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了那龍陽教一方的戰力,那我們不妨再來看看獨秀山寨這一邊的吧!除去杜蒼然帶走的那些人。目前在現場還有日月堂副堂主朱覺,另外有3個偏將,3個牙將,3個裨將;還有便是20個府兵,20個縣兵和50個鄉兵。加在一起計算下來,總體武力點數居然也是1770點。雙方的力量可謂是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啊!
一旦雙方真的動手打起來,最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哩!雖然那嶽西廷足夠強大。雖然說,我們這裏幾個人都無法與你抗衡,那麽就直接上3個偏將,3個牙將,3個裨將來對付你總該是差不多了吧!賣龍陽的武力點是350,;而朱覺是240.雙方的實力其實是蠻接近,至少他倆鬥上個150個迴合,是難以分出勝負的。
至於手下的兵對兵,按正常比較,似乎是獨秀山寨的人馬略微要強悍一些。對方的那60個實力較弱的家兵,獨秀山寨是由20個縣兵上去對付他們,這完全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至於對方的四十個鄉兵,這邊派出了50個鄉兵對陣,還是能夠穩操勝券的;最後那20個府兵碰上對手的20個縣兵,不用說,一看就知道誰強誰弱了。
這種排兵布陣不是有人刻意去為之的,而是長時間地通過學習及操練,而自然養成的一種習慣。一旦遇上了爭鬥場麵,他們就會自己主動地尋找各自的對手,然後再進入到正式戰鬥的序列當中去,這已然變成了獨秀山寨所有人的一種必修課了。
雙方捉對廝殺,搏命般鬥在了一處以後,麥龍陽這才發現,剛才自己有些自大了。對方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般弱小。不僅實力不弱,甚至想要快速將他們一口吃掉是不大現實的。現在他感覺有點後悔,但卻變得於事無補了。
自家的老巢離縣城有20多裏地,現在再去叫人來增援好像已有點晚了。再一說,自己這邊的人全都被對方的人給纏住了,想要抽身離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正在雙方鬥得不可開交,不亦樂乎的時候,遠處雷電飛逝般衝來了一哨人馬。為首的一個大漢高聲喊道:“兄弟們!請頂住啊!杜某來也!”
正當這一邊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關鍵時刻,就看見遠處衝殺過來了一支人馬,跑在隊伍最前頭的是一個大漢。就見他邊跑邊喊道:“弟兄們,莫要慌張啊!杜某帶著救兵來了。這是何方的鼠輩,竟敢和我們獨秀山寨過不去。看杜某怎麽收拾他們。”
當朱覺等一眾人看到自己的副寨主帶著隊伍像天兵一樣增援而至,都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來。
這邊的人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情緒立刻就高漲衝頂;而另一邊的看到對方忽然來了援兵,心情刹那間便跌至穀底,而且瞬間就人心渙散,方寸大亂,戰力直接下降了一半。
這一次不僅是杜蒼然來了。還有那縱橫堂堂主宇文颯;副堂主潘嘯林率領著縱橫堂的一眾弟兄也趕來了。更為神奇的是,就連那五色穀的傑出弟子葉雲璟,陳小言也帶著20個五門的其他弟子也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或許有人會問:“宇文颯與他的縱橫堂的一眾人馬恰恰趕到這裏,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已經率眾返迴五色穀的葉雲璟等人怎麽會出現在旗門縣的地界呢?”
其實,這就是羅雲霄的詩集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葉雲璟等人剛剛才迴到五色穀,正準備參加今年年底舉行的五門弟子順位賽。恰好就在此時,羅雲霄的{詩詞選集}出版了,反響十分強烈,已經火爆到了周邊的幾個州郡去了。試想一下,連別的州郡都得到了盛情迴饋,何況就在西芒縣境內的五色穀,怎可能會沒有一絲動靜呢?
