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又俯下身子趴在桌案上,仔細研究了一番這個鬼話連篇的“軍情報告”。


    思索半天,沉吟道:“這個叫李舜臣的人,看著還像點樣子……”


    運糧船……


    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秦良玉高興的眼中放光。


    趕緊追問了一句:“倭國的運糧船多大?50艘運糧船……大概能存放多少糧食?供多少人吃?”


    秦良玉連珠炮一樣的拋出了數個問題。


    “這個……”李寧幹笑一聲,搖了搖頭,“我也不知。你為什麽突然對這個運糧船這麽上心?”


    “我在想……如果朝鮮境內的糧食都沒了,倭軍隻能通過海上來運糧,也許我們可以從運糧的次數和數量,來推斷出朝鮮境內到底有多少倭軍。還有他們能吃撐多久。”


    被秦良玉這麽一提,李寧先是一怔,細細思量一番,好像這個思路確實行得通,就是風險極大。


    秦良玉被這個念頭撓的心癢癢,情緒激動的問道:“地圖呢?這個李舜臣現在在哪兒呢?”


    李寧趕緊從旁邊找來一張朝鮮人送給他們的朝鮮半島山川河流分布圖:“我記得朝鮮使臣來的時候說過,在一個叫閑山島的的地方……說是這個叫李舜臣的水師節度使就在這裏……”


    兩個人在地圖上摸索半天,終於發現了個地方,對視一眼,心裏都是一沉。


    這個閑山島位於釜山西南,而釜山正是日軍登陸的地點,也是日軍往來本土和朝鮮的重要口岸,因此有重兵把守。


    從某種角度來說,李舜臣所在的閑山島基地,類似於後世毛文龍的皮島。


    都是埋在敵人大後方的一顆釘子。


    當然了,李舜臣主要是水師為主,此刻,他的主要功績還隻是自保,自保之餘,偷襲從對馬島往來釜山的運兵運糧船隻。


    因此,如果秦良玉想去見一下這個李舜臣,需要穿過整個被日軍占領的朝鮮半島。


    難度和風險可想而知。


    秦良玉和李寧正愁眉苦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門外頭傳來了幾聲爽朗的笑聲。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緊接著,一個健壯的身影翻身步入房中。


    來者正是李如鬆的親弟弟,李如柏。


    雖然李成梁已經不再擔任遼東總兵了,可李如柏仍舊在遼東擔任參將一職,而且他也被朝廷任命為此次入朝作戰的平倭副總兵官。


    李如柏跟幾年變化不大,跟他哥哥相比,皮膚白淨一些,顯然是風吹雨淋的少。


    他先是走上前來,親熱的拍了拍李寧的肩膀,哈哈笑道:“兄弟,我都好久不見你了,我大哥最近還好吧?”


    李寧他們家是李成梁家族的族親,跟李如鬆兄弟都是遠親,所以說話間也不那麽講究了。


    雖然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李寧還是恭恭敬敬的彎腰答道:“如鬆將軍身體康健,一切都好,他需要在京城再住些時日,確保兵部的兵馬調集,戶部的糧餉征集順利完成。”


    “我這邊也有收到寧夏的戰況,聽說你們出征寧夏,一個多月就掃平了叛軍?而且我聽說我大哥手下還有一位女將,表現卓越,在寧夏立有頭功?是這……”一麵說著,李如柏先上下打量一下戎裝煥發的秦良玉,又把詢問的目光投向李寧。


    “這位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女將秦良玉了。”李寧示意了一下站在旁邊的秦良玉。


    上一次來遼東的時候,秦良玉就在李寧的指引下,遠遠的見過李如柏。彼時他正在興高采烈的過生日,跟舒爾哈齊談笑風生。


    “哈哈哈,不錯,不錯。我大明自此也有花木蘭了!”


    “在線這裏還有一封信,是如鬆將軍親筆寫的,他托我見到李將軍的時候,親手交給你。”說著,秦良玉翻身從行李裏取出了李如鬆的親筆信。


    李如柏接過信,當著麵拆開看完。


    緊接著又是朗聲一笑,一麵收起信件,一麵歪著脖子看了看地圖,“你們兩個在研究軍情?”


    “是,秦姑娘剛到遼陽,我給她說一下這邊已經掌握的情況。”


    李如柏點點頭:“我大哥對你們二人都是信任有加,有什麽需要,可以隨時告訴我,遼東的一草一木,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


    “對了,你還記得我父親以前收養的那個建虜努爾哈赤吧?”李如柏本來是跟李寧嘮家常一樣的隨意說著,結果這個聽到秦良玉耳朵裏,立刻引起了她的警覺。


    隻聽李如柏繼續說道:“他找了使臣跟我說了,也派人去勸說朝鮮國王李昖了,想跟隨我天兵一同入朝。”


    !!!


    聽到這個消息,秦良玉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努爾哈赤?主動要求去幫助朝鮮人複國?”


    李如鬆看這姑娘又重複了一遍,有點遲疑,木然頷首:“是啊,秦姑娘你聽說過努爾哈赤?”


    李寧有些尷尬,當年秦良玉問過他努爾哈赤的情況,但隨後又跟他君子協定,要保密。


    夾在中間,李寧左右為難,因此便隻存了一個“千言萬語不如一默”的信條,閉上嘴低頭看地圖,不再參與這對話。


    “能說一下具體的情況麽?”秦良玉眼珠一轉,換了表情,眼角帶笑道:“隻是聽說有人願意主動請戰,而且還有一個建虜,有些好奇。”


    李如柏沒有察覺到什麽異樣,順著自己的思路解釋道:“月底的時候,努爾哈赤在向我大明朝朝貢馬匹的貿易結束後了,聽說了倭軍入侵朝鮮之事,說自己的建州衛部下有馬軍三四萬,步軍四五萬人,都是精勇慣戰,聽說倭軍入侵朝鮮,因為跟朝鮮唇齒相依,願意出兵援助朝鮮。”


    不同於在場的其他人,秦良玉當然不會相信努爾哈赤會消耗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朝鮮人。


    除非他失了智。


    “那……朝鮮國王怎麽答複的?”


    李如柏砸吧了一下嘴:“朝鮮國王要跟他的大臣們商議一下,我這邊已經把他的請願書遞給咱現在的遼東總兵了,讓總兵大人他自己決定怎麽處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膽去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膽去浪並收藏大明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