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水車怕是要引來那些老家夥的窺視,”大老爺對著山頂的蓄水池眯了眯眼,“反正是捂不住的,不若趁機賺他們一筆。”
葉箐箐眨眨眼:“怎麽賺?”
“這事便交由我來吧,”裴閏之牽過她的手,笑道:“先在石安城推行開來,再獻予瑜郡王做人情。”
大老爺自然知曉他結識郡王一事,水車遲早要造福廣大百姓,能上交給郡王是最好的,畢竟好來好去,雙方才能長久往來下去。
“你們自己看著辦就成,先說好,我隻守在這石安城裏,外頭的事情不會插手。”大老爺斜睨一眼裴閏之。
不孝子都這麽大了,也不知替老父分擔工作,還在他麵前如此不知輕重?“手怎麽了?在外頭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葉箐箐默默抽迴自己的爪子,大老爺怕是忍受不了別人秀恩愛哦,明明也時常當著小輩的麵拉大夫人的手。
九裏山的豐收震驚了整個石安城,如同童謠裏說的那樣,山地都能開墾水田,石頭裏還不蹦出個大冬瓜!
雖說在他們看見水車時,就隱隱覺得這事要成,但無論如何都沒有直接呈現眼前的結果驚人。
相比起吃瓜群眾的議論紛紛,九裏山上的那群難民更為觸動,他們是全程參與其中的,用自己的雙手揮舞著鋤頭、拋灑著汗水。
如果說原來還抱有混日子的心思,這會看見了生活充滿盼頭,不免又有了源源的動力與希望。這其中就屬蔣結巴最為積極。
因為他天生大舌頭,到處找活計都被拒絕,那些東家嫌棄他說話不利索,做事又能好到哪裏去。便是在這群難民堆裏,也遭到過嘲笑呢,姓蔣又不會講,白白糟蹋了這個姓氏之類的話層出不窮。
西南那邊尚未爆發戰爭之時,他守著幾畝田地,埋頭苦幹,倒也能養活一家人。可惜後來戰火肆虐,他不得不跟著村裏人一塊搬遷。
那段日子真是苦啊,家裏兩個孩子一個老母親,一年到頭本就沒有什麽餘錢。如今惶惶然上路,途中吃什麽喝什麽?何況又不知搬到何方,沒有目的地沒有希望,心裏空落落的。
孩子他娘受不了苦,奔迴娘家去了,竟是狠心撇下兩個幼兒不管。蔣結巴偷偷抹了兩迴淚,心裏也不怨她,是自己沒本事。
他咬緊牙關,硬是帶著兩個孩子和老母親,一同來到了石安城,原本也沒打算走這麽遠,可惜那會兒戰爭連連失利,損失兩城民心渙散,大家都恨不能走得越遠越好。
到了這裏他們已經跟乞丐無異,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打起精神四處尋找活計,隻要能混口飯吃,做什麽都行。然而這時候找活的人多了去,他一個大舌頭,如何比得過人家?
在他以為自己一家子挨不過那個冬天之時,裴家少夫人的召集拯救了他。生活突然迎來了一個大大的轉機,不僅有的吃有的住,老娘生病了還給治!上哪去找這等好事?
與此同時,他手頭還有了存銀,九裏山開荒之後,李管事給大夥發了工錢。他捏著這一兩多銀子,跟裴家少夫人簽下了長工契,每個月在這耕田都有月錢,過日子不成問題。
如今看著田地裏收起來的一麻袋一麻袋稻穀,堆積起來跟小山似的,蔣結巴心裏一陣火熱。照這樣下去,早晚會擁有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一個小屋,才算一個完整的家。
即便孩子他娘跑了,他自己依然可以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何況大洛不是已經把失守城池重新占領迴來了嗎!也許……戰爭就要結束了呢,他還能迴去,找迴自己的土地、家鄉。
事情正如許多人盼望的那樣——在寒冬來臨之際,敵國舉旗投降。再次對大洛府首稱臣,每年上貢,曆時三四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敵軍雖有備而來,一開始確實被打個措手不及,然大洛泱泱大國,後方儲備力量堅實,豈會輕易被一個小鍋吞並。即便內部權力更迭,朝廷動蕩,但外敵當前,自然先合力抗之。
此次議和,大洛許多人心有不甘,認為應趁勝追擊,給敵國一個大大的教訓,看他們還敢不敢輕易惹是生非。
然而想法雖好,事實卻不允許他們這麽做。敵國因為軍需物資跟不上,不得不撤軍,那洛又何嚐不是。連年征戰,虧損幾多,那是怎樣一筆天文數字的賬。
各地儲備的糧倉早就被搬空了,若是不修生養息,再來個天災人禍,百姓何以為渡?
