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上空,黑煙彌漫。


    自新莽之亂以後,這座古老的都城一直都在休養生息。可是在今天,二百年積蓄的元氣,似乎也將散盡。站在山坡上,丁辰舉目眺望狼煙滾滾的長安城,眸光凝戾。


    “呂布,我誓殺汝!”


    他突然仰天長嘯,嘯聲之中,更隱藏著一絲悲傷。


    說起來,丁辰早已見慣生死。


    且不說那黃巾之亂,單隻是滎陽一戰,死在他手裏的人就有幾百人之多。更不要說,那戰事慘烈,死傷無數。丁辰甚至覺得,他早已經看破了生死,不會有情緒波動。


    可現在,他知道,他錯了!


    死的都是對手,是和他無太多關係的人,他自然不會有什麽感觸。


    而胡車兒,卻是他出世以來,除了當初曹操逃離洛陽之後,那些被殺的曹府仆從之外,最親近的人。


    雖說,他們相處不足兩年。


    可是胡車兒卻跟隨他征戰滎陽,斬將奪旗。


    對這個敦厚,不太喜歡說笑的涼州男人,丁辰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


    現在……


    丁辰深吸一口氣,用力甩了甩頭。


    他知道,現在不是他去傷感的時候。


    “主公,咱們現在去哪裏?”


    六十名緹騎,而今隻剩下身邊四人。


    丁辰想了一想,沉聲道:“咱們去灞橋。”


    四名緹騎愣了一下,旋即齊聲應諾。


    而丁辰也不再猶豫,催馬從山坡上衝下,打馬揚鞭,直奔灞橋方向。


    他相信,以郭嘉之能,一定會覺察到長安城中的變故。而陷陣士早已做好了準備,也一定會迅速做出反應。文有郭嘉,武有龐德,再加上高順指揮,等閑兵馬絕非陷陣士對手。


    這一點,丁辰對陷陣士有信心!


    +++++++++++++++++++++++++++++++++++++++


    長安城內的動蕩,已波及到了城外。


    屯駐於城外的涼州軍,大都遭遇並州軍的攻擊。


    由於董卓音訊全無,而軍中的幾位大將也都不見露麵。涼州軍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迅速潰敗,四散奔逃。沿途,到處可以看到橫在路中間,亦或者倒在路邊的屍體。


    無主的戰馬,在荒原中遊蕩,發出一聲聲悲鳴……


    丁辰五人一路直奔灞橋,中間幾次遭遇並州軍的巡兵攻擊,以及潰敗的涼州並偷襲。


    但結果,卻沒有什麽區別。


    丁辰出手,全不留情,和他們遭遇的兵馬,幾乎無一幸免。


    灞橋,橫跨灞水。


    這座始建於秦穆公時期的橋梁,曆經近千年,無數次的改造和修繕之後,已成為長安一處極具特色的景致。時值初秋,正是好時候。往年這個時節,灞橋上必然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不過今天,灞橋上冷冷清清。


    丁辰帶著四名緹騎來到灞橋的橋頭,舉目向四周眺望。


    “咱們就在那邊的樹林中歇息,等到老高他們過來,再出麵會合。”


    說完,丁辰下馬,把招魂矟橫在馬背上,牽著馬向一旁林中行去。可就在他走到樹林邊緣的時候,卻突然停下了腳步。心中,有一絲莫名的驚悸出現,他甚至來不及開口提醒,便倉啷一聲拔出巨闕劍,旋身反手一劍劈出。


    一點寒星飛來!


    劍光閃閃,隻聽啪的一聲響,那支箭矢被劈落在地上。


    “什麽人,出來!”


    “公明住手,那是子陽。”


    丁辰話音方落,就聽到從樹林中傳來一個熟悉,而又蒼老的聲音。


    “蔡公?”


    他立刻聽出那聲音的主人是誰,不由得露出驚訝之色。


    就在這時,一個老人在一名青年的攙扶下,從樹林中走了出來。


    老人身上,沾染著血跡,頭上的高冠已經不見,露出蓬亂的發髻。他看到了丁辰,頓時興奮不已,快走兩步高聲喊道:“子陽,你終於來了,我就知道你不會有事。”


    那老人,正是蔡邕。


    丁辰看到蔡邕,也非常驚訝。


    因為,在此之前他已安排蔡邕住進了陷陣營,怎地會出現在這裏?


