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cp|/chapters/20114/7/1720253634378069897486532909861.jpg]]]vf-4閃電三式
[attachment=1018939]
vf-4閃電3式(s型)
於shback2012中
隨メガロード01船團一同離開地球的vf-4
諸元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轟炸機
乘員1名(b型2名)
戰鬥機
長14.9米
翼展14.3米
高3.7米
戰鬥重量13,95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洲/普惠/勞斯萊斯
ff-2011熱核引擎
137.2kntx2
(vf-4g後增為161.7knt)
極速(10000米高度)3.02馬赫
極速(30000米高度)5.15馬赫
極速(海麵)1.12馬赫
航程大氣層內無限製
最高飛行高度35000米
爬升率:300,000米/每分鍾
武裝
標準武裝單管光束炮x2
80公厘光束加特林機槍x1
30公厘6連裝加特林機槍
gu-11/55公厘3連裝機炮莢艙
中距離導彈x12
vf-4閃電三式戰鬥機是日本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故事中統合軍為取代vf-1而開發的次世代主力戰鬥機。其設定源自於洛克希德公司的黑鳥式偵查機,命名則是援引美英兩國生產過的兩架閃電式戰鬥機。於動畫作品中,僅在1987年發行的mtv:shback2012中短暫的出現。盡管在官方設定中其使用相當廣泛,但由於缺乏對應其主要服役時期之同係列動畫作品,故其知名度並不高。
概要
在vf-1開發計劃開始不久,統合軍就在計劃取代它的下一代戰鬥機。為迴應這項需求,洛克威爾/貝爾在2005年提出了新型戰鬥機的計劃,並與vf-x-3競標下一世代的主力戰鬥機。兩機的原型機,都與vf-1有35%的零件共通性。在性能上,兩種飛機則互有勝負。然而,隨著第一次宇宙大戰的爆發與研發單位的消滅,兩機的開發也陷於停頓。
戰後,統合軍政府收集起分散於月球及各殖民地的殘存資料,於2010年重啟開發計劃,並於該年稍後進行首次試飛。戰後已與當初的vf-x-4有相當程度的不同。至於與其競爭的vf-x-3,其相關資料則是隨著地球的毀滅而全數喪失,隻有數張照片殘留下來。
與vf-1的最大差異在於,去除了繁雜的可變後退式主翼、推進引擎**於機身外的三機身架構、導彈掛架亦改良為半隱藏式,雖使得vf-4的大氣層內飛行機動力相較於vf-1略遜一籌,但在宇宙空間的性能上卻比vf-1大幅增加40%。在地球已趨於和平並開始宇宙移民計劃的當下,軍方對這樣的結果相當滿意,即於2012年上半年投產,並首先於當年9月出航的メガロード01船團配置約兩個航空團150架,之後產量穩定增加。2020年,統合軍官方宣布以本機為統合軍主力戰鬥機,並逐步汰換vf-1;後期宇宙專用型式甚至直接去除進氣口改設輔助熱核推進器與推進火箭,而使宇宙戰鬥性能更加提升。
相較於vf-1的泛用性,vf-4強調的則是宇宙空間性能的提高。也就是因為這樣,故即使官方宣布已本機為次世代主力戰鬥機,但它卻始終無法取代vf-1在軍中的地位。此外,在vf-4開始量產的同時,vf-5000的設計也已經展開;這是一種以大氣層內性能為著眼的飛機,於2020年開始量產。此後,軍方通常是以vf-4發配宇宙軍聯隊,而以vf-5000發配在大氣圈內的作戰單位。
持平來講;相對於靈活的vf-1,vf-4較為偏向高速攔截機的設計。除此之外,vf-4擁有的高推重比的與強大加速性能,也是vf-1所沒有的。故無論在任何場合,即使迴轉性能稍遜,但是在與vf-1對抗時,其性能並不會陷於劣勢。此外,最早期的vf-4是一種不能變形的純飛機,故得以省略可變型戰鬥機與生具來的諸多多餘重量且機身強度得以大幅提升。為此,其機動性能是否真如官方所言不如vf-1?其實尚在未定之天。
vf-4的於生產線於2022年關閉,是時,其總產量8245架,分配於統合軍各個單位。不過,就如同vf-1一樣,其在地球之生產線關閉後,仍有許多外星殖民地工廠繼續在生產這種飛機。也與vf-1相同,這些飛機的改動繁多,且數量已不可查。之後,步入21世紀30年代,統合軍開始導入更新型的vf-11雷霆式戰鬥機並逐步汰換vf-4與vf-5000。
file:vf-43d.gif
300px不過,vf-4的故事並就此結束。沿用本機構型與概念的vf-14吸血鬼戰鬥機於2025年提案,且於2028年開始量產同時配屬各單位,並與vf-11活躍於21世紀30年代後諸多紛爭中。
主要型號
vf-x-3:試驗機,30%零件可與vf-1互換。
vf-x-4:原型機,10%零件可與vf-1互換。
vf-4a:第一種量產型,不能變形的純戰鬥機。[來源請求]}
vf-4b:雙座型,於後座增加一武器官,但並未廢止後座之飛控裝置。
vf-4c:加裝可自由進出大氣層之相關套件,主要用於低軌道防空。
vf-4d:vf-4c之海軍型,移除宇宙飛行相關套件,加裝打擊相關設備,主要用於攔截與反艦任務。
vf-4s:輕量化的vf-4d,加強機身結構與航電設備之抗鹽害處裏。
vf-4g:最終改良型,換裝新型引擎與航電設備。
後記
盡管沒有對應其主要服役時期之超時空要塞作品,不過在1990代後期ps上的幾款超時空要塞遊戲中,卻可以見到這架飛機的蹤影。由於適逢超時空要塞15周年紀念,故在此同時發行的許多電玩攻略及官方對初代超時空要塞的追加設定中,我們也可以見到對這架飛機較為詳細的描述。
動畫故事中,vf-4繼承美英兩國生產過的兩架閃電式戰鬥機命名為閃電三式。現實生活中,閃電的名稱則是被賦予美英兩國聯合開發的f-35,以各自紀念同名的p-38閃電式戰鬥機與英國電氣的閃電式戰鬥機。除此之外,這個名稱也可以用來稱唿伊朗以迴朔工程由仿製f-5e而來的閃電式戰鬥機
雖然在大部分超時空要塞觀眾中(特別是沒有接觸其相關遊戲者),這種飛機的知名度並不高。不過由於其洗練的外型,故有人認為本機是超時空要塞係列中最美麗的飛機。
vf-9vf-9gert=1018947]
vf-9cuss(彎刀),是出現在動畫超時空要塞macross係列中的三段變形可變式戰鬥機
登場作品macros**3
統合軍於2018年開始了第二次vsfx計劃,主要用來選擇一種可以大量裝備的廉價vf戰鬥機
2017年otec跟其它數間公司合並成通用銀河公司(generalgxy)後,即馬上參加了第二次vsfx計劃的投標。通用銀河開始設計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台可變戰機vf-x-9(之前被稱作vf-x-11)
vf-9g形態vf-9b形態由generalgxy中極具潛力的設計師seruzarugas參與設計的輕型可變戰機vf-x-9,在設計中大幅采用了米莉亞·吉納斯上尉的意見。
為了達到輕型化的設計要求,vf-9舍棄了原有的vf傳統腳部結構,並設計出新的主翼收納方式(連帶也失去了可變翼特性)。
最後,輕型、廉價的vf-x-9原型機yf-9在試飛後展現出高於當時主力機vf-4的空戰能力,於2023年正式被軍方采用為低價輕型戰機。通用銀河接到由各地移民星球來的大量訂單,vf-9也成為通用銀河成立後第一台量產並且大賣的可變戰機。
附記:
vf-9前掠翼的氣動設計來源,似乎是來自格魯曼參加atf的某一方案,和x-29的混合體。
vf-9“彎刀”的綽號,源自其外形,也是為了紀念沃特公司50年代的f7u“彎刀”式噴氣式艦載戰鬥機
vf-3000的battroid形態
[attachment=1018978]
vf-3000crusader,是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中的一款三段變形可變式戰鬥機