這次是五色穀長老會中的一名長老,在外出辦事的時候,無意之中看到了有人購買的詩集。他向此人要過來隨意地翻看了一下,頓時就被書冊中的詩詞歌賦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於是,他問清楚了購買詩集的所在地,連忙著緊趕慢趕地跑過去,想買上幾本迴穀的。然而,天不遂人願,這個詩冊竟然賣光了。
那位長老相當垂頭喪氣地迴到了穀裏,向其他的長老敘述了這件事情。而無意當中被長老會排在第三位的寅虎長老令狐覓得知了。他聽完那位長老的敘述,一下子就感起興趣來。
他突然想到了2個人。那便是葉雲璟和陳小言。知道這2位自從那陰陽堡之戰後,與那獨秀山寨的人已經是相當的熟絡了。於是決定派他們倆再帶上20個五門弟子前往西芒縣城,爭取憑借著不錯的關係,向他們購買30冊{詩詞選集},供五色穀的眾人傳閱和欣賞。
就這樣,葉雲璟,陳小言帶著20個弟子星夜啟程,趕往了駐紮在西芒縣的獨秀山寨西芒營地。
見到了羅雲霄之後,葉雲璟開門見山就向他求購30本詩冊。可是很不巧的是,西芒縣城,金陽縣城,福山鎮,百花鎮這四處的詩冊全都賣光了,隻有那旗門縣城還剩下七,八十冊的貨源。
由於每天都有斥候們在這五處地方來迴奔波,把數據及時上報給羅雲霄,使得羅雲霄天天能夠獲得比較精確的詩冊剩餘數量的統計。
此刻,有人一定會說,沒有貨了,難道就不能繼續印製了嗎?
是的,你說的非常對,當然是可以繼續印製詩集的。但有幾個先決的條件擺在了麵前。那就是,要印製詩集,需要大量的油墨和紙張。因為羅雲霄在這段時間裏不斷地加印,現在已經造成了這附近幾個州郡的紙張十分的緊缺,同時也造成油墨在配製方麵也一下子跟不上趟,所以在近期內是沒有法子再進行印製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羅雲霄派出了縱橫堂堂主宇文颯,副堂主潘嘯林帶了60個縣兵,陪同著葉雲璟他們趕往那旗門縣。因為旗門的銷量是五處銷售點中是屬於最差的一個,估計一時半會兒也不大可能賣光的,就讓葉雲璟他們到那兒去采購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一旦雙方真的動手打起來,最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哩!雖然那嶽西廷足夠強大。雖然說,我們這裏幾個人都無法與你抗衡,那麽就直接上3個偏將,3個牙將,3個裨將來對付你總該是差不多了吧!賣龍陽的武力點是350,;而朱覺是240.雙方的實力其實是蠻接近,至少他倆鬥上個150個迴合,是難以分出勝負的。
至於手下的兵對兵,按正常比較,似乎是獨秀山寨的人馬略微要強悍一些。對方的那60個實力較弱的家兵,獨秀山寨是由20個縣兵上去對付他們,這完全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至於對方的四十個鄉兵,這邊派出了50個鄉兵對陣,還是能夠穩操勝券的;最後那20個府兵碰上對手的20個縣兵,不用說,一看就知道誰強誰弱了。
這種排兵布陣不是有人刻意去為之的,而是長時間地通過學習及操練,而自然養成的一種習慣。一旦遇上了爭鬥場麵,他們就會自己主動地尋找各自的對手,然後再進入到正式戰鬥的序列當中去,這已然變成了獨秀山寨所有人的一種必修課了。
雙方捉對廝殺,搏命般鬥在了一處以後,麥龍陽這才發現,剛才自己有些自大了。對方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般弱小。不僅實力不弱,甚至想要快速將他們一口吃掉是不大現實的。現在他感覺有點後悔,但卻變得於事無補了。
自家的老巢離縣城有20多裏地,現在再去叫人來增援好像已有點晚了。再一說,自己這邊的人全都被對方的人給纏住了,想要抽身離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正在雙方鬥得不可開交,不亦樂乎的時候,遠處雷電飛逝般衝來了一哨人馬。為首的一個大漢高聲喊道:“兄弟們!請頂住啊!杜某來也!”
