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朝堂之上,易凡被一群文官圍著,定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為何要將孔聖與蔡倫並論。見這架勢,易凡若講不出個條條道道來,顯然是走不出朝堂。


    人群中的易凡也不驚慌,隻聽他言道:“俗話說,倉頡造字,聖人留書。自從先賢倉頡造字後,我們華夏便有了文字和文明。


    而曆代先聖將自己的思想結晶,利用文字存諸於世,我們華夏便有了自己的傳承。”


    說到這,易凡想到一些事情,心情頗為沉重,深吸一氣,又道:“然而,我們的傳承並不順利,從漢末三國歸晉以來,華夏大地一直處於戰火之中,直到前朝天下方才重歸一統。”


    易凡環視一周,見各位文官也心有戚戚,沉默不語。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由竹簡製成的典籍太過笨重,不便搬運。人們為了逃避戰火,隻得將這些書籍舍棄,隻帶一些輕便之物,這其中便有蔡侯紙所製書籍,這才保留了我華夏傳承。”


    言及至此,眾位文臣也明白了紙張的重要性,同時也想通了,為何易凡要將蔡倫與孔聖並論了。倉頡創造的是文明,諸聖先賢留下的是傳承,那麽蔡侯紙便是保證傳承不會斷絕。


    易凡長唿一氣,在他心中還有一人可以封聖,那便是發明了活字印刷的畢昇。奈何,畢昇要到宋朝才會出生。隻有印刷術與造紙術結合才是保證華夏文明不會斷絕的根本。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獨華夏文明未成斷絕,為何?無他,全賴四大發明,造紙術與印刷術可以保證我們文明不斷,且更加輝煌。


    同時它們也是件非常可怕的武器,千百年來,我們隻是在被動使用這件武器,幾乎沒有主動使用過。


    另兩大發明,指南針與火藥。


    指南針可以保證我們遨遊世界,而不失其根。而火藥可以讓我們自保,亦可進攻。奈何,我們老祖宗太厲害了,厲害到隻能讓世界仰望。所以,驕傲的我們將火藥這種利器,玩成了煙花。


    若是我們一手拿印刷好的書籍,一手拿指南針和火藥,開始遨遊世界,會是個什麽樣的光景?


    我們所到之處,聽話的就給他們書籍,讓他們接受先進的華夏文明。不聽話的就給他們火藥,然後再給他們書籍。這種做法歐洲人玩的最為熟練。


    不覺間圍著易凡的文官,已悄然褪去。他們雖說心中仍有芥蒂,卻也無可辯駁。


    “哈哈……”龍位上李世民開懷的笑聲在朝堂上迴蕩。笑罷,李世民言道:“平安所言在理。”


    易凡算是幫李世民解決了各位朝臣的反對,李世民自然是心情暢快。


    李世民突然神色一肅,看著易凡道:“平安王接旨。”


    聞言,易凡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躬身道:“臣在。”


    李世民朗聲道:“封平安王易凡為錢行監監正,主管錢行一幹事宜。封平安王易凡為工匠科舉主考官,主持為國選才,欽此。”


    易凡有些懵,他沒想到李世民會將這兩件事交給他來做,一時間竟愣在原地。待易凡迴神,想說些什麽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


    “聖上且慢!”


    李安風塵仆仆的進入了朝堂,衣衫破損,就連發絲都散亂了幾絲,隨著他的走動在空中飛舞。李安如此模樣,顯然是剛與人動了手。


    滿朝之人具將目光匯聚在李安身上,隨著他的腳步而移動。李安行至李世民身旁,俯身在李世民耳畔密語起來。


    李安在李世民耳旁密語著,李世民原本笑意的臉龐,逐漸沉了下來,眼神時不時還瞟向易凡。


    隨著李安的密語,李世民眉頭越皺越緊,看向易凡的眼神也是越發複雜起來。


    見此狀況,易凡一頭霧水,很明顯李安此時密語之事,定然與自己有關,至於具體是何事就不得而知了。


    半響,李安直起腰身,側立在李世民一旁,不再言語。


    此時,朝堂眾人都看出事情不對勁來,紛紛屏住唿吸,不再出聲,一時間朝堂當真是落針可聞。


    李世民深吸一氣,說道:“平安你可識得一個叫楊素的女子?”李世民語氣平淡,聽不出任何喜怒。


    “認得。”易凡暗想,莫非是著楊素犯了什麽事,牽連到自己?想到此處,易凡忙將自己與楊素的關係道出,“楊素幾年前在我天上人間做過幫工,後來發跡了,如今與我有些生意上的來往。”


    李世民點頭,易凡所說與李安所查幾乎無異。隻是事情是不是真如表麵這麽簡單,就不得而知了。


    “退朝吧!玄齡與輔機留下。”


    朝臣紛紛退去,易凡也隨著人群往外走,卻是被李安給攔了下來。


    “平安王,聖上有令,讓您在宮中暫住幾日。請隨老奴來。”


    說著,一左一右兩個小太監已站在了易凡身後。李安頭前帶路。


    易凡眉頭皺起,並未挪動腳步。


    一個小太監見狀,對易凡言道:“還請平安王移步,莫要讓小的們難做。”說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易凡隨著李安進入了一個獨立的閣樓獨院。院子四周均有人把守。


    “平安王暫且在此小住幾日。”李安推開閣樓大門,隨後李安又向易凡行了一禮,言道:“平安王,老奴得罪了。”


    李安伸出手道:“老奴知道平安王袖中藏有弩箭,還請平安王交予老奴,待平安王出宮時,老奴定當奉還。”


    易凡皺眉,卻也沒說什麽,將袖弩解下,扔給李安。李安臨走前指著易凡身後那兩個小太監道:“平安王若有什麽需要隻管向他們說便可。”


    李安走了,那兩個小太監卻是留了下來,分左右立在閣樓門口。


    易凡在閣樓中隨便找了個房間坐下,梳理著腦中紛亂的思緒,自語道:“定然是這楊素發生了什麽事,牽連到了自己。”


    隻是無論易凡如何想,也想不出楊素一個姑娘,能做出什麽事,能驚動李安。還能讓李世民做出軟禁自己的決定。


    搖搖頭,易凡不再想為什麽會發生如此變故,眼前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安危。


    易凡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懷中,心下稍安,雖說自己被困這皇宮之中,隻要計劃得當,想要出去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完)


    感謝書友,2017215235702190,300幣打賞。謝謝!


    明天星期天,若是放假。我決定斷網。治一治懶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造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學生52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學生520並收藏改造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