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激動人心的浩大場麵,郭紹卻好像做了一個夢似的,至今心情還未完全平複下來。此刻大道上人馬的嘈雜聲,座下馬車木輪子的嘰咕聲,大軍行軍的情形依舊。在此之前,郭紹已經做軍隊主帥不短時間了,長期在軍中發號施令,而今也沒什麽不同。連穿著都沒變,郭紹仍舊穿著緊窄的武服,身上披著軟甲。
這種感覺很微妙,好像變化不大,但又好像變化很大。
比如現在他一個人坐在這寬大的馬車裏,沒人會輕易上來同車。無論是王樸還是武將們,不再與他言笑,將服從他的意誌當作最大的真理,比軍令還要理所當然,根本不問緣由……這一切,隻在一天之內就完全改變;在郭紹眼裏,他們每個人都好像變了一樣。不能不感歎,人的關係能變化那麽快。
其實改變的不僅是別人,郭紹的心態也毫無征兆地立刻變化了。他覺得自己背負了更多的東西,具體有哪些還沒理清,但直覺上已與之前完全不同。人站的地方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會立刻不一樣,不用感悟不用提醒,非常奇妙的體驗。
自我在默默地膨脹,能感到各種束縛的逐漸消失,也能察覺許許多多的東西都將與自己有關,因為這個時代的一切都將打上執政皇帝的名號。
……
皇帝的車駕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沒有黃傘蓋、沒有儀仗,連中軍的旗幟也依舊寫著:殿前都點檢天下兵馬大元帥郭。還有一些刺繡老虎的軍旗。若是路上不知道宋州發生的事的人,看到軍隊,並不會察覺天下發生了什麽大事。
大事的影響力如同悶雷,要擴散需要時間,會逐次展開。
王樸騎馬在車駕後麵,附近還有李處耘等大將,大夥兒都沒有喧嘩議論,不過神色已迥然不同。
此時王樸竟然很興奮,他下意識感覺有點對不住先帝,畢竟先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不會把心情露於臉上,確實板著一張臉十分嚴肅。
這也是王樸沒有參與郭紹那幾個人核心密謀的原因,但是結果有意外的驚喜:郭紹居然不做開國皇帝,而是認可大周太祖。雖然無論他怎麽做,現在這種局麵王樸也打算承認擁護,但這樣做對於自己這些受過先帝恩惠的人來說,顯然要好受得不止一點半點。
當然郭紹是太祖的什麽侄子,王樸傻了才信,心道他就是碰巧姓郭而已,就這麽點關係;不過什麽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和名分……先帝(柴榮)是郭威養子,重要的也是名分,其實毫無血緣關係。果然既然自己承認是太祖的同族侄子,他也得承認先帝的皇帝名分,因為先帝是太祖親自指定的繼承人;那麽王樸這等舊臣們,心裏就完全過得去了。
至於宮裏的皇帝,由於太年幼,沒有人得到過他的直接恩惠。王樸也不想太過計較。
……亂世持續太久了,把九州的元氣都耗了個精光,這段時間不僅僅是大唐滅後的幾朝幾代數十年,唐末百年割據也好不了多少。如今天下逐漸走入正途,絕不能中斷,一二般的皇帝擔不起這種使命。
王樸心情澎湃,仿佛看到了東海的巨浪。他慶幸自己上次生病沒死,否則將錯過這種千百年的機遇。
普通人會照幾十年的經驗看大勢,但王樸不會。這個朝代絕對不是此前幾朝幾代的模樣,因為大勢已經從偏斜的方向漸漸走迴來了。隻要當朝能繼續走下去,必將成就不同尋常的大業,千秋萬代記在青史!
王樸覺得自己身後會成為世人耳熟能詳的名臣!如果收複幽雲十六州等等大事能辦成的話……除此之外,當然子孫的榮華富貴這等小節是鐵板釘釘的,從龍之功、肱骨大臣,再加上之前和郭紹的私交,當朝文官誰比得上自己?