vf-1的後繼實驗機型,著重在機體大型化並改良變形機構,被暱稱為“修長的女武神”(ストレッチバルキリー)
現實中的設定,本來是河森正治設定作為vf-1的後續機體,最初決定用於《超時空要塞》初代tv版。但是由於初代tv版企劃大幅變更,時間線不足以讓vf-3000登場,因此隻好變成了一款背景機體,僅在係列遊戲中出現過。
vf-3000的氣動外型,和vf-1一樣來自大名鼎鼎的f-14。“十字軍”的綽號,則來自沃特公司著名的f8u/f-8“十字軍”艦載噴氣式戰鬥機
登場作品macros**3
vf-4成為統合軍第二代主力機種後成為傑出的宇宙戰機。但是vf-4在大氣圈內的作戰能力遜於vf-1,因此軍方開始尋找適合的大氣圈內用戰機來繼承vf-1的地位。最後采用新中州重工提出,由vf-1衍生出的雙座型機種vf-3000。
乍看之下與vf-1相當神似的vf-3000,其實內部隱藏著許多改良之處。首先將輔助推進器與推進槽空間納入設計考慮,不但讓vf-3000大型化,在battroidmode下手臂也有推進器,提升其ambac機動性。其次,在fightermode時腿部的滑動式裝甲能維持低阻力外型並強化防禦力。第三,有鑒於vf-1的變形過程中,需要將整個腿部完全脫離機身再與髖部連結,常造成關節部分的故障,vf-3000改用旋臂式關節,讓腿部在變形時向後擺動後再折迭機身,讓腿部順利的移至髖部位置
不過統合軍試飛vf-3000後,並未將vf-3000定位為新一代主力機種。真正繼承vf-1主力機種位置的,是vf-3000的後繼機vf-5000“海市蜃樓”。
生產的少數vf-3000參加部分戰鬥或取研究數據,後成為vf-5000的原型,另有改變設計的轟炸機型vf-3000b,但是未脫離紙麵作業階段。
在vf-4定位於宇宙優異機體之外,vf-3000可說是繼承vf-1的第一台泛用機種。雖然vf-3000無法取代vf-4成為新一代主力機種,但是在新中州重工航空部門與其它公司合並成為新星工業後,vf-3000成為新星工業未來研發各種機種的重要參考數據,可以說是一款承前啟後的機體
vf-5000
[attachment=1018977]
vf-5000戰機形態
vf-5000"starmirage"(海市蜃樓/群星幻影),是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中的統合軍2020年代的主力可變式戰鬥機(vf)
在設計上本機是作為彌補vf-4大氣層內性能不足而研發的搭配機型
機體綽號,則對法國達索·布雷蓋公司公司著名的幻影戰鬥機係列之致敬
初次登場macrossdynamite7
初始設計和發展
2009年,統合軍發起以研發支援用途為主的輕型支援戰鬥機為構想基礎之第一次vsfx計劃,後計劃內的多數機型和資料毀於戰火。
2011年第一次星間大戰結束,重組後成立的stonee),意即vf-1進化型。
2012年,新中州重工與stone公司合並成為新星工業後,vf-1evo計劃小組獲得新中州重工舊有之vf-1改良計劃,即vf-3000的資料。為了做出優於vf-3000的vf設計之故,vf-1evo在公司內之計劃代號更名為vf-5000。
vf-5000的詳細官方設定繼承了vf-3000數據的vf-5000,大幅導入傑特拉帝技術研發,終於在2020年被統合軍采用為大氣圈內高度可變戰機。vf-5000不但成為新星工業第一台研發並且成功和量產的機體,而且其優秀的大氣圈內飛行性能,加上輕量化與量產成本較vf-4便宜等因素,在量產之後就逐漸取代了vf-4成為主力機種,而vf-4改分配給宇宙航空隊使用。服役後期vf-5000逐漸被vf-9及泛用型的vf-11取代
不過本機也和其他vf戰機型號一樣,不僅在地球量產,也大量授權給各船團和殖民地工廠生產,因此生產數量和改進型號也異常龐雜。因此即使到了2040年,vf-5000的升級改進型仍在一些資源不足之偏遠地區的飛行中隊裏繼續活躍著,例如在2040年代末,即m7ova劇情中,卓拉星的警備隊就繼續裝備著改良過的vf-5000g及vf-5000t。
機體數據
(vf-5000g數據)
尺寸:全長:14.03m
重量:8,300kg
主推進係統:新星/p&m-3a姿態調整火箭
推力:12,500kg*2
速度:m2.85/m4.73+
空力界限/升限:vf-5000g性能提升版加裝大氣圈內外。兩用fastpacks可自力到達衛星軌道
g力界限:-14.5~+22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炮(隻能朝後方小角度內發射)
標準武裝:霍瓦德gu-14三管55mm多用途機關炮
微型導彈發射器*4
選用武裝:各型標準接口飛彈和外掛武器
震撼彈機關炮z星巡邏隊使用的特殊武器。能發射特殊的電磁波震撼彈,使機體暫時無法控製。
特殊設計:肩部探照燈
額外武備
fastpack
雖然fastpack在武裝以及性能提升上有卓越的表現,但是礙於基本設計僅適用於無空氣阻力的太空中,不適用於大氣圈內。針對此缺陷,統合軍著手設計了適合大氣圈內外兩用之fastpack。vf-5000g與vf-5000t-g即采用此套兩用模塊。
額外武器掛架:一具micro-missiluncherpod。
由於本身設計因素,vf-5000機背空間僅夠連結一個背部組件。低阻力設計的前半部有兩個飛彈發射口,後半部設計了兩排機身姿態修正火箭。
腿部模組
vf-5000在腿部已經設計有飛彈發射器,因此腿部模塊隻有設計兩個機身姿態修正火箭,並在前方設有供機體本身飛彈發射器發射之開口。
vf-11雷霆式戰鬥機
[attachment=1018980]
vf-11雷霆式(サンダーボルト)
諸元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轟炸機
乘員1名(b型2名)
戰鬥機
長15.51公尺
翼展11.2公尺
高3.49公尺
空機9,00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洲/普惠/勞斯萊斯
ff-2025g引擎,279.3kntx2
噴射背包98kntx4
固態火箭1176kntx2
極速(10000公尺高度)3.5馬赫
極速(30000公尺高度)8.2馬赫
海平麵爬升率28,500公尺/分鐘
機體強度正22~負14.5g
武裝
標準武裝防空脈衝雷射砲x1
六管30mm光束加特林機槍x1
(前端附加劍)
防彈盾(內可附加2彈倉)
誘餌散佈器x2
選擇武裝專用背包
複合式武裝掛載係統
vf-11雷霆戰鬥機是日本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故事中統合軍在21世紀30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動畫中的首次登場,在1990年的ova作品macrossplus。之後,亦時常出現於在諸多遊戲主機上,與超時空要塞有關的射擊遊戲中。其設定參考自於蘇霍伊公司的su-27戰鬥機,命名則是援引共和飛機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雷霆式戰鬥機。
概要
21世紀20年代,做為統合軍新一代主力的vf-4閃電三式與vf-5000已逐漸汰換老舊的vf-1女武神陸續成軍。然而,由於vf-4的大氣圈內性能不盡人意,而vf-5000對宇宙作戰適應不良,故統合軍開始對新一代的通用機種展開招標,以取代以上兩者的任務。由通用銀河公司的yf-14吸血鬼式戰鬥機及新星重工的vf-x-11競標,最後由後者勝出。
然而,本機的開發並不順利。其開發雖在2022年便已開始,但遲至2028年方才進行第一次試飛。其主要原因,竟然僅僅是由於是否使用前翼的爭論!
