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預防洪澇災害方麵的措施,不外乎有以下幾大要點,就是多多興建水庫;減少耕地麵積,退耕還湖;修築防洪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的速度;開辟各大河流湖泊的分洪區,降低洪水水位;另外還要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的意識;嚴格控製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以減少水土流失。


    而抗旱的措施則有以下幾點:首先也要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事業;其次是改進耕作製度,改變農作物的構成,選擇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再就是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減少蒸發,降低幹旱風的危害;最後要大力應用科學的技術和研發節水措施。


    有了這些防洪防旱的措施做指導,隻要能夠完成其中百分之70的指標,那麽基本上就能保證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了。損失固然會有,但是把它降到了最低點,那也算是對老天爺,哦不是不是,應該是老天爺手下的幾個跳梁小醜的一種迴敬。難道不是這樣嗎?


    在迴到京師建康之後,羅雲霄立刻召集了在京州以上級別的官員,下達防洪抗旱作戰的動員大會,用自己所積累的千年以上的經驗教訓,讓與會的所有官員深深的知道,這不是演習,這是一場與老天的戰爭,要大家提住氣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爭取在不久之後很可能到來的雙重災害之前,先防後戰,一定將這場人為,不是不是,是那神為的災情盡可能的控製住,保證一定不能出現大麵積的饑荒。


    還不得不說,羅雲霄這麽做真是很有道理的。因為身為分水將軍的申公豹,雖然受到了薑子牙借助天威的責罰,可是心中的怨氣卻是越來越深,也越發的歹毒,他正在暗中策劃對大華國來一次北旱南澇的全麵性災情,讓羅雲霄和他的大華國一塊去見鬼吧!


    雖然那分水將軍被上蒼做出了停職的責罰,但他在東海這一片甚至於南,北,西海的天域苦心經營多年,人脈沒有,神脈還是有的。


    或許有人會責問我有沒有時間的觀念?從西周前子牙封神一直到東晉末端,至少也有2500多年的曆史,這麽說來,那申公豹在天界應該也做了2500多年的神仙了。咋會說他苦心經營多年呢?是不是搞錯了呀?


    嗬嗬!朋友,你在責問之前能否先要搞清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呀?人們都說,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那麽就是說,在地上過365年,那天上才算是過了一年,人間的2500多年也就相當於天上的8年左右時間,我說苦心經營了多年,這難道有錯嗎?嗬嗬!這一點沒有毛病。是不是感覺有點紮心了吧?


    東海龍王被調離了,這時,此地由南海龍王暫時接管。申公豹和那四海龍王尤其交好,所以他把3大龍頭聚集在一起,讓他們變著法兒地好好照顧一下羅雲霄和他的大華國,當然這是他反過來說的,其意就是要3海龍王用他們最大的法力,將大華國這片土地變成一個人間的煉獄,讓羅雲霄痛苦這一生,讓薑子牙生生世世,永生難忘。


    3海龍王一是抹不開麵子,再則那東海龍王受到了責罰,心中也有怨氣,於是便接受了申公豹的要求,隨後開始實施了這一邪惡的破壞計劃。


    他們先在大華國的交州,廣州,益州,寧州四處,蓄積了大量的水係,準備在7.8,9三個月連下3個月的雨,讓這4處地方變成4個澤國,變成連接汪洋大海的4片小海;而在北邊的江州,滁州,揚州,雍州這四個州滴水不進,讓這些地方變成神造沙漠,最好是永遠也長不出一點的糧食來。


    在這個旱災上麵,羅雲霄是走在了前列的,他從未來空間帶來的幽香8號稻種有著一大優勢,那就是抗旱能力強,隻要有少量的水澆灌,它就能頑強的生存下去。


    現在在整個江州幾乎全部都種植了幽香8號稻種,總畝數達到了650萬畝以上;在西北處的雍州也種植了200萬畝左右;而滁州和揚州才剛剛劃入到大華國的版圖,2個州隻是實驗性的各種植了1萬畝的稻田,因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


