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擺架養心殿,吳王李弘冀則與李從嘉一道去見過母後,此次進京李弘冀為鍾皇後準備了不少的禮物,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串珍珠項鏈,顆顆如同龍眼一般大小,光暈圓潤飽滿,一看就是價值連城之物!不過對於一個母親而言,見到久未相見的兒子是比什麽都重要的,至於禮物什麽的隻是心意,毓秀宮內又是一番母慈子孝。
到了晚間李璟禦駕前來一家四口圍坐小酌倒也是其樂融融,飯桌之上沒有提起任何的國事,所談論都圍繞著李弘冀和李從嘉的婚事。吳王早在五年之前已然大婚,王妃乃是當朝太仆射朱安之女,婚後小夫妻亦是和睦安樂,朱氏第二年便為李弘冀誕下一子,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前年第二次喜胎吳王妃卻是難產而亡,愛妻下世吳王李弘冀極為悲痛,親自為其守墓一月,並擲地有聲兩年之內絕不會再娶。
大哥大婚之時李從嘉是見過自己這位長嫂的,長相雖隻是中人之姿卻勝在賢惠多才,李弘冀外封之後協助丈夫治理屬領頗有賢名,從吳王之後的作為來看卻也不失為一個性情中人。但王妃之位不可能長期空缺,如今李璟鍾皇後與威國公宋齊丘皆屬意宋家長孫女宋承玉,此番李弘冀進京除了討論滅楚大計之外亦要在這件事上做出定奪。
至於李從嘉的親事也是鍾皇後早就定下的,到了這個時代即使是皇子之尊也不可能有婚姻自由,正妻之位定是要由父母決定的。李從嘉未過門的妻子乃是當朝刺史周宗之長女,名憲,小字娥皇,嫻靜聰慧,氣質優雅,更是花容月貌,諸藝精通!李璟與皇後鍾氏都深愛之,而對此女李從嘉也不會陌生,正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大周後!
在南唐的後妃之中周娥皇絕對是個才貌雙全的人物,假如你有興趣翻開史書的話就會發現對她的評價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完美!無論是容貌才情還是為人處事管理後宮,包括協助丈夫皆是無可挑剔極盡溢美之詞,如此的讚美在華夏曆朝曆代的記載中都是不多見的。
可也許老天就是見不得太過完美的事物,天妒紅顏,如此一個鍾靈毓秀母儀天下的女子卻在二十八歲之時便因病而亡,為後主李煜留下了兩名皇子的同時還有無盡的哀傷。在她患病期間李煜亦是親自伺候榻前,周娥皇所用的湯藥他都必須要親自嚐試之後才能用之,他的許多詞曲更是為愛妻而做,由此便可見兩人之間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可生死有命即便是如海的神情到了最後也難以挽迴愛人的生命!
至於小周後則是周娥皇的親妹,小她十五歲,曆史上其名不詳,隻是依據其姐字為娥皇便推測她為女英。其人容貌才情都不在親姐之下可其它方麵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以李煜對待大周後的深情很有可能迎娶小周後最大的原因就是想找到自己心中至愛之人的替代。
對父皇母後的安排李從嘉隻有接受,在這件事上還真沒有他置喙的餘地。自己心中亦想見一見被如此稱道的愛妻究竟是如何完美,但如今他方才十五,要到明年年滿十六方才能定大婚之事,看來還要等上一年,聽父皇母後的口氣他的婚事多半是與外封一同操辦的。
在毓秀宮中一家四口相敘天倫可謂和和美美,李弘冀李從嘉兄弟二人在父皇母後麵前自然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場麵亦是十分的和諧,不管在李璟眼中是如何看待鍾皇後一晚上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看的李從嘉心中都有些不忍,為了皇權之爭少不了兄弟相殘,可能在其中最為痛苦的就是他們的生母了吧,帝王之家也不盡是順心事。
當夜盡歡而散,吳王李弘冀是不能在內院之中過夜的,李從嘉也是將長兄送到宮門方才迴到自己的院落,這個姿態他是一定要擺出來的,記憶中在沒有涉及到皇權爭鬥之前兩兄弟之間的關係絕不差。大哥此來便是一匹寶馬良駒相贈,做弟弟的自然要有所表示。
第二日清晨依舊早起鍛煉,昨天在毓秀宮****敘天倫皆是用了不少酒,李璟很是體貼的讓李從嘉今日可以不用上學,這一點倒是遂了他的心願,昨天大哥相贈的那一匹白馬神駿無比,早就想策騎一番了,今後自己很有可能要馳騁疆場,這馬術不練好可說不過去!
