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龍正式宣布反叛明朝,他的第一個行動是出擊貴州飛練堡一帶。


    兵強馬壯準備充分的楊應龍,輕鬆的擊敗了地方官軍,守軍將領全部戰死。


    不久,他又攻破了綦江,殺死駐守在那裏的參將。


    之後再軍師的建議下,楊應龍佯裝要攻打重慶,結果卻走了岔路,直接帶兵衝進了成都府,甚至還劫持蜀王朱宣圻做了人質。


    有了蜀王這個人質之後,楊應龍還想玩拖延戰術。


    他派人送信到重慶,聲稱隻是為了爭奪地界,希望得到跟先前一樣的赦免。


    並且表示自己是無可奈何才出此下策的。


    明朝官員表示我們又不是傻子,當我們三歲小孩麽?能被你這樣騙?


    很快的,楊應龍提出的要求被拒絕了。


    楊應龍自知實力不足,放棄了成都,沒帶蜀王。


    畢竟明朝可是有過先例的,別說你一個王爺,皇帝被俘虜了,立馬換一個就是了。


    楊應龍留著蜀王每天還要浪費不少糧食,真是一點兒用沒有,便隻能把蜀王留在了成都。


    而明朝這邊,朝廷任命養病在家的李化龍為總督,統一管理湖廣、四川、貴州等地軍務兼任四川巡撫,負責征討播州叛臣楊應龍,


    李化龍走馬上任之後,卻不著急揮師平定叛亂,因為他發現整個西南邊陲的問題不少。


    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各個部門之間互不聽令。


    雖然大家都是明朝的官員,領著明朝的俸祿,可是心卻不齊。


    尤其是官階相同的各路地方官員,誰都不聽誰的,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


    李化龍發現這個情況之後,立刻向從萬曆皇帝那裏弄來了一個經常出現在故事裏的東西,尚方寶劍。


    順便他也彈劾了幾個跟他不對付,做事也不認真的官員。


    後來萬曆皇帝也很配合,全部答應了李化龍的要求。


    裁撤的他彈劾的大臣,也把尚方寶劍給了,為李化龍此次征討行動提供方便。


    各軍大集,李化龍先令貴州總兵召集三萬士兵死守住貴州,截斷楊應龍征招苗人的道路,也就是堵住他的後路。


    之後,李化龍移兵重慶,把平叛總指揮部設在了這裏,開始頻繁的召見各路文武官員。


    因為這事兒,秦良玉的父親和兄弟們又一次風塵仆仆的到重慶去了。


    所有人,包括秦良玉本人都以為,這次是真的要開戰了。


    秦良玉也指示自己的火器作坊,如果可能的話,多找一些臨時工,開足馬力運轉起來。


    現在他們除了製造魯密銃,還有火藥和鉛彈。


    可以說是擁有一套鳥銃製造的完整工序了。


    坐在空蕩蕩的秦府堂屋裏吃著晚飯,丁白纓忍不住問道。


    “師傅……咱們也會上戰場麽?”


    平常的時候,秦府裏還是有一定規矩的,四個丫頭自然是不能上正桌吃飯。


    不過現在管事的就是秦良玉了,自然規矩也是她說了算了。


    放下手裏攥著的紅燒雞腿,秦良玉笑道:“怎麽了?你們也想上戰場?”


    從遼東搭救丁白纓起,到現在秦良玉已經帶了她們快一年了,不管是兵器功夫還是軍隊裏的一些知識,都已經傳授給她們一些了。


    四個丫頭跟之前一樣,互看一眼,異口同聲道:“徒弟們全聽師傅的,師傅讓我們去,我們就去,師傅不讓我們去,我們就不去。”


    聲音脆生生的,很是好聽。


    “你們倒是都很勇敢。”秦良玉哈哈笑著,挨個捏了她們四人的臉蛋兒一下,“不過我不想參與此事。”


    徒弟們的眼睛齊刷刷看著師傅,她們其實都隻是聽說過秦良玉以前的戰爭經曆,並沒有親眼見過,本來還打算這次有機會親眼一見呢。


    “為什麽?師傅不是經常教育我們要心懷天下麽?”丁白纓好奇的問道。


    “你這個問題問的不錯。”秦良玉誇獎道,“可是我們也得明白到底怎麽做才是真的心中裝著天下人,播州,有我沒我都能平定,但是……”


    秦良玉停頓了一下,斟酌一番詞句,繼續道:“這天底下還有很多敵人的。等你們再長大一點,我會帶著你們去跟他們鬥爭的。”


    四個丫頭都聽得懵懵懂懂的,不過不論如何,師傅的教導不能忘,便一起點了點頭,繼續吃飯。


    過了五天,秦葵帶著兒子們迴來了。


    秦良玉提前得了消息,親自去江邊碼頭迎接的。


    她本以為這趟迴來就是招募鄉勇,之後編入平叛部隊了,結果在碼頭一問,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麽一迴事兒。


    李化龍召集各路統帥去了重慶,宣布讓他們各自迴去準備,但是沒說什麽時候出征。


    秦民屏年紀最小,正處在血氣方剛的年紀,也是最沒耐心的,他嫌棄的說道:“都說這位李總督戰功赫赫,我看不過如此。朝廷讓他總督四省軍隊,結果他就讓咱們都迴鄉備戰,這種事情,派個人傳達一下不就得了?”


    聽著這話,秦良玉倒是覺得這個李化龍有點意思。


    初來乍到,先請來尚方寶劍砍平地頭蛇還有不聽話的刺頭兒,之後修養一陣子,不貿然出擊,這是一種四平八穩式的帶兵方式。


    跟李如鬆是截然不同,倒是跟戚繼光有點像。


    欲破敵軍,先練內功。


    秦葵撚了撚胡子,老成持重的總結道,“玉丫頭,你的火器作坊,滿工情況下,一個月能造多少鳥銃?”


    “五十根,還需要製造鉛彈和火藥呢。”秦良玉謹慎的迴答。


    “在重慶府,為父給其他與會人士展示了一下你的魯密銃。四川總兵很是喜歡,可能不日就要派人來定做一批了,數量可能還不少。”


    秦良玉喜笑顏開。


    心裏不禁感歎,這可真是親爹啊。


    她有些得意忘形,忍不住一拍大腿叫了出來:“這敢情好啊,我現在真希望能多打點仗!”


    看到父親和兄弟們驚愕的表情,秦良玉自知有些失態,幹咳了一聲:“任何兵器都需要拿到戰場之上方能發揮效用,若世間無戰爭,豈不是兵器都無用了?戰爭越多,兵器便改良的越好。”


    秦良玉說完,感覺自己似乎越抹越黑了,在其他人眼裏,這個黑心軍火販子的形象是抹不去了。


    不過秦家的男人們也不好說什麽,就這麽糊弄過去了。


    畢竟,秦良玉是這個秦府裏唯一上過戰場,還立過戰功的人。


    其他人想反駁她,也得先問問自己,憑啥跟一個出生入死的將軍爭執兵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膽去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膽去浪並收藏大明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