩大花魁同來泗州,更要精心準備一出好戲,北邊玉觀樓如此,南邊的清風樓又怎能示弱。三大花魁聯袂而來此時已成定局,單是這兩大青樓已是絕大的看點。而其中更還有許多精彩的節目,因此一開始慈善大會還要李從嘉寫信邀請,到了後來那是主動參加者都要為了一個位置來競爭了。民間官場對這場將近一月後召開大會的熱情與歡迎都超越了李從嘉的預期。
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從嘉索性也一不做二不休了,他甚至給大周柴榮、吳越錢婌、南平王子等人都發出了邀請函,大有“事不驚人誓不休”之勢!據說此舉還得到了元宗皇帝和一眾名臣的稱讚,言道淮王此舉是“與四方為善,開未有之先河”,看看淮王弄出的組委會名單,第一個列名其上的便是鍾皇後,更將孝心體現其中。皇後得知說了一句:“這孩子就會多事。”可眉間眼角卻全是笑意。
元宗皇帝讓四方籌糧,淮王治下的糧草也是第一個送抵京師的,比之聖旨中要求的數字還多出了一萬石,淮王有言“為父皇社稷分憂,兒臣當傾其所有!”,這些糧食中府庫先行墊付了一部分,趙海一家就出了將近三分之一,林遠誌和鄭化亦是不甘落後,至於後來其餘世家的糧草便被李從嘉用來補足府庫的虧空,一趟下來還有的賺。
你別看趙海、林遠誌和鄭化捐錢捐糧最多,但三人心中根本沒有一絲不快,隻不過是半個月時間,林家的城東碼頭生意就比孔家的碼頭多了一倍不止,且還在越演越烈,甚至出現了這邊排隊那邊無人的景象,在其中州府並未有任何的幹涉,一切皆來源於合夥之力。
據說當日淮王與鍾公子趙海林遠誌鄭化等人曾在王府之中商量了有一天一夜,之後幾人對於淮王的才幹是欽佩的五體投地,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李從嘉那麽一分析一算賬大家才發現一樣的生意一樣的投入,但一旦聯合形成體係賺來的利潤卻近乎之前的一倍,且運行起來還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今碼頭的局麵就是明證。
這一切對於李從嘉而言隻是牛刀小試,整合產業化這個概念在後世已然是人盡皆知,可今世卻是絕對新鮮的物事,將趙、林、鄭三家與鍾瑞年和自己訂立了合夥協議之後李從嘉不但可以從中收取巨額的利潤,還可以將這三家牢牢地捆在自己的戰車之上,有了他們的助力,李從嘉之後殺雞儆猴也好,拿人立威也好都會是事半功倍!
當然這樣的聯合李從嘉是不會明著參與其中的,他淮王的身份也不合適,因此周娥皇的兄長周立山就成了最好的代言人,這件事情他首先花了三個時辰的時間與鍾瑞年商議。畢竟按照二人原本的計議是兄弟倆合夥的。不過鍾大少終究是非常人物。對李從嘉那些理論理解的能力超強。可也因此對這個表弟的商業才能更是驚為天人,以前那些隻是牛刀小試,如今的這一出才展現出他自稱“天才”的實力。
鹽司之事在這月間亦是塵埃落定,新任監查宋承憲和劉彥青二人雙雙力保之下,鄭家的鄭融更進一步而成十二點檢之首,其中亦離不開李從嘉的運作之功。宋公子還沒上任之前淮王已然親筆送去祝賀,言道會全力支持他行事,劉彥青亦會以他的意見為主要參考。提拔鄭融即是宋承憲的上任第一把火也是他對李從嘉的投桃報李之舉。
照理說如今的形勢順風順水淮王應該春風得意才是,但你在李從嘉臉上是看不出任何得意之情的,心中更是提醒自己要事事謹慎,後世無數的經驗告訴他越是順利的局麵越容易潛伏危機!此次之事的順利是有著種種有利的條件綜合一處加上各種借勢才能有如此效果。
