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你們就怪我吧,我兒子沒錯,與我兒子無關。”
“而且,你們不知道,那女人不知檢點,在村裏就勾三搭四,成日裏和那些男人眉來眼去,還成日往娘家扒拉,這樣的兒媳你們說該不該死,該不該死……啊。”
隨著陳母一聲尖叫,臉被人狠狠扇到一邊,再轉頭狠狠瞪著動手的女子。然而,卻在對上對方冷厲眼神的那一霎,渾身如墜冰窖,騰起的氣焰被瞬間澆滅。
“你再汙蔑我大姐一句試試?別以為河西村沒了,沒了人證,你就可以隨意汙蔑我大姐的清白,我大姐在你家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淚,你自己知道。”
“老虔婆,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林招弟比林小月慢了一步,沒能手撕陳母,但也容不得陳母往大姐頭上潑髒水。
這些年,大姐在這老虔婆手上吃了多少苦,其他人或許不知,可她時常偷偷跑去河西村看大姐,無數次親眼見到老虔婆變著花的磋磨欺辱大姐。
初時,她替大姐出頭,老虔婆還嘲笑她們家沒男人,讓一個不足十歲的女娃娃替她嫁人的姐姐出頭,譏諷她算什麽東西,甚至還動手打她。是大姐挺著懷胎七月的大肚替她頂下了那一巴掌……。
她忘不掉老虔婆猙獰扭曲的臉,忘不掉她尖利刻薄的話。
那時,她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快些長大,要變強,強到能保護大姐,保護妹妹……。
“二姐,我們走。”林小月上前拉住林招弟的胳膊,將人往迴拽,跟這樣的人多說無益,她還想迴去找大姐問清楚情況。
再說,現在周圍的人太多了,就算要打,也要找個沒人的時候,將人狠狠往痛處打。
“不行,你們不能走。”老虔婆見人要走,急得忘了剛被扇了一巴掌的痛,奮力掙脫兒子的手,上前拉人。
“你們打了我老太婆,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要賠賠,對,賠銀子、賠糧食,否則我就去衙門告你們。還有,你們大姐這些年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眼下,她人不在,你們就要替她償還我們。”
老虔婆突然撒潑賣瘋一聲嚎,把周圍眾人全給整懵了。
圖窮匕見,原來是圖糧食呀。
這次天災鬧的,不說其他兩國,就是大源國境內。
財產、人命、經濟農作物折損不計其數,糧價一日高過一日,就算有官府強勢鎮壓,不讓無良奸商囤積居奇,虛抬糧價。但如今就連最差的糙米的價格也比往年高出五倍以上。
這老虔婆怕不是瘋了吧?居然想出這種方式來訛糧食。
林小月不屑的冷嗤一聲,鄙夷道,“現在不是你找我們算賬,搞清楚,你們家為了讓妾室上位,謀害正妻,光寵妾滅妻的罪刑,足夠判你兒子絞刑、死刑、長期監禁等重刑了。”
“沒有,你閉嘴,你亂說。”,老虔婆似瘋了般聲嘶力竭的怒吼,試圖掩蓋林小月的聲音。
“沒有嗎?可是,先前分明是你兒子說,你們從河西村地動那一場天災逃出來後,在路上與我大姐失散了。
然後,你老虔婆又各種汙蔑我大姐的清譽,枉顧她嫁到你們家後,盡心竭力為你們陳家操持家務,延綿子嗣。竟換來詆毀她勾三搭四,做人不檢點,可勁兒往我姐身上潑髒水。
你們這麽做,無非是要掩飾寵妾滅妻,扶妾室上位,謀害正妻的事實。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童生大姐夫。”
也虧了林小月在原主的記憶中扒拉出,當初這個大姐夫娶他姐的時候,有多麽趾高氣昂,僅僅寥寥一兩次見麵,每一次都提到自己童生的身份,好似童生是免死金牌。
套在她原先位麵的曆史上,古代童生相當於高中學曆,是科舉考試的最低一個級別,取得童生資格者,享有(士農工商)士人階層的一定特權,例如免除徭役和賦稅等。
而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也代表著一個家族的榮耀。因此,當初陳家向林家提親的時候,姿態有多倨傲,程母有多看不上林大花,眾人可想而知。
而林大花在陳家能過什麽日子?
