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無彈窗,萬名書迷同時在線“哈哈,元輔,真是讓人好找啊沒想到竟然跑到了乾清門來了,嗯,既然遇上了,兵部遞到內閣的條呈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吧?內閣打算什麽時候簽批呢?”看到了趙誌皋,石星半真半假的追問道。


    趙誌皋對於石星的胡攪蠻纏這些天算是領教過了,知道跟他生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實在是犯不上。所以幹脆哼了一聲,轉過頭去懶得搭理,直接無視了。


    石星嘿嘿幹笑了一聲,衝另外幾人打了聲招唿,然後徑直走到趙誌皋身邊,也不說話,隻是直在他眼前晃來晃後,搞得趙誌皋煩不勝煩。


    你不是假裝沒看到我麽?那好,我就在你眼前讓你看看。


    其他幾人看到石星的這種像極了無賴的行徑,一個個相互看了看,都露出無奈的表情,苦笑起來。看來今後還是盡量少得罪這個喜歡裝傻充愣的兵部尚書為好,不然不被煩死,也要被他氣死話說,以前怎麽沒發現石星是這樣的人呢?難道真像他說的,小小的倭國,還能拒絕巍巍大明的和談不成?


    作為被石星煩擾的當事人,趙誌皋幹脆雙眼一閉,假寐起來。好你個石星,今後的日子長著呢,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哼,你以為咱們幾個是在這裏閑逛麽?咱們是皇上召來商量事情的,等下皇上來了,隻要把你這不相幹的兵部尚書攆出去,或者斥責一頓,看你的老臉往哪放


    此刻,趙誌皋倒是期待朱翊鈞趕快到來了。


    早在石星到來後,就有小太監飛奔去通知朱翊鈞了,所以趙誌皋並沒有難受多長時間,朱翊鈞便來到了乾清門中的閣殿。


    當他第一眼看到了石星在與趙誌皋別苗頭時,不僅嘴角挑了挑,有些莞爾,這種情況甚好雖然朝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除了所謂的浙、楚、齊黨之外,都不成氣候,很難與浙、楚之人對抗,自張居正以來,內閣中大部分大學士皆出自這浙、楚之人,聲音太過統一了些。


    朱翊鈞非常希望這種平衡被打破,朝廷裏除了自己的聲音外,決計不能出現一唿百應的情況石星的出現是個契機,他屬於“北人”,身份地位也足夠,做事也認真,眼光…還算不錯吧,也許是合適的人選。


    在場幾人當然不知道朱翊鈞瞬間轉了這麽多的彎彎,看到他出現在閣殿裏後,一個個趕緊下拜參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還好點,總算是隔段時間就能看到朱翊鈞一次,他平時也隻接見內閣眾人,但兵部尚書石星和禮部尚書範謙就沒有這待遇了,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皇上了,所以一時倒有些感慨和激動。


    “臣等叩見皇上”


    “嗯”朱翊鈞背著一隻手走到閣殿中央設置的龍椅旁,坐下來後,才擺了擺手:“免禮,都起來吧。”


    “謝皇上”


    掃視了恭敬的站了起來的六人一眼,朱翊鈞緩緩開口道:“這次召你們幾個過來,是有件事想與諸位探討一下,石星”


    趙誌皋精神一震,要趕人了麽?


    “臣在。”石星抱了抱拳,恭聲應道。


    “與眾位說說你提出的關於巡視朝鮮的事情。”朱翊鈞的話讓趙誌皋失望之極,也讓除石星之外的眾人有點迷糊,不是為了皇長子加冠和選妃的事情?


    “遵旨”


    石星看了看在場的另外五位大臣,正色道:“自倭國進犯我大明屬國朝鮮以來,在皇上的英明決策之下,雖然我大明及時做出反應,出兵援朝,盡顯泱泱大國風範,以幾萬天兵打的倭國近二十萬大軍節節敗退,擺尾祈和。可由於前期朝鮮的不作為和毫無準備,差點因此而**,在我大明出兵之前,全國八道已失其七,可謂是損失慘重,國內哀鴻遍野,軍民皆是萎靡不振。”


    停頓了片刻,接著道:“作為朝鮮的宗主國,幫助屬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朝鮮自李氏歸順我大明以來,也鮮有不忠不義者,所以,為了安撫和激勵朝鮮在經曆大難後能夠重建和加強他們的信心,為了盡顯我泱泱天朝的仁義,為了讓朝鮮感念我皇的天恩浩蕩,派出一支有重臣擔綱的欽差使團,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內閣的四位大學士和禮部尚書聽了石星所言,不由得有些恍然,原來還是朝鮮的事情不過轉念一想,石星的這個建議確實不錯,既然為了援朝抗倭都花費了那麽大的代價了,此刻再派出欽差代表皇上慰問戰後一團亂麻的朝鮮,是最好的選擇,既能顯示出大明對於屬國朝鮮的關切和恩重如山,關鍵是還不用花費多少就能讓朝鮮因此而感恩戴德