    其實大華國真正糧食產量的大州是交州,益州和廣州。這三個州的良田數量占據了整個大華國3分之2強,總畝數達到了2100萬畝。


    但是,有一個相當可怕的事實來了,那幽香8號不怕旱,可是卻害怕澇啊!益州的700多萬畝還好說點,基本上都在高地,即便是下再大的雨,隻要不形成澇澤,將稻穀浸泡在水中,那就不會有啥大問題的。但是交州,廣州就不一樣了,絕大部分的田地都在平原以及河道的兩側,一旦大雨來臨之時,那裏很快就會變成一大片的沼澤之地。


    寧州是一個小州,種植的稻種也就在80萬畝上下。寧州的地勢和益州差不多,對其的危害不會太大,羅雲霄讓農業部的人,隻要派一些行家裏手前往那裏親臨指導一下,基本上就沒什麽問題了。


    現在最為要緊的是交州和廣州兩地,必須要下大力氣進行調理,首先讓當地的官兵走出營地,和百姓們一起戰鬥在抗洪第一線,演繹一出古代版的軍民協力抗洪救災的傳奇。


    按照羅雲霄親曆親為的進行各種部署,所有地方都在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抗旱抗洪,旱澇保收的工作。3海龍王到也是死心塌地在為申公豹賣力的操弄著北旱南澇的局勢。災情是無情的,災情也是嚴峻的,但是各州縣的軍民們萬眾一心,日夜奮戰在災情的第一線,與天鬥,與地鬥,與3海龍王鬥,愣是在三個月內,保全了全國百分之75的田地沒有遭受災害的破壞。


    其中益州的700萬畝共計產量是1.1億石左右,比往年減產了3000萬石左右;交州的800萬畝田地收獲稻米1.2億石左右,預計比往年減產4000萬石以上;廣州的600多萬畝糧田一共產出0.95億石,減產了2500多萬石;江州的產量基本與上一年的持平,這次的總產量是1.2億石,隻減產了1000萬石左右;雍州的200萬畝產出糧食是3200萬石,比去年少了大約800萬石;寧州的80萬畝共獲得了1250萬石,減量為350萬石上下。


    至於那滁州和揚州2地,因為隻有少量的種植了幽香8號稻種,用普通的稻種所產的糧食,既受災較嚴重,又產量不高,揚州有1000萬畝田地,隻獲得了300多萬石;滁州的情況和揚州基本上是一致的,2州的產量總計為650萬石。


    這次是天上有邪神作惡,讓大華國處在了旱災和洪災的雙重夾擊之下。然而,大華國軍民聽從羅總統以及政府得當的指揮,萬眾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在糧食上麵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收成。這一次全國夏收的總產量是4.96億石,比往年的6.02億石減少了1.06億石。損失當然還是不小的,但畢竟保住了大頭,至少不會造成全國性的大饑慌,大災情,這一點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由於在糧食供給上麵還是有保障的,所以也算是對某些害人的神仙一種強有力的迴擊吧!


    現在大華國8州一都城,總計人口達到了4136萬。主要是生活條件好了,老百姓都有生養後代的意願,使得這些年的人口基數一直呈倒金字塔形向上猛串。其中交州的上漲幅度最大,現在已經快要達到800萬人口了;而另一大州江州也已經突破了800萬;廣州則有700多萬人口;益州也達到了600萬以上;雍州擁有人口300多萬;寧州地方小,人口則在90萬上下;此外,新加盟的滁州也是350多萬人;揚州有400多萬人;都城建康的人口數接近了百萬,乃是當下名副其實的一個大都會。


    而目前大華國總共有農田數量大約是5000萬畝左右,其中有將近2600萬的農人和他們的家人在田間地頭勞作。對於農人的這一部分,大華國有關部門是這樣安排的。


    交州,江州,廣州,益州,雍州,寧州這6州的2200多萬農家人,在他們獲得了收成以後,半年可支配的糧食是人均5石,而剩餘的則全部上交國家;揚州,滁州這2個州的近400萬農家人,他們所產的糧食全部留下自用之外,國家還會再另行調撥750萬石補貼給這2個州的農人們,使得他們人均半年可獲糧食為3.5石。雖然與其他6個州有些落差,但畢竟人家是辛辛苦苦幹了半年,而且人家還要上交了更多的糧食給國家,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他們完全是心服口服,無話可說的。