之後的事件,發生了對這項爭論產生決定意義的事件。在開發工作的末期,爆發了統合軍高官綁架事件。事件中,由馬克斯夫婦分別駕駛裝設與不裝設前翼的vf-x-11各一架進行救援任務並同時進行實戰測試。最後,測試的結果顯示,前翼並不影響飛機加速性能太大,以致統合軍方在加速與迴旋性能的爭論中選擇了後者,方才停止了這項無意義的爭論。
之後,vf-11立即取代了vf-4閃電三式與vf-5000在統合軍a級部隊中的地位,成為了新一代的主力戰鬥機,直至21世紀40年代初期。然而,又由於下一代戰鬥機的開發與生產發生了困難,故經過提升過後的vf-11,在此後仍然擔負統合軍航空聯隊戰力的骨幹。
儘管vf-11贏得了與vf-14的競標,但是vf-14的故事並沒有就此打住。在競標中,前者以較好的可維修性、可獲得性及運用彈性勝出。然而,vf-11的性能卻從未超越後者。在航程、加速、籌載能力上,落敗的vf-14總是壓勝過前者。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使得vf-14在競標失敗後未遭致腰斬的命運,而得以接獲有限的訂單進行少量生產。之後,過去競標失敗者的優秀性能,在21世紀40年代中期的邊境衝突中便獲得了充分的展現,而統合軍方也為了當年的決定嚐到了苦果[3]。
主要型號
vf-x-11:原型機,有裝置與不裝置前翼的兩種構型,前者成為之後量產型的藍本。
vf-11a:初期量產型,頭部雷射機槍與監視器的的形狀與b型後的不同,由於性能不盡人意,故產量不多。
vf-11b:真正的第一種量產型,換裝推進力較高的引擎,性能較之前型號有明顯提升,於macrossplus中登場。
vf-11c:將b型換裝新型航電係統,外型並無變化,於macross7中登場。
vf-11d:教練機,延長機首增加第二個駕駛艙,與單座型不同之人型頭部筴艙。
vf-11d改:macross7船團專為ジャミングバーズ而改裝的vf-11d,前座為飛行駕駛,後座為演唱者。
file:qvf-11drone.jpgvf-11maxl:不知所雲的機種,換裝與vf-16相同之ff-2099a發動機,並以大型三角翼取代過去之大角度後掠翼設計。然而,雖空有超越之前型號的機動性能,但這種飛機並沒有武裝,亦無擔任支援任務時所需之支援設備;除當作有錢人的奢侈玩具外,可謂一無是處;統合軍約生產10架,亦有垂直尾翼的型式存在。
vf-11maxl改:macross7船團中米蓮的座機,外觀極度女性化。
qvf-11:靶機,主要由老舊的b/c型改裝而成,移除駕駛艙改以ai控製,因此飛行性能較一般機型高,配置一門機砲。
後記
由於在動畫故事登場時,本機的性能已不先進。再加上之後的故事的發展,使一般觀眾對這架飛機產生了"槍靶""消耗品"的錯誤印象。事實上,在macrossplus中主角戴森勇所駕駛vf-11b,在執行各項作戰任務時,都有不俗的表現。證明了造成這種誤解的造成,僅僅是因為這架飛機在係列動畫作品中沒能夠成為主角的緣故。
2030年代末期avf測試競標時,統合軍方曾以加掛兩具大型火箭引擎的vf-11b擔任追蹤任務。然而,在推重比兩倍於目標機的狀況下,vf-11竟不能對目標順利進行追蹤!究其原因,乃是因為飛控限製了飛機的性能,不使其做出超越機身結構極限之動作,並非動力不足所造成。
註解
^(1995年4月7日)thisisanimationspecialマクロスプラス.東京:小學館,69-71.isbn09-101581-6.
^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數位化飛控的導入,許多過去必須使用特殊氣動外型或加裝控製麵才能解決的問題或要求,早已可藉由飛控程式的撰寫加以解決與達成。故前翼加裝與否,根本是一個不值得討論的問題。
^macross7中敵方的fz-109即是由擄獲的vf-14改裝而成,讓macross7船團麵臨危機
vf-14吸血鬼戰鬥機
[attachment=1018982]
vf-14吸血鬼戰鬥機/fz-109
——vf-14諸元——
(f:戰鬥機g:半人形b:機器人)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機
乘員1名
戰鬥機
長20公尺16公尺
4.36公尺(b)
翼展19.9公尺12公尺(b)
高3.8公尺(f)7.717.1
空機重量11,20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州重工/普惠/勞斯萊斯
ff-2770熱核引擎
437kntx2
極速(10000公尺)5.1馬赫(f)
極速(30000公尺)21馬赫(f)
爬升率:42,000公尺/分鐘
:機體強度:正22~負14.5g
武裝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砲x3
附加武裝光束加特林機槍x1
中距離飛彈x16
————fz-109諸元————[1]
長、翼展、高、性能均與vf-14相同
武裝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砲x3
附加武裝光束加特林機槍x1
中距離飛彈x多數
現實中的美軍sr-71黑鳥式戰略偵察機vf-14吸血鬼戰鬥機是日本超時空要塞係列動畫動畫中與vf-11競標2030年代主力戰鬥機的失敗者。其設計與vf-4閃電式戰鬥機同樣修改自洛克希德公司的黑鳥式偵察機,命名則是援引自英國迪海維蘭公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生產的吸血鬼戰鬥機。本機首次豋場於macrossplus,僅作為背景停放於新愛德華航空基地的停機坪上。之後,在macross7中,則是以fz-109的編號作為反派勢力的主力戰鬥機豋場。由於在各係列作品中皆非主流機種,故甚少為一般觀眾所知悉。
概要
21世紀20年代,做為統合軍新一代主力的vf-4與vf-5000已逐漸汰換老舊的vf-1女武神陸續成軍。然而,由於vf-4的大氣圈內性能不盡人意,而vf-5000對宇宙作戰適應不良,故聯合國政府開始對新一代的通用機種展開招標,以取代以上兩者的任務。由通用銀河公司的新星重工的vf-x-11及yf-14吸血鬼競標,最後由前者勝出。
儘管vf-x-11贏得了競標的勝利,然而,卻並不代表其性能超越yf-14。除購置價格及可獲得性即可維修性方麵外。在最高速度及加速性能及航程等……各項性能方麵,皆由yf-14領先。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聯合國政府在選擇了vf-x-11之後,仍然購買了少量vf-14並做有限的配備,並配置於部分以傑特拉帝人為主的宇宙調查船團及超長距離移民船團;於2030年停產後仍授權予部分殖民地自行生產運用。
2045年的邊境衝突中,本機充分展現了其優秀的性能。原始惡魔藉由擄獲meagroad-13上的vf-14進行改裝後大量生產,並賦予fz-109之編號,與當年在競標中的優勝者對抗,展現出了不凡的性能,並使後者陷於苦戰。此外,vf-14亦有接受增加裝甲的改裝。改裝後的vf-14重新編號為va-14並作為攻擊機使用。
