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起源於春秋之時乃是華夏本土傳承的宗教,佛教則是漢朝時方才從天竺開始傳入,不過從發展上來看後者卻要勝過前者,信徒亦是眾多。到了南朝更是愈演愈烈,梁武帝本身就是個佛學知識極為精湛之人,曆代帝王皆是大興土木建造寺院,故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美麗詩句,到了後世曆經千年風和無情戰火很多古跡已然不見蹤跡,不過李從嘉身在南唐還是體會到那一份詩情畫意的,而據史書記載李煜對佛學也很感興趣並在治下大力推廣。


    在現在的李從嘉看來其實李煜更應該傾向於道教,因為唐高祖李淵可是自稱老子後人,而李璟更能追溯家譜到唐代親王。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與兩教的宗旨有關,佛家教人修來生,怎麽說都還有美好的藍圖與未來,而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都無欲無求了還有什麽信仰?再言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是逐漸與華夏原本的儒家文化相結合的,曆史上很多名士亦是佛學高人便很能說明問題,李煜亦是之一。


    反之那些方外高人也在社會上有著很高的地位,高到了便是皇帝皇後也要尊敬的地步,比如說李從嘉身上那塊九龍玉佩就是鍾皇後請棲霞寺主持圓通大師為其加持的。因此在燕王李景遂的座上出現一個道士雖然惹人注目但也不至於太過出奇,都是李家後人嘛。


    待得李景遂一一介紹李從嘉才知道此人名為李平,一時間便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卻是想不起在何處見過,而接下來的三人讓他立刻來了興趣,其中兩人為兄弟,兄長名為徐鉉,弟名徐鍇,皆是一副文士打扮,徐鉉現正賦閑在家而徐鍇則官至中書散人左仆射。


    以李從嘉對南唐史的了解徐氏兄弟二人皆是後主李煜有名的文臣,尤其是徐鉉,多次代表南唐出使北宋,且史載最後後主之死與他的告密有著很大的關係,想到這裏李從嘉也忽然想起了那個道士李平是誰?正因為李煜後悔殺李平與另一大臣的言語被徐鉉告知趙光義才有了後來的賜死,此人在政治改革與土地改革方麵頗有見地。


    如此看來徐鉉還是害死李後主的元兇,可今日相見李從嘉對他也表現的十分客氣,此人絕對是個人才,是人才就要用,投降北宋的是李後主自己卻也怪不得徐鉉會如此,就算他在品格上有那麽一點瑕疵可用人用的是才,原來那個李後主不能讓此人誓死投效今天的自己就未必做不到。要知道對於江淮一帶的民生政治徐鉉是極為熟悉的,當地那些地主豪強對他亦很是畏懼,他的丟官則是因為威國公宋齊丘。


    宋齊丘字超迴,工屬文,尤善縱橫長短之說,早在列祖開國之時便為左丞相,後遷司空,待到李璟繼位對其更是恩寵有加,其與李從嘉的老師馮延巳馮延魯兄弟以及另外兩人被稱為元宗之“五鬼”。如今不但說得上權傾朝野更因是北地遷居而來得眾多相同出身的士子推許,隱隱便為文壇之首,閩楚之戰時此人竟敢私傳天子詔書以至兵敗,便是如此大罪中主李璟竟然也未曾降罪,足見其地位與威望,這滿朝文武怕也隻有鍾太師位可與之相並,徐鉉的遭遇也算是正常了。


    如今李從嘉立下王霸之誌,就要籠絡各路人才,當然一切都需要行止有度,比如說現在他最多就隻能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僅憑一個空頭皇子的身份還不足以招攬徐鉉這樣的名士。而威國公宋齊丘則多半會是他的強勁對手,因為在記憶中他全力支持的正是自己大哥吳王李弘冀,這徐鉉因為得罪宋齊丘而丟官賦閑,今日觀他與皇太弟李景遂卻是關係頗為親密,看來燕王和威國公之間關係亦不會和睦。


    至於那最後一人李從嘉心中對其的看重還在徐氏兄弟之上,此人身長八尺有餘,生的是虎背熊腰,一見就是極具武力之輩!林仁肇,字為安,因其孔武有力作戰勇猛世人皆稱為“林虎子”,原本乃是閩國舊將,印象之中他一直要到四年之後的淮南之戰才會被重新啟用,如今出現在燕王府,匯聚這班文武皇太弟李景遂會是甘於寂寞之人?