王樸心道:老夫還須得活個一二十年才行,得想法把以前各朝的問題理順了,才甘心閉眼!
……幾天之後,大軍終於抵達了東京南城西側的城門。軍隊沿汴水而來,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也沒遇到任何阻攔。東京,大周的國都唯一的壁壘就是那道牆而已。
而這道壁壘的城門,此時洞開著。成隊列的軍隊迅速而肅靜地從城門不斷進入,沒有人阻擋,甚至連問的人都沒有!
前鋒數千馬兵進城之後,中軍的車駕才從城門跟進。這時王樸看到了門內道旁的一隊馬兵,當前一個馬臉兇漢站在馬前。郭紹的車駕靠邊停了,就在馬臉大漢附近。
王樸當然認得此人,郭紹的結拜兄弟楊彪。留守京師的最高級武將,他就是這樣守備的,站在道旁恭迎。
王樸雖然沒有參與密謀,但一開始就猜到了是這樣的場麵……郭紹嫡係虎賁軍右廂控製京師要害,大將是他的結拜兄弟。宮裏執掌國政的太後更有意思,親妹妹是郭紹的正室夫人,太後一直把郭紹當作心腹武將、長期給予兵權,否則郭紹能那麽容易走到今天的地位?
楊彪立刻跪伏在道旁,拜道:“末將在京師恭迎官家。”
這廝不敢再叫大哥了。
郭紹徑直掀開簾子,說道:“平身,楊將軍留在軍營,約束將士遵守軍紀。”
楊彪道:“末將領旨。”
車駕和護衛繼續前行,這迴班師和往常不同,大街上沒什麽人,連禁軍家眷也沒來。消息傳得比想象中的快,短短幾天工夫,京城的百姓已經聽到風聲了,否則市麵不會像眼前這般模樣。
大軍入城後行進得十分快,騎馬步兵上馬,沒馬的小跑著行軍。主力很快就上了朱雀大道,然後進內城,走禦街,雄偉的皇城已在平坦寬闊筆直的禦街盡頭。此時路上人少,眺望遠方,這條道會給人錯覺,仿佛是向天上傾斜的,過去就是天生!是瓊樓玉宇。
這仿佛是一座不設防的都城,天上的路,已經為凡人敞開了入口。
!!
這種感覺很微妙,好像變化不大,但又好像變化很大。
比如現在他一個人坐在這寬大的馬車裏,沒人會輕易上來同車。無論是王樸還是武將們,不再與他言笑,將服從他的意誌當作最大的真理,比軍令還要理所當然,根本不問緣由……這一切,隻在一天之內就完全改變;在郭紹眼裏,他們每個人都好像變了一樣。不能不感歎,人的關係能變化那麽快。
其實改變的不僅是別人,郭紹的心態也毫無征兆地立刻變化了。他覺得自己背負了更多的東西,具體有哪些還沒理清,但直覺上已與之前完全不同。人站的地方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會立刻不一樣,不用感悟不用提醒,非常奇妙的體驗。
自我在默默地膨脹,能感到各種束縛的逐漸消失,也能察覺許許多多的東西都將與自己有關,因為這個時代的一切都將打上執政皇帝的名號。
……
皇帝的車駕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沒有黃傘蓋、沒有儀仗,連中軍的旗幟也依舊寫著:殿前都點檢天下兵馬大元帥郭。還有一些刺繡老虎的軍旗。若是路上不知道宋州發生的事的人,看到軍隊,並不會察覺天下發生了什麽大事。
大事的影響力如同悶雷,要擴散需要時間,會逐次展開。
王樸騎馬在車駕後麵,附近還有李處耘等大將,大夥兒都沒有喧嘩議論,不過神色已迥然不同。
此時王樸竟然很興奮,他下意識感覺有點對不住先帝,畢竟先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不會把心情露於臉上,確實板著一張臉十分嚴肅。
