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位陳小哥說出了一石四鬥的豪言壯誌,秦良玉頓時一愣。


    她是看過資料的,一般人報上來的收成,都是一石左右,這可是整整多收了四五鬥,都能上語文課本了。如果把陳艾作為管理人員或者教員,指導其他人種地,一萬多畝田地,每一畝都能提高四成的產量,那就是兩千多石的糧食。光算秦良玉能收上來的租子,也能多收不少糧食呢,換算成銀子更是數目不菲。


    當然了,陳艾一個人也無法指揮這麽多人一起種田,畢竟分身乏術,能指導個百十來戶就是很不錯了。不過秦良玉可以給他安排小弟,擴大農業教員的隊伍,最大限度地提高陳艾的知道範圍。


    秦良玉又問道:“陳小哥,你以前佃租的時候,一畝田地能收上來多少糧食?”


    陳艾恭恭敬敬地答道:“迴稟東家的話,咱們種地的是看天吃飯,若是在尋常年份,我的田能收上來一石五鬥糧食!還能多種一季的綠豆!”


    秦良玉轉頭看向周圍其他的農戶們,問了一句:“這陳小哥說的可都屬實?”


    周圍的莊稼漢們紛紛點頭稱是:“東家,我們都能擔保,陳小哥說的句句屬實,我們以前在忠州,都是看著他種的田。本來他家佃租的是十幾畝薄田,給他中了五年之後,那土地肥沃得不得了。”


    “陳小哥說的都是真的,我跟他一個村兒的,他種的地確實比我們能多收個幾鬥。”


    聽到這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秦良玉也頗為欣慰,當場宣布道:“陳小哥,我看你以後就不要種田了!”


    陳艾和其他一眾百姓都愣住了,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隻聽秦良玉麵帶微笑,繼續說道:“你來我的府上,做農事的指導員,每個月的月錢四兩。這指導員的責任嘛,就是需要每日在田頭奔波輾轉,我也就不管你飯了。此外,我還會分配給你十個新人,讓你帶著他們,專門教授其他人如何種好田地!這個差事,你願意麽?”


    雖然一下子雇傭十個手下需要花費秦良玉一年三百兩銀子,而且她也不清楚這陳艾到底有沒有管理能力。


    不過事不宜遲,這種地可不能等著,錯過了時節,那可沒法補救。秦良玉也隻能冒險一試了,畢竟如果他真的能順利完成任務,自己的土地收成增加的可是比這點兒投入多多了。隻要秦家堡的農民畝產量能提高一成,秦良玉就能增加千把兩銀子的租子收入。


    秦良玉打算讓他先試一年,如果這個方式確實行之有效,來年還可以繼續擴大隊伍。而且第一年的時候,估計他出了村子再傳授經驗的時候,外人不見得會相信幾成,還需要多費些口舌才行。等第一年的收成出來了,他的指導被實踐證明有效果了,第二年才能真正的大規模指導教育農民。


    因此秦良玉第一年隻給陳艾搭配了十個手下。


    這起承轉結有點突然,陳艾整個人愣住了,竟是沒有反應過來,呆呆看著秦良玉,剛才講述農田時的自信全然沒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四兩的月錢啊,一年就可以拿到四十八兩銀子。陳艾再會種田,收入其實也很有限,一年到頭去哪兒能賺到四十八兩銀子?秦良玉一開口就給了他如此好的差事做,而且還要管理手下的十個人,讓他有種雲裏霧裏的感覺。


    恍神良久,陳艾才朗聲迴道:“東家,小的願意接下這個差事,小的願意!”


    秦良玉也欣然點頭,迴道:“好,我迴頭就給你雇上十個認字機靈的人來,作為秦家堡的農事辦事員,往後就聽你的指揮。今年秦家堡這麽多土地的冬小麥收成,就落在你的肩膀上了!如果經過你指點的農戶收成良好,我還會給你頒發獎金!”


    參觀了不少農民耕種的東西,倒是也啟發了秦良玉,她打算把一些便宜又實用的傳統裝備配置到秦家軍裏。


    她的師傅戚繼光當年就用青竹杆當柄,做出了狼筅這種克製倭寇的大殺器,作為後輩,自然也不能丟了這好傳統。


    首先是一種叫鐵蒺藜的東西。這個鐵蒺藜是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可以鋪撒在地上作為障礙物,一般用生鐵鑄成。成品有四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保證了不管鐵蒺藜如何著地,總有一根尖刺是朝上的,刺尖如同草本植物蒺藜,其名也由此而來。


    秦良玉也準備弄一些這玩意兒。打造一批每根刺長約兩厘米的鐵蒺藜,到時候開戰之前,鋪在地上,如同一片針芒,敵人很難靠近。


    如果想清理趕緊鐵蒺藜再重逢,那麽秦良玉的士兵們就多了許多射擊的時間。


    相當於一種便宜版本的地雷了,隻是沒有殺傷力。


    主意打定,秦良玉就讓鐵匠們開始鍛造。如今前線戰事焦灼,火槍火炮的訂單減少了許多,正好把那些原本生產魯密銃的作坊拿來製作一批鐵蒺藜。


    鐵蒺藜個頭都很小,鐵匠們弄好了模具之後,一天可以生產五十多個。每個鐵蒺藜中間還留下一個小孔,每五個串成一串,方便攜帶、鋪設。秦良玉計劃著讓每個士兵都隨身帶著十來串,打仗的時候往陣前這麽一撒,讓陣前的二十多米變成敵人的地獄。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騎兵快速衝鋒,步兵的話,在秦良玉的火槍兵麵前被鐵蒺藜攔下,進退維穀,不斷在火繩槍的噴射中倒下。


    除了鐵蒺藜,秦良玉還打算製造一些作戰用的戰車。


    有一種名叫望杆車的東西,算是一個移動的瞭望台。先是製作一個大型戰車,上麵設置高大的望杆,這杆子一般要十來米左右。上麵有一個瞭望人做的木板椅子,爬上去之後觀察戰場情況。再加上秦良玉之前準備的望遠鏡,即便是在一片平地上,瞭望手應該也可以輕鬆的觀察周邊情況了。


    車子造好一試,效果也非常不錯。天氣好的時候,攀登上去的瞭望手可以用望遠鏡觀察周圍十幾裏的情況,這在平地作戰的時候,可是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膽去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膽去浪並收藏大明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