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楊素之所以傳言她與易凡有關係,無非是想將易凡逼迫反。然而謠言這種東西,一旦傳揚出去,便不受控製。
傳著傳著就成了楊素為了得到易凡的幫助,不惜對易凡使用美人計。這是楊素始料未及的,或許是有預料,為了反唐複國,楊素也就不惜一點名聲了。
說起謠言,這長安城裏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怎滴,易凡被困皇宮之事,被百姓們爭相相傳。
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輕撫胡須,站在皇城不遠處,望著皇城,口中是連連歎氣。不多時便引得旁人注意。
有那好事者,便出言詢問:“道長何故歎氣?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唉……”老道看著皇城又是搖頭,又是歎息道:“作孽啊!”
好事者看看皇城,又看看老道,想起了小神仙被困皇宮的事情。見老道如此模樣,莫非是與此事有關?
“道長這是何故?可否為我等解釋一二?”
此時已有好幾個好奇之人被老道吸引,皆是眼巴巴看著老道。
老道環視一周,見人數不多,但也夠了,便道:“唉……作孽啊!”
“道長你就別作孽了,快說說怎麽迴事兒?為什麽就作孽?”
“唉”老道又歎口氣道:“想必諸位也都知道了當今聖上,將小神仙留困在了皇宮之中吧?”
眾人點頭。
“這小神仙那可是道祖他老人家的親傳弟子,聖上如此做法怕是會有禍事降臨,就怕到時會連累到我們普通百姓啊!”
老道說完,便搖頭歎息的走了。留下幾個好事者麵麵相覷,琢磨著這老道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先前那問話的好事者,像是猛的想起什麽,一拍大腿,驚惶道:“哎呀不好,要出大事。”
這人這一驚一乍的,嚇得眾人先是一驚,待迴神,便有人問道:“這位兄台,你倒是說清楚,要出什麽大事?”
其餘人也附和道:“就是,就是。”
那好事者言道:“諸位還記得當今聖上登基第二年的蝗災嗎?”
“這個當然知道,那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留,莊稼是顆粒無收。聖上還當著天下百姓的麵,將一隻活生生的蝗蟲給吞了下去。”
那好事者聞言點點頭,隨後湊到幾人近前,壓低聲音道:“那你們還記得當時,誰被困在了皇宮中嗎?”
幾人聞言,皆沉思起來,良久一人驚道:“你是說太上……唔……”
那好事者忙將說話之人嘴捂上,對他做了個噓的動作,才將手鬆開。
經這人一提醒,其餘幾人也就明白過來,當年皇宮中同樣困有一人,那便是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
當年蝗災就有傳言,是因李世民殺兄囚父所至。而如今李世民又將易凡這個道祖徒弟囚禁在了宮中,那豈不是意味著天下會有更大的災難?
此般景象,在長安城中多處可見。隻見先前那仙風道骨的道人,又換了個地方說出了同樣的話語。同樣有人引出了當年蝗災和李淵被困皇宮之事。
正當人心驚惶,以為天下又將發生什麽大災難。此時長安城最大的道觀,老君觀發生了一起香爐炸毀事件。
據說當時宮裏的一位嬪妃,正在給太上老君上香,祈求他老人家早日讓這位妃子懷上龍種。
按理說太上老君是不管這生孩子之事的。奈何,他老人家還有另一個身份,那便是李家老祖宗。
作為李家的老祖宗,自然是要保佑李家多子多孫,更何況他還是個神仙就更得管了。
這位嬪妃也不知是運氣不好,還是巧合,亦或是有人刻意為之。當她將三炷香插進香爐時,當時正好有幾炷香燃盡。不知怎地,香爐突然‘轟’的一聲炸開。
那位嬪妃當時就被炸開的香灰所淹沒,事後被人救出,已然昏迷不醒。由於全身都是香灰也不知情況如何。
這事飛快的在長安城裏傳揚開來,結合易凡被困皇宮。人們又開始傳言,李世民將易凡這個道祖的徒弟囚禁起來,惹得道祖生氣,當他們李家人上香時,才會炸毀香爐,以示不滿。