釋注
^擄獲機體資料
[編輯]參考資料
マクロス7アニメーション資料集[m]。小學館,1995年。isbn978-4-09-101583-9
豋場作品
macrossplus
macross7
相關機種
vf-11雷霆式戰鬥機
yf-19/vf-19斷鋼劍
yf-21/vf-22雨燕
sr-71黑鳥式偵察機
vf-17夢魘
[attachment=1019004]
vf-17s型
基本資料(d型)
機長:15.63公尺(飛機型態)
翼長:14.18公尺
高:3.68公尺
乘員:1名(t改型2名)
機體淨重:11850公斤
性能
最大航速:4.0馬赫以上(10,000公尺)
最大航速:21.0馬赫以上(30,000公尺)
最高限度:22500公尺
作戰半徑:1910公裏
發動機:ff-2010x熱核引擎+hmm-6b輔助引擎
最大推力:55,000kgx2
武器
固定武裝:12.7公厘機槍(gsh-231)x1
標準武裝:二連裝雷射砲塔x1
雷射砲x2
中口徑光束砲x1
加特林機槍x1
小型飛彈匣x4
選擇武裝:大氣圈外推進背包
(大口徑光束砲x2
小型飛彈匣)
其他通用標準式裝備
現實中的美軍f-117夜鷹匿蹤戰鬥機vf-17夢魘(nightmare,ナイトメア)是於日本科幻動畫《macross7》中初次登場的虛構兵器,屬於《超時空要塞》係列的可變型戰鬥機。因優異的匿蹤性及機動力而被稱為夢魘。其設計參考了現實中的戰鬥機f-117夜鷹。
簡介
通用銀河公司開發的特殊作戰機型,2037年時macross7船團的特殊防衛部隊-鑽石武力小隊-即是配置vf-17s。
當時的統合軍主力機種vf-11考量到操控適易性而必須犧牲部份性能,故無法擔任特戰機種進行精密攻擊,於是計劃設計開發一款擁有高匿蹤性的特殊機種,為了減少雷達偵測麵積因此設計出呈現三角形的特殊外觀,暱稱隱密女武神。
採用的是被動式隱匿技術,利用機體特殊的外觀及特殊塗料而達到散射或吸收雷達波的效果,考量到匿蹤性因此大部分武裝皆設計為收納式,配有大推力熱核引擎,加上主要設計即為宇宙用因此機體外觀不會造成空氣力學問題。
同時,變型係統也考量到匿蹤性,在機器人型態將雷射砲設置於兩腕外側並以平麵裝甲包覆,腿部推進器也設於接近主腿可自動閉合,加特林機槍與彈倉均為可折疊式,以上設計均能減少雷達反射進而增加隱匿效果;為使變型時腿部能做90度翻轉因此較扁平且裝甲較弱,同時受限於變型係統使得飛機型態的推進力僅限於前與後而不似一般vf係列的上下左右前後皆有輔助推力;機器人型態時,粗壯的外觀極似複加裝甲式女武神,半人型態則可將腕部的雷射砲伸長成為強攻模式。
標準裝備及機動力、火力均淩駕於vf-11之上,屬於王牌飛行員用的高級機種;當後繼機種vf-22雨燕二式開始量產後,仍有高彈性武裝配備的vf-17即被提案轉為可變型攻擊機(va)或可變型轟炸機(vb)。
vf-17係列至停產為止各型總計718架,僅少量配置於殖民星與移民船團為部分特殊部隊使用,主要是因為追求高性能導致操控性不佳、後勤維修不易,且單價過高;此類問題在之後降低性能的量產型vf-171獲得解決,並在直屬後繼型vf-22終於成為新統合軍各船團的主力機種。
主要型號
vf-17a
初期生產型,原定配裝的引擎開發不及而暫時以出力較低的ff-2009e型代替,因此生產數量稀少。
vf-17c
a型改良航電係統之型號。
vf-17d
以17c機體為主體裝設原本預訂配備的ff-2010x熱核引擎,頭部的對空雷射砲也增設為兩門;在vf-171問世前為係列中生產數最多,頭部對空雷射砲增為兩門。
vf-17s
少量生產的指揮官用機型;以d型為基礎改良製材並更換新型引擎而增加約10%的推力,同時更換強化通信與索敵機能的頭部,頭部對空雷射砲增設成為雙連裝型兩具(共4門)。
vf-17t
由a行改裝,做為轉換機體時的訓練用雙座機,因增加駕駛座而加長機首。
vf-17t改
macross7船團的音聲力量(サウンドフォース)專用機型,通稱暴風女武神,識別代號為s3(エススリー)。由t型改裝而來,但換裝與ds型相同的ff-2010x引擎換裝;駕駛座也大幅改修,將操控桿設計為鍵盤吉他型式,後座則設有一套簡易鼓,機體背部加裝一套聲音增壓裝置。
vf-171夢魘plus(ナイトメアプラス)
vf-17的量產款,為使一般駕駛能順利操控而降低部分性能;基本性能比vf-17係列低下,相對的操控性較佳且用途較廣,首次將大氣層內作戰考量入設計,將機體伸長使高度降低從而增加空氣力學效果,同時也使得機器人型態較為修長。由於生產時間點已經是avf係列量產之後,因此實裝小型化的針點防禦係統,於格鬥戰時可將針點防禦轉為拳頭攻擊。為2050年末期新統合軍主力機種中最普及的一款,在macrossfrontier船團上也以各種模式廣泛運用。(小說版設定vf-171已採用vf-25的標準操縱係統ex-gear增強駕駛員抗g極限)。
vf-171ex
針對vajra而改裝vf-171的改良型,改變塗裝,並將加特林機槍更換為重粒子光束槍*,以及左手的飛彈,並實裝抗g操作係統ex-gear(ex-ギア),早乙女及盧卡機增加腿部增設包覆式推進器和類近vf-25的追加飛彈背包裝置請見macrossfrontier22集,早乙女的vf-171ex和vf-25s對射之後,有此背包被擊中後的特寫。
rvf-171
將vf-171型加設多種電偵裝置的早期警戒型,機體背部裝有圓扁形雷達,底部則有翼狀的天線,也有rvf-171ex的存在,為盧卡機,也和早乙女機一樣,追加了腳部推進器和導彈背包
盧卡在看見vf-27以重粒子光束擊破vf-25和vf-171武器對其無效的vajra之後,在之後提出的升級vf-171計劃中加入了重粒子光束槍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cp|/chapters/20114/7/1720253634378069897486532909861.jpg]]]vf-4閃電三式
[attachment=1018939]
vf-4閃電3式(s型)
於shback2012中
隨メガロード01船團一同離開地球的vf-4
諸元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轟炸機
乘員1名(b型2名)
戰鬥機
長14.9米
翼展14.3米
高3.7米
戰鬥重量13,95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洲/普惠/勞斯萊斯
ff-2011熱核引擎
137.2kntx2
(vf-4g後增為161.7knt)
極速(10000米高度)3.02馬赫
極速(30000米高度)5.15馬赫
極速(海麵)1.12馬赫
航程大氣層內無限製
最高飛行高度35000米
爬升率:300,000米/每分鍾
武裝
標準武裝單管光束炮x2
80公厘光束加特林機槍x1
30公厘6連裝加特林機槍
gu-11/55公厘3連裝機炮莢艙
中距離導彈x12
