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常樂卻為之一愣。


    他可以肯定,血盔武士並不是來自聯邦,但是所使用的棍術,卻分明是常樂熟悉的。


    “瘋魔棍!”常樂從牙縫中,一字一句的,將這個名稱給吐了出來。


    瘋魔棍全稱應該叫作是,猿魔大力瘋魔棍法。


    這種棍法肇始於舊時代以前,某處寺廟之中,當時寺僧以棍破群盜,於是瘋魔棍法名傳天下。


    此後代代有傳人,其名傳世已久。


    這瘋魔棍法,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由天齊,天門,瘋魔,紐絲組成,各個部分又能獨立存在。


    全套棍法共七十二趟、三百六十棍,內藏二十四法,按嚴格的四麵八方走招演練,並捅天打地,以棍法,槍法融為一體,演練布局和動作招式,與別家不同,瘋魔二字是以此棍橫掃東西南北、惡劈四麵八方、捅天打地、對天地萬法不尊之忌而取名。


    說起來棍術的源淵確實悠長,在人類曆史起源時期就有。


    當時人類賴於生存,折竹木杆為武器狩獵和部落間格鬥,後來發展用於戰爭武器。


    因為棍的取材,還有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在人類日常生活,活動中很普及。


    這個不斷改進完善,創造發明了,很多棍法中的格鬥技巧,別有獨特風格。


    棍術起初不成路數,散用攻防棍法,後來各家流派,根據本門特點需求,發明創編各具不同特點風格的棍術,並流傳於世,以迅猛慓悍粗放著稱。


    正所謂“棍掃一大片,槍紮一線”。


    那血盔武士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在實用時攻防兼備,兩頭兼使,虛實分明,變幻無窮。


    棍,有根、把、腹、腰、胸、梢、尖等七個部位,若相差分毫,便力差千斤。


    要做到把法陰陽變換多端,串把,調把、靈活自如,持棍時握而不死,活而不脫,剛柔有度,就首先在眼法上要毒。


    洞察明晰彼械之虛實變化,目隨械動,械出眼先到,身法上,扭擰轉折,剛柔相濟,力蓄而發於腰。


    凡長兵擊法,重在手械步合一,以心忘手,以手忘械,運用自如,變換多端,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以為本意。


    瘋魔棍法動作慓悍粗放,矯健,迅猛急爆,勢如猛虎。


    血盔武士棍隨身轉,身隨棍行,如瘋似魔,一氣嗬成,勢勢難擋,竟然又將上風給搶了過去。


    大凡兵刃在實用時的力點,是人在抗衡時人身力點的延伸,這瘋魔棍法屬長兵類,熔槍棍刀之招法為一爐。


    即含有槍之攔拿紮捉提,圈點崩挑蓋等,又含刀之砍搜撩斬,劈掛剁截等。


    正是三分棍法,七分槍法,兼槍帶棒,兩頭兼使,其上下滑把,左右調把十分靈活,在把法上陰陽變化人莫能測,在力的運使,有剛有柔,剛柔合度。


    血盔武士“掄劈掃掛攪點崩挑蓋砸,圈攔滑拿截砍搜提撩紮”勢勢有法,分明棍術大家。


    常樂所使的形意大槍,講究的是一下是一下,顧打合一。


    這種槍法,看上去速度不快,非常的穩,卻逼著你,不得不去招架,不得不去與之硬拚,卻正中了奸計。


    而血盔武士的瘋魔棍術,卻是如狂風暴雨一般,速度極快,而且顯得極為威猛。


    但是如果看著這瘋魔棍,這麽兇悍絕倫的樣子,就以為這是一種魯莽的棍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要知道這棍術的全稱是,猿魔大力瘋魔棍!


    猿,有猴的靈活敏捷,而又更加力大勇猛,以此命名的棍法,絕對不是一種粗莽的棍法。


    血盔武士看似如同瘋魔一般,隻是辟頭蓋腦地進攻,但是實際上,他出手勢勢有法,招招有架,用力並沒有用盡十分,而是留有後手餘力。


    常樂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不過他的形意六合大槍,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穩的槍。


    以現在的血盔武士,所使用的棍術,光憑形意大槍,雖然還能夠抵禦的住,但是卻不再占有上風。


    敵變我亦變,常樂也將槍勢一變,他不是會三拳合一麽?這三拳裏的太極,也有一門槍法,叫做太極十三槍。


    十三槍,又有稱“十三杆”的,以開、合、崩、點、劈、紮、撥、撩、纏、帶、滑、截、挑十三字訣,歸納為十三種動作。


    這十三槍即是十三個槍勁,槍法千變萬化而勁力概不出其裏,其實就是對槍法勁力的一種規律總結,涵蓋了無窮無盡的槍勢。


    太極十三槍其實是對太極拳勁力的一種規律總結,把千變萬化的拳勢劃歸為十三個勁力,再融入槍中。


    這掤勁,正是“掤槍”,槍上崩,內勁走向由下而上。


    捋勁,是“撐槍”,槍右掃,內勁走向自前至後。


    擠勁,是“紮槍”,槍前紮,內勁走向一往直前。


    按勁,是“蓋槍”,槍下劈,內勁走向由上而下。


    采勁,是“合槍”,槍內圈,內勁走向由上而下,起點低,落點亦低。


    挒勁,是“攔槍”,槍外圈,內勁走向由上而下,但起勢較低,行程較短。


    肘勁,是“支槍”,槍尖上挑,內勁走向由上而下,一沉到底。


    靠勁,是“秀槍”,槍尖下磕,內勁走向由下而上,一升到頂。


    進勁,是“前槍”,往前進步,內勁走向由上而下,起點較低,下到足底。


    退勁,是“後槍”,往後退步,內勁走向由上而下,但起勢高,落勢也高。


    顧勁,是“左槍”,槍尖左掃,膻中右轉,內勁前凸右送。


    盼勁,是“右槍”,槍尖右掃,夾脊左轉,內勁後收左移。


    定勁,是“中定槍”,中平槍勢,氣沉丹田。


    這十三種勁,都是運動中的勁路變化,而非靜止中的勁。


    常樂槍勢變化,一改先前直進直出,逼人硬拚強勢,而轉為太極略顯滑頭的槍勢。


    太極十三槍,總體而言,是一個喜歡設陷阱,玩套路的槍法。


    這種槍法非常的滑頭,令血盔武士那勢如瘋魔的棍法,始終找不到攻擊的目標。


    這一下,還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兩方給對上了。


    不過,常樂想依靠太極十三槍,來套路血盔武士,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轉修真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點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點Q並收藏反轉修真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