    每半年當中,全國的2600萬農人和他們的家屬們共配給掉1億石糧食,而在城鎮居住的民眾大約有2500多萬人。對於這一波人,在每一年中,國家會調撥3億石糧食來滿足市場的需求,也就是半年達到了1.5億石。


    另外將儲備的陳糧中,提取最早的那一部分出來,低價賣給那些養殖的農夫,作為飼料方麵的用途,喂食那些家畜家禽;而儲備之糧提取多少則補充進去多少,以確保儲糧的數量保持均衡不變。


    至於國家擁有的360多萬軍隊,一個人每半年的糧食定額為10石,這是一定要確保無疑的。一支軍隊乃是國家的頂梁柱,不讓他們吃飽喝足了,怎麽會有氣力上戰場殺敵呢?有人也許又想要發言了,10石糧食是1200斤,按半年計算的話,平均每日為6.66666斤,一個人怎麽吃得完啊?


    你傻了吧!這半年配備給每個兵士10石糧食,其中有一半是折算到蔬菜和肉類中去的,這部分是用糧食來抵扣的,也是為了便於計算嘛!嘿嘿!看把你弄得這般大驚小怪的,我讓小寶告訴你一句話:“海燕呐!你可長點心吧!”


    此外,還有剩餘的一億多石糧食則會通過專門的途徑,遠銷到和大華國沒有切身利害關係的那些國度,靠著這些糧食,每年至少可為大華國創造出5,6千萬兩銀子的收益,這也是羅雲霄敢那麽隨意擴充軍隊的由頭。告訴你吧!爺就是有錢,爺自然拿得出這個本錢咯!不服嗎?不服可以來約戰的,看看是你能還是我更能。


    當然,大華國還有好多賺錢的路子,這些路子每年會給大華國帶來過億的收入,在這裏就不一一的向各位交代了。所以說嘛,羅雲霄才是真正不差錢的那個主兒,那個什麽小陽陽的娘娘腔還是靠邊兒溜著走吧!


    接著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隔壁的鄰居東晉國,現在他們已剩下了13個州郡,總人口在2000萬左右,而全國共有田地數量是6000萬畝上下,可是這些田地有百分之80以上,是掌握在皇室宗親,大小地主以及各大山頭匪寇的手上。真正受東晉朝廷控製的田地數量也就是在1200萬畝左右,我們就按照每畝一年出產5石糧食的量來計算{其實一畝產5石都算是多了。因為此時的東晉國所控範圍大部分的地區都處於北方,這當中有7,8個州郡一年隻出一季糧食,而他們的這些田地每一畝單季出糧也就在300斤左右。},整個朝廷一年能夠收到手的糧食大概也就是3000萬石上下。


    你總要給農人們留下一部分的糧食,不然都餓死了,後麵誰來幫你種地呀?莫不成還讓那些文武百官們擼胳膊擼腿兒,親自上陣去種地嗎?開什麽西伯利亞和沙特阿拉伯及北愛爾蘭的亞歐大玩笑啊!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東晉國有大小官員15000多個,人均俸祿按200石來計算,光是這一項就高達300萬石了;目前這個國家雖然弱小了許多,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整個東晉國還有兵馬數量是150萬左右,在這一塊上需要耗費糧食將近有1200萬石左右;這樣還剩下1500萬石,有500萬石是作為儲備之糧入庫封存的。還有1000萬石才是賣給他國,以換取外匯補充國用,一年也就是區區250多萬兩銀子而已。嗬嗬!的確是有點250啊!


    另外還有那北邊的半個鄰居,就是前秦{隻有雍州的部分邊界與其接壤,因而隻能算是半個鄰居}國了,這個國家是以畜牧業為主體的,整個國家的百分之90以上是養殖牛和羊的牧民。家族的富裕和貧窮要看你家裏頭養了多少牛羊,牛羊數量越多的家族,他們家族的地位就顯得越高;這也算是前秦的最大特色了。


    那前秦再向西北方向延伸,那裏的國度大多數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可以說幾乎都是遊牧民族。而羅雲霄則是通過那南海尊尼,在海上開通了一條走廊,把多餘的糧食販賣到馬來半島,爪窪島等等的東南亞的各大部落去了,那裏屬於是地少人多,糧食奇缺,大華國的這些糧食正好解決了這裏每年的饑荒潮。


