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州城外,孛羅帖木兒的中軍大帳內,一眾元軍將領正神情肅然地議論著什麽,隻聽孛羅帖木兒朗聲道:“諸位,紅巾賊寇雖然遭受重大挫敗,但仍有三萬餘人龜縮在灤州城內,另外據撫寧守將傳來的急報,正有一支紅巾賊寇快速趕來,這支紅巾賊寇過城不攻,顯然是要救援關賊部。”
“關賊部一兩日內難以攻破,所以本平章的意思是暫時不急於攻打灤州城,先摸清那支從遼陽來的紅巾賊寇的底細,再做應對。”
“在這段時間裏,大軍沿護城河堆築土牆,隔斷城內紅巾賊寇和外界的聯係,我軍圍困關賊部已有數月,等解決了來援的紅巾賊寇,關賊部也差不多該彈盡糧絕了,介時再發動總攻也不為遲!”
此言一出,大部分元軍將領都點頭認同,這時,萬戶安吉斯身後一個麵容清秀,年齡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將領忍不住插嘴道:“平章大人,我軍長久圍困灤州城,雖然可以使紅巾賊寇彈盡糧絕,但是,城內的平民百姓怎麽辦?”
這一諫言來的比較突兀,話音剛落,帳內眾將的目光便齊齊集聚在他的身上,少年倒也膽大,麵對眾人的目光,竟也鎮定泰然。
安吉斯偷偷瞄了孛羅帖木兒一眼,見他沒有對少年的違矩生氣,遂佯作斥責道:“張世美【張玉,字世美】,你好大的膽子,中軍大帳議事,你一個小小百戶怎敢胡言亂語?還不滾出大帳去!”
張玉知道安吉斯平時很看重自己,此時一聽安吉斯嗬斥,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諱,連忙告罪著退出大帳。
張玉離開後,安吉斯又開口說道:“諸位,城內的關賊向來標榜愛民護民,不會取民間一物,不會奸民間一女,待其彈盡糧絕時,如果他們真的愛民如子,就不得不出城投降,反之,如果他們食言,敢搶城中百姓的東西,那灤州城的平民百姓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到時與我軍裏應外合豈不是更好?”
“好!”孛羅帖木兒聞言猛叫了聲好,向安吉斯吩咐道:“你帶著本部兵馬去一趟盧龍城,協助盧龍城守加強守備,千萬不要給紅巾賊寇任何可趁之機!”
“是!”安吉斯施禮應下,又準備向其他將官告辭,可是剛把臉轉過去,腰還沒彎下,外麵已傳來了一陣喧嘩聲,似乎頗為急切。
孛羅帖木兒眉頭皺了皺,叫來兩名侍衛出去看看情況,安吉斯也站在原地,片刻之後,侍衛帶了名滿身血汙的元將過來。
這名元將氣喘籲籲,滿頭大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叫道:“平章大人,大事不妙啊,盧龍縣城被紅巾賊寇趁夜偷襲,失守了!”
“什麽?”孛羅帖木兒頓覺一陣天旋地轉,剛提到盧龍,正準備派軍去協助守軍加強戒備,可盧龍怎麽就失守了?!
軍中七成的糧食輜重都在盧龍,城池失守,意味著不等灤州城內的關賊部彈盡糧絕,元軍自己就先彈盡糧絕,更重要的還是對軍心士氣的打擊!
“怎麽可能失守?紅巾賊寇有多少人?”孛羅帖木兒也是瞬間流了一頭一臉的汗水,急聲問道。
曲靖先前沒有估錯,盧龍守軍的確隻是六千餘人,不過,守軍雖少,卻是屯放糧草物資的重地,孛羅帖木兒不敢殆慢,盧龍守軍多配弓弩、火器,就連大炮也有十幾門,盧龍即使被數萬人圍攻,他也有把握守到援軍趕來,可偏偏就失守了。
“平章大人,因著夜深,紅巾賊寇人數不清楚,但當時情況是這樣的......”由於趙家軍隻爆破了一座城門,有相當一部分元軍從另外三座城門逃走,破城的經過並不是秘密,這名元將把打聽來的情況如實道出。
帳內眾將了解了大概,臉色都沉凝起來,以偷襲的方式奪取盧龍縣城,與他們印象中的紅巾軍硬打硬衝的風格不符啊,顯然這一支紅巾軍的領軍將領很難纏,而盧龍縣城意外失守,也打亂了他們圍困、迫降中路伐元軍的計劃!
帳內眾將開始嘰嘰呱呱商討起對策,因為缺乏第一手的情報,短時間內也商量不出個所以然,最後,孛羅帖木兒拍板先查清來援紅巾軍的底細,再做應對。
.....
