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七十六章驚濤4
夕陽西沉,一輪紅日染紅了荊山下周軍軍營,淮河河麵上光亮如鏡,閃耀著刺目的金光。
全軍被狠狠地操練了一天,待那黑麵魏軍頭一聲令下,將士們暗鬆了一口氣,拖著疲憊不堪的雙腿各迴各的營房。
魏軍頭麵黑如炭,人稱“魏黑臉”,至於真正的名字,沒有幾個人知道。他今年也才四十七歲,不過從軍卻足足有三十年了,放眼整個大周軍中,盡管像他這樣的武將著實不少,但魏軍頭還是感到些遺憾,因為他既曾是前朝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嫡係部下,又跟本朝皇帝陛下微時有過交情,如今他也不過是個守備將軍,管轄著兩千號人馬,而那些資曆比他低的人,甚至曾同帳為卒的,有的卻成了持節藩帥或一方防禦、刺史,這怎能不叫他有些遺憾?
他將營務交待給輪值的幾位裨將,便出了軍營,迴荊山鎮的家看看。他一心撲在訓練部曲上麵,已經有大半個月未迴家和妻兒老小團聚了。
“敢問前麵可是魏將軍嗎?”
路邊有人高聲問道。魏軍頭立馬望去,見那人年紀大約四十,一副商人打扮,神情氣質卻是沒有商賈的卑微,有種波瀾不驚的鎮定之態,操著一口汴梁口音。
“正是魏某,你為何攔我?”魏軍頭喝問道。
“在下姓朱,汴梁人氏,因在家排行老七,認識的我都唿我朱七。今日因有一個大富貴要送給將軍,故而特意攔下將軍。”那商人答道,不卑不亢,“此處並非說話地方,朱某已經在鎮上酒家設下一宴,請將軍移步一敘可好?”
魏軍頭心中驚訝,這些年身為臨淮守備之一,有無數的商人想巴結自己,以便販賣南北禁貨或者逃避關稅,但見此人神情模樣,並非是有求於自己,反而有種高高在上的意味,大概定是有所仰仗,又暗想自己眼下無事,暫且隨他去,聽他如何說,再作計較。
“那就有勞朱七兄弟了。”魏軍頭點頭道。
“請將軍隨我來!”朱七微一躬身,走在前頭。
會麵地點在鎮上的一個酒肆,這家酒肆魏軍頭常來,是治下生意最好的一家,但今日除了店家卻空無一人,原因是被朱姓商人包下了,就連餐具也全換成了銀製的,這要是在汴梁並不算什麽,但在這荊山鎮,卻是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將軍覺得這酒如何?”朱七並不急於詳說來意,而是先敬酒三盞。
“這酒綿甜香洌,迴味悠長,難得一見。”魏軍頭讚道。
“將軍是識貨之人,不瞞將軍,這酒並非我大周之酒,而是產自江南,據說是南朝皇家禦用之酒呢。”朱七解釋道。
“哦?”魏軍頭瞧朱七神情總有一副高深莫測之態,又無事獻殷情,心中有些不悅,遂又開門見山道,“魏某是粗人,喜歡心直口快,不喜歡拐彎抹角,藏著掖著,倘苦朱兄弟有事要說,但請直言相告。”
朱七擊掌讚道:“將軍果然爽快!看來王相公沒有看錯你!”
“王相公?”魏軍頭訝道,“哪個王相公?”
“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莫非忘了河東舊人?”朱七輕笑道。
魏軍頭吃了一驚,急道:“敢問尊上名諱可是王峻王相公?”
朱七並不答話,隻是微微點頭,算作肯定的答複。魏軍頭端直了身子,嚴肅地問道:
“空口無憑,可有憑證?”