真的像陳母所說的那般橫行無忌,在村裏勾三搭四,和野男人眉來眼去,還往娘家扒拉東西?這話說出來,怕是連三歲孩童都不信。
周圍路人也紛紛對顛倒黑白的陳家人指指點點,竊竊私議。
素來好麵子的陳有田,被眾人指責,隻覺滿心屈辱,臉色黑的能滴出墨來。
沒想到林家這兩個姐妹腦子比林大花靈活多了。
也是他疏忽大意,被她們抓住他與陳母語言前後矛盾的把柄。此時,他若再強行狡辯,落在旁人眼裏,也不過是越描越黑。
陳母見自家兒子咬牙暗恨,忍辱負重的模樣,知道事到如今,他們很難再從對方身上訛出糧食,隻能順著兒子的攙扶,一家四口悻悻地捂著臉,從人群中擠了出去。
林小月衝林獵戶使了個眼色,拜托他跟上陳家人,探查看看陳家目前究竟是個什麽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無論接下來是否還會有跟陳家人交鋒的機會?林小月都不打沒準備的仗。
更何況,陳家若真是那種安分守己的人,剛才陳母也不會氣勢洶洶突然衝出來,想要趁她不備,發動攻擊。
而且,退一萬步說,陳家人通過剛剛的交鋒,暫時想避他們的鋒芒,那也要看看她允不允許。
想挑釁就挑釁,想退便退,她不要麵子的呀?
而且就陳家母子倆剛剛說話的內容,以及他們的態度,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再說了,林大花和小麥子並未與陳家人同行,而是選擇憑著自己一介婦孺,隻身抱著1歲多的小麥子踏上危機重重的逃荒路。
其中,若說沒有隱情,鬼都不信。
……
因著鎮上發生的事鬧的眾人都不愉快,於是,在采買結束後,林小月和林招弟便先其他人一步離開萬寶鎮,返迴莊子上。
“而且,你們不知道,那女人不知檢點,在村裏就勾三搭四,成日裏和那些男人眉來眼去,還成日往娘家扒拉,這樣的兒媳你們說該不該死,該不該死……啊。”
隨著陳母一聲尖叫,臉被人狠狠扇到一邊,再轉頭狠狠瞪著動手的女子。然而,卻在對上對方冷厲眼神的那一霎,渾身如墜冰窖,騰起的氣焰被瞬間澆滅。
“你再汙蔑我大姐一句試試?別以為河西村沒了,沒了人證,你就可以隨意汙蔑我大姐的清白,我大姐在你家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淚,你自己知道。”
“老虔婆,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林招弟比林小月慢了一步,沒能手撕陳母,但也容不得陳母往大姐頭上潑髒水。
這些年,大姐在這老虔婆手上吃了多少苦,其他人或許不知,可她時常偷偷跑去河西村看大姐,無數次親眼見到老虔婆變著花的磋磨欺辱大姐。
初時,她替大姐出頭,老虔婆還嘲笑她們家沒男人,讓一個不足十歲的女娃娃替她嫁人的姐姐出頭,譏諷她算什麽東西,甚至還動手打她。是大姐挺著懷胎七月的大肚替她頂下了那一巴掌……。
她忘不掉老虔婆猙獰扭曲的臉,忘不掉她尖利刻薄的話。
那時,她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快些長大,要變強,強到能保護大姐,保護妹妹……。
“二姐,我們走。”林小月上前拉住林招弟的胳膊,將人往迴拽,跟這樣的人多說無益,她還想迴去找大姐問清楚情況。
再說,現在周圍的人太多了,就算要打,也要找個沒人的時候,將人狠狠往痛處打。
“不行,你們不能走。”老虔婆見人要走,急得忘了剛被扇了一巴掌的痛,奮力掙脫兒子的手,上前拉人。
“你們打了我老太婆,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要賠賠,對,賠銀子、賠糧食,否則我就去衙門告你們。還有,你們大姐這些年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眼下,她人不在,你們就要替她償還我們。”
