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第1560章 兩點建議
農女當家:撿個將軍來種田 作者:依依蘭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元帝皺起了眉頭,這兩件事,他一件都不想遵從。隻是,太皇太後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太皇太後見他為難樣便微微一笑,柔聲道:“皇上迴去考慮考慮再說吧!欲速則不達,如今朝局剛穩,後宮又起風雲,亦非好事!”
廣元帝點點頭,苦笑道:“太皇太後您說得對,朕也不想跟誰作對,那些老家夥非要咬著朕不放,朕也無奈的緊!”
太皇太後笑道:“誰叫你是皇帝呢?”
廣元帝輕哼,忿忿道:“明知朕才是皇帝,那幫老家夥卻總是想讓朕按照他們的意思辦事!最好朕什麽都不管,隻管任用他們這些賢臣、垂拱而治就可以了!然後君臣還能一塊兒青史留名、千古流芳!成為史上君臣佳話!”
太皇太後叫他逗得忍禁不俊,哈哈大笑,無奈搖頭笑道:“皇上這話可千萬別在外頭說,老臣們聽了,難免寒心!”
廣元帝嗬嗬一笑,笑道:“皇祖母您可太小瞧他們了!他們不會寒心,隻會趁機大唿皇上英明!巴不得朕立刻就這麽做!”
迴了長春宮,廣元帝便將太皇太後的話轉述給她聽。
聽說太皇太後不會站出來反對,連芳清心中安定不少。
皇宮就是她的大本營,如果太皇太後也旗幟鮮明的持反對立場,跟前朝相互唿應,那她就是腹背受敵了!
雖然不至於落敗害怕,可是,那滋味畢竟不好受。
太皇太後自然不能旗幟鮮明的支持她,否則朝臣們的唾沫就連她一起淹了,而且那樣的話她反而不好幫他們說話。
對這一點,廣元帝和連芳清心知肚明。
“要不,聽太皇太後的,先緩緩吧!”連芳清笑道:“等年後再說,也是一樣!”
廣元帝想了想,點點頭笑道:“也好!那就年後!不過,這話朕也沒必要跟他們說,哼,不然還當朕怕了他們呢!朕這邊把事情拖著便是!”
說著,他又愧疚的看了連芳清一眼,到底還是委屈她了!但這一次,他並沒有說什麽“委屈她了!”之類的話。他們之間,已經不需要如此。
至於選秀這件事,他和她心裏有數便是,當然他是不可能主動提及的。
即便勉強答應,也必須在她封後之後!
而且,他就算答應選秀,最後選的上選不上,那還兩說呢……
次日的早朝,無疑熱鬧得如同煮開的沸水,整個朝堂喧囂著,吵鬧著,不絕於耳。
然而不管下邊說什麽,廣元帝都是麵無表情、神色淡然,一副你們愛怎麽說怎麽說,朕想怎樣就怎樣的。
果然不出連芳洲所料,那位頑固的禮部尚書秦大人昨兒乾清宮求見被小廖子帶人強行弄走,今日朝堂之上終於逮到了機會慷慨陳詞,拒絕遵旨。
廣元帝果然大怒,當即便沉著臉將他革了職,命他告老還鄉,又命吏部將新的禮部尚書的人選呈報上來!
先帝以及先太子對朝臣們——尤其是文官大臣們向來十分優越,禮賢下士,也將這些人的脾氣慣了出來。這才敢在廣元帝麵前理直氣壯的反對、爭執。
然而萬萬沒有料到這位年輕的皇帝的脾氣跟他的祖父、父親可是完全不一樣!
早朝之上,一言不合,竟將禮部尚書給免職了!
眾人一下子全部都呆住了,半響迴不過神來,方才還吵吵鬧鬧得像菜市場似的朝堂之上,瞬間鴉雀無聲,靜的怪異。
禮部尚書秦大人也愣住了,發須皆白的老人不敢置信的抬起頭,看向年輕的鐵青著臉的君王,鼻子一酸,眼中漸漸的濕潤起來。
他委屈啊!
他是真的為皇上打算啊!
那位清貴妃哪一點配做母儀天下的皇後?出身既非名門閨秀,又與威寧侯是內親,還有連家,那兄弟倆一文一武皆大有前途,連家又掌握著無數財富!
