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臉上那種發愣的表情李平絕不陌生,很多上官在看過他的想法之後也如此時的李從嘉一般,既要耗費不少人力金錢還不一定有成功的希望,關鍵是效果都要等上一年半載才能看出,誰還會支持他去為此事?不過這樣的表現已經算是好的了,李平最恨的就是那些給了他希望卻是隨意敷衍根本不付諸實際的人,比如說皇太弟李景遂。


    這邊李平在心中暗歎自己又要再一次的失敗了,他卻不知李從嘉的發愣絕非是因為看不懂或是對他的想法沒興趣,恰恰相反他是太有興趣了,也一直很想尋找這方麵的人才,卻沒有想到辛苦尋覓的人竟然就在自己身邊,而他更是視而不見,看一個人絕不可隻看書麵履曆!李從嘉正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李平也許就是他需要的農業人才。


    那本小本子上寫的都是與農作物有關的事項,李平對天氣、水利、肥料等各個方麵對莊稼的成長顯然有過很深的研究,並且提出了不少有關提高產量的設想。李從嘉對農事沒有太多的概念,未必能看出這些設想是否合理,但李平能夠如此鄭而重之的來找自己想來定會有一定的把握,他更知道這些設想是要通過一次次的實驗去完成的。


    李從嘉現在做夢都能夢到那些謀臣猛將,他對人才的需求已經到了饑渴的程度,而在農事和商事方麵的人才在他眼中的重要性絕不在前者之下,甚至還要過之,因為如此的人才實在是太稀少了。六皇子曾經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有過交流,他們也會有一些方法和經驗能讓自己所種的田地收成超過別人,可當六皇子問起為何如此的時候,答複他的往往是一雙瞪大的眼睛,因為他們不通文事,明明心中有一肚子的經驗卻無法表述出來,對此六皇子亦隻有徒唿奈何。


    當然就算如此那些老農李從嘉還是會用,你不是說不出來嗎?那就派人和你一起去做,亦可起到推廣的作用。不過假若那個老農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和做法總結為文字寫出來,那麽推廣起來就會事半功倍,眼前的李平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也是讓李從嘉最開心的地方,要錢可以給,要地也可以,時間上他等得起,人才是最關鍵的,更別說李平還有很多與眾不同的想法,這更讓淮王心中期待。


    見淮王稍稍愣了一下之後就開始認真的觀瞧起自己呈上的書本,還不時翻頁顯然極有興趣,李平的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但那種忐忑卻更加深厚,因為淮王的表現給了他希望,而他很怕對方隻是一時的興趣最後還是讓自己希望破滅!不過此時再是難耐他也要沉著性子等下去,淮王看得如此津津有味的時候他怎麽能去加以打攪了?


    “李先生,你書中所說的這些需要多少銀錢土地,又要耗費幾許時日?”李從嘉沉浸其中足足有小半個時辰,這才反應過來現在可不是精研的時候,因此將後麵的部分略略翻了一下便對李平問道。


    “迴稟淮王,下臣需要……黃金百,五十兩,土地二十畝,還需召集一些精於農事之人,這時日,時日,至少一年或可有所得。”李平聞言心中一喜,但迴答起淮王的問題確實不免有些吞吐,他要的東西絕對不少,可是否能有成果連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此時更不能將話說滿了,否則一旦出了什麽意外他就沒有轉圈的餘地了。


    “嗯,既如此先生所需之物孤會在到達泗州之後為你齊備,不過還望先生考慮周詳,你為此事是要經過多次嚐試的,各項還需放寬一些才是。”李從嘉故作沉吟半晌之後方才言道,縱是心中喜悅他卻不能把這種情緒在李平麵前表現出來,相反還要做出稍稍為難的樣子,如此才能讓對方更加珍惜機會,考慮其事情來也能更加周詳。