而在灤州城內,府衙大堂燈火通明,大統領關鐸高踞上首,兩邊各以二統領破頭潘,三統領沙劉二為首,分坐著十餘人,堂內眾人有相當一部分身上帶著傷,氣氛也極為凝重。
“他娘的!”二統領破頭潘恨恨道:“想不到這孛羅帖木兒如此難纏,昨天如果不是他布置了四道伏兵,說不定我們就衝出去,趕往遼陽了!”
“哼!”沙劉二也冷哼一聲:“我看遼陽那姓趙的小崽子也是翅膀長硬了,他在遼陽混得風生水起,擁兵數萬,前番說好派兵接應,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他這分明是擺個姿態讓天下人看看罷了!”
這話剛落,破頭潘的心腹陳黑虎便接過來道:“三統領說的不錯,那姓趙的小崽子大話說得好聽,大家都是紅巾弟兄,他即便拚個元氣大傷,也要將我們救出去,可誰知道他是不是存有讓我們與韃子兩敗俱傷的心思,他好從中取利!”
“行了,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趙信的老上司,現在升任萬戶的張忠眉頭一皺,不悅地喝止道。
張忠是關先生【關鐸】的心腹,為人義氣忠直,在中路伐元軍中頗有威望,他見幾位頭領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汙蔑自己昔日信重的下屬,當然不願意。
張忠厲目一掃,轉換話題道:“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被團團圍困,用不了多久將會彈盡糧絕,到時不等韃子來攻,我們自己就先撐不住,要我看,韃子很可能不會盲目攻城,而是會築起土牆斷絕我軍與外界的聯係,活活困死我們!”
“唉~!”關先生的另一個心腹大將林英也重重歎了口氣道:“要不我們收繳全城物資統一使用,這樣一來,大軍便可多撐很長一段時間!”
“不行!”張忠一口否定道:“真這麽做,灤州城的百姓還不恨死我們?更何況灤州城內有數萬百姓,吃完以後呢?又去吃什麽?”
【注:張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朝靖難名將。
張玉原為元朝將領,因功升為元朝樞密知院,後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護衛,隸屬朱棣麾下。朱棣起兵,張玉奪取北平九門,升任都指揮僉事,並擔任燕軍先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後為燕軍中軍主將,兩次擊敗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張玉參加東昌之戰,為救朱棣,闖入敵軍陣中,力竭戰死。追封榮國公,諡忠顯,後追進河間王,改諡忠武。】
“關賊部一兩日內難以攻破,所以本平章的意思是暫時不急於攻打灤州城,先摸清那支從遼陽來的紅巾賊寇的底細,再做應對。”
“在這段時間裏,大軍沿護城河堆築土牆,隔斷城內紅巾賊寇和外界的聯係,我軍圍困關賊部已有數月,等解決了來援的紅巾賊寇,關賊部也差不多該彈盡糧絕了,介時再發動總攻也不為遲!”
此言一出,大部分元軍將領都點頭認同,這時,萬戶安吉斯身後一個麵容清秀,年齡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將領忍不住插嘴道:“平章大人,我軍長久圍困灤州城,雖然可以使紅巾賊寇彈盡糧絕,但是,城內的平民百姓怎麽辦?”
這一諫言來的比較突兀,話音剛落,帳內眾將的目光便齊齊集聚在他的身上,少年倒也膽大,麵對眾人的目光,竟也鎮定泰然。
安吉斯偷偷瞄了孛羅帖木兒一眼,見他沒有對少年的違矩生氣,遂佯作斥責道:“張世美【張玉,字世美】,你好大的膽子,中軍大帳議事,你一個小小百戶怎敢胡言亂語?還不滾出大帳去!”
張玉知道安吉斯平時很看重自己,此時一聽安吉斯嗬斥,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諱,連忙告罪著退出大帳。
張玉離開後,安吉斯又開口說道:“諸位,城內的關賊向來標榜愛民護民,不會取民間一物,不會奸民間一女,待其彈盡糧絕時,如果他們真的愛民如子,就不得不出城投降,反之,如果他們食言,敢搶城中百姓的東西,那灤州城的平民百姓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到時與我軍裏應外合豈不是更好?”
“好!”孛羅帖木兒聞言猛叫了聲好,向安吉斯吩咐道:“你帶著本部兵馬去一趟盧龍城,協助盧龍城守加強守備,千萬不要給紅巾賊寇任何可趁之機!”