    再則就是有南海尊尼這個神一樣的人物從中斡旋,雙方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了錢貨兩清,隻有極少幾次是由於對方的某個部落一時拿不出那麽多的銀兩,而在南海尊尼的擔保下,羅雲霄是先發貨的,等對方有了錢再來實施結賬。羅雲霄如此大度的做法,很快就在東南亞這些國家裏豎起了很高的聲譽和威望。隻要是從大華國運來的糧食,在這個區域完全是供不應求的,這運過去的一億多石糧食也恰巧能基本填補上該地區的糧食的短缺。


    我們似乎扯得有一些遠了,那麽現在就把話題迴收了。而此刻。我們再一次把目光拉迴到大華國的這條線上。我們的主人公卻又有了新的想法,不知道這一迴他又想整出啥幺蛾子來。


    前麵我們講述了那麽多,就是想告訴諸位,目前的大華國處於的是一個怎樣的地位。以大華國現有的實力,一對一的來,那是誰都不會放在眼裏的,有那麽許多後現代的武器,對於這個時空來說都是逆天的。但是有句很經典名言,叫著雙拳難敵四手。你再怎麽厲害,也經不住對方幾家聯合起來對付你,他們可以不睡覺、不吃飯、不喝水,不便便,12個時辰不間斷的和你玩車輪戰術,就算不把你累死,也得讓你累到吐血,讓你最終精疲力竭,這至少還是可以辦得到的。


    羅雲霄現在在家門口有了3個仇家,東晉國,前秦國以及那支從民國穿越過來的北洋軍。若是一家一家的來到也是很好辦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對於大華國來說,那等於是小菜一碟,根本就不在話下的。怕就怕這3家突然之間兵合一處,組成了一個什麽什麽的聯盟來對付自己,那就會變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現在若是趁著對方還沒有想到這一點,而能夠提前做出必要的防範手段,那自己就得要去外頭尋找幾家靠譜得盟友,而這些盟友最好都是東晉國,前秦國的敵人,這樣,一旦南邊烽火燃起,這些盟國就在那前秦或者是東晉的後院點起火種,隻要拖住他們的人馬,不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那麽勝利的天平就一定還是屬於自己這一邊的。


    要想達成這樣一個手段,那麽在東晉西北麵的吐穀渾以及在前秦北地的敕勒是2個最好的選擇了。那敕勒又有赤勒、高車、丁零等等的說法。


    敕勒民族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匈奴人稱其為丁零,鮮卑人因其使用車輪高大的戰車,稱之為高車。漢朝擊潰北匈奴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逐漸與中原的漢人有了來往。到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敕勒族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到了4世紀的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敕勒人大都已經向鮮卑靠攏。


    再來說說吐穀{此字讀yu}渾。吐穀渾是中國西北古老的民族之一。吐穀渾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於涉歸之庶長子。4世紀初,慕容涉歸死亡,其嫡子慕容廆繼為單於,深與慕容吐穀渾不和,吐穀渾遂率所部西遷到上隴,止於佨罕,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當代一個強大的部落。吐穀渾便由此而得名。


    了解這段曆史的羅雲霄自然算是開了掛的,他可以根據敕勒及吐穀渾各自的特點,再以適合他們的東西以及相當誘惑的利益對症下藥,使得他們一開始就沒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到最後便會欣然接受大華國的結盟請求。在想完了對策之後,羅雲霄當下做出決定,將親自出去走一趟,此番出使西邊的吐穀渾和北邊的敕勒。


    羅雲霄很快把自己決定要出使吐穀渾,敕勒的想法和大家說了,而此次居然沒有一個人勸他收迴成命,反倒跟著那兒磨拳檫掌,躍躍欲試,可見都有想隨那羅雲霄一同前往的強烈意願。


    若是這大華國的高層都一同前往的話就不太合適了。首先,人全都走了,整個國家機器將會停止運轉,這如何能行呢?其次,這麽多人一起去,目標大了不說,人家還以為你是來尋釁滋事的。別到時侯盟沒有結成,反而結了2家仇敵,那可就冤得慌了。