用完早餐之後李從嘉便直接帶著流珠出了內院來到禦馬廊,那匹駿馬本就通體雪白,精神奕奕,昨晚大殿下派人送來之後,又被禦馬廊中的侍從認真梳洗一番,流珠也是看得喜愛不已。
皇宮之後便有一片開闊的馬場,這塊地方本來也要修建宮殿,可先主李弁一向節儉,加之他自幼便好武事,這塊地方也就空了出來,李璟即位之後尊先皇遺命,也未對此處再加擴建。
馬廊的侍從見這個很少來此的殿下忽然有意,都是不敢怠慢,派出好幾個騎術精湛,深通馬性之人陪著李從嘉來到宮後馬場,本來看著流珠喜歡的樣子李從嘉是很想帶著流珠一騎雙乘的,不過隨行那些人如臨大敵的樣子顯然絕不會讓他如此,隻得打消這個念頭。
說是騎馬,卻是侍從牽馬緩緩而行,李從嘉顯得極為不耐,這樣還有什麽意思,後世自己怎麽說也練過幾迴,因此擺下臉來,讓那侍從放開馬韁,這人雖是為難,可也不敢違背殿下之意,又見趙龍已到,便遵命而行。李從嘉隻覺這匹白馬頗為溫順,當下雙腿一夾馬腹,馬鞭輕揮,意欲讓其縱情奔馳,也好感馳騁之樂。
誰知此馬不動則已,一動竟是迅若雷霆,李從嘉竟然感覺不到速度增加的過程,隻是一瞬之間就與眾人拉開了距離,眼前景物飛快的向兩邊倒退,身子也被勁風吹得在馬上搖擺不已;他不驚反喜,這種急速行進能給他帶來別樣的刺激,他後世可是經常刀頭舔血,屢逢險境,如今雖是猝不及防卻也並不慌亂,手中緊握韁繩,雙腿夾緊馬身,身體低伏與馬背之上,隨著駿馬的奔騰上下而動,初時動作尚顯生疏,可時間一長竟是越加得心應手,隻覺得此馬不僅速度驚人,且奔跑起來極為平穩,看來大哥這一趟來也算對自己不薄了。
六皇子可以處變不驚,可眾人卻是嚇得魂飛天外,他們還很少見到如此神駿的馬匹,流珠一開始看見殿下於馬上搖晃,似要墜落不由驚唿出聲,就是趙龍也對此馬的速度吃驚不已,自己胯下已是軍中良駒,可不但追不上殿下,反而被越拉越遠,好在看見李從嘉的姿勢頗為對路,且似乎漸漸熟悉了馬性,便高聲喊道:
“殿下提韁,且緩行之。”口中唿喊,身下卻是不停。
“哈哈哈,趙龍勿憂,此馬果然不凡!”李從嘉此時已經能操控自如,身在馬上,高速馳騁,還真有點像後世駕駛公路賽的感覺,動作熟練之後,雙手都可不受拘束,這卻是賽車不能相比的了,他操控著白馬繞了一個大圈方始迴到眾人麵前,那白馬也是漸漸放緩速度,這一程急速奔馳之下卻不見半點氣喘,看來耐力也是悠長。
“流珠莫慌,此馬真是神駿無比,痛快!”看見流珠小臉煞白的樣子,李從嘉急忙翻身下馬加以撫慰,同時輕輕撫摸著白馬的鬃毛,心中喜愛有加,白馬似乎也有靈性一般,將頭靠在李從嘉麵上挨擦,熱熱的唿吸盡數噴在臉上,一人一馬顯得極為親熱。
流珠見到此景心中卻是莫名其妙的有種醋意,在李從嘉的鼓勵之下壯膽上前伸出玉手去撫摸馬鬃,說也奇怪,這白馬雖然對她沒有敵意卻完全不似對李從嘉那般親熱,竟然將頭扭向一邊,這種人性化的動作看得六皇子哈哈大笑,小丫頭卻是銀牙暗咬。
“殿下,此馬確是良駒,似乎與殿下還極為投緣。”趙龍笑道。
“嗬嗬,真是如此,吩咐下去,以後喂食全以精糧,此馬的梳洗也由本人親力親為!”李從嘉笑道,那白馬似乎也聽懂了他的言語,又是轉過頭來一陣挨擦,流珠眼中是妒意更甚。
“殿下,皇上之馬名為玉花璁,皇太弟則是火炭駒,殿下既愛此馬,也當為其取個名字!”旁邊侍從見殿下興致極高,出言道。
“嗯,此馬之速,當可日行千裏,夜行八百,且通體雪白,若是騎之行於夜間,必是美景,便叫他月照千裏白!”李從嘉低頭思考片刻,方才出言道,想到月下狂奔的情境,倒也極為貼切。
“月照千裏白!殿下果然才高,出口成章。”旁邊侍從聞言滿臉堆笑的奉承道,殿下詩詞文章雋妙,這馬名也極為清雅。