“早就知道將軍會有此問。”朱七從懷中掏出一封印有王峻印鑒的密信遞給魏軍頭。
魏軍頭一看之下,一頭霧水。原來王峻在密信中簡敘了當年河東舊誼,另外對魏軍頭如今的官職發表了一些同情的看法,暗示有意要提拔他。
“不知朱兄弟此來何意?倘若是公事,請去我營中詳談。”魏軍頭問道。
“我此來當然是公事,但卻是一件極機密之事,倘若走露了風聲,就是王相公也擔保不起。這其實是陛下密旨……”朱七壓低聲音,手指屋頂,沒有說下去。
“陛下?”魏軍頭又是一驚。
“正是。魏將軍怕是不知,陛下與王相公已經決定要南伐,已經秘密調集人馬,諸事具備,就隻差最後一步了。”朱七的聲音變的更低,像是從喉嚨中擠出來的。
“我大周既然要南下討伐,卻為何要派北海侯出使金陵呢?前些日子北海侯在我荊山軍營中小住,***夜陪伴著他,聆聽教誨,談起治軍之道,北海侯的風範令魏某欽佩,枉魏某白活了半輩子。”魏軍頭道。
“將軍說的是。北海侯去金陵,正是為了一探南朝虛實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否則陛下為何點名要遣他這樣的心腹大臣前去?如果真要為了求和,我朝隨便派一位四五品的學士去便可。北海侯渡淮北返之時,便是我大軍南下之時。”
魏軍頭恍然道:“原來如此!隻是……我官小職微,未有耳聞,閣下奉王相之命來找魏某,不知是何意?那大富貴,又是何意?”
朱七嘿嘿一笑:“在下正要說到此處。”
“請朱兄弟明示!”魏軍頭急不可耐道。
“陛下已經密令徐州王帥積極準備,一旦君命已下,定會自徐州一線南掠。但徐州、海州一線隻是佯攻,將軍此處卻是我大周真正劍鋒所指,這也是北海侯南下取道貴處目的之所在,否則北海侯當日為何為舍近求遠呢?”
魏軍頭狂飲了一盞,想起當日韓奕在荊山軍營小住時,特別關心此地的軍務與地形,又想到以韓奕的尊貴身份,怕是早得了陛下密旨,遂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道: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魏某等待此刻已經多時了!”
“將軍豪氣,王相果然沒有看錯河東舊人。”朱七再次擊掌稱讚,卻道,“但將軍莫不是以為,憑你部下兩千人馬,可以攻到塗山對岸嗎?”
魏軍頭聞聽之下,頗為泄氣道:“守衛尚可,若是僅憑我這兩千水軍,恐怕難以力敵。難道朝廷不給我增兵嗎?朝中大將如雲,就是輪不到我話事,但讓我做個先鋒將,魏某卻是當仁不讓。”
“增兵當然會的,我雖未曾領過兵打過仗,也知以眾擊寡勢同洪水的道理。將軍稍安勿躁,朝廷需要將軍另辦一件密事,隻要將軍辦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王相也好替你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依我看,憑將軍的資曆,做個兩千人的守備,實在是太屈才了。”朱七輕笑道。
“請朱兄弟明示,魏某願為朝廷粉身碎骨在所不辭!”魏軍頭指天發誓道。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裏說的是凡欲行大事,必先有妥當的準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否則後果難料。待他日,我大周欲舉國南征,必是一戰即下,否則不戰也罷。但常言道,北人控馬,南人操舟,將軍久駐淮河沿岸,對此應是最有體會。朝廷最擔心的便是南朝水軍,故朝廷需要將軍弄清楚淮河對岸唐軍兵力布署,此事說來容易,卻是難辦的很,不知將軍有何高見?”
“不瞞朱兄弟,魏某在此駐紮了幾年,卻從未搞清楚對岸到底有多少戰般與兵力,隻因對方防務甚嚴,無法輕易偵知,再加上敵軍常常換防,兵力與戰船到底多少,誰也說不清楚。”魏軍頭麵露難色。
朱七看上去很是失望:“看來這也是陛下與王相強人所難,原以為魏將軍會有辦法偵知,卻未料到此處。罷了、罷了,待我迴去複命,此事揭過不提,再遣他人也罷。”
魏軍頭麵色漲紅,急道:“朱兄弟莫要如此小看魏某,魏某從軍三十載,也粗識文墨,但從未認識一個‘怕’字,請朱兄弟迴去複命,就說魏某將親自帶人前去敵營偵察。”
“好,就等將軍這句話了。陛下與王相公終究沒看錯將軍。”
“不知可有軍令公文?”
“如果有的話,還用朱某在此多廢口舌?將軍有所不知,此事陛下不能公開,以免走露了風聲,要知我朝勁敵有二,一是遼人,二是太原劉氏,要是被朝中其他大臣們知道,朝廷要舉國南伐,大臣們定會說,一招不慎,便是三麵受敵,國將不國大禍臨頭了,恐怕君命都出不了京城,就胎死腹中了。有王相公私信在此,難道將軍還信不過王相公嗎?”