    就連本想出口反對的趙誌皋,也不得不承認,石星的這個提議,算是比較中肯和可行的。隻是,石星接下來的話,差點沒把剛在心底裏小讚了石星一下的趙誌皋鼻子氣歪。


    “皇上,關於往朝鮮派出使團這件事,臣認為欽差的身份越高,越能體現我大明的仁義和誠意。”石星轉過身對朱翊鈞奏道。


    “不錯,這個欽差人選問題,是要仔細斟酌一下。”朱翊鈞一開口,便算是首肯了石星的這個提議。


    “臣有個上好的人選,隻要他作為欽差出使朝鮮,定能讓朝鮮上下感恩戴德,銘記皇上的天恩。”石星拱了拱手,極其認真的說道。


    朱翊鈞心裏笑了一下,他已經猜到了石星要說什麽,但還是一臉和藹的問道:“愛卿有什麽人選,隻管道來。”


    “皇上,縱觀大明內外,臣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極其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內閣大學士趙誌皋,隻要他作為欽差出麵,是最有說服力的朝鮮上下定會永世不忘皇上天恩和趙大人的高義。”石星看都不看趙誌皋,滿臉認真嚴肅的向朱翊鈞稟報道。


    趙誌皋此時想掐死石星的心都有了,我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你這該死的混蛋想讓我長途跋涉,去剛經過戰亂,窮兇極惡的倭寇還沒有完全撤離的朝鮮?你這哪是讓朝鮮感念我的高義,分明是想讓我“就義”老夫隻要作為欽差去了朝鮮,十有**是要客死異鄉了


    朱翊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假裝皺了下眉頭,看了看趙誌皋,開口道:“愛卿的提議也算中肯,要想表示我大明誠意,也唯有內閣大學士是最合適的人選。”


    聽了朱翊鈞的話,趙誌皋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狠狠的瞪了老神自在的石星一眼,衝朱翊鈞抱了抱拳,不得不開口道:“石大人的提議確實不錯,老臣也想作為欽差去朝鮮為皇上效力,無奈歲月不饒人,早就是風燭殘年之身,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多病多災,隨時都有去見列祖列宗的可能雖然一腔熱血仍在,但老臣細細想來,卻有些惶恐,唯恐完不成皇上交托的重任,怕路上出個三長兩短,豈不是辜負了皇上的崇恩?”


    雖然趙誌皋沒有明著拒絕,但任誰都能聽出他推脫之意。


    石星衝著趙誌皋撇了撇嘴,真是個怕死的老家夥。


    朱翊鈞皺了皺眉頭,說道:“愛卿的話倒也不虛,畢竟歲月不讓人,年紀大了,就怕路途顛簸。”隨後掃視了一眼剩下的三位內閣大學士:“諸位中,誰更合適一些?”


    另外的三位內閣大學士都嚇了一跳,他們中陳於陛是最年輕的,比首輔趙誌皋小了二十多歲,如今才剛五十歲出頭。不過,他也有一個不用奔波去朝鮮的優勢,那就是身體極端不好,看著比七十多歲的趙誌皋還不如,所以他首先開口道:“臣是內閣中最年輕之人,按說對於出使朝鮮是義不容辭之事,可皇上及眾位大人都知道,臣這身體……唉,臣是有心無力啊”


    剩下的張位是與趙誌皋同甘共苦多年的老朋友了,沈一貫又是趙誌皋的老鄉,也是他很看重的心腹之人,所以他也不希望兩人都六十多歲的年紀了,還去遠在千裏之外混亂的朝鮮奔波,不得不開口道:“皇上,臣認為除了內閣之外,兵部尚書石大人也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作為兵部尚書,我大明抗倭援朝他功不可沒,朝鮮也會感念他的貢獻,所以派石大人作為欽差的話,倒也不算辱沒我大明的威嚴。”


    趙誌皋的話聽得石星直皺眉頭,這話怎麽越聽越不對味呢?感情這是在貶低我不如你們內閣大學士的身份高貴嗎?


    “趙大人此言大謬”石星毫不客氣的說道:“皇上,內閣乃是國之中樞,是輔佐皇上的柱石,臣身份低微,作為欽差出使朝鮮恐有負聖恩,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況國內戰事不息,倭國那邊也不知和談如何,臣作為兵部尚書,還要居中調度,出使之事,怕是不太妥當。”


    “哼”朱翊鈞佯怒道:“你們一個個的推脫,恐怕是覺得去朝鮮危險,擔心自身安危吧?朕便不用你們,讓我皇家之人去,也一樣能代表我大明的誠意可惜璐王就藩衛輝了,皇三子還年幼,那就派皇長子去一趟朝鮮,不僅能充分展示我大明誠意,正好朕也可以在這段時間,與皇後商量一下他的加冠禮和選妃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擇日北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擇日北飛並收藏大明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