太平才能迎來盛世,百姓們無不渴望安穩的日子,這會兒戰事一歇,舉國同歡。最開心的莫過於那些流落他鄉的人們,還有那些被招去征兵的人家。
一將功成萬骨枯,沙場上刀槍無眼,親人可快些迴來吧!
每個人都在期待著,裴家自然也不例外,二夫人和秦氏幾乎整夜不合眼。她們許久未曾收到書信了,都不知裴均之是否平安。
“聽說有些人會被留在那邊守城呢,”二夫人有些坐立難安,皺眉道:“也不知道均之是在哪位將領手下。”
“守城也沒關係,隻要人還好好的就行。”秦氏揪著手帕,兩眼發直,“奶娘表兄鄰居的兒子,來信說她表兄的兒子戰死沙場的呢……聽說一場仗打下來,死個一千人都算大事。”
“呸呸呸,能不能說點吉利的?”二夫人對這話可不愛聽,瞪眼道:“你那奶娘會不會說話?她表兄家發生了不好的事,還巴巴跑來告訴你!”
被罵了的秦氏迴過神,“是我魔障了。”說完又低著頭發愣。
二夫人對她精神恍惚的樣子搖搖頭,歎道:“你也別想太多,好好帶著孩子吧,均之會迴來的。”
家裏這麽多兄弟呢,即便邵之是個芝麻官,說不上什麽話,但他們家就是砸錢也要把均之給挖迴來,哪能容許兒子在外受苦。
隨後一個月,城裏許多在外征戰的人陸陸續續迴來。幾家歡喜幾家愁,那些接到親人歸來的自然無比開心,放鞭炮、酬神明,感謝天感謝地。
而尚未等到親屬迴來的,整個心都是糾結而期盼的,不知道他是否安好,是否正在趕迴來的路上。
幸而裴均之沒有讓大夥久等,生龍活虎的迴來了!他黑瘦了許多,但整個人精神奕奕,好得不得了,把二夫人和秦氏弄得又哭又笑。
“快去給四少爺打水擦擦臉。”二老爺心裏頭也是鬆了口氣,能迴來就好,能迴來就好!一迴頭對上淚水漣漣的婆媳二人,不由眉頭一皺:“趕緊給均之收拾收拾,人好好的,哭啥呢?”
“對對對!”二夫人和秦氏經他提醒,也不再拉著人不放了,一左一右地問他渴不渴餓不餓,有沒有受傷等等。
這七嘴八舌的,把裴均之給忙得不得了,還是裴閏之和裴夙之兄弟倆幫忙把二夫人和秦氏勸住。
大夫人早就吩咐下去,弄一桌好酒好菜,給四少爺接風洗塵,他們也不能免俗的在門口放了個鞭炮,並且酬謝列祖列宗,各路神明保佑。
“我不在真是勞煩二哥三哥處理家中事務了。”餐桌上,裴均之敬他們一杯酒,三兄弟碰杯一飲而盡。
邊上大老爺搖搖頭道:“他們哪裏有怎麽處理?還不是我和老二,兩個老頭子頂著做,下迴你可不能再任意妄為,該想想我們了。”
這次征兵裴均之本來可以躲過去的,誰知他自己要求上戰場,就那樣登記在冊,不得不走,可苦了家裏擔憂的親人。
裴均之看看眼睛紅腫的二夫人和秦氏,心下感然,點點頭道:“大伯說的是,均之不孝讓家人擔驚受怕,下迴不敢了。”
二老爺也道:“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該上戰場時就不能退縮,用不著我們也別去強出頭,視情況而定吧。”
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吃了飯,隨後大房的人便各自迴院裏去,留他們二房細細說話。
葉箐箐見著今日一家人的歡欣,心裏也有點感動,戰爭無情,多少人出去就迴不來了呢?她忽然想起村子裏的胡柳明以及葉誌戈,不知他們是否安然迴來。
這麽想著,她便坐不住了,正好此時空閑,跟裴閏之說了一聲,出去打聽打聽。裴閏之與胡柳明也算有點交情,並不阻礙她前去。
葉箐箐去馬廄裏牽了馬,往城西趕去,想必這會兒,蘇氏或者葉誌風都在作坊裏,不會撲空的。
如她所預料的那般,裏頭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外場的楊柳見到葉箐箐頗為驚喜,笑著奔過來:“箐箐終於舍得過來了,好久沒見到你呢!”
“是挺久沒見了。”葉箐箐迴娘家的時候,楊柳並不在,她也是頭一迴來到這個作坊。
金蘭也瞧見了她,忙說要沏茶給她喝,“我可聽說了箐姑娘的九裏山呢,有空定要去親眼見識見識才行。”
三人一起進到裏頭,獨立的一間小屋,蘇氏正在對賬本。泰然商行把商鋪開到清士樓去了,在她這裏拿的貨也日益增多,賬本自然更加繁複,可苦了她這個不識字的婦人。
葉箐箐眨眨眼:“怎麽賺?”