後世的經驗和見識是其一,假如不是他將成本運算、規模化經營,股東製度等概念以現代的語言一一為趙、林、鄭包括鍾瑞年等人解說,加上他淮王的地位這個商業利益聯合不會這般順利的建立。如今有了這個基礎李從嘉的著眼點就不會僅僅是江淮一處,他們的商業觸角要擴及到金陵、汴梁、南海、成都、將來還有可能是世界各地,利用先進的理念進行輸出,嗯。這個想法有點超出現在太遠了。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手下人才發揮的作用,倘若不是徐鉉勸自己既然定計就要做第一個送糧入京的人。他未必能夠得到父皇的支持,設若沒有黃慎的大造流言和欲蓋彌彰之計針對各世家也不會有眼前的效果,且林村之案、醉風之變,包括南漢戰事到了此人之手都能巧妙借勢變害為利,修繕淮河更是兩人合力之舉!三國演義之中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言,誠如是也。
是人才就要用,不但要用還要大用,李從嘉向來是如此做得,修繕淮河他隻是名義上的總指揮,所有權力都下放給了徐鉉,讓他放手而為,假如說他準備對付曲家是在世家中立威的話,那麽在此次修繕淮河的行動中若是有地方官員不尊號令陽奉陰違他也不介意去拿下那麽幾顆人頭!至於流言造勢等事皆是由黃慎主導,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沒有用不好的人才,隻有不會用的上司,亦是警句。
當然這種信任也是雙方麵的,在這一連串的決策之中黃慎徐鉉等人也感受到了淮王那種事前謹慎盡力求全,行事之中明快爽朗雷厲風行的風格!一旦商議決定他就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不決,更是會調集力量做好一切保障工作,有著如此一個主家豈不值得他們全力以赴?
還有一點不可或缺便是運氣了,直到如今李從嘉的運氣都算是不錯的,千鈞一發之時救出黃慎,電光火石之間以弱勝強,其中都伴隨著好運的幫忙!因此他才要更加的謹慎,好運不會一直伴隨著他的。還有一件此時淮王尚不清楚的運氣之事,那林村之案包括醉風之案都是他和黃慎製定的栽贓嫁禍之計,可前者卻也算是歪打正著!
今日一早李從嘉起的比往日還要早半個時辰,練習了問鼎劍法之後便趕往城郊,經過周娥皇的努力,如今第二招“如封似閉”也成了大半招,與乾坤養龍訣一處更是相得益彰!這段時日李從嘉勤勉非常睡眠很少但還是天天精神奕奕便是心法之功了。
到了城西軍營之處和王雲林匯合,一眾士卒護衛之下便去了軍營之旁藍屏山一處極為隱秘的山穀之中,穿過那僅容一人可行的山壁一線天,眼前頓時豁然開朗。麵前是一片遍布綠草的穀地,還有溪水川流其間,倒是個世外桃源的所在,此時溪畔樹起了一棟棟草屋,廣場之上有數十名青壯正在李從嘉與眾人合力設置的各種器械中操練著。
“參見王爺。”出了穀口立刻有十餘人前來給李從嘉見禮,他們已經在此處等候良久了,為首的便是王耀飛,此時麵上的神采與半月前相比已然大相徑庭,絕好的環境加上靈丹妙藥,他的傷勢正在飛快的恢複之中,在他身後除了軍中之人外便是召集前來的兄弟。有趙元其,杜九娘,還有一個雙目失明的男子!另外一個則是口不能言。
“各位免禮,孤說過不必如此拘禮,耀飛你傷勢恢複的如何,高、王二位可曾住的慣,但有所需孤定與之。”伸手一扶王耀飛李從嘉笑著問道,他口中的高王二位正是八將之中風將王宇與脫將高峰。
此地被李從嘉稱為“天機穀”,乃是趙龍練兵之時無意中發現,淮王知曉之後便將之作為了“天耳”的訓練基地!情報工作作為李從嘉最重視的任務之一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發展,那些練習之人都是從軍中精挑細選而來,上次王雲林帶出的七人便是來自與此。
“得蒙王爺賜下那顆長白老參,確有奇效,二位兄弟亦是感念王爺的恩德,如今諸事不缺,耀飛等定當竭盡全力為王爺練出精銳!”王耀飛再度躬身言道,那千年人參固然珍貴卻還比不上李從嘉對待他幾位兄弟的態度,便連殘廢的王、高二人都是禮遇有加絲毫不加怠慢,更是請來名醫為他們調理身體,身為兄長的他對此事極為感激。
如今千門八將都是“天耳”的教練,王耀飛則是總領此事,他們的才能與特長用在此處可謂恰如其分,且在淮王的照拂之下再不用似從前一般隱姓埋名,這句話他說的是言出於衷。