    亂世之中首重軍事,那些天才的軍事將領往往便能創造奇跡,君且看江東周郎,赤壁一戰定下三分天下基礎,青史留無盡威名,一把衝天大火將英雄如曹孟德者的一統之夢燒了個幹幹淨淨!如今南唐也在東南,亦有長江天塹之險,李從嘉內心是多麽想有一個像周瑜周公瑾這般的統帥人才,雖然赤壁之戰尚且不如淝水之戰時兵力懸殊那般大可周郎的對手是誰?前秦苻堅又怎能與亂世奸雄相提並論?


    這林仁肇的確不如周郎那般風流瀟灑儒將風度但卻是個紮紮實實的大將之才!雖然李從嘉對他的了解也並不多可有一件事就能說明問題!南唐末年李煜派遣其弟李從善為使節前往北宋,其時趙匡胤便在書房招待,他的書房之中掛著一幅武將的畫像,此人正是林仁肇,太祖有言林將軍有意相投北宋,先送來畫像以表心意。


    這裏已經很明朗了,反間計!可就是這頗為拙劣的反間計李煜卻是中了個實在,將林仁肇下獄誅殺,當真是蠢到了極點!不過由此便可知林仁肇的厲害,宋太祖趙匡胤是什麽人,不談帝王心術那統軍作戰絕對頂尖一流,能讓他如此忌憚還要以反間計除掉的必然是讓他感覺十分棘手的對手,利用反證法很容易就知道林仁肇的軍事才能。


    似乎在曆史上能被用上反間計的皆是一代名將,李斯間李牧,周瑜間蔡瑁張允,皇太極間袁崇煥,那蔡瑁張允雖說名氣差了一些可在那種特殊的戰局形勢下他們的作用絕不會下與李牧與袁崇煥!既然老趙那般忌憚自己便一定要用之,而且還要重用!當然這些還要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地盤和威望之後,否則便隻能適得其反!


    “殿下,在下乃是一介武夫,得燕王看重邀來府上品茶,要說這錢塘龍井的確香甜可口,卻不知其中門道,聞聽殿下博聞強記,不如教教老林迴去也能擺弄一番。”在李從嘉的刻意接納之下,他與林仁肇還算是言語相得,這滿座皆是名仕官宦,談的都是詩詞文章,林仁肇早就坐不住了,若不是礙著燕王的麵子說不得就要告辭,此時忽然來了一個六皇子態度親切的問他當年征戰之事自然言無不盡,講了片刻之後忽又小聲對李從嘉問道,倘若迴去別人問起也好有個交代。


    “林將軍不必客氣,今日聞聽將軍一言也是大長見識,這錢塘龍井乃是天下名茶之一,皇叔府上必是精品,最上乘的龍井茶講究一葉一芽,需得如此方為極品,倘若一葉兩芽甚或更多便要稍差一籌。林將軍你再看,這龍井之葉以手撚之成粉碎者為極品,碎末細小次之。皇叔這裏果然是極品,配以我金陵鍾山青玉泉正午之時的泉水更是絕配,今日從嘉與林將軍並諸位可算是口福不淺。”李從嘉微笑言道,後世的經驗配上今世的見識這一番評鑒說出來當是不會失禮。


    “哈哈哈,久聞六皇子詞曲精妙天賦過人,卻不料對茶之一道也有如此見解,果然精到。”那邊林仁肇問的雖是小聲卻被一旁的李平聽見,見李從嘉說的頗為精辟當下也是一笑讚道。


    “恩,子佑說的是,重光品味之精當世一流,皇叔這好茶既然得你稱讚自然要有所表示,等會兒也得勻個八兩與你。”李景遂聞言亦是笑道,在座眾人見燕王如此也是紛紛出言稱讚一番,早就聽說六皇子天資聰穎之名,今日得見其語言高雅見識不俗倒是人如其名。


    “小子年幼,不過仰仗父皇母後及皇叔,論道見識豈能與在座各位相比?方才林將軍問起這才勉力為之,各位見笑了。”李從嘉起身微微擺手道。


    見六皇子如此謙遜眾人自是連道不敢,殿下謙恭有禮更是極為好學的確讓人心有好感!他們卻不知此乃李從嘉故意如此,倘若不是做少年好奇之狀,對林仁肇問起軍事說不得就要招致某些有心之人的猜忌,現在的他還需要韜光養晦,一切都要在暗中進行方為穩妥。


    不過縱使李從嘉表現出眾連皇叔都能瞞得過去卻難以相瞞一人,那便是表兄鍾瑞年,對這個表弟的性格他再了解不過了,什麽時候見過他對一個武將這般有禮還與之敘談良久,當真日頭自西而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