魏軍頭道:“王相公是貴人,位高權重,自然是一言九鼎,勝過公文萬言,在下一介武夫,哪敢質疑他的命令。”
“那就好。王相公說了,出身河東的武將們,打從軍時起,跟著一個又一個異姓主子東征西討的,能活下來的都不容易,他想趁著他在陛下麵前還能說上話,力薦將軍擔當此任,讓將軍掙個好前程。將軍莫要讓王相公失望了,富貴險中求嘛!”
“不敢、不敢,請朱兄弟轉告王相,魏某定會以死報恩。”魏軍頭深有同感。
“此事重大,魏將軍不可視作兒戲了。”
“我以項上頭顱擔保!”
“此事機密,死生之大事,不足為他人知道。除了陛下與王相公,朝堂上也隻有範、李、鄭、魏四公知道,魏將軍可有辦法不走露消息?”
“待我迴營,召集我的左右將佐,宣布王相的密令,讓他們全都當麵立下軍令狀,誰敢泄露半句,定讓他腦袋搬家。”
“不,這絕對不行。人多嘴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朱某之所以在這裏與將軍會麵,防的就是你軍中健兒們多嘴。”
“那我該當如何?”
“除了你及隨你去探查的軍士,不可向他人泄露半句,尤其是朝廷不日將大舉南伐的計劃。至多隻能讓相幹的人知道,你僅僅是去偵刺敵情,切記、切記!這也是陛下及諸相公的謀劃。”
“既是陛下旨意和相公們的意思,魏某隻能肝腦塗地了。”
“好!祝將軍早日高升!”
“謝您吉言,幹杯!”
……
夜半時分,月色闌珊,河麵上起了大風,浪濤驚拍著河岸,發出嘩嘩的響聲。
魏軍頭**著上半身,背上綁著一把戰刀,悄悄地潛入河中,身後九位水中好手,一聲不吭地跟在他後麵。他們曾經不止一次地潛到對岸,隻不過很少能靠近對方水寨。
“我已經四十七歲了,還能這樣搏多少次?”魏軍頭這樣想,“除了膽氣,要想得到榮華富貴上,還要靠運氣!”
看來,他今晚的運氣不錯。往日夜裏,對岸水軍巡查甚嚴,今日卻悄無聲息。魏軍頭的計劃是在遠離敵軍水寨的地方上岸,然後沿岸潛行,尋一個有利的位置靠近敵寨觀察,如果能抓住一個舌頭,那就再好不過了。
魏軍頭貓著身子,悄然上了岸,小心地觀望。慘淡的月色中,四野裏無人,隻有颯颯的風聲吹倒野草的聲響。
魏軍頭心頭一喜,他不動聲色地低聲命令壯士們跟在自己身後,小心地溯河向前,一路上出奇地順利,除了遇到一隊巡兵外,他們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敵寨就在眼前,借著那裏的燈火,魏軍頭可以看到他在河對岸所看不到的一切。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魏軍頭心頭狂喜。
驀的,一聲暴喝就在身邊響起:
“甚麽人?”
緊接著,火光四起。野地裏突然冒出了無數的軍士,甲衣在火光中閃著亮光。
“不好,中伏了,快逃!”
魏軍頭心頭大震,當即立斷,轉頭便往河邊奔去。
噗、噗!
箭矢在身後急射,有人慘叫著倒下。就在逃亡者以為摸到了河邊時,河岸上突兀地出現了一堵由唐軍組成的人牆,刀槍如林,在慘淡的月下散發著幽靈般地的光芒。
魏軍頭額頭上冒著汗,他毫不猶豫地殺向了阻攔在自己麵前的唐兵。
“不要讓他跑了,抓活的,將軍重重有賞!”唐兵將官們高聲命令道。
魏軍頭狠狠地揮斬著戰刀,對手迸發的鮮血讓他感到快意,這成了他最後的稻草。這難道是天意如此?究竟是出了什麽問題?
摸近敵寨是如此的容易,被敵軍包圍也是如此的容易。這難道是就是一個陷阱,等著自己直挺挺地跳將進去?
不!