“哎~能得各位英雄豪傑為孤效力乃是孤的運氣,這些都是當為之事,好了,也不需如此客套,耀飛便帶孤一觀近日的訓練之成。”李從嘉擺擺手不以為意的言道,王耀飛亦是爽快的當先帶路,眾人簇擁著淮王便往操場而去。(未完待續。)
兩件事當然都是李從嘉為之,論權謀手段官場心計六皇子和那些老手相比可能還有些嫩,可你要說到炒作消息廣而告之恐怕當今之世也找不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否則製造流言的黃慎對淮王這方麵的才能都是極為佩服,有些手段不要說他不會更是連想都未曾想到。
這栽贓嫁禍之法還是有例可尋,但接下來淮王組織的這一場“君子兼濟天下慈善拍賣大會”就令得很多人跌破眼球了,王爺有言,儒者以民為貴,達則兼濟天下,淮河泛濫每年不知讓多少平民百姓流離失所,更有甚者分食其子,實是人間慘劇!孤絕不欲再見此景,故為此事,還望各界君子傾力助之,集合大家的力量為仁慈善良之舉。
此消息一出,第一個響應的便是鍾瑞年鍾大少爺,以金陵鍾家的名義捐了一百九十九兩黃金,之所以不是二百兩是因為不可超過淮王。隨後趙家趙海、林家林遠誌和鄭家鄭化紛紛響應踴躍捐款。而最為令人矚目的則是金陵城中似韓熙載、馮延巳、高越等名士亦是有所表示。再後包括湖州吳州的知名人士亦是盡皆參與進來,一時間聲勢浩大無比,日前元宗皇帝都親自捐了二百三十兩,轟動四方!
這其中有鍾瑞年交遊廣闊之功,李從嘉的名傳天下之利以及趙海林遠誌鄭化等人的推波助瀾,可更為重要的還是淮王想出的這個點子,那捐款人的姓名和捐助數字都是實實在在寫在各城各村各鄉的險要位置的,對於趙、林、鄭等人而言他們的名字能與淮王及一眾名士同在一榜已經是天大的名聲。區區不到兩百兩的黃金又算得了什麽?於是乎幾乎江淮所有的世家都響應了號召,捐助工作十分順利。似黃慎、徐鉉包括楊秀張弛這樣的官員都對淮王此舉是大加讚賞!
那“君子兼濟天下慈善拍賣大會”乃是淮王李從嘉為了感謝一眾捐款之人為修繕淮河所做的貢獻而發起的一場大會,淮王與不少名士都會獻出他們的作品,而拍賣所得都會用來作為修繕資金。這還不僅僅是一場拍賣大會,汴梁玉觀樓秦玉瑤、方仙兒、劉月娥及金陵清風樓的三大花魁屆時都將到場獻藝,亦是極為吸引人眼球之處。
原本秦玉瑤是要隨著玉觀樓的來人迴汴梁的,而那教習金九在和淮王一番相談之後不但沒有接她迴去反而讓另外兩大花魁同來泗州,更要精心準備一出好戲,北邊玉觀樓如此,南邊的清風樓又怎能示弱。三大花魁聯袂而來此時已成定局,單是這兩大青樓已是絕大的看點。而其中更還有許多精彩的節目,因此一開始慈善大會還要李從嘉寫信邀請,到了後來那是主動參加者都要為了一個位置來競爭了。民間官場對這場將近一月後召開大會的熱情與歡迎都超越了李從嘉的預期。
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從嘉索性也一不做二不休了,他甚至給大周柴榮、吳越錢婌、南平王子等人都發出了邀請函,大有“事不驚人誓不休”之勢!據說此舉還得到了元宗皇帝和一眾名臣的稱讚,言道淮王此舉是“與四方為善,開未有之先河”,看看淮王弄出的組委會名單,第一個列名其上的便是鍾皇後,更將孝心體現其中。皇後得知說了一句:“這孩子就會多事。”可眉間眼角卻全是笑意。
元宗皇帝讓四方籌糧,淮王治下的糧草也是第一個送抵京師的,比之聖旨中要求的數字還多出了一萬石,淮王有言“為父皇社稷分憂,兒臣當傾其所有!”,這些糧食中府庫先行墊付了一部分,趙海一家就出了將近三分之一,林遠誌和鄭化亦是不甘落後,至於後來其餘世家的糧草便被李從嘉用來補足府庫的虧空,一趟下來還有的賺。
你別看趙海、林遠誌和鄭化捐錢捐糧最多,但三人心中根本沒有一絲不快,隻不過是半個月時間,林家的城東碼頭生意就比孔家的碼頭多了一倍不止,且還在越演越烈,甚至出現了這邊排隊那邊無人的景象,在其中州府並未有任何的幹涉,一切皆來源於合夥之力。