無須分說,長安城裏所發生之事,都是易雲有意為之,為的就是激起民怨。利用百姓的力量來逼迫李世民放出易凡。
在這長安城中與李世民硬拚肯定是屬於找死行為。因為長安城裏沒有任何力量能與李世民抗衡,若說有,那便隻有全城的百姓了。
先前那道長便是丐幫之人所扮。還別說,這些原本瘦骨嶙峋的乞丐,隻要洗漱幹淨,套上道袍,還真有點兒仙風道骨的模樣。
唐初的長安城常住人口也就幾十萬而已,遠遠未到鼎盛時期時的人口過百萬,所以偌大的長安城其實是有許多的地方是屬於人煙稀少之地,甚至是無人之地。
而長安西南角永陽坊,便是這樣一個地方。這裏是整個長安城最偏僻,最無人問津的地方。而如今這裏成了丐幫的一個聚集地。
某處破爛的宅院中,幾個仙風道骨的道長進入大堂,向上座主位一少年人行禮道:“屬下拜見幫主。”
此少年不用說,便是易雲,易雲揮手道:“無需多禮,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迴幫主,按您的吩咐,事情具已辦妥。”
“好,諸位長老辛苦了,都去休息吧!今晚我們再玩個大的。”
“是,幫主。”
話不多說,轉眼夜色已深。
今夜注定是個不眠夜,百姓們睡覺都在擔心,因李世民囚禁易凡這個小神仙,會不會引得上天不滿,而降下什麽災禍,到時受苦的依然是百姓自己。
黑夜中,許多黑影在距離皇城不遠處,將一隻隻黑色的孔明燈放上了天空。
這些孔明燈與常見的不太一樣,由於表麵塗滿了黑色的顏料,隻留下幾個比針眼大上些許的孔眼,用以保證孔明燈燃燒的氧氣。
黑夜中很難發現它們的蹤影,就算透過孔眼看見了火光,由於太小,人們也會以為是什麽類似螢火蟲之類的動物所發。
由於事先測試好了風向,大多數的孔明燈都無聲無息的向皇城飛去。若是有那眼力好之人瞧見,定會發現那孔明燈下麵還吊著一些東西。
(本章完)
感謝,書友20180416171648024,100幣打賞。謝謝兄dei!
楊素之所以傳言她與易凡有關係,無非是想將易凡逼迫反。然而謠言這種東西,一旦傳揚出去,便不受控製。
傳著傳著就成了楊素為了得到易凡的幫助,不惜對易凡使用美人計。這是楊素始料未及的,或許是有預料,為了反唐複國,楊素也就不惜一點名聲了。
說起謠言,這長安城裏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怎滴,易凡被困皇宮之事,被百姓們爭相相傳。
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輕撫胡須,站在皇城不遠處,望著皇城,口中是連連歎氣。不多時便引得旁人注意。
有那好事者,便出言詢問:“道長何故歎氣?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唉……”老道看著皇城又是搖頭,又是歎息道:“作孽啊!”
好事者看看皇城,又看看老道,想起了小神仙被困皇宮的事情。見老道如此模樣,莫非是與此事有關?
“道長這是何故?可否為我等解釋一二?”
此時已有好幾個好奇之人被老道吸引,皆是眼巴巴看著老道。
老道環視一周,見人數不多,但也夠了,便道:“唉……作孽啊!”
“道長你就別作孽了,快說說怎麽迴事兒?為什麽就作孽?”
“唉”老道又歎口氣道:“想必諸位也都知道了當今聖上,將小神仙留困在了皇宮之中吧?”
眾人點頭。
“這小神仙那可是道祖他老人家的親傳弟子,聖上如此做法怕是會有禍事降臨,就怕到時會連累到我們普通百姓啊!”
老道說完,便搖頭歎息的走了。留下幾個好事者麵麵相覷,琢磨著這老道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先前那問話的好事者,像是猛的想起什麽,一拍大腿,驚惶道:“哎呀不好,要出大事。”
這人這一驚一乍的,嚇得眾人先是一驚,待迴神,便有人問道:“這位兄台,你倒是說清楚,要出什麽大事?”
其餘人也附和道:“就是,就是。”
那好事者言道:“諸位還記得當今聖上登基第二年的蝗災嗎?”