    “淮王所言極是,下臣定會在到泗州之前再詳加考量一番。”這一迴李平心中更加喜悅,淮王不但答應了自己的所請而且在所需之物上還能給予放寬,他自己也更要考慮周詳做出成果才是,而淮王最後的那句話亦表示出他在此間絕非一無所知,見事很是精準。


    “能有先生此言孤王便放心了,這農事乃為諸事之本,先生精研之亦如做學問一般,容不得半點含糊偏頗之處,從嘉雖是年幼,但與編撰全唐詩中也有所得,便送先生八個字吧,大膽設之,小心證之。”農事向來在李從嘉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今老天好不容易給他送來了一個專業人才,自是要想法設法將之運用到極限才是。


    “大膽設之,小心證之?王爺之言果然精妙,下臣受教了,必當以此為警訓。”這句話的原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一種搞科研該有的態度,如今李從嘉稍作修改聽在李平耳中也覺十分有理,難怪人皆稱道六皇子才思敏捷天賦不凡,便在此間亦可見一二了。


    “李先生客氣了,此事乃先生專長,從嘉怎敢言這個教字,不過這書中最後畫出的諸般物事也是出自先生之手?”李從嘉聞言謙遜的一笑言道,在李平的書本最後有著不少農具水利用具的圖樣,但有不少都是草圖,難不成此人除了農事之外與器具之處亦有天分?


    “迴王爺,那些器具草樣並非出自李某之手,乃是下臣一友人所置,其與此處頗有專精之道。”李從嘉此時謙遜的態度無疑讓李平感覺很是良好,當下欣然言道,這農事之中自然要有器具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李平所言的那個友人恰在此處有著精深的本領。


    “哦,卻不知李先生友人是何人?孤觀這些圖樣頗有些奇思妙想住之處,想來先生所言的這些亦要多有借重。”李從嘉這一趟前往泗州的隨從之中便有自水軍工坊“請來”的工匠,包括工部那個做出沙盤的江南,其中皆費了淮王不少的心思手段,他對這些能工巧匠們向來是十分看重的,如今聽李平提起的這個人自然又來了興趣。


    “淮王見解果然精到,此人名為第三流,原本是工部營繕郎,卻與前年與郴州建造樓台之時遭受火厄,殘了雙腿,盲了一目,麵上亦是留下疤痕,這官是不能再做了,工部憐他殘疾並未再追究其責,給了些許銀子安家打發了……”李平聞言頗是精神一振,但隨後說起第三流語中卻是充滿唏噓之意,似乎在為友人的厄運感到惋惜。


    “哦,原來如此,倒是可惜之至。”李從嘉亦是歎道,不過觀李平的神情頗有引薦此人之意他倒暫不先行言語,等對方出口還是一種恩情。不過李平所言這第三流當是才堪一用的,至少可以嚐試一下,六皇子用人向來隻用其才,至於容貌如何不在考慮之列,當年孫仲謀劉玄德曹孟德都曾犯過的錯誤他可不願意再犯。


    “的確可惜,不過此人仍有一雙巧手,下臣懇請淮王能將他招來協助下臣,則所言之事又可增成算。”不出所料李從嘉這麽一忍李平是首先出言了,言語之中亦是十分懇切。


    “這……原本遭受火厄……不過看在先生麵上便招他來給孤做個門客吧,尚請先生修書一封孤即日便派人去接。”李從嘉故作為難的沉吟了片刻方才言道,此等匠人卻還是自己安排更為妥帖。


    “多謝淮王,臣下定當為王爺盡忠竭智。”李平聞言大喜,立刻起身對著淮王長揖到地言道,這是王爺對自己的信重,而更重要的是友人得到了妥善安排。


    “哎~先生一片為友之心從嘉佩服,以後不需如此!”李從嘉亦是起身相扶言道,這李平不但有所專長,且能對友人如此想來品行亦是不差,當是老天以他與自己為用。此時六皇子尚不知曉其實在原先的曆史軌跡之中李平就是為他執掌農事之人,假若能夠得知他一定會深恨自己沒有通讀史書,差點錯過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