據說當日淮王與鍾公子趙海林遠誌鄭化等人曾在王府之中商量了有一天一夜,之後幾人對於淮王的才幹是欽佩的五體投地,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李從嘉那麽一分析一算賬大家才發現一樣的生意一樣的投入,但一旦聯合形成體係賺來的利潤卻近乎之前的一倍,且運行起來還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今碼頭的局麵就是明證。
這一切對於李從嘉而言隻是牛刀小試,整合產業化這個概念在後世已然是人盡皆知,可今世卻是絕對新鮮的物事,將趙、林、鄭三家與鍾瑞年和自己訂立了合夥協議之後李從嘉不但可以從中收取巨額的利潤,還可以將這三家牢牢地捆在自己的戰車之上,有了他們的助力,李從嘉之後殺雞儆猴也好,拿人立威也好都會是事半功倍!
當然這樣的聯合李從嘉是不會明著參與其中的,他淮王的身份也不合適,因此周娥皇的兄長周立山就成了最好的代言人,這件事情他首先花了三個時辰的時間與鍾瑞年商議。畢竟按照二人原本的計議是兄弟倆合夥的。不過鍾大少終究是非常人物。對李從嘉那些理論理解的能力超強。可也因此對這個表弟的商業才能更是驚為天人,以前那些隻是牛刀小試,如今的這一出才展現出他自稱“天才”的實力。
鹽司之事在這月間亦是塵埃落定,新任監查宋承憲和劉彥青二人雙雙力保之下,鄭家的鄭融更進一步而成十二點檢之首,其中亦離不開李從嘉的運作之功。宋公子還沒上任之前淮王已然親筆送去祝賀,言道會全力支持他行事,劉彥青亦會以他的意見為主要參考。提拔鄭融即是宋承憲的上任第一把火也是他對李從嘉的投桃報李之舉。
照理說如今的形勢順風順水淮王應該春風得意才是,但你在李從嘉臉上是看不出任何得意之情的,心中更是提醒自己要事事謹慎,後世無數的經驗告訴他越是順利的局麵越容易潛伏危機!此次之事的順利是有著種種有利的條件綜合一處加上各種借勢才能有如此效果。
後世的經驗和見識是其一,假如不是他將成本運算、規模化經營,股東製度等概念以現代的語言一一為趙、林、鄭包括鍾瑞年等人解說,加上他淮王的地位這個商業利益聯合不會這般順利的建立。如今有了這個基礎李從嘉的著眼點就不會僅僅是江淮一處,他們的商業觸角要擴及到金陵、汴梁、南海、成都、將來還有可能是世界各地,利用先進的理念進行輸出,嗯。這個想法有點超出現在太遠了。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手下人才發揮的作用,倘若不是徐鉉勸自己既然定計就要做第一個送糧入京的人。他未必能夠得到父皇的支持,設若沒有黃慎的大造流言和欲蓋彌彰之計針對各世家也不會有眼前的效果,且林村之案、醉風之變,包括南漢戰事到了此人之手都能巧妙借勢變害為利,修繕淮河更是兩人合力之舉!三國演義之中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言,誠如是也。
是人才就要用,不但要用還要大用,李從嘉向來是如此做得,修繕淮河他隻是名義上的總指揮,所有權力都下放給了徐鉉,讓他放手而為,假如說他準備對付曲家是在世家中立威的話,那麽在此次修繕淮河的行動中若是有地方官員不尊號令陽奉陰違他也不介意去拿下那麽幾顆人頭!至於流言造勢等事皆是由黃慎主導,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沒有用不好的人才,隻有不會用的上司,亦是警句。
當然這種信任也是雙方麵的,在這一連串的決策之中黃慎徐鉉等人也感受到了淮王那種事前謹慎盡力求全,行事之中明快爽朗雷厲風行的風格!一旦商議決定他就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不決,更是會調集力量做好一切保障工作,有著如此一個主家豈不值得他們全力以赴?
