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放牛娃


    為什麽我來到山裏


    為什麽我要放牛啊


    是因為我隻能放牛嗎?


    我是一個放牛娃


    也有我的美好夢想


    至少我雙截棍耍得好


    成功的路還很遠嗎?


    我愛我的家


    有個親愛的媽媽


    外麵世界還不知道啊


    太小不能浪跡天涯浪跡天涯


    浪跡天涯


    給我溫暖是我的媽


    給我力量是雙截棍啊


    外麵世界一定很精彩


    也要等我長大才能去飛翔


    ……


    嘹亮的聲音,五音不全的音色,穿透過厚厚的雜草,穿透過茂密的森林,飛躍過高山,傳得老遠老遠……


    李信敞開喉嚨,肆無忌憚的展示著他劣質歌喉。他把《我是一隻醜小鴨》,毫無節操的變成了《我是一個放牛娃》,改得爛,唱得更糟,要是原作者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被氣死。李信無恥的想到,話說迴來,我現在在古代,他還能追過來,打我一頓啊,哇哈哈……


    李信又無恥的笑了。


    太無聊了。李信轉頭又歎了一口氣。毫無娛樂節目可言,習慣了手機不離身,網絡不會斷的時代,一下迴到黑白年代,真的很無聊。不知道其它穿越者是怎麽想的?


    放牛是目前李信唯一能幹的事情。所以他現在隻有放牛。


    才穿越過來三天了,除了第一天牛被借走,在家躺了一天,第二天又開始了放牛的生涯。


    第一天放牛真是新鮮,有趣。天空是那樣的籃,大地是那樣的綠,清香的嫩草夾雜著泥土的芬芳是那樣入人心脾。青山綠水,這樣的地方現代也有,但是都被打造成旅遊景點,每次去旅遊,看到的都是攢動的人頭,夾雜著現代的設備,堆砌的鋼鐵建築,仿造的古代房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原味道,原生態環境無處可尋……


    老黃牛隨便栓在一顆大樹上就行,反正草多的很。


    青草叢中,老黃牛默默的埋頭啃著青草,時不時抬頭叫兩聲,表示它的存在。


    李信鄙視了一下老黃牛,千年不變的龍套角色,聲音死板,動作僵硬。變個套路啊,親愛的老黃牛……


    老黃牛沒有對李信的鄙視放到眼裏,我們牛族的世界你不懂。


    無聊的心情,隻有用歌聲來打發時間了。


    “小信,你喊的什麽啊?”村裏的楊家小媳婦,背著背篼,手持柴刀,路過李信旁邊,靠著一塊大石邊,歇了一口氣,笑問道。


    “嗬嗬……楊嬸,我在唱歌啊!”李信被楊家小媳婦打斷歌聲,並沒有怨言。笑嘻嘻的對楊家小媳婦說道。


    楊家小媳婦娘家姓危,嫁到楊家楊家2年了,但是一直沒懷上孩子,她很喜歡活潑可愛的李信,一直也想生一個這樣的兒子。她1米5左右的個子,身體幹癟瘦小,暗黑的臉上點綴著幾顆癍雀。多年的農活生涯,身體倒還健康。山裏的女人結婚早,年齡看上去比蘇七都大,其實她才剛滿17歲,放到後世,隻是一個高中生。在這裏已經結婚了2年。她對生活沒有怨言,周邊的人用行動告訴她,生活本來就是這樣艱苦的,能活下去就不錯了。


    大山裏的日子不好過啊。李信暗中感歎道。


    “唱歌?唱歌不是嗚……嘿……嗚……嘿……的嗎?”楊家小媳婦說的是該地巴族銀峰部每年過年的時候祭奠火神一起唱歌的事情。


    第一天的時候,李信已經通過與蘇七的聊天,對銀峰部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銀峰部位於大巴山南窟的群山峻嶺中,地屬於這裏最大的民族——巴族。巴族又分八個部族:明陽部、白樂部、水磨部、高興部、桐樹部、筆山部、安靜部、銀峰部。