這也是王樸沒有參與郭紹那幾個人核心密謀的原因,但是結果有意外的驚喜:郭紹居然不做開國皇帝,而是認可大周太祖。雖然無論他怎麽做,現在這種局麵王樸也打算承認擁護,但這樣做對於自己這些受過先帝恩惠的人來說,顯然要好受得不止一點半點。
當然郭紹是太祖的什麽侄子,王樸傻了才信,心道他就是碰巧姓郭而已,就這麽點關係;不過什麽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和名分……先帝(柴榮)是郭威養子,重要的也是名分,其實毫無血緣關係。果然既然自己承認是太祖的同族侄子,他也得承認先帝的皇帝名分,因為先帝是太祖親自指定的繼承人;那麽王樸這等舊臣們,心裏就完全過得去了。
至於宮裏的皇帝,由於太年幼,沒有人得到過他的直接恩惠。王樸也不想太過計較。
……亂世持續太久了,把九州的元氣都耗了個精光,這段時間不僅僅是大唐滅後的幾朝幾代數十年,唐末百年割據也好不了多少。如今天下逐漸走入正途,絕不能中斷,一二般的皇帝擔不起這種使命。
王樸心情澎湃,仿佛看到了東海的巨浪。他慶幸自己上次生病沒死,否則將錯過這種千百年的機遇。
普通人會照幾十年的經驗看大勢,但王樸不會。這個朝代絕對不是此前幾朝幾代的模樣,因為大勢已經從偏斜的方向漸漸走迴來了。隻要當朝能繼續走下去,必將成就不同尋常的大業,千秋萬代記在青史!
王樸覺得自己身後會成為世人耳熟能詳的名臣!如果收複幽雲十六州等等大事能辦成的話……除此之外,當然子孫的榮華富貴這等小節是鐵板釘釘的,從龍之功、肱骨大臣,再加上之前和郭紹的私交,當朝文官誰比得上自己?
王樸心道:老夫還須得活個一二十年才行,得想法把以前各朝的問題理順了,才甘心閉眼!
……幾天之後,大軍終於抵達了東京南城西側的城門。軍隊沿汴水而來,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也沒遇到任何阻攔。東京,大周的國都唯一的壁壘就是那道牆而已。
而這道壁壘的城門,此時洞開著。成隊列的軍隊迅速而肅靜地從城門不斷進入,沒有人阻擋,甚至連問的人都沒有!
前鋒數千馬兵進城之後,中軍的車駕才從城門跟進。這時王樸看到了門內道旁的一隊馬兵,當前一個馬臉兇漢站在馬前。郭紹的車駕靠邊停了,就在馬臉大漢附近。
王樸當然認得此人,郭紹的結拜兄弟楊彪。留守京師的最高級武將,他就是這樣守備的,站在道旁恭迎。
王樸雖然沒有參與密謀,但一開始就猜到了是這樣的場麵……郭紹嫡係虎賁軍右廂控製京師要害,大將是他的結拜兄弟。宮裏執掌國政的太後更有意思,親妹妹是郭紹的正室夫人,太後一直把郭紹當作心腹武將、長期給予兵權,否則郭紹能那麽容易走到今天的地位?
楊彪立刻跪伏在道旁,拜道:“末將在京師恭迎官家。”
這廝不敢再叫大哥了。
郭紹徑直掀開簾子,說道:“平身,楊將軍留在軍營,約束將士遵守軍紀。”
楊彪道:“末將領旨。”
車駕和護衛繼續前行,這迴班師和往常不同,大街上沒什麽人,連禁軍家眷也沒來。消息傳得比想象中的快,短短幾天工夫,京城的百姓已經聽到風聲了,否則市麵不會像眼前這般模樣。
大軍入城後行進得十分快,騎馬步兵上馬,沒馬的小跑著行軍。主力很快就上了朱雀大道,然後進內城,走禦街,雄偉的皇城已在平坦寬闊筆直的禦街盡頭。此時路上人少,眺望遠方,這條道會給人錯覺,仿佛是向天上傾斜的,過去就是天生!是瓊樓玉宇。
這仿佛是一座不設防的都城,天上的路,已經為凡人敞開了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