一支箭矢狠狠地釘在他的後背上,那巨大的慣性讓他直接摔倒在地,往河堤下滾了下去……
第七十六章驚濤4
夕陽西沉,一輪紅日染紅了荊山下周軍軍營,淮河河麵上光亮如鏡,閃耀著刺目的金光。
全軍被狠狠地操練了一天,待那黑麵魏軍頭一聲令下,將士們暗鬆了一口氣,拖著疲憊不堪的雙腿各迴各的營房。
魏軍頭麵黑如炭,人稱“魏黑臉”,至於真正的名字,沒有幾個人知道。他今年也才四十七歲,不過從軍卻足足有三十年了,放眼整個大周軍中,盡管像他這樣的武將著實不少,但魏軍頭還是感到些遺憾,因為他既曾是前朝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嫡係部下,又跟本朝皇帝陛下微時有過交情,如今他也不過是個守備將軍,管轄著兩千號人馬,而那些資曆比他低的人,甚至曾同帳為卒的,有的卻成了持節藩帥或一方防禦、刺史,這怎能不叫他有些遺憾?
他將營務交待給輪值的幾位裨將,便出了軍營,迴荊山鎮的家看看。他一心撲在訓練部曲上麵,已經有大半個月未迴家和妻兒老小團聚了。
“敢問前麵可是魏將軍嗎?”
路邊有人高聲問道。魏軍頭立馬望去,見那人年紀大約四十,一副商人打扮,神情氣質卻是沒有商賈的卑微,有種波瀾不驚的鎮定之態,操著一口汴梁口音。
“正是魏某,你為何攔我?”魏軍頭喝問道。
“在下姓朱,汴梁人氏,因在家排行老七,認識的我都唿我朱七。今日因有一個大富貴要送給將軍,故而特意攔下將軍。”那商人答道,不卑不亢,“此處並非說話地方,朱某已經在鎮上酒家設下一宴,請將軍移步一敘可好?”
魏軍頭心中驚訝,這些年身為臨淮守備之一,有無數的商人想巴結自己,以便販賣南北禁貨或者逃避關稅,但見此人神情模樣,並非是有求於自己,反而有種高高在上的意味,大概定是有所仰仗,又暗想自己眼下無事,暫且隨他去,聽他如何說,再作計較。
“那就有勞朱七兄弟了。”魏軍頭點頭道。
“請將軍隨我來!”朱七微一躬身,走在前頭。
會麵地點在鎮上的一個酒肆,這家酒肆魏軍頭常來,是治下生意最好的一家,但今日除了店家卻空無一人,原因是被朱姓商人包下了,就連餐具也全換成了銀製的,這要是在汴梁並不算什麽,但在這荊山鎮,卻是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將軍覺得這酒如何?”朱七並不急於詳說來意,而是先敬酒三盞。
“這酒綿甜香洌,迴味悠長,難得一見。”魏軍頭讚道。
“將軍是識貨之人,不瞞將軍,這酒並非我大周之酒,而是產自江南,據說是南朝皇家禦用之酒呢。”朱七解釋道。
“哦?”魏軍頭瞧朱七神情總有一副高深莫測之態,又無事獻殷情,心中有些不悅,遂又開門見山道,“魏某是粗人,喜歡心直口快,不喜歡拐彎抹角,藏著掖著,倘苦朱兄弟有事要說,但請直言相告。”
朱七擊掌讚道:“將軍果然爽快!看來王相公沒有看錯你!”
“王相公?”魏軍頭訝道,“哪個王相公?”
“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莫非忘了河東舊人?”朱七輕笑道。
魏軍頭吃了一驚,急道:“敢問尊上名諱可是王峻王相公?”
朱七並不答話,隻是微微點頭,算作肯定的答複。魏軍頭端直了身子,嚴肅地問道:
“空口無憑,可有憑證?”
