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聽到這新奇的說法,李如鬆完全不明白這個簡單詞匯所蘊含的豐富意義,他一頭霧水的反問道:“皮是什麽意思?”
心道一聲不好,秦良玉也知道是自己一時沒過腦子,說漏嘴了,隻能睜著眼睛說瞎話道:“就是說李將軍你雷霆手段睥睨眾生的意思,皮就是取的睥睨的意思,反正是在誇你。”
說罷,不等李如鬆反應過來,秦良玉趕緊轉移話題繼續道:“你打算怎麽處置這個沈先生?推出去直接砍了?”
李如鬆沉吟片刻:“這個姓沈的給我的名帖應該不是假的,他的的確確是兵部尚書石星的門客,所以我隻能把他先收押於此。如果就這麽殺了他,擔心石星知道這件事後會給我下絆子。”
秦良玉點點頭,她知道在大明朝的這種官僚體製下,即便是前線作戰的總兵官大將軍,也一樣受製於文官。
除了有一個兵部右侍郎宋應昌做的經略,後勤補給也都仰仗戶部和兵部。
在這一點上,誰來都沒轍,李如鬆也不例外。
“說起來,你不是要在京城多待一陣麽?我記得臨走的時候,你說是要盯著兵部和戶部的人……怎麽這麽快就趕到遼東來了?”
李如鬆先是似有深意的一笑,但是臉上不顯,仍舊是一副故作輕鬆的表情道:“如柏前一陣去京城,向父親拜別,我便安排他這個副總兵官監督六部事宜,我替他來前線一趟了,反正我也離開遼東多年了,提前迴來熟悉一下。”
秦良玉默默點頭,心道,原來這兩兄弟交換了一下,難怪這次來遼陽,沒見著李如柏。
“你先給我講講,朝鮮境內是個什麽情況?”李如鬆說著,指點了一下鋪在他麵前的朝鮮地圖。
秦良玉點點頭,也上前一步,指點道:“首先是龜城一帶,目前這裏仍然在朝鮮人手裏,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倭軍行跡,過了龜城……”
秦良玉手指向地圖上的安州城:“安州應該已被倭軍占領,我們抓的俘虜就是在安州以北的這片地方。”
“此外,我還發現兩個情況,一個是朝鮮人在大規模的返鄉……我估計他們是擔心收成問題,再有一兩個月就要冬天了,這些朝鮮農民們都是擔心無法過冬,所以隻能返迴原籍了。”
“其次就是倭兵也在大規模的征收糧食,雖然我聽說他們以吃米飯為主,朝鮮這裏多是麥子,不過看來現在倭兵也不挑食了,小麥他們也要。”
李如鬆一直皺眉聽著,默默消化這些新的情況。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從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要不然怎麽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呢。
“你是說倭兵在收集朝鮮境內的糧食……”
“嗯,他們應該是打算趁著秋天把糧食都收走,這樣如果咱們在冬天進攻,那麽所有糧草都隻能從遼東一路運過去了,朝鮮本地提供不了任何補給……還需要多久才能把四萬人調集到遼東?”
李如鬆苦惱的搖了搖頭:“浙軍起碼還需要要半個月,宣府和大同的騎兵起碼也要半個月,再加上糧草補給運到遼東,起碼還需要一個月……”
“這麽算下來,起碼要到十月份了……”
“不說這些了,咱們先去看看你抓的那個俘虜吧。”
在這兒一時半會兒也議不出什麽章程,兩個人便決定先放下這些。
說著話的功夫,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關押後藤基次的牢房裏。
這廝被綁在一個十字形的刑具上,嘴裏塞的布條早就被取出了。
“他叫什麽名字?”李如鬆沉聲問道。
後藤基次斜眼看了李如鬆一眼,態度輕慢,一句話不說。
李寧迴道:“他說自己叫後藤基次。”
看來在秦良玉和李如鬆會麵的時間裏,李寧已經粗略審問過了。
這個名字李如鬆等人誰都沒聽說過,隻能木訥的哦了一聲,繼續道:“他還說什麽了?”
