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杖責之後的三日,李從嘉都是待在母後的毓秀宮中,每日的晨練與日常的學習暫時停止,鍾皇後有旨安心養傷一切後議。李從嘉唯一的活動就是被流珠翠縷攙扶著在毓秀宮的小花園中散散步了,不過這三天他可過的絕不無聊,因為前來探望他的人可謂絡繹不絕,似劉彥青、韓瑞等不便進入宮中的都會托內侍帶來親筆信以示慰問,尤其是宋承憲,得聞此事很是自責,那慰問信都快寫成悔過書了。


    對此六皇子一笑置之,其實宋承憲此舉並非出於惡意,再說他雖然是貴臀受了點罪當得到的結果卻是比較理想的。能夠親自來到毓秀宮探病的並不多,皇後寢宮可不是誰想來都能來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昭平公主李芝蘭,這個一母同胞的姐姐對李從嘉也很是疼愛,她的嫻靜多才也贏得了六皇子極大的好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才貌雙全!


    第一天就前來探病的還有李璟的兩個妃嬪,珍貴妃與玉貴妃,前者三十三歲,後者則隻有二十四歲,都是端莊秀美氣質賢淑,後者還是李璟眼下最為寵愛的,當然論及地位還是前者稍高,畢竟在這個年代考量女人的標準中能不能生育能不能生出男丁才是至關重要的。自己的母親鍾皇後就為父皇誕下一共六位皇子,可謂居功至偉!


    當然生下男丁還要看能不能養的大,此時女子難產和嬰兒早夭的概率是相當高的,李從嘉的兩個胞兄就是是與早夭,另外還有一位良綈曾懷上龍胎最後卻因難產母子俱亡,算上昭平公主李芝蘭這也是李從嘉被稱為六皇子的原因!那位珍貴妃正是李從嘉八皇弟李從謙的生母,母憑子貴,因此她在宮中的地位亦僅僅次於鍾皇後。


    兩位貴妃對李從嘉都是細心問候,對皇後更是尊敬有加,但這一切也有可能隻是表麵,後宮這個地方一向是妃嬪們勾心鬥角的所在,其精彩激烈之程度絕不下於朝堂中權利紛爭。李從嘉表現的也是謙恭有禮恰如其分,他今生想要謀求霸業首先就必須登上帝位,自己和大哥都是母後親生,雖說疼愛他多些但到了皇權之爭就說不定了,與這些李璟的身邊人搞好關係說不得在日後某些地方就能有所奇效。


    夠資格前來探望六皇子的妃嬪也就是這兩位貴妃了,其它的諸如良綈淑媛等還沒有這個地位。後宮對於男人而言多半是比較向往和感興趣的,李從嘉也不例外,自己的父親保大皇帝共有妃嬪四十一人,宮中各色宮女四百七十八人,加上兩房六處的一百九十六名內侍,這些人就構成了後宮,內中亦有極為嚴格的等級製度加以劃分。


    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寫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說道:“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與之相比李璟的妃嬪規模少的太多,但要知道唐玄宗之時可是盛唐,國力昌盛人口興旺,光是長安一處便有口百萬以上,有此為基礎才有人數眾多的後宮!而且那三千佳麗不僅是略有誇張還是將宮女一起計算在內的,還有一句民間說法叫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指的就是受了冊封的妃嬪們了。


    華夏曆史源遠流長,就是這各朝各代的妃嬪製度也是繁複無比,對此李從嘉就沒有興趣也沒有時間去加以精研了,但他也有理想,一旦讓自己成就霸業將整個江山一統,便也要在此處與曆代帝王一爭長短,掌萬裏江山,擁三千佳麗,如此方才不枉他穿越一場。


    除了兩位貴妃與長公主之外其它的幾位皇妹皇弟自然也要前來,此乃宮中的禮節不可相廢,可在李從嘉看來這些半大孩子來看自己就是添亂,好吃好喝的招待臨了還要往出帶,稍有不耐人家就給你扁嘴,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挨了父皇的打,反正他對此是頭痛不已。


    第二日午後吳王李弘冀親來探望六皇子,本來他已經成年外封,也要像劉彥青韓瑞那般慰問以書信,不過吳王乃是皇後親出,皇家規矩亦不能有違人倫大道,因此李弘冀前來毓秀宮算的上是順理成章。在這皇宮內院之中是有東宮所在的,這裏乃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不過現在它是空置的,因為南唐沒有太子隻有皇太弟,而皇太弟燕王李景遂要是住在宮中便極為失禮。這個地方曆史上李弘冀住過,李從嘉也住過,但放到今世來說怕是兄弟二人都不願對方有入住的機會。


    前來探望皇弟之前吳王李弘冀曾經蒙天子召見,因此在噓寒問暖之外他看似不小心的給李從嘉透露了一個信息,九月便是出兵楚國之期,而看李璟的意思是想讓李從嘉隨兄長出征,再聯係他讓六皇子身入軍營之舉此事當是不會有假,隨軍出征也算是最好的曆練了。


    聽聞大哥此言李從嘉是一臉苦相的長籲短歎,雖經吳王幾番開解並言此行絕無危險也不過是強顏歡笑,當然這一切乃是李從嘉在李弘冀麵前演戲了,不過就之前的一貫表現來看亦是正常無比!讓一個風流才子去帶兵打仗,這種想法怕也隻有李璟的腦袋可以想得出來。


    兄弟二人相會的時間並不長,此時距離出征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身為副帥和先鋒李弘冀肩上的擔子可是不輕,人員調配,糧草調撥都是極為複雜耗時,他還要迴到自己的封地加以妥善安排!待送走吳王李從嘉立刻將自己關進了書房之中,他要好好靜下來單獨思考一下父皇此舉的用意和大哥為什麽在此時把消息透漏給自己。


    假如把李璟的舉動看作是在自己外封之前加以鍛煉是可以說得通的,想要掌控一地手中沒有兵權,沒有一幫聽命於自己的精兵是不可能的。而這一切也不是皇帝老子一道命令就可以搞定的,能在軍營中建立自己的威望與班底才是最實際的做法。對此李從嘉舉雙手歡迎,他想謀大業現在就要爭分奪秒,早一日進入軍營都是好事。


    讓自己隨大哥出征?這看來頗有些不合常理,明年他就要外封為王掌控一地,一般而言每個朝代都有所謂“王不見王”的規矩,並不是不能見麵而是不能相交過深,否則就會對中央皇權形成威脅!李璟肯定不會看不到這個壞處,但明知如此又為何會有此舉了?


    忽然間一個想法猶如一道閃電劃過了李從嘉的腦海,細加斟酌之下越想越有道理,假如他的這個假設能夠成立的話李璟的一切舉動都會變得順理成章,而李弘冀今日前來的舉動也能得到解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