“早就知道將軍會有此問。”朱七從懷中掏出一封印有王峻印鑒的密信遞給魏軍頭。
魏軍頭一看之下,一頭霧水。原來王峻在密信中簡敘了當年河東舊誼,另外對魏軍頭如今的官職發表了一些同情的看法,暗示有意要提拔他。
“不知朱兄弟此來何意?倘若是公事,請去我營中詳談。”魏軍頭問道。
“我此來當然是公事,但卻是一件極機密之事,倘若走露了風聲,就是王相公也擔保不起。這其實是陛下密旨……”朱七壓低聲音,手指屋頂,沒有說下去。
“陛下?”魏軍頭又是一驚。
“正是。魏將軍怕是不知,陛下與王相公已經決定要南伐,已經秘密調集人馬,諸事具備,就隻差最後一步了。”朱七的聲音變的更低,像是從喉嚨中擠出來的。
“我大周既然要南下討伐,卻為何要派北海侯出使金陵呢?前些日子北海侯在我荊山軍營中小住,***夜陪伴著他,聆聽教誨,談起治軍之道,北海侯的風範令魏某欽佩,枉魏某白活了半輩子。”魏軍頭道。
“將軍說的是。北海侯去金陵,正是為了一探南朝虛實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否則陛下為何點名要遣他這樣的心腹大臣前去?如果真要為了求和,我朝隨便派一位四五品的學士去便可。北海侯渡淮北返之時,便是我大軍南下之時。”
魏軍頭恍然道:“原來如此!隻是……我官小職微,未有耳聞,閣下奉王相之命來找魏某,不知是何意?那大富貴,又是何意?”
朱七嘿嘿一笑:“在下正要說到此處。”
“請朱兄弟明示!”魏軍頭急不可耐道。
“陛下已經密令徐州王帥積極準備,一旦君命已下,定會自徐州一線南掠。但徐州、海州一線隻是佯攻,將軍此處卻是我大周真正劍鋒所指,這也是北海侯南下取道貴處目的之所在,否則北海侯當日為何為舍近求遠呢?”
魏軍頭狂飲了一盞,想起當日韓奕在荊山軍營小住時,特別關心此地的軍務與地形,又想到以韓奕的尊貴身份,怕是早得了陛下密旨,遂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道: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魏某等待此刻已經多時了!”
“將軍豪氣,王相果然沒有看錯河東舊人。”朱七再次擊掌稱讚,卻道,“但將軍莫不是以為,憑你部下兩千人馬,可以攻到塗山對岸嗎?”
魏軍頭聞聽之下,頗為泄氣道:“守衛尚可,若是僅憑我這兩千水軍,恐怕難以力敵。難道朝廷不給我增兵嗎?朝中大將如雲,就是輪不到我話事,但讓我做個先鋒將,魏某卻是當仁不讓。”
“增兵當然會的,我雖未曾領過兵打過仗,也知以眾擊寡勢同洪水的道理。將軍稍安勿躁,朝廷需要將軍另辦一件密事,隻要將軍辦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王相也好替你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依我看,憑將軍的資曆,做個兩千人的守備,實在是太屈才了。”朱七輕笑道。
“請朱兄弟明示,魏某願為朝廷粉身碎骨在所不辭!”魏軍頭指天發誓道。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裏說的是凡欲行大事,必先有妥當的準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否則後果難料。待他日,我大周欲舉國南征,必是一戰即下,否則不戰也罷。但常言道,北人控馬,南人操舟,將軍久駐淮河沿岸,對此應是最有體會。朝廷最擔心的便是南朝水軍,故朝廷需要將軍弄清楚淮河對岸唐軍兵力布署,此事說來容易,卻是難辦的很,不知將軍有何高見?”
“不瞞朱兄弟,魏某在此駐紮了幾年,卻從未搞清楚對岸到底有多少戰般與兵力,隻因對方防務甚嚴,無法輕易偵知,再加上敵軍常常換防,兵力與戰船到底多少,誰也說不清楚。”魏軍頭麵露難色。
朱七看上去很是失望:“看來這也是陛下與王相強人所難,原以為魏將軍會有辦法偵知,卻未料到此處。罷了、罷了,待我迴去複命,此事揭過不提,再遣他人也罷。”
魏軍頭麵色漲紅,急道:“朱兄弟莫要如此小看魏某,魏某從軍三十載,也粗識文墨,但從未認識一個‘怕’字,請朱兄弟迴去複命,就說魏某將親自帶人前去敵營偵察。”
“好,就等將軍這句話了。陛下與王相公終究沒看錯將軍。”
“不知可有軍令公文?”
“如果有的話,還用朱某在此多廢口舌?將軍有所不知,此事陛下不能公開,以免走露了風聲,要知我朝勁敵有二,一是遼人,二是太原劉氏,要是被朝中其他大臣們知道,朝廷要舉國南伐,大臣們定會說,一招不慎,便是三麵受敵,國將不國大禍臨頭了,恐怕君命都出不了京城,就胎死腹中了。有王相公私信在此,難道將軍還信不過王相公嗎?”