李寧和站在一旁的通譯麵麵相覷,都不敢迴答。
秦良玉已經猜到了,估計是這個家夥嘴裏沒什麽幹淨詞兒,冷笑一聲道:“這種人就是不老實,要不然還是把咱們大明的刑具擺出來,一個一個的招唿他吧。”
說完,秦良玉朝通譯說道:“把這句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你也可以順便給他解釋一下,我大明有多少種刑罰。”
通譯立刻轉述給後藤基次秦良玉剛才的這番話。
後藤基次臉上立刻變了顏色,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惡狠狠的瞪著秦良玉,看那架勢,就好像要撲上來咬人一般,跟一條瘋狗差不多。
“剛才我說的你都聽見了吧?”秦良玉又冷冰冰的說道,“你最好老實一點,我們問什麽你交代什麽,否則就把你變成人彘,然後扔迴到安州去。”
後藤基次聽完“人彘”的解釋,已經是臉色煞白,腿腳發軟,不過他仍舊是嘴硬的不行,怒吼道:“你算什麽英雄?用陰謀詭計抓我?你們明朝人沒有任何的榮譽感,都是無恥之徒!”
“榮譽感?”秦良玉氣極反笑:“你們有個屁的榮譽啊?是侵略他國還是濫殺無辜?這些就是你們嘴裏的榮譽?”
後藤基次還在強辯,梗著脖子吼道:“你別說這麽多,反正我是不服氣的,你有本事跟我光明正大的較量一番!”
“你不服氣,覺得我們是偷襲你!”秦良玉輕蔑的一笑,“那好,很好,我跟你比劃兩招,”
李如鬆一直聽著這問答,聽到這兒,有點猶豫的看向秦良玉,不過看她神色毅然,也不好說什麽了。
“你真的要跟我比試?”聽到通譯轉述了秦良玉的話,後藤基次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沒錯,我今天就把你安排個明明白白!把他鬆開!一起去演武場!”秦良玉一麵說著,一麵拿出自己的戚家刀道:“今天就讓你這鬼子開開眼!知道戚家刀法的厲害!”
聽到這新奇的說法,李如鬆完全不明白這個簡單詞匯所蘊含的豐富意義,他一頭霧水的反問道:“皮是什麽意思?”
心道一聲不好,秦良玉也知道是自己一時沒過腦子,說漏嘴了,隻能睜著眼睛說瞎話道:“就是說李將軍你雷霆手段睥睨眾生的意思,皮就是取的睥睨的意思,反正是在誇你。”
說罷,不等李如鬆反應過來,秦良玉趕緊轉移話題繼續道:“你打算怎麽處置這個沈先生?推出去直接砍了?”
李如鬆沉吟片刻:“這個姓沈的給我的名帖應該不是假的,他的的確確是兵部尚書石星的門客,所以我隻能把他先收押於此。如果就這麽殺了他,擔心石星知道這件事後會給我下絆子。”
秦良玉點點頭,她知道在大明朝的這種官僚體製下,即便是前線作戰的總兵官大將軍,也一樣受製於文官。
除了有一個兵部右侍郎宋應昌做的經略,後勤補給也都仰仗戶部和兵部。
在這一點上,誰來都沒轍,李如鬆也不例外。
“說起來,你不是要在京城多待一陣麽?我記得臨走的時候,你說是要盯著兵部和戶部的人……怎麽這麽快就趕到遼東來了?”