“這事便交由我來吧,”裴閏之牽過她的手,笑道:“先在石安城推行開來,再獻予瑜郡王做人情。”
大老爺自然知曉他結識郡王一事,水車遲早要造福廣大百姓,能上交給郡王是最好的,畢竟好來好去,雙方才能長久往來下去。
“你們自己看著辦就成,先說好,我隻守在這石安城裏,外頭的事情不會插手。”大老爺斜睨一眼裴閏之。
不孝子都這麽大了,也不知替老父分擔工作,還在他麵前如此不知輕重?“手怎麽了?在外頭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葉箐箐默默抽迴自己的爪子,大老爺怕是忍受不了別人秀恩愛哦,明明也時常當著小輩的麵拉大夫人的手。
九裏山的豐收震驚了整個石安城,如同童謠裏說的那樣,山地都能開墾水田,石頭裏還不蹦出個大冬瓜!
雖說在他們看見水車時,就隱隱覺得這事要成,但無論如何都沒有直接呈現眼前的結果驚人。
相比起吃瓜群眾的議論紛紛,九裏山上的那群難民更為觸動,他們是全程參與其中的,用自己的雙手揮舞著鋤頭、拋灑著汗水。
如果說原來還抱有混日子的心思,這會看見了生活充滿盼頭,不免又有了源源的動力與希望。這其中就屬蔣結巴最為積極。
因為他天生大舌頭,到處找活計都被拒絕,那些東家嫌棄他說話不利索,做事又能好到哪裏去。便是在這群難民堆裏,也遭到過嘲笑呢,姓蔣又不會講,白白糟蹋了這個姓氏之類的話層出不窮。
西南那邊尚未爆發戰爭之時,他守著幾畝田地,埋頭苦幹,倒也能養活一家人。可惜後來戰火肆虐,他不得不跟著村裏人一塊搬遷。
那段日子真是苦啊,家裏兩個孩子一個老母親,一年到頭本就沒有什麽餘錢。如今惶惶然上路,途中吃什麽喝什麽?何況又不知搬到何方,沒有目的地沒有希望,心裏空落落的。
孩子他娘受不了苦,奔迴娘家去了,竟是狠心撇下兩個幼兒不管。蔣結巴偷偷抹了兩迴淚,心裏也不怨她,是自己沒本事。
他咬緊牙關,硬是帶著兩個孩子和老母親,一同來到了石安城,原本也沒打算走這麽遠,可惜那會兒戰爭連連失利,損失兩城民心渙散,大家都恨不能走得越遠越好。
到了這裏他們已經跟乞丐無異,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打起精神四處尋找活計,隻要能混口飯吃,做什麽都行。然而這時候找活的人多了去,他一個大舌頭,如何比得過人家?
在他以為自己一家子挨不過那個冬天之時,裴家少夫人的召集拯救了他。生活突然迎來了一個大大的轉機,不僅有的吃有的住,老娘生病了還給治!上哪去找這等好事?
與此同時,他手頭還有了存銀,九裏山開荒之後,李管事給大夥發了工錢。他捏著這一兩多銀子,跟裴家少夫人簽下了長工契,每個月在這耕田都有月錢,過日子不成問題。
如今看著田地裏收起來的一麻袋一麻袋稻穀,堆積起來跟小山似的,蔣結巴心裏一陣火熱。照這樣下去,早晚會擁有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一個小屋,才算一個完整的家。
即便孩子他娘跑了,他自己依然可以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何況大洛不是已經把失守城池重新占領迴來了嗎!也許……戰爭就要結束了呢,他還能迴去,找迴自己的土地、家鄉。
事情正如許多人盼望的那樣——在寒冬來臨之際,敵國舉旗投降。再次對大洛府首稱臣,每年上貢,曆時三四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敵軍雖有備而來,一開始確實被打個措手不及,然大洛泱泱大國,後方儲備力量堅實,豈會輕易被一個小鍋吞並。即便內部權力更迭,朝廷動蕩,但外敵當前,自然先合力抗之。
此次議和,大洛許多人心有不甘,認為應趁勝追擊,給敵國一個大大的教訓,看他們還敢不敢輕易惹是生非。
然而想法雖好,事實卻不允許他們這麽做。敵國因為軍需物資跟不上,不得不撤軍,那洛又何嚐不是。連年征戰,虧損幾多,那是怎樣一筆天文數字的賬。
各地儲備的糧倉早就被搬空了,若是不修生養息,再來個天災人禍,百姓何以為渡?