    目前他們生活的位置就屬於銀峰部。本地居民並不全部屬於巴族,夾雜著少量的苗家、土家、漢族等。蘇七本屬於巴族銀豐部,但小的時候已經隨父母全家遷移,脫離了該部落,嫁入李家,成了漢族。雖然現在迴來了,她跟李信並不屬於銀峰部。雖然以前跟她父母關係比較好的長老誌叔來問過蘇七和李信要不要迴歸銀峰部。誌叔作為銀峰部的長老,親自來問,已經很夠意思了。蘇七並沒有同意,說李信還小,等他長大了,看李信自己的意思。就這樣,現在蘇七李信屬於外人,隻是大山的裏麵的人比較老實本分,跟他們相處得還是融洽。


    楊家小媳婦對唱歌的理解還停留在銀峰部祭祀上唱歌的階段。李信作為外族人,也去見過銀峰部的傳統活動——祭奠火神。


    中國這麽大,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和信仰的神,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在這個年代都有不同的部落民族信奉和祭奠。巴族信奉的就是火——火神。


    每年年末,由族裏祭司選擇好了日子,又由族長統一通知祭祀時間。


    當天晚上,全巴族銀峰部會從四麵八方匯集到銀峰山主峰的山頂廣場上,點上一堆雄壯的篝火,篝火旁擺上案桌,案桌上擺上豬頭、羊頭、一條魚、一隻斑鳩。


    這四樣祭品是有講究說法的,家裏養的——豬,山上養的——羊,水裏遊的——魚,天上飛的——斑鳩。感謝火神保佑本族該年的豐收。全是葷菜,也體現無災(齋)無疾(雞)。


    祭司會站在案桌前,穿著傳統的服裝,神情肅穆,嘴裏念念叨叨,開始匯報本年的發生的人和事。


    後麵站了33位精壯的族裏挑選出來的小夥,分成三排,每人臉塗羊血,赤膊上身,腰纏虎帶,腳穿草鞋,雙手持碗,碗裏裝滿了米酒。等祭司祈禱完畢後會大叫一聲:“敬火神!”眾人會把米酒高舉過頭頂,應喝一聲:“嗚~~~哈~~~”,然後用右手沾一點碗裏的米酒,手指彎曲,再把米酒彈向天空,這叫一敬天,彈向大地,這叫二敬地,再對火堆彈去,這叫三敬火神,最後一口氣喝完碗中米酒。周圍的巴族人會對火堆叩首,感謝火神的保佑。


    祭祀完成後,眾人在祭司的帶領下開始跳舞,嘴裏“嗚……嘿……嗚……嘿……”的唱起來,沒有歌詞,就這2個字,按照不同的節奏重複著……


    “嗯,唱歌分很多種,我這個也是其中的一種。”李信嘻嘻的笑道,對楊家小媳婦解釋道。


    “信哥兒,厲害啊,還懂這個?你娘教你的嗎?”楊家小媳婦有點羨慕,小小年紀比她都懂得多。


    “額……”李信隻能默認,跟一個村婦解釋不清楚。


    “信哥兒,給你說個事啊,剛剛我過來的時候看到了崔媒婆到你家了,難道是給你說媳婦?哈哈……”


    山裏的孩子早當家,雖然李信才8歲,就給他說媳婦,這個事情怎麽看都不靠譜,但這個情況極有可能是真的。山裏的人覺得女兒不好養,養大了也要嫁出去,還要帶一筆嫁妝,對本來就貧窮的農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很多家庭都會在女兒小的時候尋找一家較好的家庭,早早的送過去,讓夫家自己養大,等大了直接圓房,這樣的媳婦就叫——童養媳。對夫家來說這也是好事,孩子這麽小就送過來,隻需要很少的錢糧就能搞定,雖然多了一個人吃飯,能養童養媳的家庭,家庭都還不錯,多一個也無所謂的。畢竟長大了娶媳婦花費也是不少的。這樣的事情,千百年的曆史中一直存在,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有。到新中國的建立後,才廢除這樣的傳統習俗。


    “啊……不會吧!”李信大叫一聲,童養媳啊,自己遇到了。李信在後世是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有家農村的親戚旁邊住的梁奶奶就是梁家的童養媳。


    “真的。你還不行楊嬸啊!”楊家小媳婦肯定的道。


    “楊嬸,我先走了……”李信話還沒完,已經撒開雙腿往家裏跑了。


    童養媳,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這樣的事情我不幹。娘啊,別答應啊,外麵還有好多女子等著我搭救呢?童養媳就算了……李信邊跑邊暗道。


    “你的牛……”楊家小媳婦在後麵喊道。


    迴答她的隻有李信遠去的背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有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水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水生並收藏江湖有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