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軍隊出發,自然瞞不過華軍的偵察。


    而看日爾曼人的動向,似乎正是要去華國的海軍基地,切斷華軍物資要道。


    軍報傳到洛陽,龐統也有些煩躁。


    30萬大軍,也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軍隊去阻截,很難擋得下來。


    如此一來,本來打算東進的兵馬,就得再次停頓。


    這司馬師,還當真能夠找墊背的人。


    最終,龐統還是將情況稟報了呂布,讓呂布拿主意。


    呂布考慮了一下,就直接讓周瑜領大軍去平了日爾曼。


    連熱武器都沒有,拿什麽來和華軍爭鋒。


    將這批士兵擊敗,便可趁勢將北方的日爾曼整個征服。


    反正都是征服,也不在乎誰先誰後問題。


    日爾曼人,更像是草原人和南疆人這樣的蠻人。


    征服這些頭腦簡單的蠻族,並不難哉。


    而日爾曼族所占領的地界,正是後世德國、波蘭、丹麥、瑞典等地。


    其領土,實際上也是挺大的。


    孫權迴歸,軍權交到周瑜這裏,呂布也暗下給了周瑜一道指示。


    他希望周瑜能夠成就國公之位。


    當這道密令傳到周瑜這裏,周瑜也是感慨良多。


    他知道呂布的用意,一方麵拉攏自己,一方麵分化孫權的力量。


    這麽多年,周瑜也算是看透了許多事情。


    呂布對孫家,當真已經夠好了。


    戰爭,本就沒有對錯。


    這個天下,是呂布贏了。


    最終,周瑜不悲不喜,隻想要打贏這場戰爭。


    和曹彰商量過後,周瑜是讓曹彰的兵馬保持在前線,他領吳國公府的三萬兵馬迴撤。


    孫權走的時候隻帶走了一些親衛,原本出征的四萬大軍,基本都在。


    其中有五千駐紮在海軍基地,剩下一些,在各地城池。


    通過戰爭,孫權也獲得了十萬羅馬降兵。


    最終,周瑜是領了六萬羅馬兵馬去對陣日爾曼人。


    海軍基地肯定是不能被攻占的,否則,後勤物資就當真斷了。


    該留守的兵馬,肯定是不能動。


    六萬羅馬兵,外加三萬漢軍,共計九萬人。


    實際上,哪怕再少一半的人數,周瑜等人也不懼。


    隻不過,需要多一些兵馬,才能掌控更多的戰俘。


    以及需要更多的士兵守城,否則,他是打不到日爾曼人老家去的。


    每一個重要城池和關卡,都必須要有漢人守衛,否則都是不安全的。


    沒有足夠多的軍士掌控城池,就不算是真正的征服。


    同樣,羅馬降兵也是大有用處,不能隨便犧牲。


    實際上,現在的征戰,更多的都是靠這些降卒去完成。


    所以,更好的甲胄和武器,都有發放。


    對降兵的賞賜,更是優厚。


    這點物資,呂布給得起。


    死了的有撫恤,立功的有賞賜,而且是大賞。


    這些製度,使得羅馬降卒也是勇猛衝鋒在前。


    華國的甲胄更堅固、武器更鋒利,也使得他們作戰更為勇猛。


    當然,熱武器肯定不會裝佩給他們。


    頂多在衝鋒或者遭遇戰的時候,才會給他們一些手榴彈之類的武器開道。


    而實際上,大部分的火力支援,都是漢軍在後方打掩護。


    甫一遭遇,日爾曼族就遭受猛烈的打擊。


    這首戰,周瑜是沒有吝嗇重火力的。


    迫擊炮、燃燒彈、空中炸彈轟炸,都給了日爾曼人嚴重的心理陰影。


    而隻要首戰失利,而且有大陰影,後麵的戰爭,日爾曼人士氣上就要先落一乘。


    而這一次出戰的,是日爾曼族的王子。


    原本以為是出來建功立業,哪裏想得到是出來找虐的。


    對上的,還是他們的世仇,羅馬人。


    日爾曼王子很想哭,明明是你們羅馬人來求援的,你們又跑來反打是什麽意思。


    自己國家都沒了,還替漢人賣命,當真可惡。


    日爾曼王子隻得先行撤兵防禦,並請求司馬師的支援。


    而司馬師又如何不知日爾曼人肯定打不過,他隻是想看看,戰事到底會發展到什麽程度。


    在沒有實際結果之前,任何揣度都是虛的。


    誰又敢保證,擁有牛逼武器的軍隊就一定會打勝仗。


    司馬師隻是不敢相信,華軍硬是次次勝利,鮮有犯錯。


    不管是行軍,還是指揮調度,都完全不是其他人所能夠比擬。


    司馬師雖然是剿獲了一些電報,可他也隻能夠使用這玩意兒,沒有生產能力。


    原本還想竊聽一些華軍信息的,誰知道人家電報完全可以重新加密。


    更甚至,人家現在電報都用得少了,直接就是語音實時通話。


    這玩意兒,司馬師更不可能有。


    得知日爾曼首戰就犧牲了兩萬人,傷者數萬,司馬師也是皺眉不語。


    他出戰是可以,可是,打誰。


    哪怕他打敗某個主將,滅掉華國一支大軍,其實際意義也太小了。


    就算是徐庶、諸葛亮、甘寧、魏延這樣的文武重臣,也頂多改變小局,延緩華軍的攻勢。


    隻有斬殺呂布,或者像呂天龍這樣的核心人物,才有改變戰局的可能。


    但不出兵的話,日爾曼人極可能直接就跑了。


    聯盟聯盟,本來就是要相互合作的。


    最終,司馬師派遣了五萬大軍北上。


    目的,是想看戰事如何,再做具體行動。


    如果有機會,他當然希望能夠趁機打敗周瑜的兵馬。


    如果沒機會,那就出來溜個彎,再迴去就是。


    司馬師沒有出征,他家裏還有五萬兵馬,是留著守家的。


    雖然和馬克裏努斯有一定的默契,可誰敢保證這家夥不反水。


    隻要你沒有足夠的兵馬,任何戰事都可能改變。


    擁有兵權的人,才擁有說話權。


    華軍的偵察和通訊何其強大,司馬師這裏剛剛一動兵,前線的周瑜就收到了信息。


    有了軍報,自然是要聚將議事。


    最終,周瑜是讓太史慈和周泰留了下來,給了其兩萬兵馬。一萬漢軍,一萬羅馬兵。


    相當於,是一麵鞏固地盤,一麵阻截司馬師的兵隊。


    日爾曼人已經被打怕了一陣,銳氣已失,周瑜並不覺得難討,便領著剩餘大軍繼續北上。


    打仗實際上非常容易,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趕路、偵察、修路等瑣事上去了。


    如果打完勝仗就能攻占地盤,那要征服世界實在是太容易了。


    但實際上,打仗前後的事情,才是重頭。


    “稟報大帥,有一隊蠻軍繞道我軍後方,意圖偷襲我軍後營。此軍全是騎兵,人數約三萬。”


    周瑜嘴角一揚:“在我華軍麵前耍陰謀,隻會自食惡果。傳令,聚將議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呂布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風幻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風幻想並收藏最強呂布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