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兩個人想法雖好,可是常樂也不是軟柿子任由人拿捏。


    常樂兩腿擺成半弓半馬步,右肘在後,左膀貼腹,刀尖向著左上方,眼看左側,接著將右腿挺伸,身腰向左擰動,手中之刀向上刺出,然後再將刀再由上轉向右側並經下撩向左側,隨即點出一刀。


    這卻是個點刺之法,常樂腳下不停,左腳踏前一步,手中之刀自右向後作一個小形絞花,隨即向前點刺,右腳再複進一步,大關刀再由左側絞動一個小花向前點刺。


    接常著常樂左腳再進一步,伴隨大關刀由後翻轉向前點擊,如此躍步連擊,而後再退右腳,並將大關刀向右側迴收。


    那其中一人變成“躺襠”勢,兩手握劍平收於體之右側,眼看左側,身腰右擰,劍尖對著左側方,再變步為不丁不弓勢,並掄動手中之劍作進步疾奔,剁砍滾殺,撩揭閃掠,直取常樂。


    而另外一人則幹脆在地上滾動而來,直奔常樂下盤。


    這兩個人都是由先前那一人所化生而來,都是使的雙手劍。


    雙手劍並非尋常劍法,使用者須知六要。


    其一為眼法,即“眼似明燈”。


    其二為擊法,“擊者乃打鬥之母”。


    其三為洗法,所謂“劍走麵且距之近者為洗”。


    其四為刺法,此為鬥劍之主要進攻方式之一。


    其五為格法,是屬主要防禦方式之一。


    其六為握法,為握劍之法。


    其中眼法有六,即看劍、看走、看手,平視、斜盼、意顧。


    擊法有五,即豹頭擊、跨左擊、跨右擊、側左擊、側右擊。


    洗法有三,鳳頭洗、虎穴洗、騰蛟洗。


    刺法有五,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左夾刺、右夾刺。


    格法有三,舉鼎格、旋風格、禦車格。


    握法則劍鋒上下朝向,右手握在劍柄前方,左手則握於後,握時,左手的虎口務必貼近右手的腕根部位,使之形成兩手一正一反,即手心朝向相反。


    使用雙手劍“手、眼、身、法、步”與“精、神、氣、力、功”之間相互配合稍有差錯,就會影響到其使用效果。


    不管是在聯邦當今之世,還是修真者的世界,即無遠古之兵災賊患,又有各種法術搏殺之能,劍術之短兵殺技早已換之為修心健體,故習劍之士,雖演習日久,也能飛蝶采花,輕靈矯便,然言之於實戰,則無一用處,全因圖有其勢,而無其神的緣故。


    據說古人練劍,為了求實用,經常將一式劍招千遍萬遍苦練,而且練劍之時,劍器長而重,有九尺長鋒,六尺長劍,三尺青芒之別,長劍練功,短劍練形,練重使輕,習長用短,再輔以神意。


    所以說這練劍,神意第一,凝神斂氣,而外練至九轉還一式,則自有擎電拿雲之妙,驚神泣鬼之奇。


    常樂所麵對的這兩個敵人,未必經過嚴格的劍術訓練,他們之所以曆害,是在於地獄犬的操控。


    而真正的劍術高手,訓練是非常嚴格的。


    劍術訓練首在腕力,練腕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一為上罐法。


    所謂上罐法,是用一雙耳小罐,以短繩係於其兩耳,再用棉繩一端係於繩之居中,其另一端係於一圓木之上。


    在木之正中處,鑽一對穿之小洞,繩頭在洞中穿過,然後係緊。


    然後足站馬步,兩手各握圓木之一端,將壇懸空提起,至肘平於肩為度,提起之後,再將木漸漸向內轉旋,使棉繩漸漸纏繞於圓木之中部,壇亦隨之上升,直旋至罐平於胸,略停頓片時,更緩緩放下。


    其二為運臂法,取黃泥水拌置於大桶中,以木直插桶內,不停攪拌,勿使黃泥幹結,如有幹結,添水保持其濕,以備次日攪拌。


    其三為運木棒法,取一眉高或頂高之堅木,粗適一握,手持一端,將臂伸直,純以腕力,將木棒做繞圈動作。


    練力之後還需練勁,其法一為擊樁靶,以身邊之物就便者,以拔河之用粗尼龍繩懸吊於空中,取鐵棒立於其前,以棒抵於其底部,側身馬步,以左手或右手運力,欲將其挑起,一吸一唿配合一挑一鬆,不求速度,但求著力有根有果。


    再側身馬步立於其前,以單手運棒,端正角度,向前平刺,可一唿一吸一刺,亦可一唿吸之間,疾刺數次或十數次而練快劍。


    正身麵對其,單手舉棒過頂,隨勢迅速下劈,擊打其頂端。


    劈砍之法,可分兩種,一是一唿一吸一劈,為求用勁正勢,猶如開山破石,盡力而作;一是於一唿吸間而疾劈數次或十次數,以練速度。


    劈砍可由上向下,也可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以練平斬抹掃之功,先左右兩手單手練習,再雙手練習。


    再側身向靶,手持平,以棒穿入輪胎孔中,搭於底部上邊緣,隨唿吸用勁將其向地麵力壓。


    劍器由上往下為劈砍,由下往上為撩撥,一上一下,合為一陰陽之勢,既能傷人,又能防護,反撩之勢,多矮身而行,以棒抵其之最下緣,隨唿吸而欲將其反手頂起。


    以上各法,由上往下有劈砍之法,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有平斬抹掃之法,由下往上有撩撥之法,更有挑點之勢,朝夕練習,自見真功。


    其二為活劍法,擊樁靶可以習各勢劍勢之勁力,然而樁為死樁,不能得巧勁,仍需活劍之法,以求劍勢靈便迅捷。


    選一空地,栽四棵木樁成四方形,各有一定之距離,頂部以橫木穿架,使各樁相連,從架頂以尼龍繩懸吊小沙袋數十個,大小如拳,以結實之帆布或真牛皮縫製,內貫鐵砂或細小石子,相隔之距離,以能過身為宜,各小沙袋或高或低,高者頂齊,低者略高於踝,中間與胸、腹、大腿之高低。


    然後手持鐵棒,棒頭包纏海棉泡沫或棉絮等,以劈、刺、抹、點、撩、掃等各勢劍法,忽前忽後,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輪翻擊打沙袋,隨時躲避,以免遭擊,可以單手練習,也可以左右手互換,或雙手握擊,務求快捷穿梭擊袋,而不可讓袋擊中自身。


    如果有陪練者,可由陪練者將沙袋隨手擊向習者,習者即隨高低遠近,擇用適應之劍勢,將擊近沙袋擊出,更可隨擊而變,追打補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轉修真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點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點Q並收藏反轉修真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