到了晚間李璟禦駕前來一家四口圍坐小酌倒也是其樂融融,飯桌之上沒有提起任何的國事,所談論都圍繞著李弘冀和李從嘉的婚事。吳王早在五年之前已然大婚,王妃乃是當朝太仆射朱安之女,婚後小夫妻亦是和睦安樂,朱氏第二年便為李弘冀誕下一子,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前年第二次喜胎吳王妃卻是難產而亡,愛妻下世吳王李弘冀極為悲痛,親自為其守墓一月,並擲地有聲兩年之內絕不會再娶。
大哥大婚之時李從嘉是見過自己這位長嫂的,長相雖隻是中人之姿卻勝在賢惠多才,李弘冀外封之後協助丈夫治理屬領頗有賢名,從吳王之後的作為來看卻也不失為一個性情中人。但王妃之位不可能長期空缺,如今李璟鍾皇後與威國公宋齊丘皆屬意宋家長孫女宋承玉,此番李弘冀進京除了討論滅楚大計之外亦要在這件事上做出定奪。
至於李從嘉的親事也是鍾皇後早就定下的,到了這個時代即使是皇子之尊也不可能有婚姻自由,正妻之位定是要由父母決定的。李從嘉未過門的妻子乃是當朝刺史周宗之長女,名憲,小字娥皇,嫻靜聰慧,氣質優雅,更是花容月貌,諸藝精通!李璟與皇後鍾氏都深愛之,而對此女李從嘉也不會陌生,正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大周後!
在南唐的後妃之中周娥皇絕對是個才貌雙全的人物,假如你有興趣翻開史書的話就會發現對她的評價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完美!無論是容貌才情還是為人處事管理後宮,包括協助丈夫皆是無可挑剔極盡溢美之詞,如此的讚美在華夏曆朝曆代的記載中都是不多見的。
可也許老天就是見不得太過完美的事物,天妒紅顏,如此一個鍾靈毓秀母儀天下的女子卻在二十八歲之時便因病而亡,為後主李煜留下了兩名皇子的同時還有無盡的哀傷。在她患病期間李煜亦是親自伺候榻前,周娥皇所用的湯藥他都必須要親自嚐試之後才能用之,他的許多詞曲更是為愛妻而做,由此便可見兩人之間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可生死有命即便是如海的神情到了最後也難以挽迴愛人的生命!
至於小周後則是周娥皇的親妹,小她十五歲,曆史上其名不詳,隻是依據其姐字為娥皇便推測她為女英。其人容貌才情都不在親姐之下可其它方麵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以李煜對待大周後的深情很有可能迎娶小周後最大的原因就是想找到自己心中至愛之人的替代。
對父皇母後的安排李從嘉隻有接受,在這件事上還真沒有他置喙的餘地。自己心中亦想見一見被如此稱道的愛妻究竟是如何完美,但如今他方才十五,要到明年年滿十六方才能定大婚之事,看來還要等上一年,聽父皇母後的口氣他的婚事多半是與外封一同操辦的。
在毓秀宮中一家四口相敘天倫可謂和和美美,李弘冀李從嘉兄弟二人在父皇母後麵前自然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場麵亦是十分的和諧,不管在李璟眼中是如何看待鍾皇後一晚上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看的李從嘉心中都有些不忍,為了皇權之爭少不了兄弟相殘,可能在其中最為痛苦的就是他們的生母了吧,帝王之家也不盡是順心事。
當夜盡歡而散,吳王李弘冀是不能在內院之中過夜的,李從嘉也是將長兄送到宮門方才迴到自己的院落,這個姿態他是一定要擺出來的,記憶中在沒有涉及到皇權爭鬥之前兩兄弟之間的關係絕不差。大哥此來便是一匹寶馬良駒相贈,做弟弟的自然要有所表示。
第二日清晨依舊早起鍛煉,昨天在毓秀宮****敘天倫皆是用了不少酒,李璟很是體貼的讓李從嘉今日可以不用上學,這一點倒是遂了他的心願,昨天大哥相贈的那一匹白馬神駿無比,早就想策騎一番了,今後自己很有可能要馳騁疆場,這馬術不練好可說不過去!