    蔡邕懷抱一張古琴,踉蹌著到了丁辰麵前。


    “子陽,陛下若何?”


    “慢著慢著……”丁辰看著蔡邕,這才放下手中寶劍,一臉疑惑之色道:“你不是在陷陣營裏,為何會在這裏?”


    “這個……”


    蔡邕老臉一紅,輕聲道:“我突然想起來,前些日子走的匆忙,忘記了這張古琴,於是便返迴家中。等我到了家中之後,卻發現你已經去了相府。我不敢停留,便取了古琴準備離開,不想突然有一隊兵馬衝進了府中,說是要把所有人抓起來。


    那領兵的人,我卻認得,是王子師的次子王景。


    我看是他,就知道事情不妙,但也未曾抵抗。可是那王景在搜遍了府邸之後,發現沒有其他人,就逼我說出其他人的下落,還威脅著要殺我……你知道,王子師與我,素有間隙。


    幸虧是公明出手相救,若不然,我必死於那豎子之手。”


    “公明?”


    丁辰一愣,目光便落在了之前攙扶蔡邕,此刻卻落於蔡邕身後的青年身上。


    那青年的年紀,和丁辰相仿,個頭比丁辰略低一些。


    體格非常雄健,細腰乍背,兩臂修長。他生得濃眉大眼,樣貌英武,頜下有短須,平添幾分氣概。隻是,他一副士兵打扮,負弓跨刀,背三排箭囊,手持一口宣花大斧。


    丁辰的目光在那宣花大斧上掃了一眼,眸光不禁一凝。


    這斧頭上沾著血跡和碎肉,看份量,至少有四五十斤的模樣。


    如此人物,怎隻是一個兵卒?


    “卑下徐晃,本是章城門侯,是城門司馬楊奉楊司馬的部下。


    兩個月前,卑下因為得罪了楊司馬,險些被處死。幸虧當時蔡公路過,見我可憐便出麵求情,救下了我的性命。之後,卑下被貶為門卒,留守章城門……今日卑下得到命令,與王景前往揭水陂,才知道長安發生了劇變。後見那王景要害蔡公,卑下才出手相救,並保護蔡公一路來到這裏。方才未曾看清,得罪了扈城亭候,還請恕罪。”


    楊奉的手下?


    丁辰倒是知道楊奉,也曾與他寒暄過幾次。


    那楊奉原本是黃巾白波軍的將領,後來投降了董卓。


    丁辰對楊奉說實話也沒有太深刻的印象,更沒有想到,這徐晃和蔡邕還有這段交情。


    “當時,老夫也是一時心軟,不忍看壯士喪命,所以才出麵求情。


    未曾想當日的善念,卻得了今日善果。子陽,公明武藝高強,若非他一路保護,我必死無疑。”


    丁辰和蔡琰,有那麽一點非常奇妙的情愫。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蔡邕就如同是他的丈老子。


    他連忙拱手道謝:“多謝公明相救。”


    徐晃連忙道:“扈城亭候請勿客氣,蔡公乃我的救命恩人,我這不過是行分內之事。”


    “子陽,公明,你們先不要客氣了。”


    蔡邕有些急切,打斷了兩人的對話,而後問道:“子陽,快告訴我,那長安城中形式如何?陛下可有危險?還有,丞相可還好……那王允,不是待死之人,怎就……


    我早就對丞相說過,王允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若不殺了他,早晚必成禍害!”


    丁辰聞聽,不禁瞪大了眼睛,看著蔡邕。


    你什麽時候對董卓說了這樣的話語?


    怪不得王景要殺你!你這麽想王允死,他父子又怎能饒你性命……


    “丞相,死了!”


    “啊?”


    “王允和呂布勾結,並勸降了徐榮,還殺死了不少涼州軍的將領。


    就在剛才,呂布趁丞相巡視丞相府的時候突然出手,殺死了丞相,而今長安已經大亂。”


    “那陛下呢?”


    聽得出來,蔡邕很關心漢帝。


    丁辰倒是聽蔡邕說過,他在石渠閣中抄書時,曾數次與漢帝相遇。


    那漢帝表現的非常好學,並向蔡邕請教了許多問題。也正因為這樣,蔡邕對漢帝的印象很好。


    丁辰道:“蔡公,你隻管放心,陛下不會有危險。


    王允雖野心勃勃,卻非那愚蠢之人。他要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絕不會壞了天子性命。若他殺害天子,必成天下公敵。這一點,以王允之聰明,如何能不懂?