vf-4閃電三式戰鬥機是日本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故事中統合軍為取代vf-1而開發的次世代主力戰鬥機。其設定源自於洛克希德公司的黑鳥式偵查機,命名則是援引美英兩國生產過的兩架閃電式戰鬥機。於動畫作品中,僅在1987年發行的mtv:shback2012中短暫的出現。盡管在官方設定中其使用相當廣泛,但由於缺乏對應其主要服役時期之同係列動畫作品,故其知名度並不高。
概要
在vf-1開發計劃開始不久,統合軍就在計劃取代它的下一代戰鬥機。為迴應這項需求,洛克威爾/貝爾在2005年提出了新型戰鬥機的計劃,並與vf-x-3競標下一世代的主力戰鬥機。兩機的原型機,都與vf-1有35%的零件共通性。在性能上,兩種飛機則互有勝負。然而,隨著第一次宇宙大戰的爆發與研發單位的消滅,兩機的開發也陷於停頓。
戰後,統合軍政府收集起分散於月球及各殖民地的殘存資料,於2010年重啟開發計劃,並於該年稍後進行首次試飛。戰後已與當初的vf-x-4有相當程度的不同。至於與其競爭的vf-x-3,其相關資料則是隨著地球的毀滅而全數喪失,隻有數張照片殘留下來。
與vf-1的最大差異在於,去除了繁雜的可變後退式主翼、推進引擎**於機身外的三機身架構、導彈掛架亦改良為半隱藏式,雖使得vf-4的大氣層內飛行機動力相較於vf-1略遜一籌,但在宇宙空間的性能上卻比vf-1大幅增加40%。在地球已趨於和平並開始宇宙移民計劃的當下,軍方對這樣的結果相當滿意,即於2012年上半年投產,並首先於當年9月出航的メガロード01船團配置約兩個航空團150架,之後產量穩定增加。2020年,統合軍官方宣布以本機為統合軍主力戰鬥機,並逐步汰換vf-1;後期宇宙專用型式甚至直接去除進氣口改設輔助熱核推進器與推進火箭,而使宇宙戰鬥性能更加提升。
相較於vf-1的泛用性,vf-4強調的則是宇宙空間性能的提高。也就是因為這樣,故即使官方宣布已本機為次世代主力戰鬥機,但它卻始終無法取代vf-1在軍中的地位。此外,在vf-4開始量產的同時,vf-5000的設計也已經展開;這是一種以大氣層內性能為著眼的飛機,於2020年開始量產。此後,軍方通常是以vf-4發配宇宙軍聯隊,而以vf-5000發配在大氣圈內的作戰單位。
持平來講;相對於靈活的vf-1,vf-4較為偏向高速攔截機的設計。除此之外,vf-4擁有的高推重比的與強大加速性能,也是vf-1所沒有的。故無論在任何場合,即使迴轉性能稍遜,但是在與vf-1對抗時,其性能並不會陷於劣勢。此外,最早期的vf-4是一種不能變形的純飛機,故得以省略可變型戰鬥機與生具來的諸多多餘重量且機身強度得以大幅提升。為此,其機動性能是否真如官方所言不如vf-1?其實尚在未定之天。
vf-4的於生產線於2022年關閉,是時,其總產量8245架,分配於統合軍各個單位。不過,就如同vf-1一樣,其在地球之生產線關閉後,仍有許多外星殖民地工廠繼續在生產這種飛機。也與vf-1相同,這些飛機的改動繁多,且數量已不可查。之後,步入21世紀30年代,統合軍開始導入更新型的vf-11雷霆式戰鬥機並逐步汰換vf-4與vf-5000。
file:vf-43d.gif
300px不過,vf-4的故事並就此結束。沿用本機構型與概念的vf-14吸血鬼戰鬥機於2025年提案,且於2028年開始量產同時配屬各單位,並與vf-11活躍於21世紀30年代後諸多紛爭中。
主要型號
vf-x-3:試驗機,30%零件可與vf-1互換。
vf-x-4:原型機,10%零件可與vf-1互換。
vf-4a:第一種量產型,不能變形的純戰鬥機。[來源請求]}
vf-4b:雙座型,於後座增加一武器官,但並未廢止後座之飛控裝置。
vf-4c:加裝可自由進出大氣層之相關套件,主要用於低軌道防空。
vf-4d:vf-4c之海軍型,移除宇宙飛行相關套件,加裝打擊相關設備,主要用於攔截與反艦任務。
vf-4s:輕量化的vf-4d,加強機身結構與航電設備之抗鹽害處裏。
vf-4g:最終改良型,換裝新型引擎與航電設備。
後記
盡管沒有對應其主要服役時期之超時空要塞作品,不過在1990代後期ps上的幾款超時空要塞遊戲中,卻可以見到這架飛機的蹤影。由於適逢超時空要塞15周年紀念,故在此同時發行的許多電玩攻略及官方對初代超時空要塞的追加設定中,我們也可以見到對這架飛機較為詳細的描述。
動畫故事中,vf-4繼承美英兩國生產過的兩架閃電式戰鬥機命名為閃電三式。現實生活中,閃電的名稱則是被賦予美英兩國聯合開發的f-35,以各自紀念同名的p-38閃電式戰鬥機與英國電氣的閃電式戰鬥機。除此之外,這個名稱也可以用來稱唿伊朗以迴朔工程由仿製f-5e而來的閃電式戰鬥機
雖然在大部分超時空要塞觀眾中(特別是沒有接觸其相關遊戲者),這種飛機的知名度並不高。不過由於其洗練的外型,故有人認為本機是超時空要塞係列中最美麗的飛機。
vf-9vf-9gert=1018947]
vf-9cuss(彎刀),是出現在動畫超時空要塞macross係列中的三段變形可變式戰鬥機
登場作品macros**3
統合軍於2018年開始了第二次vsfx計劃,主要用來選擇一種可以大量裝備的廉價vf戰鬥機
2017年otec跟其它數間公司合並成通用銀河公司(generalgxy)後,即馬上參加了第二次vsfx計劃的投標。通用銀河開始設計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台可變戰機vf-x-9(之前被稱作vf-x-11)
vf-9g形態vf-9b形態由generalgxy中極具潛力的設計師seruzarugas參與設計的輕型可變戰機vf-x-9,在設計中大幅采用了米莉亞·吉納斯上尉的意見。
為了達到輕型化的設計要求,vf-9舍棄了原有的vf傳統腳部結構,並設計出新的主翼收納方式(連帶也失去了可變翼特性)。
最後,輕型、廉價的vf-x-9原型機yf-9在試飛後展現出高於當時主力機vf-4的空戰能力,於2023年正式被軍方采用為低價輕型戰機。通用銀河接到由各地移民星球來的大量訂單,vf-9也成為通用銀河成立後第一台量產並且大賣的可變戰機。
附記:
vf-9前掠翼的氣動設計來源,似乎是來自格魯曼參加atf的某一方案,和x-29的混合體。
vf-9“彎刀”的綽號,源自其外形,也是為了紀念沃特公司50年代的f7u“彎刀”式噴氣式艦載戰鬥機
vf-3000的battroid形態
[attachment=1018978]
vf-3000crusader,是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中的一款三段變形可變式戰鬥機
vf-1的後繼實驗機型,著重在機體大型化並改良變形機構,被暱稱為“修長的女武神”(ストレッチバルキリー)
現實中的設定,本來是河森正治設定作為vf-1的後續機體,最初決定用於《超時空要塞》初代tv版。但是由於初代tv版企劃大幅變更,時間線不足以讓vf-3000登場,因此隻好變成了一款背景機體,僅在係列遊戲中出現過。
vf-3000的氣動外型,和vf-1一樣來自大名鼎鼎的f-14。“十字軍”的綽號,則來自沃特公司著名的f8u/f-8“十字軍”艦載噴氣式戰鬥機
登場作品macros**3