    最終,由羅雲霄親自點兵點將,選擇出了一些跟隨他一起出使的人員。經過他再三的思考之後,這次出使西域的隨同人員名單如下:集團軍副總司令吉星照,大華國參政院副議長劉向威;政務院副總理錢多多;司令部資政元老南宮一夢,蒼涯居士,花千變,林中虎;集團軍副總參謀長練紅衣,集團軍司令部總護衛長吳乘風;商業部部長秦惟水;農業部部長宗旭陽;建設部部長仇寶平;製造部部長公孫玉郎;集團軍司令部副護衛長西門翼,練紫蝶;集團軍長官部副長官唐陽,李烈;農業專家徐子方;集團軍第一戰區副司令蔣星帥;集團軍第一戰區參謀長張婭荔;第4戰區副司令何不為;第5戰區副參謀長慕容越;第6軍軍長楚留青;第14軍軍長婁不幻;第19軍軍長路金芒;第23軍軍長牟尋;鐵騎軍軍長葛格雅;神槍師師長許佳雲;別動師師長吳贇;雙槍護衛旅旅長王家豪。


    對於能夠出國去轉上一圈的這種事,哪一個都想去插一腳的,可是畢竟名額有限,僧多粥少。如果全都帶上的話,估計光是大小官員這一塊,就絕不下1000人了。出訪到遙遠之地,你不可能全部都是官員吧?總要帶些其他方麵的隨從人員,那樣一來,人數將直逼近5,6千,這麽一支龐大的隊伍,光就每日消費的糧食這一項也是相當驚人的,這豈不還要帶上一支運糧隊伍呀?那就等於像是一支遠征軍出征了。


    因而,羅雲霄隻好語重心長的跟那些有些失落的官員說道:“你們都想去的這個心情羅某很是相當理解,可是出訪的隨行人員確實不宜太多,這會讓人家以為我們要去攻打他們而產生誤會的。你們放心好了,以後這樣機會還會有很多很多次的,我們不妨輪換著去如何呀?請沒有去成的人耐心等待下一迴吧!”


    經過了羅雲霄的好言相勸,終於把那些有著不滿情緒的人給安撫下來了,他剛想要鬆口氣兒,不曾料,竟然又有人鬧起情緒來了。


    這迴兒鬧情緒的不是別人,自然是我們的許佳雲同學了。她看到這次出訪的名單裏竟然沒有陳小言這個名字,頓時就不幹了。那到也不是許佳雲對陳小言有多麽的好,見她沒有去成,隨之便出頭為她打抱不平。假如是這種狀況的話反到好辦多了,把陳小言的名字加上去便是了。可偏偏出現的是另外一種情況。


    對於許佳雲心裏的那點兒小九九,羅雲霄自然是門清兒。作為一個國家的大總管,葉雲璟是絕對離不開的他的崗位的。葉雲璟不走,陳小言也不走,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他們這是想要幹啥哩?許佳雲的心中立刻起了疑竇。這可不成啊!堅決不能把這2個人全部留在家裏,假如這般發展下去,等到自己迴來,估計人家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許佳雲嘟囔著小嘴找到羅雲霄,居然說自己這次不想出去了,讓他換別人去。


    羅雲霄有點存心的意味兒問她:“那你覺得換誰去比較合適呢?”


    不曾想,許佳雲連思考都不思考一下,脫口而出:“就換那陳小言去吧!”


    此刻,羅雲霄已經徹底明白,這個小丫頭的整個心思已經全部放在葉雲璟身上。她是不放心陳小言,把陳小言留下來簡直快要讓她抓狂了。


    在想了一想以後,羅雲霄決定,把這2個丫頭都帶走,至少這樣自己還有能力看住她們,否則留下她們,那葉總理又要和2女周旋,又要做大量的工作,長此以往,非得將他累出個三長兩短,七竅流血,最終一了百了不可。


    於是,在出訪的名單中又添加了一個人,大華國集團軍第4戰區參謀長陳小言。這樣才把這作女許佳雲給擺平了。幸好那陳小言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麽一出戲,否則也可能跑來找羅雲霄好好理論一番了,那也足夠讓他喝上一壺的。