正當這一邊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關鍵時刻,就看見遠處衝殺過來了一支人馬,跑在隊伍最前頭的是一個大漢。就見他邊跑邊喊道:“弟兄們,莫要慌張啊!杜某帶著救兵來了。這是何方的鼠輩,竟敢和我們獨秀山寨過不去。看杜某怎麽收拾他們。”
當朱覺等一眾人看到自己的副寨主帶著隊伍像天兵一樣增援而至,都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來。
這邊的人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情緒立刻就高漲衝頂;而另一邊的看到對方忽然來了援兵,心情刹那間便跌至穀底,而且瞬間就人心渙散,方寸大亂,戰力直接下降了一半。
這一次不僅是杜蒼然來了。還有那縱橫堂堂主宇文颯;副堂主潘嘯林率領著縱橫堂的一眾弟兄也趕來了。更為神奇的是,就連那五色穀的傑出弟子葉雲璟,陳小言也帶著20個五門的其他弟子也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或許有人會問:“宇文颯與他的縱橫堂的一眾人馬恰恰趕到這裏,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已經率眾返迴五色穀的葉雲璟等人怎麽會出現在旗門縣的地界呢?”
其實,這就是羅雲霄的詩集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葉雲璟等人剛剛才迴到五色穀,正準備參加今年年底舉行的五門弟子順位賽。恰好就在此時,羅雲霄的{詩詞選集}出版了,反響十分強烈,已經火爆到了周邊的幾個州郡去了。試想一下,連別的州郡都得到了盛情迴饋,何況就在西芒縣境內的五色穀,怎可能會沒有一絲動靜呢?
這次是五色穀長老會中的一名長老,在外出辦事的時候,無意之中看到了有人購買的詩集。他向此人要過來隨意地翻看了一下,頓時就被書冊中的詩詞歌賦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於是,他問清楚了購買詩集的所在地,連忙著緊趕慢趕地跑過去,想買上幾本迴穀的。然而,天不遂人願,這個詩冊竟然賣光了。
那位長老相當垂頭喪氣地迴到了穀裏,向其他的長老敘述了這件事情。而無意當中被長老會排在第三位的寅虎長老令狐覓得知了。他聽完那位長老的敘述,一下子就感起興趣來。
他突然想到了2個人。那便是葉雲璟和陳小言。知道這2位自從那陰陽堡之戰後,與那獨秀山寨的人已經是相當的熟絡了。於是決定派他們倆再帶上20個五門弟子前往西芒縣城,爭取憑借著不錯的關係,向他們購買30冊{詩詞選集},供五色穀的眾人傳閱和欣賞。
就這樣,葉雲璟,陳小言帶著20個弟子星夜啟程,趕往了駐紮在西芒縣的獨秀山寨西芒營地。
見到了羅雲霄之後,葉雲璟開門見山就向他求購30本詩冊。可是很不巧的是,西芒縣城,金陽縣城,福山鎮,百花鎮這四處的詩冊全都賣光了,隻有那旗門縣城還剩下七,八十冊的貨源。
由於每天都有斥候們在這五處地方來迴奔波,把數據及時上報給羅雲霄,使得羅雲霄天天能夠獲得比較精確的詩冊剩餘數量的統計。
此刻,有人一定會說,沒有貨了,難道就不能繼續印製了嗎?
是的,你說的非常對,當然是可以繼續印製詩集的。但有幾個先決的條件擺在了麵前。那就是,要印製詩集,需要大量的油墨和紙張。因為羅雲霄在這段時間裏不斷地加印,現在已經造成了這附近幾個州郡的紙張十分的緊缺,同時也造成油墨在配製方麵也一下子跟不上趟,所以在近期內是沒有法子再進行印製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羅雲霄派出了縱橫堂堂主宇文颯,副堂主潘嘯林帶了60個縣兵,陪同著葉雲璟他們趕往那旗門縣。因為旗門的銷量是五處銷售點中是屬於最差的一個,估計一時半會兒也不大可能賣光的,就讓葉雲璟他們到那兒去采購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