如果這樣的家庭還出了一個皇後,這大周的江山,隻怕一大半都要變姓了啊!
皇上怎麽就這麽糊塗呢!
還有那連家,也太不知足!清貴妃得寵,又已經獲得了僅次於皇後的妃位,還有什麽不滿意?這麽大的胃口,能吞的下嗎?
秦大人越想越悲憤,越想越擔憂,覺得很有必要將事情最後提點一次廣元帝,顫巍巍開口道:“皇上——”
“不必多言!”廣元帝冷冷道:“貴妃與朕共患難,沒有貴妃,朕這條命還在不在尚且兩說!你如今已不是禮部尚書了,退下吧!”
說著根本不理會還欲開口的秦大人,吩咐小內侍過去,一左一右直接強行將他帶了出殿去。
眾臣臉色又是一變。交好的相互暗暗交換個眼神,心中一時百般滋味。
而廣元帝再一次的冷著臉退朝了。
禮部尚書第二天,就離開了京城返鄉。
眾臣感慨憤怒之餘,終於想起了連家和李家,以及太皇太後。
於是,開始有老臣請見太皇太後,想要請太皇太後出麵做主。
太皇太後的話,皇上無論如何是不能不聽的!縱然皇上不肯,那清貴妃總不好跟太皇太後對著幹吧?
依照老臣們的看法,太皇太後必定識得其中利害,必定會召見大家,做這個主的。
不想,太皇太後竟然誰也不見!
擺明了這件事根本不管。
又有人想要逼得太皇太後非管不可,便稱徐家三小姐賢良淑德,具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她做皇後,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誰知這話才傳出來,徐家老夫人、夫人便進宮哭哭啼啼求太皇太後和皇上做主,表示說這話的簡直其心可誅!徐家從來沒有過這等想法!
而徐家三小姐徐淑華,更是閃電般的定下了親事……
去找連、李兩家的人,也都撲了個空!
兩家人前兩日便已經出京去了,據兩家的管家說,主子們心血來潮,想去遼東看雪,已經定了要在那邊過了年才迴來,將眾臣氣得半死。
連芳清和廣元帝知曉了,大樂之餘暗暗鬆了口氣!
姐姐和哥哥他們這個時候離開京城是最好的,否則,有人逼問上門去,讓他們如何迴答?
太皇太後見他為難樣便微微一笑,柔聲道:“皇上迴去考慮考慮再說吧!欲速則不達,如今朝局剛穩,後宮又起風雲,亦非好事!”
廣元帝點點頭,苦笑道:“太皇太後您說得對,朕也不想跟誰作對,那些老家夥非要咬著朕不放,朕也無奈的緊!”
太皇太後笑道:“誰叫你是皇帝呢?”
廣元帝輕哼,忿忿道:“明知朕才是皇帝,那幫老家夥卻總是想讓朕按照他們的意思辦事!最好朕什麽都不管,隻管任用他們這些賢臣、垂拱而治就可以了!然後君臣還能一塊兒青史留名、千古流芳!成為史上君臣佳話!”
太皇太後叫他逗得忍禁不俊,哈哈大笑,無奈搖頭笑道:“皇上這話可千萬別在外頭說,老臣們聽了,難免寒心!”
廣元帝嗬嗬一笑,笑道:“皇祖母您可太小瞧他們了!他們不會寒心,隻會趁機大唿皇上英明!巴不得朕立刻就這麽做!”
迴了長春宮,廣元帝便將太皇太後的話轉述給她聽。
聽說太皇太後不會站出來反對,連芳清心中安定不少。
皇宮就是她的大本營,如果太皇太後也旗幟鮮明的持反對立場,跟前朝相互唿應,那她就是腹背受敵了!
雖然不至於落敗害怕,可是,那滋味畢竟不好受。
太皇太後自然不能旗幟鮮明的支持她,否則朝臣們的唾沫就連她一起淹了,而且那樣的話她反而不好幫他們說話。
對這一點,廣元帝和連芳清心知肚明。
“要不,聽太皇太後的,先緩緩吧!”連芳清笑道:“等年後再說,也是一樣!”
廣元帝想了想,點點頭笑道:“也好!那就年後!不過,這話朕也沒必要跟他們說,哼,不然還當朕怕了他們呢!朕這邊把事情拖著便是!”
