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潛下意識瞥一眼用來計時的沙漏,才反應過來如今已經不用恪守“每日一個時辰”的約會守則,當下一鬆手,抻了抻衣襟,揚聲道,“進來。”


    “殿下,還沒到時辰,不過……”常青尚不知蕭寒潛和李英歌已經達成共識,往後再不必辛苦她放風報時,先解釋了一句,轉頭看向李英歌,“京裏剛送來的信,是銘少爺寫給你的。”


    怕是府裏南院有了動靜。


    李英歌不由坐直身子,接過信一目三行掃過一遍,偏頭對蕭寒潛笑道,“小承銘聽張楓說你在這兒,要我代他問候你。還說你不在京城的這段日子,張楓常去府裏看他,說多謝你關照。”


    還真是小學究的一貫作風。


    隻是那一疊信箋,顯然不單隻是問候的內容。


    蕭寒潛不置可否一笑,懶怠管李府家事如何,起身交待道,“替我告訴小學究,我這裏有宮中內庫私藏的上乘好弓,想要的話就好好跟著張楓練騎射,隻要過了我的考校,就送他。”


    說著替李英歌整了整微亂的衣襟碎發,拍了拍她的頭道,“差不多就迴繡樓裏去,別在外頭待太久。我迴外院了。”


    常青看著蕭寒潛清朗背影,奇怪這會還沒約夠時辰呢今天怎麽走得這麽幹脆,一聽李英歌簡單解釋了幾句,頓感身心輕快。


    暗道以後總算不用再被蕭寒潛花樣百出的眼神瞪了。


    她拍了拍胸口,席地而坐,探頭問道,“銘少爺還說了什麽,可是南院那頭出了什麽事?”


    “怪道娘說,父親臨時有事,抽不出空來給老太太祝壽。”李英歌將信遞給常青,示意她過一眼,嘴裏譏笑道,“想是父親在朝中有所察覺,幾天前就越過李鏘,替他在戶部請了長假,李鏘迴府後就被父親拘在了南院不準出門。如今連李福也招了迴去,小承銘說,南院這幾日鬧得動靜不小。”


    李子昌後知後覺,但未必不知道李鏘暗地裏做的那些收賄賣官的勾當。


    大概是沒想到,李鏘比他以為的還要大膽,結黨營私、交結權貴,瞞了他一大半。


    他不介意庶長子在朝中沾他的光,隻是他在內閣行走,一旦有所察覺,就知道事情不樂觀,當下就做出了應對。


    想來前世,李子昌在落罪之前,也曾如此這般極力挽救過。


    李英歌的目光不無複雜之色。


    常青瞥一眼小主子,決定不插嘴這事,隻收起信,揀了另一件“喜訊”來說,“老麻叔隨著銘少爺的信,也捎了個消息給我。之前你交待我的事,辦成了。京裏已經有了風言風語——張家小姐孝服未除,就哭著鬧著要退婚。


    張家老爺去世後,張夫人就失了主心骨,一心巴著袁家。上次聽說袁驍泱被興園放狗驅趕,還特意登門去見袁太太,顯見並不信西郊流言。倒是張小姐身邊,有個最好打聽的奶娘,對此很是上心。


    我安排的人找上她,話才起了個頭,那奶娘就信了十足十。當下就把袁驍泱和曲大人的愛女交往過密,有意轉投做曲家貴婿的話,捅到了張小姐那裏。


    那張小姐也是個能鬧騰的,竟也不查證,就越過張夫人,直接讓那奶娘打上門,如今城南哪個不說這事,袁家已經閉門謝客好幾天了。”


    曲大人是袁驍泱的座師,之間來往有目共睹,隻是那張小姐還真是“剛烈”,鬧騰的效果比她們預料的更快、更好。


    而負責接洽那奶娘的,卻也不是憑空找來的阿貓阿狗。


    早年袁家當鋪暗賬事發,袁家很是處置了一批奴仆夥計,其中一人早由常青鎖定,暗中收買,隻等此刻派上用場。


    如今事發,那人業已借老麻叔的手,安全送出了京城。


    袁家揪不出人,張小姐卻認定告密的是袁家發買的下人。


    這種事最是攀扯不清。


    不過……


    “這時機……倒是都趕到一塊兒了。”李英歌微一挑眉,不得不感歎袁驍泱“運氣”好,“袁驍泱押送犯官迴京,怕是比我們早得到消息。他可不是個隻會被動挨打的人……”


    和張家的婚事是必定會退的,隻是結果不會如袁驍泱的意,如前世那般風平浪靜各自安好。


    “始亂終棄”的名聲,對文官來說,可不是件小事。


    隻是事有巧合,袁驍泱這一趟常州府之行,不僅“救”了蕭寒潛,還有押解犯官的一分“功勞”。


    他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是她前世所熟知的袁驍泱了。


    李英歌眼睛微眯,低聲交待道,“動用另一招後手。”