    再說了……


    嗬嗬,這件事裏,隻怕也少不得有天子摻和其中。”


    丁辰對漢帝的印象並不好!


    他曾見過幾次劉協,總覺得那少年天子,年紀雖小,確是個心思深沉之輩。


    見蔡邕要反駁,他冷笑道:“蔡公,你以為,憑王允一個有名無實,無權無勢的司徒,真就能夠勸說呂布和徐榮造反?呂布,或許可以說他虎狼之性,但那徐榮,可非等閑之輩。如果沒有天子在背後支持,甚至可能許諾了什麽,徐榮怎會造反?


    要知道,在涼州軍中,他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蔡邕有些不太服氣,可是卻找不到辯解的理由。


    “好了,蔡公咱們不要為了這些事情爭吵。


    這裏臨近大路,很容易被人發現,不如先到林中躲避……估計再過一陣子,老高他們就會過來


    對了公明,你有什麽打算?”


    “我?”


    徐晃愣了一下,陷入了迷茫。


    他輕聲道:“其實,卑下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本來想著能為朝廷效力,可誰料想……如今丞相被害,長安動蕩,我亦不知該何去何從。”


    丁辰聞聽,目光再次不自覺的掃過他手中的那口宣花大斧。


    “公明,何不與我一起走?”


    “啊?”


    “我已決定,率陷陣士前去兗州,投奔我阿兄曹操。


    今青州黃巾為禍兗州,我阿兄方接掌兗州刺史,欲平定戰亂。蔡公說,公明勇武,既然如此何不隨我同行?憑三尺青鋒,建立不世功業,方不愧大丈夫之名啊。”


    徐晃眼睛不禁一亮。


    “我也聽說過蔡公大名,隻可惜苦於無人引見。”


    “什麽引見不引見,你便隨我走就是……不過這路上,你可要幫我照顧好蔡公父女才是。”


    徐晃頓時笑了,“無需君侯叮嚀,蔡公是我的恩人,我自當保他周全。”


    就在這時,一名緹騎匆忙趕來。


    “主公,龐將軍來了!”


    丁辰頓時大喜,忙轉身直奔樹林外走去。


    他來到路邊,就見遠處煙塵飛揚,一隊騎軍正疾馳而來。


    那為首的年輕將領看到了路邊站立的丁辰,不禁大喜,忙高聲唿喊:“主公,龐德來遲,還請主公勿怪。”


    說著話,他催馬急行,眨眼就到了丁辰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丁辰忙上前把他攙扶起來,沉聲道:“令明,這一路可還算安全?”


    “主公,幸虧郭先生一直都關注長安城中動靜,在發現情況不妙之後,便立刻派我前去揭水陂接應。卻不曾想,到了揭水陂後,才知道主公去了長安城,而蔡公則下落不明。我立刻通稟了郭先生,先生說讓我們先來灞橋接應,他們隨後就來。”


    “如此,甚好。”


    丁辰聽龐德說完,忍不住鬆了口氣。


    可未曾想,當龐德看到蔡邕的時候,卻愣住了。


    “蔡公,為何沒見到蔡娘子?”


    蔡邕一愣,困惑看著龐德道:“昭姬,不是在營中嗎?”


    龐德的臉色頓時大變,他看了丁辰一眼,輕聲道:“蔡公離開後不久,蔡娘子也說要迴去。當時大娘子覺得也沒什麽大礙,就派了些人,隨著蔡娘子一起去了揭水陂。


    我還以為,蔡娘子是和蔡公在一起,所以方才詢問。”


    丁辰在一旁,聽明白了!


    “你是說,蔡姐姐也迴了揭水陂?”


    “是啊。”


    丁辰旋身看向了蔡邕和徐晃,卻見兩人同時搖頭。


    蔡邕道:“我若見到了昭姬,定然會帶她一起……可是,我從頭到尾,就沒看到她啊。”


    “是啊,卑下也未見到。”


    丁辰腦子有點亂!


    他知道,這種事蔡邕不可能和他開玩笑。


    可是,如果蔡邕他們沒有見到蔡琰,那蔡琰而今,又在何處?


    一想到長安而今那混亂的局勢,丁辰頓時亂了方寸。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猛然一咬牙,對龐德說:“令明,留下二百人在此保護蔡公,我其他人隨我前往揭水陂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熱血三國之水龍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熱血三國之水龍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