李如鬆先是似有深意的一笑,但是臉上不顯,仍舊是一副故作輕鬆的表情道:“如柏前一陣去京城,向父親拜別,我便安排他這個副總兵官監督六部事宜,我替他來前線一趟了,反正我也離開遼東多年了,提前迴來熟悉一下。”
秦良玉默默點頭,心道,原來這兩兄弟交換了一下,難怪這次來遼陽,沒見著李如柏。
“你先給我講講,朝鮮境內是個什麽情況?”李如鬆說著,指點了一下鋪在他麵前的朝鮮地圖。
秦良玉點點頭,也上前一步,指點道:“首先是龜城一帶,目前這裏仍然在朝鮮人手裏,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倭軍行跡,過了龜城……”
秦良玉手指向地圖上的安州城:“安州應該已被倭軍占領,我們抓的俘虜就是在安州以北的這片地方。”
“此外,我還發現兩個情況,一個是朝鮮人在大規模的返鄉……我估計他們是擔心收成問題,再有一兩個月就要冬天了,這些朝鮮農民們都是擔心無法過冬,所以隻能返迴原籍了。”
“其次就是倭兵也在大規模的征收糧食,雖然我聽說他們以吃米飯為主,朝鮮這裏多是麥子,不過看來現在倭兵也不挑食了,小麥他們也要。”
李如鬆一直皺眉聽著,默默消化這些新的情況。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從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要不然怎麽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呢。
“你是說倭兵在收集朝鮮境內的糧食……”
“嗯,他們應該是打算趁著秋天把糧食都收走,這樣如果咱們在冬天進攻,那麽所有糧草都隻能從遼東一路運過去了,朝鮮本地提供不了任何補給……還需要多久才能把四萬人調集到遼東?”
李如鬆苦惱的搖了搖頭:“浙軍起碼還需要要半個月,宣府和大同的騎兵起碼也要半個月,再加上糧草補給運到遼東,起碼還需要一個月……”
“這麽算下來,起碼要到十月份了……”
“不說這些了,咱們先去看看你抓的那個俘虜吧。”
在這兒一時半會兒也議不出什麽章程,兩個人便決定先放下這些。
說著話的功夫,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關押後藤基次的牢房裏。
這廝被綁在一個十字形的刑具上,嘴裏塞的布條早就被取出了。
“他叫什麽名字?”李如鬆沉聲問道。
後藤基次斜眼看了李如鬆一眼,態度輕慢,一句話不說。
李寧迴道:“他說自己叫後藤基次。”
看來在秦良玉和李如鬆會麵的時間裏,李寧已經粗略審問過了。
這個名字李如鬆等人誰都沒聽說過,隻能木訥的哦了一聲,繼續道:“他還說什麽了?”
李寧和站在一旁的通譯麵麵相覷,都不敢迴答。
秦良玉已經猜到了,估計是這個家夥嘴裏沒什麽幹淨詞兒,冷笑一聲道:“這種人就是不老實,要不然還是把咱們大明的刑具擺出來,一個一個的招唿他吧。”
說完,秦良玉朝通譯說道:“把這句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你也可以順便給他解釋一下,我大明有多少種刑罰。”
通譯立刻轉述給後藤基次秦良玉剛才的這番話。
後藤基次臉上立刻變了顏色,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惡狠狠的瞪著秦良玉,看那架勢,就好像要撲上來咬人一般,跟一條瘋狗差不多。
“剛才我說的你都聽見了吧?”秦良玉又冷冰冰的說道,“你最好老實一點,我們問什麽你交代什麽,否則就把你變成人彘,然後扔迴到安州去。”
後藤基次聽完“人彘”的解釋,已經是臉色煞白,腿腳發軟,不過他仍舊是嘴硬的不行,怒吼道:“你算什麽英雄?用陰謀詭計抓我?你們明朝人沒有任何的榮譽感,都是無恥之徒!”
“榮譽感?”秦良玉氣極反笑:“你們有個屁的榮譽啊?是侵略他國還是濫殺無辜?這些就是你們嘴裏的榮譽?”
後藤基次還在強辯,梗著脖子吼道:“你別說這麽多,反正我是不服氣的,你有本事跟我光明正大的較量一番!”
“你不服氣,覺得我們是偷襲你!”秦良玉輕蔑的一笑,“那好,很好,我跟你比劃兩招,”
李如鬆一直聽著這問答,聽到這兒,有點猶豫的看向秦良玉,不過看她神色毅然,也不好說什麽了。
“你真的要跟我比試?”聽到通譯轉述了秦良玉的話,後藤基次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沒錯,我今天就把你安排個明明白白!把他鬆開!一起去演武場!”秦良玉一麵說著,一麵拿出自己的戚家刀道:“今天就讓你這鬼子開開眼!知道戚家刀法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