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兩人套完了近乎,王稼軒這才把視線放在了麻子臉三人的身上,“還看著作甚,趕緊滾吧。”


    麻子臉原本還想著是不是找個什麽理由緩和一下關係,但卻沒有料到王稼軒會這麽翻臉不認人的直接罵了出來,頓時臉瞬間漲紅,指著王稼軒道:“你……你們不要欺人太甚!”


    王稼軒忍不住輕哼一聲,“欺人太甚,剛才是到底是誰在欺負人,還你一句話,像你們這些窮措大,這幅寒酸模樣還有什麽臉麵讀書!”


    一邊說著,王稼軒從袖子裏抽出一張交鈔來,摔在他的臉上,“這一百貫足夠你買一套新衣衫了,滾吧,狗眼看人低的玩意。”


    受到這般侮辱,就算是個泥人也要忍不住,然而麻子臉三人卻隻是漲紅著臉瞪著王稼軒,一句話都不敢說。


    範銘也有些心有不忍,正想著主動認個錯給他們給台階的時候,隻聽到不遠處有一個張狂的聲音響了起來,“你二人不分五穀,四體不勤,有何資格說道別人,滿口穢言,又有何資格在夫子的門下讀聖賢書!”


    轉頭一看,卻發現從人群中出來一個皮膚稍黑、頭發淩亂不修邊幅的學子,站到了麻子臉三人的麵前,看著架勢很明顯是要打抱不平的。


    果然,這不修邊幅的學子指著王稼軒的鼻子罵道:“王稼軒,像你這滿身銅臭隻會欺壓弱小的人才沒有資格讀書,因為像你這種人即便是讀了書也隻會是讀到狗肚子裏去,隻會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原以為王稼軒會直接罵迴去,卻不想王稼軒在看到這個少年學子的時候臉色頓時變了變,在稍稍遲疑了一下之後便轉身要走,一邊道:“沈文倫,咱家不屑同你理論,不過是一件衣服罷了,咱就當被狗咬了,,範兄,咱們走!”


    範銘不由感到好奇,這不修邊幅的少年學子到底是什麽來頭,竟然這麽大‘魅力’,能讓王稼軒都忌憚!


    見範銘投向他的疑問的眼神,王稼軒壓低了聲音立即迴答道:“此人名沈文倫,別號狂人,是應天府有名的狂士沈從之孫,學盡了其祖父之‘惡習’,狂傲不羈,為人又好打抱不平,又偏偏有理有據,讓人奈何不得,聽說有一次更是生生的落了主簿大人的麵子。”


    範銘心中一笑,以前聽說過楚狂人,想不到還真有這種人,而且還是世襲的。


    也難怪王稼軒看見他就熄了火,這種狂士想來都是屬黃鼠狼的,誰都不想沾上,否則就會惹了一身的騷氣。


    既然王稼軒不想惹他,範銘自然也會去主動找麻煩,當下跟著王稼軒大步就往外走。


    看他們兩人“狼狽而走”,麻子臉三人頓時歡唿了起來,對著沈文倫行了個禮,“多謝沈兄仗義出手,不然的話我們三人今天就要受這兩個小人之辱了。”


    “好說好說。”沈文倫以為自己完成了一件路見不平的好事,忍不住仰頭一笑,抬了抬手也沒有說什麽就離開了,留下三人麵麵相覷。


    這邊範銘看王稼軒還一副氣悶的樣子,不禁有些莞爾,或許也僅僅是少年意氣,在學業上或者其他事情上麵爭風頭是常有的事,但與他何幹,他內心早已經過了這熱血的年紀了,勸道:“由他罷,咱隻管將本身課業做好,將來金榜題名時能夠在京師大殿之上出頭才是真的出頭了。”


    王稼軒點了點頭,“嗯,範兄說的是正理,我倒是矯情了。”


    一路往外走著,王稼軒突然想起了什麽,轉頭對範銘道:“對了範兄,有個消息給你透露一下,縣尊大人或許有意從縣學中抽調一批人去衙門幫公,你若是不想去的話就要提前托人運作一下。”


    範銘有些不解,“幫公,什麽意思?”


    王稼軒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言辭,解釋道:“衙門每逢春秋兩算,都要重新統算,數額賬目之大讓人咋舌,光憑衙門司房裏那些公人肯定是算不過來,就要從外臨時募人幫忙,往常都是從各家豪紳家中借人,今年縣尊初任,肯定信不過他們,如今縣學已開,肯定是從咱們之中選募。


    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酬勞少不說,還累得要死。”


    聽他說完,範銘的心思卻有些動了,他一直想著要找個什麽樣的時間接近這個縣的權力中央,以了解下老爹那件案子的事,卻一直找不到機會。


    但王稼軒給他說的這個消息讓他看到了希望,這個似乎老天送上來的一次機遇!


    當然,他倒不是說想要滲透進縣衙去給老爹翻案或者報仇什麽的,而是想要自保,他不知道把老爹害的刺配的那個大人物會不會在乎他這隻螞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萬一這個大人物突然想起他這個“餘孽”來,就派人去滅口的話,那可怎麽辦。


    所以他現在要利用任何的機會強大自己,還要了解對手,諒誰也不會想到他這個仇人已經潛伏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而且按他的想法,知縣新任,或許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按照大宋的官製,知縣每任都是三年,每年都有一次政績考核,這楚丘縣不是農業大縣,人口也不算是很多,靠的隻是商業上的賦稅,一旦三年考核達不到標準就要降職。


    這樣一來說不定那個大人物就有可能會坐上他的位置,這段時日王知縣恐怕是要在這件事上傷不少的腦筋,不然那天甄試策論也不會考這種題目。


    王知縣新任毫無跟腳,必定要依靠一些衙門之外的生人,那麽誰最合適,當然是他們這些出身寒門的學子了。


    從那平靜的小山村到這人煙繁茂的縣城,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麽大的驚奇,但事實上內心還是有所悸動,若是能抓住這個機會在知縣大人的麵前表現,說不定就能夠進入楚丘縣的權力中樞,也就有了能和那個大人物一較長短的機會,不然他一點報仇的希望都沒有。


    而且記得印象中王安石改革中在選拔人才上隱約有這麽一條,選官要提倡有吏員經驗者,做吏員與仕途絲毫沒有衝突,這或許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大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士並收藏寒門大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