vf-4成為統合軍第二代主力機種後成為傑出的宇宙戰機。但是vf-4在大氣圈內的作戰能力遜於vf-1,因此軍方開始尋找適合的大氣圈內用戰機來繼承vf-1的地位。最後采用新中州重工提出,由vf-1衍生出的雙座型機種vf-3000。
乍看之下與vf-1相當神似的vf-3000,其實內部隱藏著許多改良之處。首先將輔助推進器與推進槽空間納入設計考慮,不但讓vf-3000大型化,在battroidmode下手臂也有推進器,提升其ambac機動性。其次,在fightermode時腿部的滑動式裝甲能維持低阻力外型並強化防禦力。第三,有鑒於vf-1的變形過程中,需要將整個腿部完全脫離機身再與髖部連結,常造成關節部分的故障,vf-3000改用旋臂式關節,讓腿部在變形時向後擺動後再折迭機身,讓腿部順利的移至髖部位置
不過統合軍試飛vf-3000後,並未將vf-3000定位為新一代主力機種。真正繼承vf-1主力機種位置的,是vf-3000的後繼機vf-5000“海市蜃樓”。
生產的少數vf-3000參加部分戰鬥或取研究數據,後成為vf-5000的原型,另有改變設計的轟炸機型vf-3000b,但是未脫離紙麵作業階段。
在vf-4定位於宇宙優異機體之外,vf-3000可說是繼承vf-1的第一台泛用機種。雖然vf-3000無法取代vf-4成為新一代主力機種,但是在新中州重工航空部門與其它公司合並成為新星工業後,vf-3000成為新星工業未來研發各種機種的重要參考數據,可以說是一款承前啟後的機體
vf-5000
[attachment=1018977]
vf-5000戰機形態
vf-5000"starmirage"(海市蜃樓/群星幻影),是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中的統合軍2020年代的主力可變式戰鬥機(vf)
在設計上本機是作為彌補vf-4大氣層內性能不足而研發的搭配機型
機體綽號,則對法國達索·布雷蓋公司公司著名的幻影戰鬥機係列之致敬
初次登場macrossdynamite7
初始設計和發展
2009年,統合軍發起以研發支援用途為主的輕型支援戰鬥機為構想基礎之第一次vsfx計劃,後計劃內的多數機型和資料毀於戰火。
2011年第一次星間大戰結束,重組後成立的stonee),意即vf-1進化型。
2012年,新中州重工與stone公司合並成為新星工業後,vf-1evo計劃小組獲得新中州重工舊有之vf-1改良計劃,即vf-3000的資料。為了做出優於vf-3000的vf設計之故,vf-1evo在公司內之計劃代號更名為vf-5000。
vf-5000的詳細官方設定繼承了vf-3000數據的vf-5000,大幅導入傑特拉帝技術研發,終於在2020年被統合軍采用為大氣圈內高度可變戰機。vf-5000不但成為新星工業第一台研發並且成功和量產的機體,而且其優秀的大氣圈內飛行性能,加上輕量化與量產成本較vf-4便宜等因素,在量產之後就逐漸取代了vf-4成為主力機種,而vf-4改分配給宇宙航空隊使用。服役後期vf-5000逐漸被vf-9及泛用型的vf-11取代
不過本機也和其他vf戰機型號一樣,不僅在地球量產,也大量授權給各船團和殖民地工廠生產,因此生產數量和改進型號也異常龐雜。因此即使到了2040年,vf-5000的升級改進型仍在一些資源不足之偏遠地區的飛行中隊裏繼續活躍著,例如在2040年代末,即m7ova劇情中,卓拉星的警備隊就繼續裝備著改良過的vf-5000g及vf-5000t。
機體數據
(vf-5000g數據)
尺寸:全長:14.03m
重量:8,300kg
主推進係統:新星/p&m-3a姿態調整火箭
推力:12,500kg*2
速度:m2.85/m4.73+
空力界限/升限:vf-5000g性能提升版加裝大氣圈內外。兩用fastpacks可自力到達衛星軌道
g力界限:-14.5~+22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炮(隻能朝後方小角度內發射)
標準武裝:霍瓦德gu-14三管55mm多用途機關炮
微型導彈發射器*4
選用武裝:各型標準接口飛彈和外掛武器
震撼彈機關炮z星巡邏隊使用的特殊武器。能發射特殊的電磁波震撼彈,使機體暫時無法控製。
特殊設計:肩部探照燈
額外武備
fastpack
雖然fastpack在武裝以及性能提升上有卓越的表現,但是礙於基本設計僅適用於無空氣阻力的太空中,不適用於大氣圈內。針對此缺陷,統合軍著手設計了適合大氣圈內外兩用之fastpack。vf-5000g與vf-5000t-g即采用此套兩用模塊。
額外武器掛架:一具micro-missiluncherpod。
由於本身設計因素,vf-5000機背空間僅夠連結一個背部組件。低阻力設計的前半部有兩個飛彈發射口,後半部設計了兩排機身姿態修正火箭。
腿部模組
vf-5000在腿部已經設計有飛彈發射器,因此腿部模塊隻有設計兩個機身姿態修正火箭,並在前方設有供機體本身飛彈發射器發射之開口。
vf-11雷霆式戰鬥機
[attachment=1018980]
vf-11雷霆式(サンダーボルト)
諸元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轟炸機
乘員1名(b型2名)
戰鬥機
長15.51公尺
翼展11.2公尺
高3.49公尺
空機9,00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洲/普惠/勞斯萊斯
ff-2025g引擎,279.3kntx2
噴射背包98kntx4
固態火箭1176kntx2
極速(10000公尺高度)3.5馬赫
極速(30000公尺高度)8.2馬赫
海平麵爬升率28,500公尺/分鐘
機體強度正22~負14.5g
武裝
標準武裝防空脈衝雷射砲x1
六管30mm光束加特林機槍x1
(前端附加劍)
防彈盾(內可附加2彈倉)
誘餌散佈器x2
選擇武裝專用背包
複合式武裝掛載係統
vf-11雷霆戰鬥機是日本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係列故事中統合軍在21世紀30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動畫中的首次登場,在1990年的ova作品macrossplus。之後,亦時常出現於在諸多遊戲主機上,與超時空要塞有關的射擊遊戲中。其設定參考自於蘇霍伊公司的su-27戰鬥機,命名則是援引共和飛機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雷霆式戰鬥機。
概要
21世紀20年代,做為統合軍新一代主力的vf-4閃電三式與vf-5000已逐漸汰換老舊的vf-1女武神陸續成軍。然而,由於vf-4的大氣圈內性能不盡人意,而vf-5000對宇宙作戰適應不良,故統合軍開始對新一代的通用機種展開招標,以取代以上兩者的任務。由通用銀河公司的yf-14吸血鬼式戰鬥機及新星重工的vf-x-11競標,最後由後者勝出。
然而,本機的開發並不順利。其開發雖在2022年便已開始,但遲至2028年方才進行第一次試飛。其主要原因,竟然僅僅是由於是否使用前翼的爭論!