    這次出訪吐穀渾和敕勒的線路,羅雲霄早已經想好了,就從雍州出境,先到西邊的吐穀渾,隨後再由鄯善,龜茲而折道向北,前往那敕勒。這麽走就可以避開東晉和前秦的耳目,使得這出訪之事盡量不會提早泄露出去,到時候就能打前秦和東晉的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這次出行的安全性考量,葉雲璟,杜蒼然,司馬德宗等人要求他至少讓神槍師,雙槍護衛旅和別動師這3支特種部隊在遠遠的地方跟隨著而行,那鄧天風也突發奇想,讓羅雲霄把坦克裝甲團的15輛坦克車也帶著上路。


    羅雲霄和一些年紀大的,另外還有幾個文官至少可以坐進坦克中,這樣就省去了車馬勞頓的這一環節。而這個提議卻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如此就算是通過了,哪怕羅雲霄反對也是沒有用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在大華國已經成為了一種鐵一般的製度,四個字:必須執行。


    羅雲霄拗不過眾人的心意,隻好接受了這個提議。不過,坐著坦克去訪問到是挺新鮮的,羅雲霄一時也覺得這是一次相當特別的體驗。每輛坦克車可以安排一個位子,在征求了大家夥兒的意見之後,推出了以下15個人坐上坦克出行。


    分配15個坐坦克車的人分別是:羅雲霄,劉向威,錢多多,南宮一夢,蒼涯居士,林中虎,秦惟水,宗旭陽,仇保平,公孫玉郎,張婭荔,陳小言,葛格雅,許佳雲和徐子方。本來還有個位子是留給花千變的,可是他死活都不肯去坐,說是自己情願走路,也不想呆在一個這麽小的空間裏麵憋屈著。還有那練氏姐妹,她倆原本也獲得了位子的,可姐妹二人也不想坐到這種悶罐子裏去,所以就便宜了按照論資排輩還不夠格的許佳雲,陳小言這對小冤家了。


    大華國最為神秘的坦克裝甲團,平時都安排在建康城的郊外一處秘密營地中潛藏著,那裏的周邊駐紮著皇甫誠軍長治下的第22軍一個整軍的兵力,可謂是重重設防,戒備森嚴,那怕是一隻蒼蠅也休想飛到營地裏去。


    羅雲霄怕就怕若是大張旗鼓地離開京師,這樣就有可能泄密。而坦克裝甲團不在城裏,正好便於秘密前往,至少是可以做到掩人耳目的。


    羅雲霄讓吉星照領著其他人騎馬先從建康出發,一路向西行走;而自己帶著坐坦克的一眾人悄悄趕往坦克營地,等坐上坦克之後,也朝著西麵開拔,兩路人馬準備先在江州的鄱陽湖畔會合,停下來休整一下,隨後再一起經那益州轉向到雍州,從雍州的西北方向出境,前往第一個目的地---吐穀渾。


    前麵的一路也算是平安無事,尤其羅雲霄這一邊,有15輛坦克車,別說是刀槍不入,就是對方有輕重機槍的加持,對於這個鐵疙瘩來說,也就是在給它撓癢癢一般。


    吉星照領著的這些人,全都是超強高手以上的級別,再說身後的不遠處,大華國最為精銳的三支特種部隊正緊隨其後,寸步不離,難不成有人吃了豹子膽,還敢來撩撥他們這根老虎的胡須?那也太狂妄了。


    你說巧不巧,當羅雲霄的坦克隊和吉星照的那批人剛剛到達了曾經演繹過那場世紀大戰的鄱陽湖畔,真的是有人前來撩撥他們的虎須了。


    這是一個長期混跡在鄱陽湖周邊,以打家劫舍為主業的匪寇。其實他們為首的2個人,就是當初那個被司馬玥剿滅掉的天神殿殘餘所留下的後人。


    這2個後人之所以把人馬聚集在此處,是因為當初即將敗亡之時,當時的天神殿大祭司上官鷹揚和天神殿主祭宇文成凰將一船的金銀珍寶全都拋灑在了鄱陽湖中。


    大約在4年前後,這天神殿正副祭祀的後人得知了此事,便立刻網羅了一些江湖人士,殺人越貨者一起來到鄱陽湖,一心就想把這批金銀財寶從湖中打撈出來.可是,4年時間過去了,始終也沒有找到這批寶物的下落。於是就在這裏紮下根來,一邊派人打撈寶物,一邊搶奪過路商客的財物,漸漸地到也成了氣候,組成了一個有著2萬多人馬的幫會組織,這個新組建的幫會叫鄱陽神壇。


