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玲如此從容鎮定,不論語氣還是舉手抬足,都自有幾分圓潤和八方不動,趙誌澤抿了抿唇,便給身後的隨從打了個眼色,示意他不用再多言告誡劉玲這宮中的規矩,想必,劉玲心裏都知道。


    帶著這種心思的趙誌澤吩咐人抬轎進宮,淡笑的眼裏,除了幾分肯定,還暗藏了一分考量。


    別看他平時總在北都呆著,但發生在新城縣的事情,沒有一件他是不知道,自然也包括了劉玲和錢偉超合作的事情,那膠鞋底他也看過,無不感歎,這劉玲確實心靈手巧,竟然能想到,利用橡膠做出經久耐用的鞋底來。


    最重要的是,她這樣一創新,就能縮短一半多的時間,讓軍資不再因手工納鞋底,而匱乏,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行軍打仗,若是連雙鞋都沒有,上了場戰,還如何奔跑殺敵?


    “劉小姐新想的膠鞋底,十分巧妙,本王好奇,這究竟是你所想,還是五居士所想?”


    劉玲端坐在轎裏,眼觀鼻鼻觀心的小聲迴道:“天下沒有人見過五居士,六皇子這樣問,有何區別?”


    趙誌澤笑了:“也是,那如果本王用手中的特權,執意見一見五居士呢?”


    劉玲嘴角微微上揚,輕聲細語的笑道:“士可殺不可辱。”


    “好個文人氣節,也罷,本王開個玩笑,不過,等錢家把今年的軍資上交軍庫時,希望劉小姐別這樣迴本王父皇。”


    上一世還是白纖時,劉玲就知道,趙誌澤除了知人善用,還有一顆廣大的胸懷,但凡是忠言逆耳,他從來不會責怪不敬之罪。


    “其實,那隻是臣婦偷懶不想納鞋底,才想出來的法子,不過在與夫君聊天時,又琢磨出,用這樣的橡膠,可以做車輪。”


    “車輪?”趙誌澤驚訝的看了看轎簾。


    “是,木質的車輪一來動靜過大,二來碰到泥濘的土地,容易下陷和減速,若在木輪外麵包上一層橡膠,不但可以減少動靜,還可以提速和稍微避免下沉,而且承重力會比木輪還要好些,尤其是臣婦的夫君說,若用在投石器和攻城器上,定會讓動作變的更靈活。”


    劉玲平靜的淡淡說道,其實她腦中還有自行車的構造圖,隻是齒輪和車鏈,用人工來做比較麻煩,而利用機器大批量生產,她又不會,所以,她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做。


    趙誌澤腦袋轉的很快,對任何國家來說,兵器的領先,絕對是國強的標誌。


    “葉霄可曾試過。”


    “正在試,估計等迴到新城縣,就能有結果。”


    趙誌澤聽完,會意的一笑,不得不說,這個劉玲確實聰穎,她拋磚引玉的說了,利用橡膠能改善交通工具,還有攻城利器,如此大事,若是由他稟告的父皇,父皇又怎會因劉擎蒼的案子,將他夫婦暫留北都呢。


    若真能將交通工具提速,還能減少動靜,在兩軍對峙上,那就是先人家一步,這樣的爭分奪秒,往往就是勝負的關鍵,身為上位者,又怎可能看不到這樣的大局。


    “甚好,父皇若是知道後,定會厚賞你們夫婦二人。”


    劉玲斂壓眼底的小小狡黠,笑著垂簾道:“能為陛下分憂,乃是天下臣民的職責,臣婦雖為女人,但也懂先國後家,國安民才安,國泰民才泰。”


    趙誌澤抿了抿紅潤的唇角:“不愧是五居士的關門弟子,若天下臣民都能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何愁他國來犯,敵國覬覦呢。”


    劉玲不再接話了,這話若再接,對一個女子來說,並不合適。


    看著十分知進退的劉玲,趙誌澤很滿意再次嘴角上揚,目光膚淺之人,看到的都是別人身上的光環,眼紅嫉妒,但卻不知,這樣的光環,也不是人人都能戴得起的,劉玲和葉霄,果然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隻是……


    這次看到葉霄,給趙誌澤的感覺有些微妙,因此趙誌澤雲淡風輕的又道:“常言人心善變,又要如何穩住人心呢?”


    這話一語雙關!


    意在問葉霄的心思有些捉摸不定,也意在問葉霄另娶平妻,她是嫉還是妒!


    “臣婦愚鈍,不太懂如何穩住人心,臣婦隻是在每天描眉梳妝時,對著銅鏡裏的自已笑,然後臣婦發現,你若笑,鏡中的人便笑,你若哭,鏡中的人便哭,你若怒,鏡中的人也一樣怒,如人觀鏡。”


    趙誌澤猛的又看了眼轎簾,久久才收迴視線,笑著搖了搖頭,以任何人聽不見的聲音嘀咕了一句,葉霄果真好福氣。


    這何止是如人觀鏡,實際上她是在說,赤誠相對,以心換心。


    赤子真心這東西,對天家的人來說,何其珍重?


    這樣的聊過之後,趙誌澤笑著不再多言,一直到頤安宮,轎攆才停了下來。


    妙涵有些緊張的上前撐起傘,扶著劉玲下了轎,抬頭就看到,筆鋒蒼勁有力的頤安宮三個字,那朱紅的落款是先皇的私印。


    趙誌澤順著劉玲的目光掃了眼,笑意盈盈的道:“先皇的字與五居士的字一比,相差甚遠吧?”


    劉玲巧笑嫣然的低道:“先皇和陛下的字都無人能模仿,但五居士的字,將來定有人能模仿。”


    趙誌澤揚眉,故作驚訝的問:“哦?為何?”


    “心懷天下者,藏鋒撇奈,都懷有天下,這份氣吞山河,沒有時間沉澱,智珠在握,又豈是他人能模仿的?”


    趙誌澤又笑了,微微轉簾中,就見抬轎的一太監,快速的閃身進了頤安宮。


    在劉玲的眼角餘光裏,也注意到那抹身影,劉玲鬆了口氣,真誠的給趙誌澤再次福了福。


    趙誌澤看到如此聰慧的劉玲,握拳在唇邊輕輕咳了咳,抬腳往裏走時,輕聲說道:“真金不怕火煉,可喜可賀。”


    劉玲唿出一口氣,心裏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其實這一路走來,趙誌澤每一句話,都帶著考量,而這種考量,並不全是趙誌澤想問的,正確來說,是太後娘娘想知道的。


    她之所以心知肚明,真要多謝三世的記憶,還有上一世的林喻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貴女:小小地主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子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子青並收藏農門貴女:小小地主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