太平才能迎來盛世,百姓們無不渴望安穩的日子,這會兒戰事一歇,舉國同歡。最開心的莫過於那些流落他鄉的人們,還有那些被招去征兵的人家。
一將功成萬骨枯,沙場上刀槍無眼,親人可快些迴來吧!
每個人都在期待著,裴家自然也不例外,二夫人和秦氏幾乎整夜不合眼。她們許久未曾收到書信了,都不知裴均之是否平安。
“聽說有些人會被留在那邊守城呢,”二夫人有些坐立難安,皺眉道:“也不知道均之是在哪位將領手下。”
“守城也沒關係,隻要人還好好的就行。”秦氏揪著手帕,兩眼發直,“奶娘表兄鄰居的兒子,來信說她表兄的兒子戰死沙場的呢……聽說一場仗打下來,死個一千人都算大事。”
“呸呸呸,能不能說點吉利的?”二夫人對這話可不愛聽,瞪眼道:“你那奶娘會不會說話?她表兄家發生了不好的事,還巴巴跑來告訴你!”
被罵了的秦氏迴過神,“是我魔障了。”說完又低著頭發愣。
二夫人對她精神恍惚的樣子搖搖頭,歎道:“你也別想太多,好好帶著孩子吧,均之會迴來的。”
家裏這麽多兄弟呢,即便邵之是個芝麻官,說不上什麽話,但他們家就是砸錢也要把均之給挖迴來,哪能容許兒子在外受苦。
隨後一個月,城裏許多在外征戰的人陸陸續續迴來。幾家歡喜幾家愁,那些接到親人歸來的自然無比開心,放鞭炮、酬神明,感謝天感謝地。
而尚未等到親屬迴來的,整個心都是糾結而期盼的,不知道他是否安好,是否正在趕迴來的路上。
幸而裴均之沒有讓大夥久等,生龍活虎的迴來了!他黑瘦了許多,但整個人精神奕奕,好得不得了,把二夫人和秦氏弄得又哭又笑。
“快去給四少爺打水擦擦臉。”二老爺心裏頭也是鬆了口氣,能迴來就好,能迴來就好!一迴頭對上淚水漣漣的婆媳二人,不由眉頭一皺:“趕緊給均之收拾收拾,人好好的,哭啥呢?”
“對對對!”二夫人和秦氏經他提醒,也不再拉著人不放了,一左一右地問他渴不渴餓不餓,有沒有受傷等等。
這七嘴八舌的,把裴均之給忙得不得了,還是裴閏之和裴夙之兄弟倆幫忙把二夫人和秦氏勸住。
大夫人早就吩咐下去,弄一桌好酒好菜,給四少爺接風洗塵,他們也不能免俗的在門口放了個鞭炮,並且酬謝列祖列宗,各路神明保佑。
“我不在真是勞煩二哥三哥處理家中事務了。”餐桌上,裴均之敬他們一杯酒,三兄弟碰杯一飲而盡。
邊上大老爺搖搖頭道:“他們哪裏有怎麽處理?還不是我和老二,兩個老頭子頂著做,下迴你可不能再任意妄為,該想想我們了。”
這次征兵裴均之本來可以躲過去的,誰知他自己要求上戰場,就那樣登記在冊,不得不走,可苦了家裏擔憂的親人。
裴均之看看眼睛紅腫的二夫人和秦氏,心下感然,點點頭道:“大伯說的是,均之不孝讓家人擔驚受怕,下迴不敢了。”
二老爺也道:“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該上戰場時就不能退縮,用不著我們也別去強出頭,視情況而定吧。”
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吃了飯,隨後大房的人便各自迴院裏去,留他們二房細細說話。
葉箐箐見著今日一家人的歡欣,心裏也有點感動,戰爭無情,多少人出去就迴不來了呢?她忽然想起村子裏的胡柳明以及葉誌戈,不知他們是否安然迴來。
這麽想著,她便坐不住了,正好此時空閑,跟裴閏之說了一聲,出去打聽打聽。裴閏之與胡柳明也算有點交情,並不阻礙她前去。
葉箐箐去馬廄裏牽了馬,往城西趕去,想必這會兒,蘇氏或者葉誌風都在作坊裏,不會撲空的。
如她所預料的那般,裏頭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外場的楊柳見到葉箐箐頗為驚喜,笑著奔過來:“箐箐終於舍得過來了,好久沒見到你呢!”
“是挺久沒見了。”葉箐箐迴娘家的時候,楊柳並不在,她也是頭一迴來到這個作坊。
金蘭也瞧見了她,忙說要沏茶給她喝,“我可聽說了箐姑娘的九裏山呢,有空定要去親眼見識見識才行。”
三人一起進到裏頭,獨立的一間小屋,蘇氏正在對賬本。泰然商行把商鋪開到清士樓去了,在她這裏拿的貨也日益增多,賬本自然更加繁複,可苦了她這個不識字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