魏軍頭道:“王相公是貴人,位高權重,自然是一言九鼎,勝過公文萬言,在下一介武夫,哪敢質疑他的命令。”
“那就好。王相公說了,出身河東的武將們,打從軍時起,跟著一個又一個異姓主子東征西討的,能活下來的都不容易,他想趁著他在陛下麵前還能說上話,力薦將軍擔當此任,讓將軍掙個好前程。將軍莫要讓王相公失望了,富貴險中求嘛!”
“不敢、不敢,請朱兄弟轉告王相,魏某定會以死報恩。”魏軍頭深有同感。
“此事重大,魏將軍不可視作兒戲了。”
“我以項上頭顱擔保!”
“此事機密,死生之大事,不足為他人知道。除了陛下與王相公,朝堂上也隻有範、李、鄭、魏四公知道,魏將軍可有辦法不走露消息?”
“待我迴營,召集我的左右將佐,宣布王相的密令,讓他們全都當麵立下軍令狀,誰敢泄露半句,定讓他腦袋搬家。”
“不,這絕對不行。人多嘴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朱某之所以在這裏與將軍會麵,防的就是你軍中健兒們多嘴。”
“那我該當如何?”
“除了你及隨你去探查的軍士,不可向他人泄露半句,尤其是朝廷不日將大舉南伐的計劃。至多隻能讓相幹的人知道,你僅僅是去偵刺敵情,切記、切記!這也是陛下及諸相公的謀劃。”
“既是陛下旨意和相公們的意思,魏某隻能肝腦塗地了。”
“好!祝將軍早日高升!”
“謝您吉言,幹杯!”
……
夜半時分,月色闌珊,河麵上起了大風,浪濤驚拍著河岸,發出嘩嘩的響聲。
魏軍頭**著上半身,背上綁著一把戰刀,悄悄地潛入河中,身後九位水中好手,一聲不吭地跟在他後麵。他們曾經不止一次地潛到對岸,隻不過很少能靠近對方水寨。
“我已經四十七歲了,還能這樣搏多少次?”魏軍頭這樣想,“除了膽氣,要想得到榮華富貴上,還要靠運氣!”
看來,他今晚的運氣不錯。往日夜裏,對岸水軍巡查甚嚴,今日卻悄無聲息。魏軍頭的計劃是在遠離敵軍水寨的地方上岸,然後沿岸潛行,尋一個有利的位置靠近敵寨觀察,如果能抓住一個舌頭,那就再好不過了。
魏軍頭貓著身子,悄然上了岸,小心地觀望。慘淡的月色中,四野裏無人,隻有颯颯的風聲吹倒野草的聲響。
魏軍頭心頭一喜,他不動聲色地低聲命令壯士們跟在自己身後,小心地溯河向前,一路上出奇地順利,除了遇到一隊巡兵外,他們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敵寨就在眼前,借著那裏的燈火,魏軍頭可以看到他在河對岸所看不到的一切。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魏軍頭心頭狂喜。
驀的,一聲暴喝就在身邊響起:
“甚麽人?”
緊接著,火光四起。野地裏突然冒出了無數的軍士,甲衣在火光中閃著亮光。
“不好,中伏了,快逃!”
魏軍頭心頭大震,當即立斷,轉頭便往河邊奔去。
噗、噗!
箭矢在身後急射,有人慘叫著倒下。就在逃亡者以為摸到了河邊時,河岸上突兀地出現了一堵由唐軍組成的人牆,刀槍如林,在慘淡的月下散發著幽靈般地的光芒。
魏軍頭額頭上冒著汗,他毫不猶豫地殺向了阻攔在自己麵前的唐兵。
“不要讓他跑了,抓活的,將軍重重有賞!”唐兵將官們高聲命令道。
魏軍頭狠狠地揮斬著戰刀,對手迸發的鮮血讓他感到快意,這成了他最後的稻草。這難道是天意如此?究竟是出了什麽問題?
摸近敵寨是如此的容易,被敵軍包圍也是如此的容易。這難道是就是一個陷阱,等著自己直挺挺地跳將進去?
不!
一支箭矢狠狠地釘在他的後背上,那巨大的慣性讓他直接摔倒在地,往河堤下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