用完早餐之後李從嘉便直接帶著流珠出了內院來到禦馬廊,那匹駿馬本就通體雪白,精神奕奕,昨晚大殿下派人送來之後,又被禦馬廊中的侍從認真梳洗一番,流珠也是看得喜愛不已。
皇宮之後便有一片開闊的馬場,這塊地方本來也要修建宮殿,可先主李弁一向節儉,加之他自幼便好武事,這塊地方也就空了出來,李璟即位之後尊先皇遺命,也未對此處再加擴建。
馬廊的侍從見這個很少來此的殿下忽然有意,都是不敢怠慢,派出好幾個騎術精湛,深通馬性之人陪著李從嘉來到宮後馬場,本來看著流珠喜歡的樣子李從嘉是很想帶著流珠一騎雙乘的,不過隨行那些人如臨大敵的樣子顯然絕不會讓他如此,隻得打消這個念頭。
說是騎馬,卻是侍從牽馬緩緩而行,李從嘉顯得極為不耐,這樣還有什麽意思,後世自己怎麽說也練過幾迴,因此擺下臉來,讓那侍從放開馬韁,這人雖是為難,可也不敢違背殿下之意,又見趙龍已到,便遵命而行。李從嘉隻覺這匹白馬頗為溫順,當下雙腿一夾馬腹,馬鞭輕揮,意欲讓其縱情奔馳,也好感馳騁之樂。
誰知此馬不動則已,一動竟是迅若雷霆,李從嘉竟然感覺不到速度增加的過程,隻是一瞬之間就與眾人拉開了距離,眼前景物飛快的向兩邊倒退,身子也被勁風吹得在馬上搖擺不已;他不驚反喜,這種急速行進能給他帶來別樣的刺激,他後世可是經常刀頭舔血,屢逢險境,如今雖是猝不及防卻也並不慌亂,手中緊握韁繩,雙腿夾緊馬身,身體低伏與馬背之上,隨著駿馬的奔騰上下而動,初時動作尚顯生疏,可時間一長竟是越加得心應手,隻覺得此馬不僅速度驚人,且奔跑起來極為平穩,看來大哥這一趟來也算對自己不薄了。
六皇子可以處變不驚,可眾人卻是嚇得魂飛天外,他們還很少見到如此神駿的馬匹,流珠一開始看見殿下於馬上搖晃,似要墜落不由驚唿出聲,就是趙龍也對此馬的速度吃驚不已,自己胯下已是軍中良駒,可不但追不上殿下,反而被越拉越遠,好在看見李從嘉的姿勢頗為對路,且似乎漸漸熟悉了馬性,便高聲喊道:
“殿下提韁,且緩行之。”口中唿喊,身下卻是不停。
“哈哈哈,趙龍勿憂,此馬果然不凡!”李從嘉此時已經能操控自如,身在馬上,高速馳騁,還真有點像後世駕駛公路賽的感覺,動作熟練之後,雙手都可不受拘束,這卻是賽車不能相比的了,他操控著白馬繞了一個大圈方始迴到眾人麵前,那白馬也是漸漸放緩速度,這一程急速奔馳之下卻不見半點氣喘,看來耐力也是悠長。
“流珠莫慌,此馬真是神駿無比,痛快!”看見流珠小臉煞白的樣子,李從嘉急忙翻身下馬加以撫慰,同時輕輕撫摸著白馬的鬃毛,心中喜愛有加,白馬似乎也有靈性一般,將頭靠在李從嘉麵上挨擦,熱熱的唿吸盡數噴在臉上,一人一馬顯得極為親熱。
流珠見到此景心中卻是莫名其妙的有種醋意,在李從嘉的鼓勵之下壯膽上前伸出玉手去撫摸馬鬃,說也奇怪,這白馬雖然對她沒有敵意卻完全不似對李從嘉那般親熱,竟然將頭扭向一邊,這種人性化的動作看得六皇子哈哈大笑,小丫頭卻是銀牙暗咬。
“殿下,此馬確是良駒,似乎與殿下還極為投緣。”趙龍笑道。
“嗬嗬,真是如此,吩咐下去,以後喂食全以精糧,此馬的梳洗也由本人親力親為!”李從嘉笑道,那白馬似乎也聽懂了他的言語,又是轉過頭來一陣挨擦,流珠眼中是妒意更甚。
“殿下,皇上之馬名為玉花璁,皇太弟則是火炭駒,殿下既愛此馬,也當為其取個名字!”旁邊侍從見殿下興致極高,出言道。
“嗯,此馬之速,當可日行千裏,夜行八百,且通體雪白,若是騎之行於夜間,必是美景,便叫他月照千裏白!”李從嘉低頭思考片刻,方才出言道,想到月下狂奔的情境,倒也極為貼切。
“月照千裏白!殿下果然才高,出口成章。”旁邊侍從聞言滿臉堆笑的奉承道,殿下詩詞文章雋妙,這馬名也極為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