    這世上,有一種不用收買、不攀關係就能“指使”得動的人——禦史。


    她知道,禦史團的風評褒貶不一,其中有一位卻最愛沽名釣譽,逮著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在上朝時哭先帝,直讓啟陽帝頭疼,恨不得違背祖訓,直接打殺這位禦史,送他去地下陪先帝。


    何況常青會暗中投遞一份“合情合理”的告密信,指正袁驍泱“始亂終棄”的首尾,有此“證據”在手,保準那位禦史如打了雞血,咬著袁家不放。


    常青一想就樂,顛顛的領命就去鋪排。


    這邊李英歌收斂心緒,等到老太太楊氏大壽那天,就和蕭寒潛一道乘車,駛往澧縣。


    因謝氏特意登門拜謝過知府夫人,這一天知府大人和知府夫人也一並出席壽宴,給足了楊氏臉麵。


    賓客一聽不僅當地長官夫妻來了,連乾王殿下都親自登門,豔羨有之嫉妒有之意圖攀附的更是大有人在,麵上卻少不得輪番找機會往楊氏院子裏湊,嘴裏恭維話翻著花樣兒往外倒。


    一時院中各處人滿為患,議論聲此起彼伏。


    楊氏端坐上首,大感舒心。


    管事媽嗎少不得和她一唱一和,揭過早年楊氏在蕭寒潛那兒丟過的場子,又笑道,“老太太後福,四老爺出息,膝下一對嫡出子女亦是前程斐然。等我們英哥兒嫁入乾王府,乾王殿下明年再給您賀壽,就該改口喊’祖母’啦。”


    這話不過是引子。


    楊氏看一眼悠閑自在的謝氏,心中不由嗤笑。


    她不難打聽出京城李府的動靜,知道李鏘和李子昌關著門不知為何鬧得有些僵,隻覺痛快,如今更是不急,隻等著看謝氏迴京後的好戲。


    此時此刻,就按照早先商量好的,順著話茬歎了一聲,感慨道,“可不是。一晃眼我這把老骨頭挺過了八十大壽。不止老四,看看老大、老二、老三,這幾年也相繼讓我這老婆子抱上了曾孫子,也都老咯。


    如今家和萬事興,我也算沒有愧對老頭子的在天之靈。你說的對,以後我隻管享子孫後福,再過幾年輕省日子也就到頭了。樹大分枝家大分產,孩子們都大了,也該獨立門戶走自己的路了。”


    說著麵露慈愛,滿臉欣慰的掃視了一圈坐在下首的三房人,轉頭拉起身邊老姐妹的手,“他三嬸娘,等吃過正席,還要勞您請幾位族老叔公一起,給我這老婆子掌掌眼,見證我們這一支四房分家罷。”


    這位族嬸輩分比楊氏還高,先得了謝氏的好處又得了楊氏的暗示,自然配合道,“唉,誰說不是。我也不倚老賣老勸些空話了,就當是趁著你整壽大喜,兩好並一好罷。”


    不管在座賓客麵麵相覷,如何作想,三個房頭的老爺太太卻是心中暗喜,麵上少不得裝模作樣,和楊氏一來一往,上演母慈子孝的親情戲碼。


    謝氏看得險些打哈欠,眨了眨眼偏頭問謝媽媽,“是不是外頭男客那邊絆住了腳,去看看英哥兒和殿下怎麽還沒過來?”


    謝媽媽正要出門,就見個婆子進來道,“老太太,老爺太太、四夫人,乾王殿下走了。”


    屋內頓時一靜。


    楊氏一愣,轉眼就將鋒利目光掃向謝氏。


    這惡毒婦人打她的臉打上癮了不成,又玩什麽陰險花樣兒!


    謝氏這迴是真冤枉,當下也不留情麵,罵道,“哪裏教出來的規矩,當著賓客的麵說話都說不圇囤!有話一次說清楚,留著半截話待會兒下飯用?!”


    婆子臉色漲得通紅,不敢看楊氏同樣被刺得緊繃的臉色,忙磕巴道,“不,不是,是知府衙門送了急信過來,皇上昭乾王殿下即刻迴京,殿下不好耽擱,接到信就直接點齊手下走了。”


    說著忙奉上禮盒,“殿下讓奴婢轉送壽禮。說是勞煩知府大人和知府夫人,稍後代他給老太太道賀。”


    楊氏麵色稍緩,隻得退而求其次,僵硬的麵色也恢複如常,謙虛道,“哪裏敢勞動知府大人,快,去請知府夫人,這上座可是非她莫屬。”


    她是長輩又是壽星翁,如此玩笑眾人自然捧場。


    謝氏懶得管這些,找了借口出了上房,見李英歌帶著常青和小福丁兒珊珊來遲,上前低聲問道,“可知道是什麽事?”


    她想到了李鏘。


    李英歌了然,搖頭道,“消息來得突然,乾王哥哥放下壽禮就走了,我也來不及問。”


    而她其實知道,比之前世,密折的事提前發作了。


    是以她有意提議道,“娘,我們明天就啟程迴京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門寵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一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一菌並收藏高門寵媳最新章節