“這個當然知道,那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留,莊稼是顆粒無收。聖上還當著天下百姓的麵,將一隻活生生的蝗蟲給吞了下去。”
那好事者聞言點點頭,隨後湊到幾人近前,壓低聲音道:“那你們還記得當時,誰被困在了皇宮中嗎?”
幾人聞言,皆沉思起來,良久一人驚道:“你是說太上……唔……”
那好事者忙將說話之人嘴捂上,對他做了個噓的動作,才將手鬆開。
經這人一提醒,其餘幾人也就明白過來,當年皇宮中同樣困有一人,那便是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
當年蝗災就有傳言,是因李世民殺兄囚父所至。而如今李世民又將易凡這個道祖徒弟囚禁在了宮中,那豈不是意味著天下會有更大的災難?
此般景象,在長安城中多處可見。隻見先前那仙風道骨的道人,又換了個地方說出了同樣的話語。同樣有人引出了當年蝗災和李淵被困皇宮之事。
正當人心驚惶,以為天下又將發生什麽大災難。此時長安城最大的道觀,老君觀發生了一起香爐炸毀事件。
據說當時宮裏的一位嬪妃,正在給太上老君上香,祈求他老人家早日讓這位妃子懷上龍種。
按理說太上老君是不管這生孩子之事的。奈何,他老人家還有另一個身份,那便是李家老祖宗。
作為李家的老祖宗,自然是要保佑李家多子多孫,更何況他還是個神仙就更得管了。
這位嬪妃也不知是運氣不好,還是巧合,亦或是有人刻意為之。當她將三炷香插進香爐時,當時正好有幾炷香燃盡。不知怎地,香爐突然‘轟’的一聲炸開。
那位嬪妃當時就被炸開的香灰所淹沒,事後被人救出,已然昏迷不醒。由於全身都是香灰也不知情況如何。
這事飛快的在長安城裏傳揚開來,結合易凡被困皇宮。人們又開始傳言,李世民將易凡這個道祖的徒弟囚禁起來,惹得道祖生氣,當他們李家人上香時,才會炸毀香爐,以示不滿。
無須分說,長安城裏所發生之事,都是易雲有意為之,為的就是激起民怨。利用百姓的力量來逼迫李世民放出易凡。
在這長安城中與李世民硬拚肯定是屬於找死行為。因為長安城裏沒有任何力量能與李世民抗衡,若說有,那便隻有全城的百姓了。
先前那道長便是丐幫之人所扮。還別說,這些原本瘦骨嶙峋的乞丐,隻要洗漱幹淨,套上道袍,還真有點兒仙風道骨的模樣。
唐初的長安城常住人口也就幾十萬而已,遠遠未到鼎盛時期時的人口過百萬,所以偌大的長安城其實是有許多的地方是屬於人煙稀少之地,甚至是無人之地。
而長安西南角永陽坊,便是這樣一個地方。這裏是整個長安城最偏僻,最無人問津的地方。而如今這裏成了丐幫的一個聚集地。
某處破爛的宅院中,幾個仙風道骨的道長進入大堂,向上座主位一少年人行禮道:“屬下拜見幫主。”
此少年不用說,便是易雲,易雲揮手道:“無需多禮,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迴幫主,按您的吩咐,事情具已辦妥。”
“好,諸位長老辛苦了,都去休息吧!今晚我們再玩個大的。”
“是,幫主。”
話不多說,轉眼夜色已深。
今夜注定是個不眠夜,百姓們睡覺都在擔心,因李世民囚禁易凡這個小神仙,會不會引得上天不滿,而降下什麽災禍,到時受苦的依然是百姓自己。
黑夜中,許多黑影在距離皇城不遠處,將一隻隻黑色的孔明燈放上了天空。
這些孔明燈與常見的不太一樣,由於表麵塗滿了黑色的顏料,隻留下幾個比針眼大上些許的孔眼,用以保證孔明燈燃燒的氧氣。
黑夜中很難發現它們的蹤影,就算透過孔眼看見了火光,由於太小,人們也會以為是什麽類似螢火蟲之類的動物所發。
由於事先測試好了風向,大多數的孔明燈都無聲無息的向皇城飛去。若是有那眼力好之人瞧見,定會發現那孔明燈下麵還吊著一些東西。
(本章完)
感謝,書友20180416171648024,100幣打賞。謝謝兄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