之後的事件,發生了對這項爭論產生決定意義的事件。在開發工作的末期,爆發了統合軍高官綁架事件。事件中,由馬克斯夫婦分別駕駛裝設與不裝設前翼的vf-x-11各一架進行救援任務並同時進行實戰測試。最後,測試的結果顯示,前翼並不影響飛機加速性能太大,以致統合軍方在加速與迴旋性能的爭論中選擇了後者,方才停止了這項無意義的爭論。
之後,vf-11立即取代了vf-4閃電三式與vf-5000在統合軍a級部隊中的地位,成為了新一代的主力戰鬥機,直至21世紀40年代初期。然而,又由於下一代戰鬥機的開發與生產發生了困難,故經過提升過後的vf-11,在此後仍然擔負統合軍航空聯隊戰力的骨幹。
儘管vf-11贏得了與vf-14的競標,但是vf-14的故事並沒有就此打住。在競標中,前者以較好的可維修性、可獲得性及運用彈性勝出。然而,vf-11的性能卻從未超越後者。在航程、加速、籌載能力上,落敗的vf-14總是壓勝過前者。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使得vf-14在競標失敗後未遭致腰斬的命運,而得以接獲有限的訂單進行少量生產。之後,過去競標失敗者的優秀性能,在21世紀40年代中期的邊境衝突中便獲得了充分的展現,而統合軍方也為了當年的決定嚐到了苦果[3]。
主要型號
vf-x-11:原型機,有裝置與不裝置前翼的兩種構型,前者成為之後量產型的藍本。
vf-11a:初期量產型,頭部雷射機槍與監視器的的形狀與b型後的不同,由於性能不盡人意,故產量不多。
vf-11b:真正的第一種量產型,換裝推進力較高的引擎,性能較之前型號有明顯提升,於macrossplus中登場。
vf-11c:將b型換裝新型航電係統,外型並無變化,於macross7中登場。
vf-11d:教練機,延長機首增加第二個駕駛艙,與單座型不同之人型頭部筴艙。
vf-11d改:macross7船團專為ジャミングバーズ而改裝的vf-11d,前座為飛行駕駛,後座為演唱者。
file:qvf-11drone.jpgvf-11maxl:不知所雲的機種,換裝與vf-16相同之ff-2099a發動機,並以大型三角翼取代過去之大角度後掠翼設計。然而,雖空有超越之前型號的機動性能,但這種飛機並沒有武裝,亦無擔任支援任務時所需之支援設備;除當作有錢人的奢侈玩具外,可謂一無是處;統合軍約生產10架,亦有垂直尾翼的型式存在。
vf-11maxl改:macross7船團中米蓮的座機,外觀極度女性化。
qvf-11:靶機,主要由老舊的b/c型改裝而成,移除駕駛艙改以ai控製,因此飛行性能較一般機型高,配置一門機砲。
後記
由於在動畫故事登場時,本機的性能已不先進。再加上之後的故事的發展,使一般觀眾對這架飛機產生了"槍靶""消耗品"的錯誤印象。事實上,在macrossplus中主角戴森勇所駕駛vf-11b,在執行各項作戰任務時,都有不俗的表現。證明了造成這種誤解的造成,僅僅是因為這架飛機在係列動畫作品中沒能夠成為主角的緣故。
2030年代末期avf測試競標時,統合軍方曾以加掛兩具大型火箭引擎的vf-11b擔任追蹤任務。然而,在推重比兩倍於目標機的狀況下,vf-11竟不能對目標順利進行追蹤!究其原因,乃是因為飛控限製了飛機的性能,不使其做出超越機身結構極限之動作,並非動力不足所造成。
註解
^(1995年4月7日)thisisanimationspecialマクロスプラス.東京:小學館,69-71.isbn09-101581-6.
^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數位化飛控的導入,許多過去必須使用特殊氣動外型或加裝控製麵才能解決的問題或要求,早已可藉由飛控程式的撰寫加以解決與達成。故前翼加裝與否,根本是一個不值得討論的問題。
^macross7中敵方的fz-109即是由擄獲的vf-14改裝而成,讓macross7船團麵臨危機
vf-14吸血鬼戰鬥機
[attachment=1018982]
vf-14吸血鬼戰鬥機/fz-109
——vf-14諸元——
(f:戰鬥機g:半人形b:機器人)
功能多用途可變形戰鬥機
乘員1名
戰鬥機
長20公尺16公尺
4.36公尺(b)
翼展19.9公尺12公尺(b)
高3.8公尺(f)7.717.1
空機重量11,200公斤
性能
動力:新中州重工/普惠/勞斯萊斯
ff-2770熱核引擎
437kntx2
極速(10000公尺)5.1馬赫(f)
極速(30000公尺)21馬赫(f)
爬升率:42,000公尺/分鐘
:機體強度:正22~負14.5g
武裝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砲x3
附加武裝光束加特林機槍x1
中距離飛彈x16
————fz-109諸元————[1]
長、翼展、高、性能均與vf-14相同
武裝
固定武裝對空雷射砲x3
附加武裝光束加特林機槍x1
中距離飛彈x多數
現實中的美軍sr-71黑鳥式戰略偵察機vf-14吸血鬼戰鬥機是日本超時空要塞係列動畫動畫中與vf-11競標2030年代主力戰鬥機的失敗者。其設計與vf-4閃電式戰鬥機同樣修改自洛克希德公司的黑鳥式偵察機,命名則是援引自英國迪海維蘭公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生產的吸血鬼戰鬥機。本機首次豋場於macrossplus,僅作為背景停放於新愛德華航空基地的停機坪上。之後,在macross7中,則是以fz-109的編號作為反派勢力的主力戰鬥機豋場。由於在各係列作品中皆非主流機種,故甚少為一般觀眾所知悉。
概要
21世紀20年代,做為統合軍新一代主力的vf-4與vf-5000已逐漸汰換老舊的vf-1女武神陸續成軍。然而,由於vf-4的大氣圈內性能不盡人意,而vf-5000對宇宙作戰適應不良,故聯合國政府開始對新一代的通用機種展開招標,以取代以上兩者的任務。由通用銀河公司的新星重工的vf-x-11及yf-14吸血鬼競標,最後由前者勝出。
儘管vf-x-11贏得了競標的勝利,然而,卻並不代表其性能超越yf-14。除購置價格及可獲得性即可維修性方麵外。在最高速度及加速性能及航程等……各項性能方麵,皆由yf-14領先。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聯合國政府在選擇了vf-x-11之後,仍然購買了少量vf-14並做有限的配備,並配置於部分以傑特拉帝人為主的宇宙調查船團及超長距離移民船團;於2030年停產後仍授權予部分殖民地自行生產運用。