還有一點不可或缺便是運氣了,直到如今李從嘉的運氣都算是不錯的,千鈞一發之時救出黃慎,電光火石之間以弱勝強,其中都伴隨著好運的幫忙!因此他才要更加的謹慎,好運不會一直伴隨著他的。還有一件此時淮王尚不清楚的運氣之事,那林村之案包括醉風之案都是他和黃慎製定的栽贓嫁禍之計,可前者卻也算是歪打正著!
今日一早李從嘉起的比往日還要早半個時辰,練習了問鼎劍法之後便趕往城郊,經過周娥皇的努力,如今第二招“如封似閉”也成了大半招,與乾坤養龍訣一處更是相得益彰!這段時日李從嘉勤勉非常睡眠很少但還是天天精神奕奕便是心法之功了。
到了城西軍營之處和王雲林匯合,一眾士卒護衛之下便去了軍營之旁藍屏山一處極為隱秘的山穀之中,穿過那僅容一人可行的山壁一線天,眼前頓時豁然開朗。麵前是一片遍布綠草的穀地,還有溪水川流其間,倒是個世外桃源的所在,此時溪畔樹起了一棟棟草屋,廣場之上有數十名青壯正在李從嘉與眾人合力設置的各種器械中操練著。
“參見王爺。”出了穀口立刻有十餘人前來給李從嘉見禮,他們已經在此處等候良久了,為首的便是王耀飛,此時麵上的神采與半月前相比已然大相徑庭,絕好的環境加上靈丹妙藥,他的傷勢正在飛快的恢複之中,在他身後除了軍中之人外便是召集前來的兄弟。有趙元其,杜九娘,還有一個雙目失明的男子!另外一個則是口不能言。
“各位免禮,孤說過不必如此拘禮,耀飛你傷勢恢複的如何,高、王二位可曾住的慣,但有所需孤定與之。”伸手一扶王耀飛李從嘉笑著問道,他口中的高王二位正是八將之中風將王宇與脫將高峰。
此地被李從嘉稱為“天機穀”,乃是趙龍練兵之時無意中發現,淮王知曉之後便將之作為了“天耳”的訓練基地!情報工作作為李從嘉最重視的任務之一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發展,那些練習之人都是從軍中精挑細選而來,上次王雲林帶出的七人便是來自與此。
“得蒙王爺賜下那顆長白老參,確有奇效,二位兄弟亦是感念王爺的恩德,如今諸事不缺,耀飛等定當竭盡全力為王爺練出精銳!”王耀飛再度躬身言道,那千年人參固然珍貴卻還比不上李從嘉對待他幾位兄弟的態度,便連殘廢的王、高二人都是禮遇有加絲毫不加怠慢,更是請來名醫為他們調理身體,身為兄長的他對此事極為感激。
如今千門八將都是“天耳”的教練,王耀飛則是總領此事,他們的才能與特長用在此處可謂恰如其分,且在淮王的照拂之下再不用似從前一般隱姓埋名,這句話他說的是言出於衷。
“哎~能得各位英雄豪傑為孤效力乃是孤的運氣,這些都是當為之事,好了,也不需如此客套,耀飛便帶孤一觀近日的訓練之成。”李從嘉擺擺手不以為意的言道,王耀飛亦是爽快的當先帶路,眾人簇擁著淮王便往操場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