說著,他又愧疚的看了連芳清一眼,到底還是委屈她了!但這一次,他並沒有說什麽“委屈她了!”之類的話。他們之間,已經不需要如此。
至於選秀這件事,他和她心裏有數便是,當然他是不可能主動提及的。
即便勉強答應,也必須在她封後之後!
而且,他就算答應選秀,最後選的上選不上,那還兩說呢……
次日的早朝,無疑熱鬧得如同煮開的沸水,整個朝堂喧囂著,吵鬧著,不絕於耳。
然而不管下邊說什麽,廣元帝都是麵無表情、神色淡然,一副你們愛怎麽說怎麽說,朕想怎樣就怎樣的。
果然不出連芳洲所料,那位頑固的禮部尚書秦大人昨兒乾清宮求見被小廖子帶人強行弄走,今日朝堂之上終於逮到了機會慷慨陳詞,拒絕遵旨。
廣元帝果然大怒,當即便沉著臉將他革了職,命他告老還鄉,又命吏部將新的禮部尚書的人選呈報上來!
先帝以及先太子對朝臣們——尤其是文官大臣們向來十分優越,禮賢下士,也將這些人的脾氣慣了出來。這才敢在廣元帝麵前理直氣壯的反對、爭執。
然而萬萬沒有料到這位年輕的皇帝的脾氣跟他的祖父、父親可是完全不一樣!
早朝之上,一言不合,竟將禮部尚書給免職了!
眾人一下子全部都呆住了,半響迴不過神來,方才還吵吵鬧鬧得像菜市場似的朝堂之上,瞬間鴉雀無聲,靜的怪異。
禮部尚書秦大人也愣住了,發須皆白的老人不敢置信的抬起頭,看向年輕的鐵青著臉的君王,鼻子一酸,眼中漸漸的濕潤起來。
他委屈啊!
他是真的為皇上打算啊!
那位清貴妃哪一點配做母儀天下的皇後?出身既非名門閨秀,又與威寧侯是內親,還有連家,那兄弟倆一文一武皆大有前途,連家又掌握著無數財富!
如果這樣的家庭還出了一個皇後,這大周的江山,隻怕一大半都要變姓了啊!
皇上怎麽就這麽糊塗呢!
還有那連家,也太不知足!清貴妃得寵,又已經獲得了僅次於皇後的妃位,還有什麽不滿意?這麽大的胃口,能吞的下嗎?
秦大人越想越悲憤,越想越擔憂,覺得很有必要將事情最後提點一次廣元帝,顫巍巍開口道:“皇上——”
“不必多言!”廣元帝冷冷道:“貴妃與朕共患難,沒有貴妃,朕這條命還在不在尚且兩說!你如今已不是禮部尚書了,退下吧!”
說著根本不理會還欲開口的秦大人,吩咐小內侍過去,一左一右直接強行將他帶了出殿去。
眾臣臉色又是一變。交好的相互暗暗交換個眼神,心中一時百般滋味。
而廣元帝再一次的冷著臉退朝了。
禮部尚書第二天,就離開了京城返鄉。
眾臣感慨憤怒之餘,終於想起了連家和李家,以及太皇太後。
於是,開始有老臣請見太皇太後,想要請太皇太後出麵做主。
太皇太後的話,皇上無論如何是不能不聽的!縱然皇上不肯,那清貴妃總不好跟太皇太後對著幹吧?
依照老臣們的看法,太皇太後必定識得其中利害,必定會召見大家,做這個主的。
不想,太皇太後竟然誰也不見!
擺明了這件事根本不管。
又有人想要逼得太皇太後非管不可,便稱徐家三小姐賢良淑德,具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她做皇後,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誰知這話才傳出來,徐家老夫人、夫人便進宮哭哭啼啼求太皇太後和皇上做主,表示說這話的簡直其心可誅!徐家從來沒有過這等想法!
而徐家三小姐徐淑華,更是閃電般的定下了親事……
去找連、李兩家的人,也都撲了個空!
兩家人前兩日便已經出京去了,據兩家的管家說,主子們心血來潮,想去遼東看雪,已經定了要在那邊過了年才迴來,將眾臣氣得半死。
連芳清和廣元帝知曉了,大樂之餘暗暗鬆了口氣!
姐姐和哥哥他們這個時候離開京城是最好的,否則,有人逼問上門去,讓他們如何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