2045年的邊境衝突中,本機充分展現了其優秀的性能。原始惡魔藉由擄獲meagroad-13上的vf-14進行改裝後大量生產,並賦予fz-109之編號,與當年在競標中的優勝者對抗,展現出了不凡的性能,並使後者陷於苦戰。此外,vf-14亦有接受增加裝甲的改裝。改裝後的vf-14重新編號為va-14並作為攻擊機使用。
釋注
^擄獲機體資料
[編輯]參考資料
マクロス7アニメーション資料集[m]。小學館,1995年。isbn978-4-09-101583-9
豋場作品
macrossplus
macross7
相關機種
vf-11雷霆式戰鬥機
yf-19/vf-19斷鋼劍
yf-21/vf-22雨燕
sr-71黑鳥式偵察機
vf-17夢魘
[attachment=1019004]
vf-17s型
基本資料(d型)
機長:15.63公尺(飛機型態)
翼長:14.18公尺
高:3.68公尺
乘員:1名(t改型2名)
機體淨重:11850公斤
性能
最大航速:4.0馬赫以上(10,000公尺)
最大航速:21.0馬赫以上(30,000公尺)
最高限度:22500公尺
作戰半徑:1910公裏
發動機:ff-2010x熱核引擎+hmm-6b輔助引擎
最大推力:55,000kgx2
武器
固定武裝:12.7公厘機槍(gsh-231)x1
標準武裝:二連裝雷射砲塔x1
雷射砲x2
中口徑光束砲x1
加特林機槍x1
小型飛彈匣x4
選擇武裝:大氣圈外推進背包
(大口徑光束砲x2
小型飛彈匣)
其他通用標準式裝備
現實中的美軍f-117夜鷹匿蹤戰鬥機vf-17夢魘(nightmare,ナイトメア)是於日本科幻動畫《macross7》中初次登場的虛構兵器,屬於《超時空要塞》係列的可變型戰鬥機。因優異的匿蹤性及機動力而被稱為夢魘。其設計參考了現實中的戰鬥機f-117夜鷹。
簡介
通用銀河公司開發的特殊作戰機型,2037年時macross7船團的特殊防衛部隊-鑽石武力小隊-即是配置vf-17s。
當時的統合軍主力機種vf-11考量到操控適易性而必須犧牲部份性能,故無法擔任特戰機種進行精密攻擊,於是計劃設計開發一款擁有高匿蹤性的特殊機種,為了減少雷達偵測麵積因此設計出呈現三角形的特殊外觀,暱稱隱密女武神。
採用的是被動式隱匿技術,利用機體特殊的外觀及特殊塗料而達到散射或吸收雷達波的效果,考量到匿蹤性因此大部分武裝皆設計為收納式,配有大推力熱核引擎,加上主要設計即為宇宙用因此機體外觀不會造成空氣力學問題。
同時,變型係統也考量到匿蹤性,在機器人型態將雷射砲設置於兩腕外側並以平麵裝甲包覆,腿部推進器也設於接近主腿可自動閉合,加特林機槍與彈倉均為可折疊式,以上設計均能減少雷達反射進而增加隱匿效果;為使變型時腿部能做90度翻轉因此較扁平且裝甲較弱,同時受限於變型係統使得飛機型態的推進力僅限於前與後而不似一般vf係列的上下左右前後皆有輔助推力;機器人型態時,粗壯的外觀極似複加裝甲式女武神,半人型態則可將腕部的雷射砲伸長成為強攻模式。
標準裝備及機動力、火力均淩駕於vf-11之上,屬於王牌飛行員用的高級機種;當後繼機種vf-22雨燕二式開始量產後,仍有高彈性武裝配備的vf-17即被提案轉為可變型攻擊機(va)或可變型轟炸機(vb)。
vf-17係列至停產為止各型總計718架,僅少量配置於殖民星與移民船團為部分特殊部隊使用,主要是因為追求高性能導致操控性不佳、後勤維修不易,且單價過高;此類問題在之後降低性能的量產型vf-171獲得解決,並在直屬後繼型vf-22終於成為新統合軍各船團的主力機種。
主要型號
vf-17a
初期生產型,原定配裝的引擎開發不及而暫時以出力較低的ff-2009e型代替,因此生產數量稀少。
vf-17c
a型改良航電係統之型號。
vf-17d
以17c機體為主體裝設原本預訂配備的ff-2010x熱核引擎,頭部的對空雷射砲也增設為兩門;在vf-171問世前為係列中生產數最多,頭部對空雷射砲增為兩門。
vf-17s
少量生產的指揮官用機型;以d型為基礎改良製材並更換新型引擎而增加約10%的推力,同時更換強化通信與索敵機能的頭部,頭部對空雷射砲增設成為雙連裝型兩具(共4門)。
vf-17t
由a行改裝,做為轉換機體時的訓練用雙座機,因增加駕駛座而加長機首。
vf-17t改
macross7船團的音聲力量(サウンドフォース)專用機型,通稱暴風女武神,識別代號為s3(エススリー)。由t型改裝而來,但換裝與ds型相同的ff-2010x引擎換裝;駕駛座也大幅改修,將操控桿設計為鍵盤吉他型式,後座則設有一套簡易鼓,機體背部加裝一套聲音增壓裝置。
vf-171夢魘plus(ナイトメアプラス)
vf-17的量產款,為使一般駕駛能順利操控而降低部分性能;基本性能比vf-17係列低下,相對的操控性較佳且用途較廣,首次將大氣層內作戰考量入設計,將機體伸長使高度降低從而增加空氣力學效果,同時也使得機器人型態較為修長。由於生產時間點已經是avf係列量產之後,因此實裝小型化的針點防禦係統,於格鬥戰時可將針點防禦轉為拳頭攻擊。為2050年末期新統合軍主力機種中最普及的一款,在macrossfrontier船團上也以各種模式廣泛運用。(小說版設定vf-171已採用vf-25的標準操縱係統ex-gear增強駕駛員抗g極限)。
vf-171ex
針對vajra而改裝vf-171的改良型,改變塗裝,並將加特林機槍更換為重粒子光束槍*,以及左手的飛彈,並實裝抗g操作係統ex-gear(ex-ギア),早乙女及盧卡機增加腿部增設包覆式推進器和類近vf-25的追加飛彈背包裝置請見macrossfrontier22集,早乙女的vf-171ex和vf-25s對射之後,有此背包被擊中後的特寫。
rvf-171
將vf-171型加設多種電偵裝置的早期警戒型,機體背部裝有圓扁形雷達,底部則有翼狀的天線,也有rvf-171ex的存在,為盧卡機,也和早乙女機一樣,追加了腳部推進器和導彈背包
盧卡在看見vf-27以重粒子光束擊破vf-25和vf-171武器對其無效的vajra之後,在之後提出的升級vf-171計劃中加入了重粒子光束槍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