“是!”安吉斯施禮應下,又準備向其他將官告辭,可是剛把臉轉過去,腰還沒彎下,外麵已傳來了一陣喧嘩聲,似乎頗為急切。
孛羅帖木兒眉頭皺了皺,叫來兩名侍衛出去看看情況,安吉斯也站在原地,片刻之後,侍衛帶了名滿身血汙的元將過來。
這名元將氣喘籲籲,滿頭大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叫道:“平章大人,大事不妙啊,盧龍縣城被紅巾賊寇趁夜偷襲,失守了!”
“什麽?”孛羅帖木兒頓覺一陣天旋地轉,剛提到盧龍,正準備派軍去協助守軍加強戒備,可盧龍怎麽就失守了?!
軍中七成的糧食輜重都在盧龍,城池失守,意味著不等灤州城內的關賊部彈盡糧絕,元軍自己就先彈盡糧絕,更重要的還是對軍心士氣的打擊!
“怎麽可能失守?紅巾賊寇有多少人?”孛羅帖木兒也是瞬間流了一頭一臉的汗水,急聲問道。
曲靖先前沒有估錯,盧龍守軍的確隻是六千餘人,不過,守軍雖少,卻是屯放糧草物資的重地,孛羅帖木兒不敢殆慢,盧龍守軍多配弓弩、火器,就連大炮也有十幾門,盧龍即使被數萬人圍攻,他也有把握守到援軍趕來,可偏偏就失守了。
“平章大人,因著夜深,紅巾賊寇人數不清楚,但當時情況是這樣的......”由於趙家軍隻爆破了一座城門,有相當一部分元軍從另外三座城門逃走,破城的經過並不是秘密,這名元將把打聽來的情況如實道出。
帳內眾將了解了大概,臉色都沉凝起來,以偷襲的方式奪取盧龍縣城,與他們印象中的紅巾軍硬打硬衝的風格不符啊,顯然這一支紅巾軍的領軍將領很難纏,而盧龍縣城意外失守,也打亂了他們圍困、迫降中路伐元軍的計劃!
帳內眾將開始嘰嘰呱呱商討起對策,因為缺乏第一手的情報,短時間內也商量不出個所以然,最後,孛羅帖木兒拍板先查清來援紅巾軍的底細,再做應對。
.....
而在灤州城內,府衙大堂燈火通明,大統領關鐸高踞上首,兩邊各以二統領破頭潘,三統領沙劉二為首,分坐著十餘人,堂內眾人有相當一部分身上帶著傷,氣氛也極為凝重。
“他娘的!”二統領破頭潘恨恨道:“想不到這孛羅帖木兒如此難纏,昨天如果不是他布置了四道伏兵,說不定我們就衝出去,趕往遼陽了!”
“哼!”沙劉二也冷哼一聲:“我看遼陽那姓趙的小崽子也是翅膀長硬了,他在遼陽混得風生水起,擁兵數萬,前番說好派兵接應,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他這分明是擺個姿態讓天下人看看罷了!”
這話剛落,破頭潘的心腹陳黑虎便接過來道:“三統領說的不錯,那姓趙的小崽子大話說得好聽,大家都是紅巾弟兄,他即便拚個元氣大傷,也要將我們救出去,可誰知道他是不是存有讓我們與韃子兩敗俱傷的心思,他好從中取利!”
“行了,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趙信的老上司,現在升任萬戶的張忠眉頭一皺,不悅地喝止道。
張忠是關先生【關鐸】的心腹,為人義氣忠直,在中路伐元軍中頗有威望,他見幾位頭領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汙蔑自己昔日信重的下屬,當然不願意。
張忠厲目一掃,轉換話題道:“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被團團圍困,用不了多久將會彈盡糧絕,到時不等韃子來攻,我們自己就先撐不住,要我看,韃子很可能不會盲目攻城,而是會築起土牆斷絕我軍與外界的聯係,活活困死我們!”
“唉~!”關先生的另一個心腹大將林英也重重歎了口氣道:“要不我們收繳全城物資統一使用,這樣一來,大軍便可多撐很長一段時間!”
“不行!”張忠一口否定道:“真這麽做,灤州城的百姓還不恨死我們?更何況灤州城內有數萬百姓,吃完以後呢?又去吃什麽?”
【注:張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朝靖難名將。
張玉原為元朝將領,因功升為元朝樞密知院,後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護衛,隸屬朱棣麾下。朱棣起兵,張玉奪取北平九門,升任都指揮僉事,並擔任燕軍先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後為燕軍中軍主將,兩次擊敗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張玉參加東昌之戰,為救朱棣,闖入敵軍陣中,力竭戰死。追封榮國公,諡忠顯,後追進河間王,改諡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