老虔婆突然撒潑賣瘋一聲嚎,把周圍眾人全給整懵了。
圖窮匕見,原來是圖糧食呀。
這次天災鬧的,不說其他兩國,就是大源國境內。
財產、人命、經濟農作物折損不計其數,糧價一日高過一日,就算有官府強勢鎮壓,不讓無良奸商囤積居奇,虛抬糧價。但如今就連最差的糙米的價格也比往年高出五倍以上。
這老虔婆怕不是瘋了吧?居然想出這種方式來訛糧食。
林小月不屑的冷嗤一聲,鄙夷道,“現在不是你找我們算賬,搞清楚,你們家為了讓妾室上位,謀害正妻,光寵妾滅妻的罪刑,足夠判你兒子絞刑、死刑、長期監禁等重刑了。”
“沒有,你閉嘴,你亂說。”,老虔婆似瘋了般聲嘶力竭的怒吼,試圖掩蓋林小月的聲音。
“沒有嗎?可是,先前分明是你兒子說,你們從河西村地動那一場天災逃出來後,在路上與我大姐失散了。
然後,你老虔婆又各種汙蔑我大姐的清譽,枉顧她嫁到你們家後,盡心竭力為你們陳家操持家務,延綿子嗣。竟換來詆毀她勾三搭四,做人不檢點,可勁兒往我姐身上潑髒水。
你們這麽做,無非是要掩飾寵妾滅妻,扶妾室上位,謀害正妻的事實。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童生大姐夫。”
也虧了林小月在原主的記憶中扒拉出,當初這個大姐夫娶他姐的時候,有多麽趾高氣昂,僅僅寥寥一兩次見麵,每一次都提到自己童生的身份,好似童生是免死金牌。
套在她原先位麵的曆史上,古代童生相當於高中學曆,是科舉考試的最低一個級別,取得童生資格者,享有(士農工商)士人階層的一定特權,例如免除徭役和賦稅等。
而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也代表著一個家族的榮耀。因此,當初陳家向林家提親的時候,姿態有多倨傲,程母有多看不上林大花,眾人可想而知。
而林大花在陳家能過什麽日子?
真的像陳母所說的那般橫行無忌,在村裏勾三搭四,和野男人眉來眼去,還往娘家扒拉東西?這話說出來,怕是連三歲孩童都不信。
周圍路人也紛紛對顛倒黑白的陳家人指指點點,竊竊私議。
素來好麵子的陳有田,被眾人指責,隻覺滿心屈辱,臉色黑的能滴出墨來。
沒想到林家這兩個姐妹腦子比林大花靈活多了。
也是他疏忽大意,被她們抓住他與陳母語言前後矛盾的把柄。此時,他若再強行狡辯,落在旁人眼裏,也不過是越描越黑。
陳母見自家兒子咬牙暗恨,忍辱負重的模樣,知道事到如今,他們很難再從對方身上訛出糧食,隻能順著兒子的攙扶,一家四口悻悻地捂著臉,從人群中擠了出去。
林小月衝林獵戶使了個眼色,拜托他跟上陳家人,探查看看陳家目前究竟是個什麽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無論接下來是否還會有跟陳家人交鋒的機會?林小月都不打沒準備的仗。
更何況,陳家若真是那種安分守己的人,剛才陳母也不會氣勢洶洶突然衝出來,想要趁她不備,發動攻擊。
而且,退一萬步說,陳家人通過剛剛的交鋒,暫時想避他們的鋒芒,那也要看看她允不允許。
想挑釁就挑釁,想退便退,她不要麵子的呀?
而且就陳家母子倆剛剛說話的內容,以及他們的態度,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再說了,林大花和小麥子並未與陳家人同行,而是選擇憑著自己一介婦孺,隻身抱著1歲多的小麥子踏上危機重重的逃荒路。
其中,若說沒有隱情,鬼都不信。
……
因著鎮上發生的事鬧的眾人都不愉快,於是,在采買結束後,林小月和林招弟便先其他人一步離開萬寶鎮,返迴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