    這個鄱陽神壇是在羅雲霄忙著擴充地盤,無心前來對付他們,快速就形成了他們的圈子。總壇主宇文長陽是那當年的二把手,主祭宇文成凰的後人,現在也是1個江湖至尊7星高手;而當年的老大,大祭司上官鷹揚的後代上官雄風反倒是成為了宇文長陽的副手。


    或許是以實力來論資排輩的吧!上官雄風目前是江湖至尊2星高手,在實力上要比宇文長陽差一些,這才會出現主副逆轉的現象。


    照理說,宇文長陽,上官雄風的單挑實力也不會太差,至少比以往江州地界上的那些所謂十大幫會的頭領們要強悍了許多。可他們今天所碰到的對手是難以想象的強大,或許會成為他們此生,直至下一輩子;甚至是三生三世十裏都開出桃花了,也將難以抹去的痛楚。


    當那上官雄風帶領著一隊人馬將15輛坦克車團團圍住了之後,所有的匪寇看著眼前的這些鐵疙瘩都是一臉的茫然,一臉的無解,一臉的懵逼樣兒,有人圍繞著這鐵疙瘩轉了好幾圈,愣是找不到一個進入到鐵疙瘩裏麵去的口子。


    正當他們滿心疑惑,茫然無措的時候,排列在頭一個的鐵疙瘩忽然間“突突突突”地響了起來,瞬間把圍在周邊的那些匪寇們嚇了一大跳,不由得都紛紛地朝著道兒的兩旁迅即散開來了。就在這個時候,後麵所有的鐵疙瘩也陸陸續續地發動起來,也照樣將周旁的匪寇嚇得直接地四處亂串。他們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啊?這種能夠發出吼叫聲音的鐵疙瘩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實在是太離奇了。


    坦克車也去不理會他們的懵逼狀,自顧自地排著隊朝那大湖的方向開了過去,隨後便在湖邊一字排開,然後紛紛都對準了湖中,接連地發射了3顆炮彈,15輛坦克共發射了45發炮彈。就見那湖中頓時掀起了陣陣巨浪,在那碩大的漣漪當中,被驚動的魚兒在不停的跳躍著,穿梭著,神遊著,四散著。


    而呆立在數十丈開外的上官雄風以及他的屬下們,他們目睹了這一場景,心中的恐懼也都感油然而生,完全可以這麽說,這鐵疙瘩真的是老紮心了。


    這個時候,他們的身後又出現了一哨人馬,大概有20多個人。上官雄風當看到這夥人的時候,開始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好歹自己是個至尊2星高手的實力,加上身邊還有3000多號人,就區區20多個陌生的路人,難道還會怕了他們不成?


    可是放眼再仔細看看這些人,上官雄風猛然驚得都快要窒息了,來的這些人當中竟然還有虛無級別的高手,而其中實力最低的也是超強高手這一級的,他活到現在還是頭一次看到這麽多強悍的高手聚集在一起,尤其是頭一迴見到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虛無高手,更為可怖的是,對方有個虛無實力的高手,竟然還是一個年輕的女子,這讓他的三觀在瞬間就崩塌了。


    就在同一時間裏,他又看到那些鐵疙瘩上突然鑽出了人來,這些人從鐵疙瘩上跳下之後,也朝著這邊走了過來。


    而從鐵疙瘩中走過來的這些人中,也有不少的強手,至尊以上級別的就達到了4個之多。


    我的奶奶她媽呀!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這幾年來,宇文長陽和上官雄風雖然在大華國的境內拉起了山頭,卻對於這個國度的事情卻是知道的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他們前幾年主要把精力都放在打撈財寶的上麵了,根本不清楚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已經易主;也就在最近這1年的時間,因為隊伍發展的太快,有點坐吃山空,已無法承受巨量的開銷,這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掠人財物,殺人越貨上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雲霄之君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產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產者並收藏雲霄之君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